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多名高管被曝晋升
最近的京东相当热闹,人事变动和调整一波接着一波。
继宣布将狂招 10000 名实习生后,又有媒体曝出京东多名高管晋升的消息。
近日,京东集团发布内部邮件,公开了多名高管晋升情况,升涉及物流、科技、零售等多个业务板块。
内部邮件显示,京东集团 CEO 许冉、京东物流 CEO 胡伟等 7 位高管获得晋升,被提拔至更高层级职位。
职级不同,待遇也不同,升职后,薪资也会跟上涨。
具体来看,京东集团 CEO 兼执行董事许冉,从 M4-3 晋升为 M4-4;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物产总裁、京东物流 CEO 胡伟,从 M4-2 晋升为 M4-3;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总裁徐丰,从 M4-1 晋升为 M4-2;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物流快递快运产品群负责人王雁丰,从 M4-1 晋升为 M4-2;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物流供应链事业部负责人陈岩磊,从 M4-1 晋升为 M4-2;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金融科技事业部总裁李波,从 M4-1 晋升为 M4-2;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家电家居事业群负责人李帅,从 M4-1 晋升为 M4-2。
京东多名高管晋升情况 图源:华叔看世界
李响了解到,此前,京东的公司组织架构上,员工被划分成 MPTS 序列,其中 M 序列对应的是管理岗,P 序列对应的是项目管理岗,T 序列对应的是产品和技术岗,S 对应基层员工,比如分拣员,配送员等。
2024 年 11 月 30 日,京东集团对职级体系做出调整,把原有的 M、P、T、S 主序列正式整合为全新的专业主序列 P,合并后的职级体系继续沿用原专业序列的职级体系。
在这次职级调整中,M3 及以下管理职级均被新 P 序列专业职级替代,只有集团副总裁以上的 M4 职级高管,并未进行调整。
站在京东的角度看,此次调整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削减管理层级,二是强化专业性,促进扁平化管理。
至于当下晋升 M4 职级 7 位高管,意图则更为明确,即维持核心管理层的稳定,进一步强化集中式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上月,京东宣布,2025 年京东 JD YOUNG 实习生计划(简称 JDY)正式启动,将于今年开放 10000+ 可留用的实习 offer,2025 年 3 月到 5 月将集中开放 5000 余个实习生岗位,部分岗位实习薪资能达到上万元。
图源:京东公众号
如此大规模的实习生招聘,显然有助于京东进行人才储备,培育后备力量。
结合这一布局来看,京东此次晋升多位高管,既是为了维护管理团队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也是为了激发组织内部的活力与创造力,从而助力京东打造层次分明、衔接紧密、充满竞争力的人才梯队。
正如刘强东说的那样," 任何失败都是人的失败。人做好了,成功就不远了。"
现下,京东持续推进人事调整,都是为了寻求更好的人才布局和组织架构,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挑战,从而实现企业的长远、高质量发展。
老将退位,高管团队年轻化
近 5 年来,京东人事调整极为频繁,尤其是高管层面,出现了诸多变动。
2021 年,京东核心骨干集体出走,如京东白条创立者许凌、京东 3C 业务核心人物胡胜利、京东物流体系奠基人王振辉与肖军、京东集团首任 CFO 陈生强等。
2023 年 5 月,京东在财报中宣布,CEO 徐雷即将退休,CFO 许冉接替他成为新任 CEO。
此后两个月,京东物流 CEO 余睿、集团高级副总裁王笑松、零售技术研发与数据中心负责人及集团副总裁颜伟鹏也相继离职。
进入 2025 年,京东高管团队仍处动荡之中。1 月 6 日,京东集团副总裁包勇军、沈伟伟传出离职消息,二人皆已在京东任职近十载。
不久前,京东健康创始人辛利军被曝离职,此消息一经传出,便引发了广泛关注。
虽说高管调动与离职在商业领域不过是常有的事情,但京东的此类情况却总能掀起不小的波澜。
