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不及预期的业绩指引继续 " 拖累 " 股价。
2024 年财报披露后,李宁股价持续走低,4 月 3 日盘中,股价一度跌近 3%,最低报 15.16 港元,相较于 3 月份的高点,累计跌幅超 22%。
如果拉长周期来看,2021 年 9 月至今,李宁股价累计跌幅已高达 84.8%,总市值蒸发超 2200 亿港元。
消息面上,李宁在 2024 年年报中给出了远低于市场预期的 2025 年业绩指引:全年收入同比持平,净利率为高单位数(2024 年为 10.5%)。这是七年以来最低盈利预期。
浦银国际研报指出,李宁短期的销售趋势在国产品牌中依然较弱,渠道库存仍然存在隐患,而其较为激进地加大费用投入最终是否能转化为品牌力的提升与业绩的改善尚待时间来验证。
李宁 2024 年财报姗姗来迟,是国产四大运动品牌中最后一家披露 24 年年报的企业。
财报显示,2024 年,李宁实现营收 286.76 亿元,同比增长 3.9%,毛利 141.56 亿元,同比增长 6.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0.13 亿元,同比下降 5.5%,降幅较上年收窄;净利润率收窄至 10.5%。
净利润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受房地产市场需求低迷、市场情绪疲软影响,公司针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价值确认减值亏损 3.33 亿元。
相比于此前披露财报的头部体育用品公司,李宁的业绩增速正在 " 掉队 "。
其中,收入规模已突破 700 亿元的安踏体育,2024 年收入同比增速为 13.6%,年内溢利同比大幅增长超五成至 169.89 亿元。
另外,特步国际、361 度的营收增速分别为 6.5%、1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则均为两成左右。
由此可见,李宁正在 " 失速 "。这份财报披露的第二个交易日,李宁股价大跌超 7%。
在 2024 年业绩沟通会上,李宁管理层不断强调:" 稳健经营、夯实基础、务实发展 "。其中,李宁集团联席 CEO 钱炜表示李宁稳健经营的核心是保证毛利率,不能因为追求规模带来大量折扣率的加深,而减少盈利能力空间。
财报显示,2024 年,李宁的毛利率同比增加 1 个百分点至 49.4%,毛利率水平逊于同期的安踏体育,但优于特步国际和 361 度。
值得注意的是,李宁的线下销售数据也不容乐观。
在线下渠道做减法后,李宁的直营渠道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下降了 2 个百分点,整体线下零售流水下降了低单位数;日均客流量下降 10% — 20% 中段;线下折扣加深了 0.5 个百分点;平均件单价则下降了低单位数。
其中,李宁的核心品类—篮球业务成为主要调整对象,主动控货导致该品类零售流水下滑 21%,服装收入同比下降 2.9% 至 120.5 亿元。
财报指出,去年篮球流水下降 21%,主要为了整体的稳健发展,由于外部需求变化的影响,以及集团主动调控篮球渠道发货节奏变化的影响。
根据浦银国际的调研,2025 年第一季度,李宁全渠道零售流水录得单位数正增长。其中,线上渠道流水增速较快,但直营线下的流水依然面临挑战。另外,相较于其他国产品牌,李宁的流水表现依然相对落后。
库存方面,李宁 2024 年全渠道库存同比增加高单位数,高于收入增速。同时,2024 年批发业务收入(不包含专业渠道发货)同比下降低单位数,降幅小于批发流水(下降中单位数);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为 64 天,同比拉长 1 天。这意味着,李宁 2024 年批发渠道的库存有所增加。
相比 2024 年业绩表现,市场更担忧的风险点是,李宁未来的业绩增长的不确定性以及行业的竞争格局。
对于未来业绩展望,李宁集团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赵东升指出,预期 2025 年全年收入保持同比持平,预期全年净利润率为高单位数水平(2024 年为 10.5%)。
意味着,李宁 2025 年营收增长压力仍在,且净利润率将进一步下滑。
其实,李宁的净利润下滑势头始于 2021 年,已连续三年录得下降,按照李宁管理层释放的信号,2025 年这一指标或将继续探底。
李宁集团执行董事、联席 CEO 钱炜指出,不确定性环境下不能单纯地做大规模,短期内通过低价位、牺牲专业度也许能做大规模,或者满足短期需求,但可能会背离企业要坚持的东西,损害可持续发展。
钱炜给出的定调是:" 该攻的攻、该控的控、该调的调 "。
在业绩会上,赵东升表示,集团去年的线下经营面临挑战,全年日均客流承压,同比下滑 10% 至 20%,整体线下零售流水同比下降低单位数。
从资本市场反应看,截至 2025 年一季度,李宁港股股价 K 线年线已经 4 连阴,今年虽然出现一定止跌迹象,但仍可看出投资者对其增长势能的疑虑。
其实,从门店数量来看,李宁的战略收缩意图已较为明确。财报显示,截至 2024 年年底,李宁品牌(包含李宁核心品牌及李宁 YOUNG)的销售点数量为 7585 家,同比净减少 83 家,其中李宁主品牌店铺减少 123 家,李宁 YOUNG 店铺增加 40 家至 1468 家;经销商 41 家(包括中国李宁时尚店渠道),同比净减少 5 家。
华西证券分析称,考虑线下客流同比下滑、线上持续增长,谨慎预计 2025 年李宁全年收入增长 " 低单位数 ";考虑到公司持续加大品牌建设、核心品类投入,以及进一步加强对中国体育事业的支持,预计 2025 年净利率有所下降至 " 高单位数 "。
种种迹象表明,不确定的大消费环境下,以李宁为代表的传统体育品牌,或许难以在短期走出经济周期的困境,李宁的经营形势大概率将继续探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