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科技,数智经济
文|白 鸽
编|王一粟
ToB 赛道中,厂商与渠道之间的利益关系,往往是厂商 " 吃肉 ",渠道 " 喝汤 "。但在国产数据库赛道上,这种关系,或许会发生一些改变。
作为一家独立的国产分布式数据库厂商,OceanBase 自 2020 年开启独立的商业化运作以来,一直在持续做生态体系的建设,构建以合作伙伴为中心的商业模式。
" 生态大于生意,生意是短期的,生态才是长期的,只有生态的强健才可以持续发展。"OceanBase CEO 杨冰如此说道。
OceanBase CEO 杨冰
独立商业化运作 5 年后,OceanBase 在其首届合作伙伴大会上,也首次全面披露了其生态化建设全貌,及后续生态合作伙伴建设规划。
围绕着生态合作伙伴的建设,OceanBase 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截至目前,OceanBase 服务客户数突破 2000 家,连续四年实现 100% 增长。生态建设上,OceanBase 伙伴数量也已超过 1200 家。
" 我很开心的是伙伴赚钱了,外部客户收入中有 60% 跟伙伴一起贡献。" 杨冰说道," 其中有超 10 家专有云伙伴营收破千万,超 10 家公有云伙伴营收破百万,跟总代的合作金额超过 1 个亿。"
在项目交付上,超 30% 的项目是由 OceanBas 合作伙伴独立交付,OceanBas 与合作伙伴混合交付项目比例高达 76%。" 而在合作交付项目中,收入的 50% 是分给服务合作伙伴。" 杨冰说道," 伙伴跟着我们一起服务客户,不仅仅是要喝汤,应该是一起吃肉。"
数据库厂商想在市场上占据更多份额,就需要做大 " 朋友圈 ",而厂商与渠道商,往往是一体两面的利益共同体。
当前,中国分布式数据库市场正迎来高速增长期。
随着国产核心系统升级,未来会有大量企业数据向分布式数据库迁徙。同时,AI 时代的来临,也会对海量的数据管理有着更高的要求,进一步推动分布式数据库规模的增长。
在经历技术打 " 地基 ",和培育市场信任后,国产数据库厂商正式进入拼 " 生态 " 抢市场份额的 2.0 时代。那么,2.0 时代,OceanBase 整体的生态战略是什么?能够给渠道商提供哪些支持和资源?未来又该如何深耕数据库市场?
国产数据库走向收敛
拼 " 生态 " 抢市场
国产数据库的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期。
去年下半年,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国家保密科技测评中心,根据《安全可靠测评工作指南(试行)》要求,公布了 2024 年第 2 号安全可靠测评结果(以下简称 " 国测名单 ")。
在国测名单中,分布式数据库入选厂商产品包括平凯星辰、OceanBase、达梦数据、中电科金仓、南大通用、华为云、腾讯云、阿里云等 11 家。
IDC 报告显示,由于下半年分布式数据安全可靠测评名单发布,本地部署的采购和落地将大幅加速,2025 年增速将超过公有云部署市场增长。
同时 IDC 认为,经过多年洗牌,市场正在逐步集中,2024 年市场格局愈发清晰,头部厂商将凭借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与竞争对手形成明显差距。
无疑,这将进一步推动国产数据库市场开始走向收敛。
" 最终,可能会聚焦到头部那么几家。" 杨冰说道," 一旦趋势明确,合作伙伴的投入只会更聚焦。这个关键期,就要说服合作伙伴把资源尽可能多投到 OB 这边来。"
毕竟,行业的共识在于,原厂往往没办法服务更多客户,会压缩客户量的天花板。因此,想要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以合作伙伴为主导的生态体系则成为了关键。
在国际成熟的数据库大厂中,以 Oracle(甲骨文)为例,就是有完善且庞大的服务商生态系统。而国产数据库在技术追赶的同时,也需要在生态建设上同步跟上。
