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进程加快,多家公司透露新动态。
3 月下旬以来,二级市场上人形机器人概念股的投资热度出现降温,仅 3 月 20 日 -3 月 31 日期间,大智慧人形机器人指数就下跌了 9.87%,此外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的丝杠指数下跌了 7.13%,减速器指数下跌了 11.01% ……工业母机指数下跌了 5.57%。在指数调整的同时,不仅有多家人形机器人概念股通过业绩预告、快报、正式年报方式透露了自己 2024 年业绩情况,同时也有公司通过不同渠道发布了自己在人形机器人赛道上的最新动态。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可期
近期,金沙江创投管理合伙人朱啸虎的人形机器人 " 泡沫论 " 言论引发市场热议。朱啸虎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指出,金沙江天使基金在过去几年投过一些早期的具身智能项目,最近几个月都在退出," 看不到商业化路径,共识又高度聚焦,一般就是退出的时候了;现在共识度高度集中,是有退出机会的。"
对于朱啸虎的看空观点,部分人形机器人概念股 2024 年财报数据不及预期的事实,似乎佐证了朱啸虎的看法。譬如,埃夫特发布的 2024 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下滑 27.79%,归母净利润亏损 1.46 亿元;利元亨营收同比下滑 44.82%,归母净利润亏损 10.06 亿元;鼎智科技营收同比下滑 20.48%,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 49.32% ……就已披露 2024 年业绩快报的 25 家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来看,有 9 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出现了同比下滑。此外,在 41 家发布 2024 年业绩预告的人形机器人概念股中,也有 16 家公司业绩预忧(不包括 6 家减亏公司),其中禾川科技、豪森智能、埃斯顿、风语筑还出现了首次亏损。
人形机器人赛道真的出现了 " 泡沫 "?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在披露业绩快报的 25 家人形机器人概念股中,业绩向好者仍是多数,譬如长盈精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了 796.99%、双林股份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508.43%、长虹能源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72.45% ……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的达 16 家。同样,25 家公司中营收实现同比增长的也多达 20 家。
此外,近期还有多个消息证实人形机器人正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这对产业持续发展有利。譬如,3 月 25 日,特斯拉 CEO 马斯克在全体员工会议上宣布,人形机器人擎天柱(Optimus)已在弗里蒙特工厂的试产线上完成制造,今年将进入试生产阶段,目标 5000 台 Optimus 机器人,已订购 1 万至 1.2 万台组件,目标 2026 年生产 5 万台;东风柳汽近日宣布将于其汽车制造厂内部署 20 台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 Walker S1,并计划在上半年完成,应用于汽车整车制造,提升其制造工厂的智能化和无人化水平及效率。
" 人形机器人集成人工智能、高端制造、新材料等先进技术,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将深刻变革人类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 民生证券在研报中指出,2025 年是人形机器人通用能力跃升的起点,全球将有数千台人形机器人进入工厂场景训练。
减速器龙头公司业绩出现分化
在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减速器是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从结构划分看,其分为行星减速器、RV 减速器、谐波减速器三大类,其中行星减速器因其输出扭矩有限且相对精度稍逊,适用于机器人部分身体旋转关节;RV 减速器因质量与体积较大,主要应用于机器人基座、大臂、肩部等重负载位置;谐波减速器因其精度、传动比方面表现优异,主要用于机器人小臂、腕部、手部等部件。
在 A 股上市公司中,行星减速器代表性公司主要有中大力德、丰立智能、国茂股份等,RV 减速器代表性公司主要有双环传动、秦川机床,谐波减速器代表性公司主要有绿的谐波、丰立智能、中鼎股份等。
目前来看,减速器行业已有 28 家公司披露了 2024 年业绩预告,预期业绩实现同比增长的公司多达 19 家,其中昊志机电、蓝黛科技、大族激光等龙头公司业绩同比增幅均在 100% 以上。但相较多数公司在业绩预期时向好情况,目前已披露的 2024 年业绩快报却是截然相反,披露业绩快报的 11 家减速器公司中,有 7 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出现了同比下滑,这其中就包括了谐波减速器龙头绿的谐波,要知道其是国内率先实现谐波减速器的工业化生产和规模化应用的公司。
