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通社汽车频道 昨天
小米SU7,光速回应发改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车市热点问答(第 285 期)

网通社汽车研究院院长 何仑

一辆小米 SU7 日前在高速公路上闯下大祸,3 名乘员被活活烧死,震惊全国。

在此之前,车圈最大的热点莫过于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 2025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上的表态: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无序竞争的问题比较突出,有的企业不惜牺牲利润抢占市场,虚假宣传和恶意抹黑等现象也时有发生。不仅短期内造成行业利润下降,长期下去,还将影响技术创新、产品的质量安全,削弱产业的竞争力。我们将与有关部门一道系统施策、标本皆治。

这两件大事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问:在电车遥遥领先,车市一派繁荣的背景下,发改委却大谈汽车行业的无序竞争及危害,并要进行整顿,这该怎么理解?

答:有些话要细品,说无序竞争 " 不仅短期内造成行业利润下降,长期下去,还将影响技术创新、产品的质量安全,削弱产业的竞争力。" 意思是利润下降已经是现实问题,但影响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安全,是长期下去,才将会出现的问题。

话音刚落,小米 SU7 就出大事了,像是对 " 长期下去 " 的光速回应。

其实,所有这些问题都已经火烧眉毛了,凝结成一个 " 卷 " 字,业界人士大都忍无可忍了,已经嗷嗷叫了一年多了,但有关部门还是遵循传统做法——只有 " 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 ",才会认真解决。

小米 SU7 的惨祸告诉人们," 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 " 了,已经刻不容缓了,绝不能等到 " 长期下去 " 之后。

问:有专家说,这起事故把近几年创新技术的安全隐患来了个大集中 : 智驾技术,动力电池技术,自动落锁后发生事故后自动解锁技术,隐形门把手设计等等,基本都包括在里面了。您怎么看?

答:没错。问题不止是这些技术的安全隐患问题,还有不择手段降成本造成的电车质量严重下降问题,还有一个导致这场车祸的直接原因——用户听信了遥遥领先的高阶智驾、无图智驾虚假宣传,把 L2 级别的驾驶辅助系统当成了实打实的自动驾驶,这些问题已经争议了很长时间,我自己也多次发表过相关评论(参见《安全和质量,刺破电车泡沫的关键一针?》、《车圈第二大歪风邪气:要颜值,不要底裤》、《电车的自燃与自残》、《" 高阶智驾 ",车主成倒贴的小白鼠?》),但质疑的声音明显被压抑、被消声、被销号、被起诉、被遮蔽,遥遥领先的呼声压倒一切,消费者被重度洗脑,不知深浅、不明就里地买车、开车,被坑、被宰、被愚弄、被事故、被死亡等等,也就随之而来了(参见、《中国汽车进入 " 某 " 时代?》)。

问:在营销上已经是劣币驱逐良币了,在消费市场上也就必然是劣币驱逐良币。所以,发改委这次刻意点出 " 虚假宣传和恶意抹黑等现象 ",显然是因为这个问题已经对行业、市场和消费者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不得不说了。

答:你说到营销,问题是,还有营销吗?我看没有了,因为不需要了,没用了,只有嘴炮竞赛,吹自己、轰对手,毫无底线,没有规则,视广告法于无物,把消费者当成洗脑对象,当成倒贴的小白鼠,当成韭菜。对这类问题,我写过多篇文章,也没啥用,市场的氛围已经被彻底毒化了,还营销呢(参见《车圈里的嘴炮与唱衰》、《车圈第三大歪风邪气:遥遥领先,主要靠蒙》、《恶性价格战根子在比亚迪?》)。

问:是的,传统车企业当年那些营销高手已经全军覆没了。比如,曾经叱诧风云的付强、李宏鹏、辛宇、苏伟铭、戴雷、林杰、柳燕、朱江等等,还有段建军、毛京波这种您所说的 " 常胜将军 ",其中有些人还去了新势力车企,基本上没什么声音了。在市场营销上呼风唤雨、大呼小叫、抛头露面的大都是大老板本人,专业营销主管大都隐身了,顶多是硬着头皮出来给大老板擦屁股。

有一个例外,就是一些新势力品牌在吹牛时动辄把奔驰按在地上摩擦,段建军日前对此做出公开回应,克制而又不失大品牌的风度,但明显是迫不得已,显得很被动。除此之外,也只有网红俞经民(胖头鱼)比较活跃,但他是个另类。

总之,这些昔日的营销高手面对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都无能为力吗?还是他们的老一套营销理念、策略、手段在数字化和自媒体时代,已经彻底失灵了?

答:这是个复杂的大问题,但以我在车圈里混了近 30 年的经验,也可以简化一下,看看这些曾经的营销高手在现阶段能不能满足、部分满足、一定程度地满足下面几个条件:

一是你像马斯克那样是一个在企业里说话算数的大老板,可以负全责,承当相应风险;

二是你掌管着一个民企,或者是实际上很像民企的国企,没有正牌国企和跨国车企那么多约束,在购买主流媒体、自媒体和政治正确等方面,拥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放大你的声量,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三是你能让主管部门帮你解决提出问题的人,包括媒体、用户、供应商、自家员工、第三方机构等等,帮你搞定涉嫌违反广告法、消费者保护法、反不当竞争法、知识产权法、反垄断法、劳动法、合同法等一系列相关的法律问题,无论是通过自身正当的影响力,还是通过一些拿不上台面的手段;

四是你已经自带流量,是正面的、负面的或中性的无所谓,都有自己的市场,流量的大小最重要;

五是你豁得出去,彻底放弃传统营销的那些理念、手段、底线等等,自己的车甭管是怎么来的,颜值、技术、性能、设计、服务等听上去有些特点就行,质量、可靠性、耐久性可以忽略不计,敢把自己吹上天,敢把对手踩在脚下,把故事讲的天花乱坠、铺天盖地就 OK,就因为新势力带来的互联网快速迭代思维已经颠覆了一切——从技术、设计、安全、性能、质量、使用寿命、售后服务到营销理念和策略及手段等等,评判是非优劣的标准都被颠覆了(参见《车圈第一大歪风邪气:要速度,不要命》),谁的流量大,谁就能有效洗脑,就会成为新标杆,反正对汽车失去判断标准的韭菜量大,而且一茬又一茬,任你洗脑,任你收割。

以这些标准来衡量,这些曾经的高手有谁能胜出呢?

问:从您给出的这五条看,第一、第二条是硬杠杠,很多曾经的营销高手已经被淘汰;第三、第四条虽有弹性,但满足起来也很难;最难的是第五条,实际上是要彻底改变这些高手多年形成的人设,这可就要命了。传统高手全军覆没也是必然。

答:你刚才提到自媒体和数字化营销,意思是这些传统营销高手可能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其实,传统车企早就开始把自媒体和数字化营销视为重点了,只是新势力入场,携互联网快速迭代思维的强势,玩不惜代价的赢者通吃那一套,把法规、道德、良知、脸面等营销底线彻底颠覆,快速形成了一个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传统高手要想在这样的市场上独善其身同时有所作为,难度超大,几乎不可能。你刚才提到俞经民,的确是个另类,非常难得,但风险也不小,祝他好运。

好在发改委终于要出手改变这种状况了,虽然晚了些。小米的惨祸也警示:吹牛必须上税,而且随着电车被掩盖的问题不断被揭开,潜在的、滞后的问题大面积涌现,代价会越来越高。

(图 / 文 网通社 何仑)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小米 发改委 技术创新 事故 虚假宣传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