" 今年是一个蛮关键的时间点,很多领域都会迎来爆发式增长,如金融证券行业、公有云的集成等,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需要更多伙伴共同来做。" 杨冰说道," 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客户数量确实更多,所以也需要更多的伙伴帮我们做服务。"
为更好地推动生态建设,OceanBase 面向专有云和公有云两大市场,制定差异化生态策略。
" 我们的第一大战场是在专有云战场,已经开始从 KA(关键大客户)战场,走向覆盖更广泛的中小企业客户的战场。"OceanBase 生态合作部总经理梁刘红说道," 而这个战场一定是我们合作伙伴主导的战场,而我们在去年年底加速做了布局。"
OceanBase 生态合作部总经理梁刘红
专有云生态建设有两大方面,一是夯实过去五年做得非常好的 KA 市场,二是加速对商业化市场的规模覆盖,坚持被集成策略,联手 ISV 打磨场景,做深行业,明确厂商与伙伴的服务分工,持续投入资源提升伙伴服务能力,同时携手 3 家总代,加速对二至四线城市及商业市场的覆盖。
" 在 2025 年,我们希望能够让外部伙伴业绩占比从 60% 提升至 70%。"OceanBase 生态合作部总经理梁刘红如此说道。
而在公有云生态建设上,OceanBase 坚持多云战略,坚持稳中有进。
" 公有云已做到第三年,政策并不是说一定要新,合作伙伴的预期更多是要求政策稳中有进,因此整体公有云的通用政策今年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在专项上我们会加磅。" 梁刘红说道。
以" 稳中有进 " 的生态理念,在通用政策长期稳定的基础上,OceanBase 发布了面向公有云合作伙伴的" 三大专项 " 政策。
政策主要包括:激励新伙伴专项,为高增长的头部伙伴提供增量部分的加磅返佣的头部伙伴专项,以及通过降低资源采购成本、对增量部分提供加磅返佣以及联合市场营销等方式,全方位支持 SaaS 伙伴发展的 SaaS 伙伴专项。
2025 年,将成为分布式数据库全面爆发的关键一年。
以 OceanBase 等为代表的国产数据库厂商,为了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不仅要拼技术的 " 刺刀 ",更重要的是拼生态的 " 利刃 "。
生态的 " 利刃 ",关键还在于渠道合作伙伴,而想让渠道合作伙伴真正成为自己的排头兵,与原厂联手抢占更多数据库市场份额,让渠道合作伙伴真正 " 吃到肉 ",才是关键。
让渠道商真正 " 吃肉 "
在数据库赛道中,一般来说渠道合作伙伴大概分为三类:
一类是 ISV(独立软件开发商)伙伴,需要跟数据库原厂的应用进行深度链接,比如恒生电子 ISV 就是OceanBase 的 ISV 合作伙伴。
一类是头部数据库服务商,比如新炬网络,其从成立之初就专注于为企业提供智能运维、数据库生态服务及数据智能产品。
一类则是经销商伙伴,而在这类伙伴中,还会划分一二级渠道,包含总分销商,总分销商之下,还有其他的二级销售渠道。
另外,对于 OceanBase 来说,公有云上也存在两类合作伙伴,即分销商和 SaaS 服务合作伙伴。其中,"ISV、头部数据库服务商,及 SaaS 服务合作伙伴,都是我们要重度投入的合作伙伴。" 梁刘红说道。
而在与合作伙伴的合作模式上,OceanBase更希望逐步走向由合作方主导、OceanBase 赋能的模式,也就是说,渠道商在前,OceanBase 在后,共同分享利益成果。
在杨冰看来,很多中长尾客户其实并不关心自己用的是哪家数据库,往往有问题第一时间找到应用厂商(比如券商机构发现问题后通常会去找恒生电子)。
面对这类应用厂商、ISV 厂商,OceanBase 希望把所有环节都开放——交付、实施、驻场、运维,能够吃下来的利润都可以归合作方。
比如跟上海新炬网络的合作,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由新炬完全将技术和产品独立交付给客户,OceanBase 完全不参与其中,顶多是做兜底。
另一种是如果客户在形式上不放心独立交给上海新炬网络去做,OceanBase 可以作为一个界面包进来,再引入部分合作伙伴," 其中我们会把利润的一半分给伙伴。" 杨冰说道。