从概念来看,绿的谐波既有减速器概念,也有人形机器人和工业母机概念,2022 年以来,公司归母净利润一改前几年同比上涨趋势,出现了持续下滑情况,归母净利润规模由 2021 年末的 1.89 亿元下降到 2023 年的 0.84 亿元。今年 2 月 28 日,公司披露的 2024 年业绩快报显示,在实现营收同比增长 8.34% 的情况下,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了 32.29%,归母净利润规模为 0.57 亿元。要知道,在绿的谐波三季报时,其归母净利润就有 0.57 亿元,同比下滑幅度也仅为 18.85%。
对于归母净利润的下降,绿的谐波表示,主要系开拓海外市场费用增加,持续加大研发投入,银行存款利率下调导致公司现金管理收入减少等因素所致。也就在业绩快报发布的当日,绿的谐波股价下跌了 11.92%, 此后跟随着市场调整而调速。至 3 月 31 日,在减速器指数区间下跌 4.23% 的情况下,绿的谐波股价下跌了 14.56%。
绿的谐波仍看好未来的发展机会,其在业绩快报中表示," 随着机器人行业技术快速迭代,机器人对精密传动部件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为了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满足市场对前沿产品的需求,公司持续加大研发资源投入。设立跨学科专业研发团队,自研先进设备,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今年年初,绿的谐波完成了 2022 年定增融资方案,成功募资 14 亿元,发行价格为 97.80 元 / 股。招商基金、诺德基金、财通基金、迎水长阳 14 号私募基金等多家机构成功获配。就绿的谐波今年股价走势来看,绿的谐波的持续上涨让获配机构浮盈不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3 月 31 日,绿的谐波股价为 149.1 元,较发行价上涨了 52.45%。
也就在股价上涨期间,2 月 18 日,公司发布公告称,股东李谦因自身资金需求,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或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数量合计不超过 450000 股,即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 0.25%。减持期间为 2025 年 3 月 11 日至 2025 年 6 月 10 日。在公告前一交易日,彼时股价为 167 元,目前为 144.45 元。
多家人形机器人概念股披露新动态
在财报之外,近日埃斯顿、美力科技、日盈电子、蓝黛科技、万向钱潮、征和工业、中控技术等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通过不同渠道披露了自己在人形机器人产业上布局的最新动态。
其中,埃斯顿于 3 月 25 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参股的埃斯顿酷卓已于 2024 年 9 月 24 日在上海工博会上发布第一代人形机器人 CODROID01,并正在进行下一轮的设计与小批量工业场景验证,配合工业机器人在智能生产线和智能工厂中进行应用。" 酷卓坚持自主研发人形机器人,积极开展核心零部件(如关节执行器)、整机和具身智能软件平台的研制,小脑采用自主搭建和训练的多模态小模型,结合触觉、视觉等多模态信息技术,打造数据和 AI 技术驱动的机器人控制和技能训练平台,不断提升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
征和工业在 3 月 27 日披露的 2024 年年报中称,2024 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 5.9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2.91%。征和工业表示,微型链系统项目研发用于机器人行业,重点攻关用于人形机器人灵巧手传动技术;截至报告期末,产品正在试制验证阶段。
3 月 29 日,日盈电子披露了 2024 年年报,营收同比增长 27.4%,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41.44%。对于业绩的增长,公司表示 " 主要系报告期内公司销售规模增长、政府补助、投资收益增加所致。" 对于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布局,日盈电子表示,公司结合自身多年积累的温度、压力等传感器研发、生产经验,积极投入以柔性触觉传感电子皮肤为代表的新产品开发。公司将采取 " 前瞻研发 + 客户需求导向 " 的产品布局模式,根据行业动态和客户需求,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相关新产品。
同一日,胜宏科技也披露 2024 年年报,营收同比增长 35.31%,归母净利润润同比增长 71.96%。在年报中,胜宏科技表示,人工智能领域的工业人形机器人产品已实现产业化作业;低空经济领域的垂直起降航空器 ( eVTOL ) 已开始送样测试。公司将紧跟市场,做好前沿技术的布局。
4 月 1 日,中控技术披露了 2024 年年报,营收同比增长 6.0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38%。在年报中,中控技术表示,2024 年公司正式建立了机器人产品业务体系,2024 年实现收入 5601.09 万元,新签订单 1.67 亿元,业务从无到有,快速全面爆发,发布以 "AI+ 平台 + 安全巡检 "、供应链物流、协作机器人装备为核心的流程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 "Plantbot",完成 PlantbotStudio 综合调度管理平台 V1.0 开发,通过整合 "AI+ 机器人 " 技术,运用包括四足机器狗、人形机器人等新技术产品,赋予机器人出色的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积极探索人形机器人在智慧实验室等场景的应用。
(文中提及个股仅作举例分析,不作投资建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