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技 昨天
三星首款三折叠手机来了!对标华为Mate XT,或采取G形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华为 Mate XT 的对手,终于来了。

据海外媒体 smartprix 报道,三星的一款新产品现身 GSMA IMEI 数据库,内部代号 Q7M,中国型号为 SM-F9680,韩版型号 SM-968N。虽然距离正式发布还有一段时间,但是这款一直被人怀疑是否真的会发布的三折叠屏手机,总算有了准信。

图源:smartprix

而且从两个版本同时申报来看,中国仍然会是首发区域(考虑到供货问题,前期可能只有中韩两个市场会作为首发区域),虽然三星手机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早已跌到 Other,但是其对这个市场仍然很重视,多少有点 " 迟早要王者归来 " 的味道。

聊回三星的这款三折叠,虽然海外媒体并没有找到具体的发布时间,但是从过去的规律来看,在发布前的 6 — 7 个月时间,手机就会完成 GSMA IMEI 数据库的登记,那么最早 10 月,最晚 11 月,我们应该就能看到这款备受瞩目的三折叠手机发布。

此前,对于三星的三折叠手机的外观设计,坊间一直有很多猜测,从华为的 Z 字形折叠到三星自研的 G 字形态都有,而且因为两种形态的外观专利都有公布,所以网上也一直在争论:三星会采用哪种设计?

一直以来占优的阵营都是 Z 字形,毕竟华为 Mate XT 已经验证了这个形态的实用性,而且可以在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情况下保证有一块外屏可用。作为对比,G 字形态的内屏在折叠态下会被完全包裹在内部,无法作为外屏使用,不过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三星最终还是选了 G 字形态。

除了已确认的 G 形态设计外,也有其他一些信息曝光,比如预计将标配 S Pen,并且可以直接收纳到手机内。S Pen 作为三星的办公神器,曾经一直是 S 系列的 Ultra 型号标配,直到最近两年才被取消,考虑到三折叠展开后的大尺寸内屏,正好是 S Pen 发挥作用的好地方。

或许三星选择 G 形态的原因之一就是把触控笔的使用场景考虑进去,因为如果用的是 Mate XT 同款 Z 形态,那么显然没有空间能塞下一根触控笔。

此外,展开后的屏幕尺寸约为 9.96 英寸,比华为 Mate XT 略小,事实上考虑到其采用的 G 形态,原本我们以为内屏的尺寸会更大一些。因为主铰链带来的面积增量还是很明显的,目前的推测是三星的三折叠可能在长宽比要更大一些,导致内屏尺寸反而不如 Mate XT。

而在性能和影像方面,可以确定将会搭载骁龙的旗舰处理器,考虑到能效比等限制,可能性最大的方案是骁龙 8 至尊版,并且将配备 S25 Ultra 同级别的主摄和长焦。从目前公布的配置来看,即使 Mate XT 在今年年底迎来一次升级,整体配置也还是不如三星的三折叠。

如无意外,三星的三折叠应该就是你在 2025 年能够买到的性能最强的三折叠手机,至少目前还没有任何消息表明,小米、OPPO 等厂商有在今年发布三折叠手机的计划。雷科技认为,在三折叠的成本、技术完全成熟前,可能不会有第三个品牌进厂。

虽然三星大概率已经选定了 G 形态作为首款三折叠的设计,但是也面对一个问题,如何解决 G 形态的外屏使用问题呢?办法其实也简单,那就是在外面再加一个单独的屏幕,就像现在的双折叠手机一样,采用大内屏 + 小外屏的双屏设计。

图源:雷科技

事实上,华为 Mate XT 用的单一大屏设计,更像是早期双折叠手机使用的外折设计,目前在主流折叠屏市场已经不多见。当然,并不能因此就说 Mate XT 的设计有问题,Z 形态的折叠结构也有不少优势,比如可以更换的控制成本和机身厚度。

首先三折叠本身的内屏成本就已经很高,如果还要再加一个外屏,那么最终售价恐怕会比现在还高两三千。另外,单独的外屏无疑会占据更多的内部空间,机身必然无法做到像 Mate XT 那样轻薄。

