钛媒体 昨天
中国第一家启动IPO的“大模型六虎”来袭!智谱融资超160亿,美国OpenAI也将IPO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智谱 CEO 张鹏

4 月 15 日消息,钛媒体 AGI 获悉,据中国证监会网站,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谱 AI)公布 IPO 上市辅导备案报告,辅导机构为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

根据辅导备案报告,本次智谱 AI 辅导前期准备工作于 2025 年 4 月启动,正式辅导期第二阶段在 2025 年 8 月到 2025 年 10 月。这意味着,智谱 AI 最快将在 2025 年底前向上交所或港交所提交 IPO 上市招股说明书。

这是中国第一家启动 IPO 上市流程的 " 大模型六虎 " 公司,同时也是首个公司成立不到六年、有实力对标 OpenAI 的国内 AI 大模型启动 IPO 的公司,有望成为 "AI 大模型赛道第一股 "。

与此同时,美国 OpenAI 公司为了追逐融资和上市,对外发布最新大模型 GPT-4.1,用于编码等场景中,但是 OpenAI 推迟 GPT-5 的发布时间。据称,完整的 GPT-4.1 模型在包括 SWE-bench 在内的编码基准测试中均优于其 GPT-4o 和 GPT-4o mini   模型;其中,GPT-4.1 nano 是其迄今为止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的模型。

OpenAI CEO 奥尔特曼(Sam Altman)表示,GPT-4.1(以及 -mini 和 -nano)现已在 API 中可用,这些模型非常擅长编码、指令跟踪和长上下文(100 万个标记)。基准测试很强大,但公司专注于现实世界的实用性,开发人员似乎非常高兴。他强调,GPT-4.1 系列仅限 API。

随着 OpenAI 完成 400 亿美元融资,估值高达 3000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2 万亿元),投资人称,OpenAI 也将启动 IPO 上市。

如今,一场关乎中美 AI 大模型领域头部企业 IPO 和融资竞争已经打响。

融资超 160 亿,智谱成立六年即启动 IPO 上市

智谱 AI 成立于 2019 年,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技术成果转化而来,致力于打造新一代认知智能通用模型。

公司于 2020 年底研发 GLM 预训练架构,2021 年训练完成百亿参数模型 GLM-10B,同年利用 MoE 架构成功训练出收敛的万亿稀疏模型,2022 年研发了中英双语千亿级超大规模预训练模型 GLM-130B 并开源。2023 年,智谱推出千亿基座对话模型 ChatGLM 并两次升级,开源版本的 ChatGLM-6B 让大模型开发者的本地微调和部署成为可能,在开源社区受到广泛欢迎。

目前,智谱开源模型系列 ChatGLM 等 50 余款模型,全球累计下载量超过 3000 万、累计获超 15 万 GitHub 星标。

2024 年 1 月,智谱推出新一代基座大模型 GLM-4,整体性能相比上一代大幅提升;6 月开源 GLM-4-9B 及视觉模型 GLM-4V-9B,多模态能力媲美 GPT-4V;7 月推出视频生成模型 CogVideoX,推理速度较前代提升 6 倍;8 月,智谱新升级基座大模型 GLM-4-Plus 推出,能力比肩世界先进水平。10 月,智谱发布最新的端到端情感语音模型 GLM-4-Voice 和大模型交互智能体(Agent)AutoGLM。11 月迎来 Agent 新升级,推出 GLM-PC。

今年 3 月,智谱发布首个免费、具备深度研究和操作能力的 AI Agent 智能体产品 AutoGLM 沉思,能一边进行复杂思考,一边执行操作。像人类一样打开并浏览网页,完成从数据检索、分析到生成报告。而 AutoGLM 沉思背后是智谱 GLM 全栈自研大模型,包括推理模型 GLM-Z1-Air 和基座模型 GLM-4-Air0414,前者不仅性能比肩 DeepSeek-R1,在速度提升最高 8 倍的同时,价格仅需 DeepSeek-R1 的 1/30。

融资方面,今年 3 月 3 日,智谱宣布完成一笔金额超 10 亿元人民币的战略融资,参与投资方包括杭州城投产业基金、上城资本等。随后,智谱还先后宣布获得珠海华发集团、四川成都高新区融资,合作搭建首个城市级 GLM 大模型空间 " 智谱 + 珠海华发空间 "、联合打造四川省基座大模型 " 智谱诸葛大模型 " 以及 AI 基础设施等。

据钛媒体 AGI 统计,截至目前,智谱累计融资超 160 亿元,投后估值超过 200 亿元,投资方包括高瓴、启明创投、君联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以及美团、阿里、腾讯、小米在内的互联网公司。

3 月 28 日,智谱关联主体北京智谱华章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企业名称变更为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时智谱主体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外商投资、非独资)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外商投资、未上市)。

谈到股改事宜,智谱 CEO 张鹏表示," 我们奔着 IPO 目标发展。具体的进程,我觉得可能并不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这样一些设计,跟外部大环境有关,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还是持续推进我们的融资工作,包括 IPO 前一些准备工作,这个是在持续有效的进展过程当中。"