当然,在经销类伙伴中," 今年正在谈的一些政府或其他复杂项目的集成,我们也是让利给伙伴。" 杨冰说道," 我们更看重占有率,而不仅是重单笔收入。"
" 从 OceanBase 的态度来说,我觉得是少见的不以渠道逐利的厂商。"OceanBase 铂金级服务商,上海新炬网络 CEO 李灏江说道,"OceanBase 的确给了合作伙伴极大空间,我也真切感受到,未来随着国产数据库市场的发展,渠道吃肉肯定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
不过,有两类场景,OceanBase 希望能够自己走在前面,主导项目的进行。
第一类,KA 客户,是由 OceanBase 主导。KA 客户往往是大型企业,除需要核心系统外,还会有大量周边分支机构、二三线城市机构," 我们需要做核心系统支持,中间的过程可以说服客户把伙伴带进去全面服务他。"
第二类,则是聚焦在一些新行业中,OceanBase 也希望能够在前期主导参与,这样也能够更好地了解业务场景,从而能够反哺产品进行迭代。
"这两项工作完成后,我们会尽可能提高伙伴在其中的占比,把伙伴放到前面去。" 杨冰说道。
而为了更高效、低成本的服务客户,今年 OceanBase 在产品工具生态上也做了更开放的支持,一方面在工具上,以前偏内部使用的工具,会在内部交付实施过程中,将所有工具全部产品化、白屏化,并与客户工具联通在一起。
另外,很多合作伙伴也有自己的工具,但同时也希望能够调用 OceanBase 的 API,后续 OceanBase 也将完全开放出来自己工具的 API,能让合作伙伴更好地交付。
今年,OceanBase 还将逐步开放自己的知识库体系给生态伙伴,同时也会开放内部信息给合作伙伴的智能机器人等,使其能够链接到 OceanBase 的数据库之上。
" 今年这些工作会越来越多,因为 AI 的变革给各行各业带来的机会,数据库相关服务肯定也会受 AI 变革所影响。" 杨冰说道。
国产数据库的未来
AI 与出海
AI 时代的到来,进一步加速了分布式数据库的渗透。
AI 技术对海量数据处理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分布式数据库凭借其高效性能、强大扩展性和高容错性,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关键技术。
也正因此,对于国产数据库来说,AI 成为影响国产数据库未来发展的关键之一。
面向 AI 时代,杨冰也透露,OceanBase 将于 5 月发布全新 AI 数据库产品,打造更易用、好用的一体化 AI 数据底座。
而除了 AI 之外,对于 OceanBase 来说,上云和出海,也是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 上云的一个巨大机会点,在于云的增量来自于大量线下传统企业上云,而这也意味着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能够跟伙伴一起,灵活地渗透到各个场景中,并将场景带上云。" 杨冰说道。
另外,出海是今年众多中国企业的关键命题之一。当国内逐渐成为存量市场,向海外寻求更多的增量市场,是众多企业的需求。
OceanBase 也同样如此。OceanBase 坚持多云策略,能够依托各个云在各个区域进行开发,还可以借助蚂蚁集团的出海经验,更好地支持中国企业出海。
但同样地,在海外市场中,OceanBase 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数据安全合规问题、本土化运营问题,更重要的是,海外有着成熟的数据库厂商,OceanBase 如何从这些成熟的国际数据库厂商中,抢夺更多的海外市场,还是未知数。
光锥智能"AI 交流群 "已建立,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添加小助手微信(GZZN2019)沟通进群。
联系我们
王一粟
创始人 / 主编
ID:cishicike000
※添加时请备注公司 + 姓名 + 来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