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Klout克劳锐 前天
阿里、腾讯、快手最新财报解读:AI时代,谁主沉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过去 1 个月,腾讯、阿里、快手等企业,相继发布 2024 年财报,核心都指向了一个关键词 —— AI。

存量时代,各方都在奋力寻求新增量市场,AI 无疑已经成为众多互联网科技公司竞争的新阵地。

所以,三家企业都在财报中,用很大篇幅介绍各自在 AI 领域布局及实力,凸显 AI 在未来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一直以来,大厂的技术动态往往会引领科技发展、行业变革,而透过他们的财报,无疑会更容易发现 2025 的方向。

那么,就让我们跟随「克劳锐」的视角,深入剖析这三家企业在 AI 领域的布局与成果,以及未来他们要如何利用 AI 赋能内容、电商和行业生态吧!

AI 为何成各家发力关键点?

今年 2 月 20 日,阿里巴巴率先发布了 2025 财年第三财季财报。在财报开头,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吴泳铭就着重强调了 AI 的价值。

" 本季度的业绩充分展示我们在‘用户为先,AI 驱动’的战略取得显著进展,核心业务增长重新加速 …… 云业务收入重回 13% 的两位数增长,其中AI 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展望未来,由 AI 推动的云智能集团收入增速还会持续提升。"

图片源自阿里巴巴 2025 财年第三财季财报截图

近一个月后的 3 月 19 日,腾讯也发布了 2024 年 Q4 及全年财报,马化腾同样将 AI 价值置于首位。

他表示:" 受益于 AI 赋能的广告平台升级、视频号用户参与度提升以及长青游戏的增长,我们 2024 年 Q4 季度取得两位数的收入增长,并持续提升运营效率。"

与此同时,马化腾还补充道:" 数月前,腾讯重组了 AI 团队以聚焦于快速的产品创新及深度的模型研发、增加了 AI 相关的资本开支、并加大了我们对原生 AI 产品的研发和营销力度。

图片源自「腾讯」公众号

几天后的 3 月 25 日,快手的 2024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也对外发布。

财报中写到" 快手在迈向 2025 年之际,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晰地感受到,随着大模型技术和应用能力的不断迭代和突破,AI 正在重新定义视频内容创作、用户体验和商业生态的边界。"

图片源自「快手科技」公众号

为何在 2025 年开年,AI 会成为这三家大厂竞逐的重点呢?

从感知层面来讲,国外 ChatGPT 的成熟,国内 DeepSeek、豆包、Kimi 的爆火,都为大众接受 AI 工具提供了基础。这些 AI 产品的面世,可以让普罗大众直观感受到 AI 的强大。

另一方面,AI 技术的发展也为企业带来了实际的业务增长和效率提升,正成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因素。

尤其是这三家公司,更是同类型企业中的典型代表。

阿里巴巴最引以为傲的是淘宝、天猫、阿里云、钉钉,这代表着电商、企业服务;腾讯更为人熟知的是微信、视频号、游戏,这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社交、娱乐;快手以短视频、直播起家,则是内容平台的代表。

而与他们业务相似的京东、拼多多、抖音等企业,基本覆盖了我们个人生活和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

正是基于这些原因,阿里、腾讯、快手在财报中才重点提及 AI 业绩,更为 AI 的未来发展做出了注解。

各家产品星光闪耀,纷纷打造 AI" 尖兵 "

那么,先让我们看下,这三家企业发布的 AI 产品,在财报中占据了怎样的地位。

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在三家中发力最早。早在 2023 年 8 月,这款产品就已经对外曝光,并在同年 9 月正式向公众开放。

虽然DeepSeek在今年春节前夕,抢了所有 AI 产品的风头,但通义千问仍在今年 2 月与苹果达成合作,并极有可能成为苹果Apple Intelligence在中国的 AI 服务商,足见其实力之强。

所以,阿里巴巴在财报中着重强调了通义千问领先地位:

"2025 年 1 月,我们开源了新一代多模态模型 Qwen2.5-VL,并推出基于 MoE 架构的旗舰版模型 Qwen2.5-Max。这两个模型在公认的基准测试中均取得全球领先的成绩,并通过 Qwen Chat 和我们的百炼平台开放给用户和企业使用。"