究其原因,与这些离职或被调整的高管均为公司老将不无关系。
有媒体统计,在 2023 年之前离开京东的 25 位高管里,有 5 位早在 2010 年前就已入职京东。而在 2023 年及之后离职的 8 位高管中,有 4 位同样是在 2010 年前就加入了京东,其余几位在京东的任职时间也超过了 10 年。
图源:壹览商业
这些老将的离开,给了不少年轻管理者机会。现任京东集团 CEO 许冉、京东首席合规官何成锋在 2018 年加入京东,现任京东集团首席财务官单甦于 2021 年加入京东,他们在京东的资历都不算深厚,并非集团 " 老人 "。
需要注意的是,早在 2019 年,京东就宣布开启干部年轻化战略,如今在京东内部,年轻管理者不断冒头,这一战略成效已十分显著。
诚然,并非只有京东重视高管年轻化,阿里在这方面同样着力颇深。
2023 年 9 月,阿里集团 CEO 吴泳铭提出,期望在四年内让 85 后、90 后成为公司管理队伍的主力。
此后,年轻高管晋升速度加快,阿里团队里 80 后成员占比逐步上升。依据 2023 财年年报,在 28 名合伙人中,"80 后 " 占比已超 20%。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 CEO 蒋凡,淘宝事业部总裁谌伟业、天猫事业部总裁刘博、盒马 CEO 严筱磊、饿了么董事长吴泽明,都是阿里年轻化战略的典型代表。
2024 年 4 月 10 日,马云发布了一篇名为《致改革 致创新》的内部信。退休多年的他在信中表示:" 我们向大公司病开刀 "" 相信年轻人,对年轻团队充分授权 "。
图源:阿里巴巴
从马云的话语里,也能明显感受到阿里推行年轻化管理团队的决心,从未有过丝毫动摇。
目前看来,无论是京东还是阿里,高管团队年轻化已成为一种共同认知与选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当下,各大厂已集体步入组织架构深度调整期。
阿里推行 "1+6+N" 架构拆分、京东调整品牌部、抖音打散商业化产品技术团队,美团取消独立事业群架构 ……
他们正在通过组织架构调整,精简管理层级、优化人才配置、提高人效。
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很简单。在电商行业发展的进程中,增长逻辑已经发生转变,过去单纯依赖流量红利实现增长的粗放式扩张模式逐渐失灵,为了获取新的增量,大厂不得不转向精细化运营。
在转型的过程中,精简组织架构成为了关键举措。砍掉那些重复的岗位,合并业务相似的部门,将有限的人力和财力资源集中投入到最具盈利潜力的主业当中,便成了实现精细化运营的必然选择。
然而,变革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其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组织架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更为关键的是,企业需共同发力,推动组织架构与业务创新的相互促进,全方位激活商业化的活力。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陷入 " 为改而改 " 的怪圈,防止因缺乏明确目标和有效执行而陷入反复调整的困境。
未来,如何在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维持组织内部的活力并提高员工积极性,又如何在保持组织活力的基础上,一步步推进商业化创新,拓展业务边界与盈利空间,仍将是各个大厂需要努力探索的命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今经济环境恶化,大厂流量焦虑与日俱增,留给他们破局的时间不多了。
作者 | 李响
京东多名高管被曝晋升
最近的京东相当热闹,人事变动和调整一波接着一波。
继宣布将狂招 10000 名实习生后,又有媒体曝出京东多名高管晋升的消息。
近日,京东集团发布内部邮件,公开了多名高管晋升情况,升涉及物流、科技、零售等多个业务板块。
内部邮件显示,京东集团 CEO 许冉、京东物流 CEO 胡伟等 7 位高管获得晋升,被提拔至更高层级职位。
职级不同,待遇也不同,升职后,薪资也会跟上涨。
