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前天
小米车祸“拷问”智驾,科技研发应为安全性兜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一辆小米 su7 于 3 月 29 日 22 时 44 分,在安徽高速路上发生碰撞后爆燃致 3 人死亡。这起重大交通事故不仅三天后才得以被曝光。直到 4 月 1 日晚 10 点 19 分,小米集团董事长兼 CEO 雷军才作出回应,称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处理的进展,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可遇难者家属对于这样的承诺并不买账,雷军多年来自己营销积攒的口碑在逝去的生命面前显得卑微。人们除了关心小米的善后事宜是否拥有足够的诚意外,代表行业前沿的小米 NOA 智能辅助驾驶功能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如果科技进步连基本的安全保障都做不到,那么智驾系统是不是也成了草菅人命的工具。

▲ @雷军

在小米 su7 发布时,为新车站台的雷军表示这款车是三年的心血之作,还在直播时示范了如何使用智驾系统。不能说这样的宣传直接导致了粉丝的盲目信任,但至少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先来还原一下车祸经过——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当时时速 116km/h 的 su7 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 97km/h。但是按照该车 150m 的障碍物探测距离,应该在 4.6s 前探测到障碍物,而不是事故中直到碰撞前 2s 才告警。需要注意的是,AEB 自动紧急制动无论是一直人驾还是智驾被人驾接管时都会生效,全力制动不会受到任何干扰。但从目前给出的数据来看,AEB 似乎并未被激活,这也成为目前争议的焦点之一。

对于网友质疑车门断电后无法开启,小米方面给出的解释是:在四个车门内饰板下方,储物格位置均配有应急拉手,应急拉手为机械锁,即使电池受损也能打开,紧急情况下可使用应急拉手打开车门。然而在时速一百的情况下发生碰撞,即便驾驶员和乘客能保住性命也未必处于清醒状态,在浓烟和大火的包围下,相信没人有能力在可能已经变形的车体中寻找和使用应急拉手,这样的设计显然不能应对实际需求,对外界救援也没有任何帮助。

▲网友发布的事故现场图片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不断增加,巨大的手触屏、半幅方向盘、自动开关车门、远程控制等科技很活,颠覆了人们对于汽车行业的认知,坐进驾驶室就像坐进了游戏厅,娱乐性、舒适性和原本交通工具的属性逐渐齐名。智驾系统更是让很多 " 本本族 " 或者经验不足的驾驶员敢于上路。今年春节期间,长途高速经验有限的张女士,独自驾驶着一辆新能源汽车,开启了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之旅,西安往返北京 2000 余公里的路途轻松拿捏,以往女司机最头疼的倒车入库也不在话下。这趟旅途顺利跑下来,不得不说智驾系统功不可没。据了解,在有些厂商 " 偷换概念 " 的宣传下,70% 的新能源车主正是看中智驾系统,这些受到误导的消费者不仅忽略了 " 自动驾驶 " 和 " 辅助驾驶 " 的区别,也忽略了在本次事故之前,新能源汽车已经发生了二连三的事故。

▲网友发布的事故车辆

2020 年发生多起威马 EX5 自燃,原因为电池供应商(中兴高能)的电芯存在缺陷,导致短路风险。

2021 年,一辆蔚来 ES8 在开启 NOP(领航辅助驾驶)功能时,追尾前方工程车,车主不幸身亡。原因为 NOP 系统未能识别静止车辆,驾驶员过度依赖辅助驾驶,未及时接管。

2022 年小鹏 P7 在开启 NGP(导航辅助驾驶)时,未能识别前方故障车辆,导致追尾。原因为毫米波雷达对静止物体识别能力有限,系统依赖视觉摄像头但未及时预警。同年,部分比亚迪汉车主反映比亚迪汉 EV 在湿滑路面刹车距离变长,甚至出现短暂失灵。原因为博世 iBooster 电控刹车系统与 ESP 匹配问题。

2023 年一辆理想 ONE 在高速行驶时突然加速撞向护栏,疑似电控系统故障。 原因为电子稳定系统(ESP)或驱动电机控制逻辑异常。同年一辆新能源出租车在高速碰撞后起火,车门无法打开,导致乘客被困。原因为电池受损后热失控,碰撞断电导致车门电子锁失效。

一个个令人心有余悸的事故,恰恰证明宣传中所谓的安全性,是车企想要大家看到的。NOA 功能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提升驾驶体验、减轻驾驶负担。这种便利性难免在客观上会导致驾驶员降低警惕,过分依赖于智驾系统。但是从安全角度出发,驾驶员开启 NOA 功能后,仍要避免任何可能分散注意力的行为,始终保持高度专注。这就让智驾和人驾之间形成了一个无法破解的死循环,这种 " 便利性陷阱 " 带来的悖论恰恰是很多事故的起因。另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车花哨的外表下,又有多少研发初衷是试图去抵御那些最坏结果的出现、为安全性兜底呢?

小米 su7 上市仅仅一周年,没有人能预知这款车十年车祸率是多少、致死率是多少。本次事故,有可能将 su7 直接送走,也应该将那些声称智驾可以让你一路睡到目的地的负责人送走。但如果因为小米这一件事,能让消费者们明白,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管它 AEB、NOA,都不如自己手握方向盘,盯着路况,及时的踩一脚刹车来的踏实!毕竟从现有的技术发展来看,人类要想完全驯服智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 / 丁潇雅

编辑 / 周芝屹

相关标签

小米 雷军 车祸 事故 交通事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