腾讯元宝虽然发力较晚,但火爆程度却非同一般。

尤其是在今年接入 DeepSeek 后,腾讯元宝的使用体验大幅提升。再借助满血版 DeepSeek 的宣传 + 腾讯斥巨资的宣传,元宝在 3 月初成功超越 DeepSeek,登顶中国区 AppStore 免费下载排行榜。

而在登顶的半个月前,腾讯元宝甚至还排在百名之外。这一波热度、下载量和使用体验的飙升,也让腾讯元宝时至今日,仍处在 AI 下载量的第一梯队。

图片源自 AppStore 截图

与通义千问和元宝等更偏向文本生成、对话交互的 AI 产品不同,快手的可灵 AI 则是国内视频生成 AI 领域的佼佼者。

快手财报披露:2024 年第四季度,视频生成大模型可灵推出 1.6 版本,该最新版本对运动、时序类动作、运镜等文字描述响应更好,在风格保持、画面色彩、光影效果和细节表现等画面质量方面也显著提升,继续保持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

与此同时,快手还在 2024 年第四季度正式上线了可灵 AI 独立 App,为全球用户提供网页端和独立 App 多个入口选择。随着产品功能的不断完善,可灵 AI 的用户量级迅速增长。

甚至,快手还披露了可灵 AI 的商业化收入" 自开始货币化至 2025 年 2 月,其累计收入超过人民币 1 亿元 ",这个数据可谓极其耀眼。

图片源自快手 2024 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不过,就像我们刚才所说,C 端产品所引发的用户追捧,只是三家企业让大众看到 AI 实力的表象,他们在背后通过 AI 对自身电商、社交、内容业务的赋能,才是影响自身未来前景以及整个企业生态的关键。

接下来,再让我们看看,这三家企业到底要如何用 AI 描述多大的故事。

AI 赋能未来,引领行业变革

阿里巴巴作为中国企业服务的领军企业,在财报中透露的 AI 布局。

第一,阿里会优先结合云计算,用于 AI 基础设施建设,并表示" 未来三年集团在云和 AI 的基础设施投入预计将超越过去十年的总和。"

第二,阿里还会在 AI 基础模型平台以及 AI 原生应用发力,大幅提升 AI 基础模型的研发投入,确保技术先进性和行业领先地位,并推动 AI 原生应用的发展。

据了解,截至 2025 年 1 月 31 日,基于 Qwen 模型家族在 Hugging Face 上开发的衍生模型数量已超过 90,000 个,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 AI 模型家族之一。

第三,对于自身的电商和其他互联网平台业务,阿里巴巴认为 AI 技术升级将带来用户价值的巨大提升机会,所以将持续提升 AI 应用的研发投入以及算力投入,运用 AI 深度改造升级各业务,把握 AI 时代的新发展机遇。

腾讯则将快速迭代混元基础模型,把 AI 应用到内部使用场景,并依托元宝和微信应用,为 AI 在消费端的大规模普及做好充分准备。

结合文章开头马化腾的发言,可以说腾讯的基石产业广告服务、微信、游戏等业务发展,都与 AI 的发展息息相关。

因此,腾讯将同步加大相关投资,通过提升广告业务的效率及游戏的生命周期而带来持续的回报,并随着我们个人 AI 应用的加速普及和更多企业采用我们的 AI 服务,创造更长远的价值。

图片源自腾讯 2024 年 Q4 及全年财报

可灵 AI 则更直接,因为快手已经可以 " 借助大模型对短视频、直播、评论和用户兴趣的理解,为用户推荐更精准的内容,有效提升了用户时长和活跃度。

在商业化场景下,AIGC 能力大幅提高了客户营销素材生产效率,2024 年第四季度,AIGC 营销素材日均消耗超过人民币 3000 万元。"

目前,快手的核心业务短视频、直播、电商、线上营销服务等,都与 AI 息息相关,因此快手在财报中表示:" 随着 AI 技术新时代的到来,我们会始终坚定执行 AI 战略,致力于成为领先的 AI 驱动的内容平台。"

写在最后

如果说,几年前,企业动辄就谈论 AI,还有点 " 画饼 " 的意味,但如今 AI 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必备能力。

2025,无论是内容创作、电商运营,还是社交互动、娱乐体验、游戏开发等各个维度,AI 都将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这场 AI 竞赛不仅关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将对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能更好地利用 AI 技术,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腾讯 快手 阿里 阿里巴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