算力层面,目前 GLM-130B 已经实现大模型在昇腾、海光、神威等国产平台上的从零训练;适配在寒武纪、摩尔、燧原等国内外 40 多种 GPU 芯片上的高效推理。

商业化层面,C 端产品,智谱清言 App 拥有超过 2500 万用户,年化收入(ARR)超千万,清言可以通过文本、图像、音频、视频来进行多模态互动,是拥有最全模态的 AI 助手;B 端层面,智谱业务覆盖智能汽车、制造、大消费、金融、政务服务、医疗健康、游戏娱乐、文化旅游等行业,近期推出的 Agent 带动大模型在智能设备的落地。

截至 2023 年底,智谱 AI 已拥有超过 2000 家生态合作伙伴、超过 1000 个大模型规模化应用。

智谱 CEO 张鹏早前在 2024 T-EDGE 创新大会暨钛媒体财经年会上表示,如今的 Agent 可以做到像人一样,理解界面、规划任务、使用工具、完成任务,从而更聪明地代替人类行动。我们对于对于 AI 内心所真正期待的是,AI 像人一样,拥有各种各样类型能力,而且都在水平线以上的综合性 AI 能力,并且能够像人一样处理复杂任务,而不是单一任务,从而解答复杂的问题。

" 瞄向 AGI 的路程还很长,有大量的任务等待我们做,大可不必那么悲观说在语言层面上碰到的(Scaling Law)停滞现象,我们就觉得 AGI ‘完蛋’了。" 张鹏指出,对于人类本身的 AI 能力是比较明确的,我们需要对照人类的智能能力去打造通用人工智能(AGI)。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1 月 15 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安全局(BIS)分两批增加了 25 个中国实体,其中包括智谱多个实体,这也是美国首次将中国大模型公司列入实体清单。随后,智谱发布声明称,关注到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拟将智谱及子公司增列至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这一决定缺乏事实依据,对此表示强烈反对。鉴于公司掌握了全链路大模型核心技术的事实,被列入实体清单不会对公司业务产生实质影响。

今年 4 月 15 日,智谱发布新一代开源模型 GLM-4-32B-0414 系列,包含基座、推理、沉思模型权重,并遵循 MIT License。目前系列所有模型可以通过 "z.ai" 访问体验。据介绍,推理模型 GLM-Z1-Air/AirX-0414 模型推理速度可以做到最高 200 Tokens/ 秒,这也是目前国内迄今最快的商业模型,而且 GLM-Z1-Air-0414 的价格仅需 DeepSeek-R1 的 1/30。

张鹏向钛媒体 AGI 透露,智谱正在大力推进 MaaS,当然开源对于商业化也有一定影响,我们提供更好用的工具和平台,提供更好的案例和解决方案,让更多的人更多企业,能给把买来的模型和开源模型用的质量更好,这样的话还有价值,否则就算拿了一个免费模型,投了几个人做几个月,结论也是用不起来。

" 不可否认的是,当下 AGI 之路还刚刚开始,(当前)模型的能力还无法达到完全类比人的这样一个水平。" 张鹏坦言。

展望未来,张鹏强调,随着语言模型、多模态以及 AI Agent 等技术走向成熟,从整个技术演进方面来看,我们对此非常有信心,真正让大模型的技术能够走入现实世界,帮助大家解决更复杂的问题。同时,这些技术在成熟的过程当中,让这些技术变成相应产品,创造更大的生产力价值,以及相应的市场回报。

" 对于智谱来讲,我们的目标永远是让‘机器像人一样思考’,并且让机器服务人类。" 张鹏称。

OpenAI GPT-4.1 编码 AI 模型成本降低 26%,2.2 万亿估值打造 AI 领头羊

4 月 15 日,OpenAI 在线上推出三款 GPT-4.1 系列模型:GPT-4.1、GPT-4.1 mini 和 GPT-4.1 nano。

据悉,该系列模型需要通过 API 使用。GPT-4.1 被视为 GPT-4o 的全面升级版,具备更强的多模态处理能力、更大的上下文窗口(全部可处理 100 万个 token),成本降低了 26%。

OpenAI 表示,GPT-4.1 在编码和指令执行方面都 " 表现出色 "。这些多模态模型可以通过 OpenAI 的 API 获取,但 ChatGPT 无法使用。它们拥有一个包含 100 万个 token 的上下文窗口,这意味着它们可以一次性输入大约 75 万个单词(比《战争与和平》还要长)。

事实上,GPT-4.1 的到来,正值 OpenAI 的竞争对手谷歌和 Anthropic 加紧构建复杂编程模型之际。谷歌最近发布的 Gemini 2.5 Pro 也拥有 100 万个 token 上下文窗口,在热门编码基准测试中名列前茅;Anthropic 的 Claude 3.7 Sonnet 和中国 AI 大模型 DeepSeek 的升级版 V3 也同样名列前茅。

