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3 月 30 日四川雅安发生 4.6 级地震?
真相:近日,有网民在某社交平台发帖称 " 突发!四川雅安 4.6 级地震!凌晨被晃醒,客厅花瓶碎一地 ",并称 " 地震发生时间是 3 月 30 日凌晨 3 点 18 分,震中位于雅安市芦山县 "。经当地网信部门核实,网传内容纯属谣言,近日芦山县未发生 4.6 级地震或与地震相关的紧急情况。(来源:四川互联网举报辟谣平台、芦山县广播电视台)
谣言:河南杞县 " 小麦、大蒜被打农药致死 "?
真相:近日,有网民在某社交平台发布内容为 " 河南杞县沙沃乡小麦、大蒜被打农药致死 " 的相关视频信息。经核查,该信息不实。视频发布者尚某为博眼球,利用视频编辑软件编造并发布了上述谣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规定,当地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尚某予以行政处罚,并责令其删除不实信息。(来源:" 开封网警 " 微信公众号)
科普: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震后自救有哪些误区?
详情:3 月 28 日,缅甸发生 7.9 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今年以来,全球发生 17 次 6 级及以上地震,近期多地发生地震,这是否意味着地球已经进入了活跃震动期?对此,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专家高孟潭表示,全球平均每年发生 7 级以上地震约 12-14 次,8 级以上地震约 1-2 次。将 2025 年 1 月 1 日至今与去年同期全球地震数据对比,可发现 2025 年的地震频率明显低于 2024 年同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难说这次地震(缅甸 7.9 级地震)之后地球是处于地震活跃阶段。专家还提醒了一些地震逃生避险应注意的误区。
误区一:发生地震后,不顾实际情况马上往户外逃
如果室内避震条件和建筑质量较好,应首选室内避震。地震发生在瞬时,人在出入或离开建筑物时,被砸伤的概率较大;屋顶的砖瓦、广告牌、玻璃墙等也都有倒塌的危险;住在高层的人如果都同时往外逃,容易发生混乱,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误区二:躲入衣柜等家具里
大衣柜虽然结实,但重心太高容易倾斜,而且人一旦到柜子里就会视野受阻,四肢受到束缚,不仅会错过逃生机会,还不利于被救。
误区三:趴在地上或者躺着等待救援可以节省体力
地震发生时躺卧或趴着的姿势都是很危险的,这样会使身体的平面面积加大,被废墟等物体击中的几率比站着时要大,而且躺卧也不利于身体灵活活动。最好姿势是双手护头、曲身侧卧(保护脊椎)。(来源:新华社)
关注: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发布公告,将开展 2025 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
详情:《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施行以来,中央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持续组织开展个人信息保护相关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研究制定标准规范,依法依规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正面典型示范引领,督促指导个人信息处理者不断提升合规水平,取得了积极治理成效。2025 年,中央网信办将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进一步深入治理常用服务产品和常见生活场景中存在的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典型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合法权益,着力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获得感。相关部门将围绕以下重点问题开展系列专项行动:
1.App(含小程序、公众号、快应用)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2.SDK 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3. 智能终端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4. 公共场所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人脸识别信息。
5. 线下消费场景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
6. 个人信息相关违法犯罪案件。(来源:" 网信中国 " 微信公众号)
详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