恐怕很多人都已经忘记,Mate XT 的机身厚度只有 12.8mm,裸机重量也只有 298 克,虽然和目前的主流双折叠手机对比是厚重了不少。但是考虑到完全展开后的屏幕尺寸增大三分之一,重量和厚度也增加三分之一倒也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对比初代双折叠手机,Mate XT 的设计已经可以说相当成熟。

Z 形态的缺点是什么?答案是不耐摔,虽然华为 Mate XT 已经做了一些加固设计,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如果外屏损坏,整个内屏都要进行更换,维修成本堪称恐怖。

此时 G 形态的优势就显现出来了,因为内屏都被包裹在内,所以抗摔、抗冲击能力都会明显提升,即使损坏也是后盖、外屏等部件,成本最贵的内屏并不会轻易损坏。而且从结构上来说,G 形态的铰链成本也相对更低一些,因为只有一个铰链需要采用高精细度的极窄设计,另一个铰链需要考虑的主要是坚固程度和稳定性。

图源:雷科技

所以不难理解三星为什么选择 G 形态,虽然势必会导致屏幕成本变得更高,但是设计难度和耐用性都更有优势,而且三星的屏幕都是自产自供,屏幕成本相对来说也比其他厂商更低。

当然,成本低不代表售价就低,看看三星 Z Fold 系列的售价大家就应该明白,三星的手机定价与制造成本其实没有太大关系。

事实上,三星的三折叠手机并不仅限于横折状态,在三月初举办的 MWC 2025 上,雷科技报道团就在三星的展厅中看到了不同形态的折叠产品,其中就有被认为是原型机的 G 形态三折叠手机。

除此之外,还有一款此前鲜少曝光的竖形三折叠手机,完全展开时比例应该在 21:9 左右,与索尼的 Xperia 系列类似。但是三星将其做成了可折叠的形态,而且上下的折叠比例并不相同,下侧的折叠面积约为上侧的两倍。

下面是完全折叠后的形态,估计有些强迫症看到会很不爽,因为中间还留了一条很明显的 " 缝 "。

通过对这款原型机的观察,三星如此设计其实是故意的,中间的显示区域就是折叠后用来显示信息的 " 外屏 ",三星并没有给这台原型机设计单独的外屏。

老实说,在看到这款原型机时我并不能很好理解这种设计的应用场景,但是在观看了完整的折叠过程后,倒是想到了一些使用场景。从现场演示来看,这款竖式三折叠的铰链内置了电动结构,可以在无干预的情况下自动完成折叠和展开,如果可以与语音助手结合,那么只需要一句话你就可以在正常使用手机的情况下,将主摄折叠到正面。

考虑到原型机的瘦长比例,即使主摄区域被折叠到正面,剩下的区域仍然接近一部正常的手机大小,用户可以更轻松地进行自拍或视频通话等操作。此外也可以考虑把正面做成完全无孔的全面屏设计,当需要用到自拍功能时,把主摄折叠到正面即可。

此外,现场还展示了一款折叠形态的游戏掌机,通过特殊的外观设计,这款掌机的腰杆可以被嵌入到对置的按键凹槽中,让游戏掌机的外出携带变得尤为方便。从我们的观察来看,折叠后的掌机大小接近于三分之二台直屏手机,厚度大约为 1.5 倍到 2 倍,可以被轻松放进口袋之中。

从三星展示的一系列折叠产品不难看出,他们一直在试图探索折叠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不管你想要的是娱乐还是生产力,都有对应的产品呈现。随着折叠屏成本的降低,未来我们应该会看到更多形态的折叠产品,而且并不仅限于手机。

回到三折叠手机的话题,作为近年来唯一的新折叠形态,三折叠现阶段虽然因为定价过高而用户寥寥,但是从体验来说,三折叠才是真正能与传统手机在使用生态上有明显区分的形态,也真正具有成为 " 生产力设备 " 的潜力。

不过在未来的两三年里,三折叠手机应该都还会是昂贵的 " 科技玩具 ",参考双折叠手机的普及速度,估计我们也要等个三到四年的时间,才能得到一台价格能被多数人接受的三折叠手机。

而在此之前,我们或许会率先迎来一个新的 " 折叠时代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三星 华为mate 骁龙 数据库 三星手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