而训练能够执行复杂软件工程任务的 AI 编码模型是包括 OpenAI 在内许多科技巨头的目标。OpenAI 的宏伟目标是打造 "Agent(代理)软件工程师 ",正如其首席财务官 Sarah Friar 上个月表示,其未来的模型将能够端到端地编写整个应用程序,处理质量保证、错误测试和文档编写等方面的工作。

因此,GPT-4.1 是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

根据 OpenAI 的内部测试,GPT-4.1 可以一次性生成比 GPT-4o 更多的 token(32768 对 16384),在 SWE-bench Verified(SWE-bench 的人工验证子集)上的得分在 52% 到 54.6% 之间,但这些数字略低于谷歌、 Anthropic 在同一基准测试中公布的 Gemini 2.5 Pro(63.8%)和 Claude 3.7 Sonnet(62.3%)得分。

在另一项评估中,OpenAI 使用 Video-MME 测试了 GPT-4.1,旨在衡量模型 " 理解 " 视频内容的能力。OpenAI 称,GPT-4.1 在 " 长篇无字幕 " 视频类别中达到 72% 的最高准确率。

价格方面,OpenAI 官网显示,GPT-4.1 每百万输入 Token 成本为 2 美元,输出 Token 成本为 8 美元;GPT-4.1 mini 每百万输入 Token 成本为 0.40 美元,输出 Token 为 1.60 美元;GPT-4.1 nano 每百万输入 Token 成本为 0.10 美元,每百万输出 Token 成本为 0.40 美元,比之前降低了很多。

OpenAI 表示,对于中值查询,GPT-4.1 的成本比 GPT-4o 低 26%,而 GPT-4.1 nano 是其迄今为止最便宜、速度最快的模型。对于重复传递相同上下文的查询,OpenAI 将这些新模型的即时缓存折扣提高到 75%(之前为 50%)。最后,除了标准的每令牌成本外,我们还提供长上下文请求,无需额外付费。

根据钛媒体 AGI 统计,目前 GPT-4.1 nano 价格略高于 Qwen 2.5-7B 编码模型;GPT-4.1 mini 输入 token 价格略低于 DeepSeek R1 模型(可能是贴着打 DeepSeek),GPT-4.1 价格略高于 o3-mini(High)版本,但低于 GPT-4o 价格。

奥尔特曼表示,ChatGPT 的用户群正在迅速增长," 短短几周 " 就翻了一番,已经覆盖全球约 8 亿人。

  " 我记得我们上次说的是每周活跃用户数为 5 亿,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全球大约有 10% 的人使用我们的系统,现在已经很多了," 奥尔特曼称,OpenAI 的增长得益于其病毒式功能,例如能够生成各种风格的图像和视频,传奇的日本动画工作室吉卜力工作室的风格。

上个月奥尔特曼表示,一小时内,ChatGPT 增加了 100 万开发者用户。当被问及公司是否考虑为创作符合其风格的作品的艺术家提供报酬时,奥尔特曼表示,可能会设置一些提示,触发特定艺术家的付款。

奥特曼说:" 我认为找到一种新的模式会很酷,如果你说,‘我想以这位艺术家的名义做这件事’,并且他们选择加入,那么就有了一种收入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 4 月 1 日,OpenAI 宣布完成软银领投的 400 亿美元融资,估值飙升至 3000 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科技独角兽之一。

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轮私募融资。CB Insights 数据显示,该估值使 OpenAI 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私营企业之一,仅次于 SpaceX ( 3500 亿美元 ) ,与 TikTok 母公司字节跳动持平。

OpenAI 在博客中表示,计划将新资金用于 " 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研究前沿 " 并扩展算力基础设施。知情人士透露,约 180 亿美元资金将用于 OpenAI 参与的 " 星际之门 " 项目。这个由软银、OpenAI 与甲骨文成立的合资项目,已于今年 1 月由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

有消息称,首期投资为 100 亿美元,剩余 300 亿美元将于 2025 年底前到位。但本轮融资附带重要条件:软银在周一更新的披露文件中表示,若 OpenAI 未能在 12 月 31 日前完成营利性实体转型,其总投资额可能削减至最低 100 亿美元。

当问到 AI 取代人类的可能性。奥尔特曼表示,可以采用多个观点考量。 " 你可能会说,天哪,我做的每件事它都能做,我该怎么办?或者你可能会说,就像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一样,好吧,现在有了这个新工具,我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我到底能做什么呢?诚然,我们对某个特定岗位人员的期望值会越来越高,但能力会大幅提升,我认为胜任这项工作将变得轻而易举。"

OpenAI 投资人、SuRo Capital 首席执行官马克 · 克莱恩早前向投资者透露,其投资组合中 " 未来某个时点 " 将包括 OpenAI 的 IPO。

这意味着,与智谱一样,OpenAI 也将启动 IPO 上市之路。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林志佳)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ipo 融资 辅导 开源 美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