具体来看,京东集团 CEO 兼执行董事许冉,从 M4-3 晋升为 M4-4;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物产总裁、京东物流 CEO 胡伟,从 M4-2 晋升为 M4-3;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总裁徐丰,从 M4-1 晋升为 M4-2;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物流快递快运产品群负责人王雁丰,从 M4-1 晋升为 M4-2;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物流供应链事业部负责人陈岩磊,从 M4-1 晋升为 M4-2;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科技金融科技事业部总裁李波,从 M4-1 晋升为 M4-2;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零售家电家居事业群负责人李帅,从 M4-1 晋升为 M4-2。
京东多名高管晋升情况 图源:华叔看世界
李响了解到,此前,京东的公司组织架构上,员工被划分成 MPTS 序列,其中 M 序列对应的是管理岗,P 序列对应的是项目管理岗,T 序列对应的是产品和技术岗,S 对应基层员工,比如分拣员,配送员等。
2024 年 11 月 30 日,京东集团对职级体系做出调整,把原有的 M、P、T、S 主序列正式整合为全新的专业主序列 P,合并后的职级体系继续沿用原专业序列的职级体系。
在这次职级调整中,M3 及以下管理职级均被新 P 序列专业职级替代,只有集团副总裁以上的 M4 职级高管,并未进行调整。
站在京东的角度看,此次调整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削减管理层级,二是强化专业性,促进扁平化管理。
至于当下晋升 M4 职级 7 位高管,意图则更为明确,即维持核心管理层的稳定,进一步强化集中式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上月,京东宣布,2025 年京东 JD YOUNG 实习生计划(简称 JDY)正式启动,将于今年开放 10000+ 可留用的实习 offer,2025 年 3 月到 5 月将集中开放 5000 余个实习生岗位,部分岗位实习薪资能达到上万元。
图源:京东公众号
如此大规模的实习生招聘,显然有助于京东进行人才储备,培育后备力量。
结合这一布局来看,京东此次晋升多位高管,既是为了维护管理团队的稳定性与连续性,也是为了激发组织内部的活力与创造力,从而助力京东打造层次分明、衔接紧密、充满竞争力的人才梯队。
正如刘强东说的那样," 任何失败都是人的失败。人做好了,成功就不远了。"
现下,京东持续推进人事调整,都是为了寻求更好的人才布局和组织架构,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市场挑战,从而实现企业的长远、高质量发展。
老将退位,高管团队年轻化
近 5 年来,京东人事调整极为频繁,尤其是高管层面,出现了诸多变动。
2021 年,京东核心骨干集体出走,如京东白条创立者许凌、京东 3C 业务核心人物胡胜利、京东物流体系奠基人王振辉与肖军、京东集团首任 CFO 陈生强等。
2023 年 5 月,京东在财报中宣布,CEO 徐雷即将退休,CFO 许冉接替他成为新任 CEO。
此后两个月,京东物流 CEO 余睿、集团高级副总裁王笑松、零售技术研发与数据中心负责人及集团副总裁颜伟鹏也相继离职。
进入 2025 年,京东高管团队仍处动荡之中。1 月 6 日,京东集团副总裁包勇军、沈伟伟传出离职消息,二人皆已在京东任职近十载。
不久前,京东健康创始人辛利军被曝离职,此消息一经传出,便引发了广泛关注。
虽说高管调动与离职在商业领域不过是常有的事情,但京东的此类情况却总能掀起不小的波澜。
究其原因,与这些离职或被调整的高管均为公司老将不无关系。
有媒体统计,在 2023 年之前离开京东的 25 位高管里,有 5 位早在 2010 年前就已入职京东。而在 2023 年及之后离职的 8 位高管中,有 4 位同样是在 2010 年前就加入了京东,其余几位在京东的任职时间也超过了 10 年。
图源:壹览商业
这些老将的离开,给了不少年轻管理者机会。现任京东集团 CEO 许冉、京东首席合规官何成锋在 2018 年加入京东,现任京东集团首席财务官单甦于 2021 年加入京东,他们在京东的资历都不算深厚,并非集团 " 老人 "。
需要注意的是,早在 2019 年,京东就宣布开启干部年轻化战略,如今在京东内部,年轻管理者不断冒头,这一战略成效已十分显著。
诚然,并非只有京东重视高管年轻化,阿里在这方面同样着力颇深。
2023 年 9 月,阿里集团 CEO 吴泳铭提出,期望在四年内让 85 后、90 后成为公司管理队伍的主力。
此后,年轻高管晋升速度加快,阿里团队里 80 后成员占比逐步上升。依据 2023 财年年报,在 28 名合伙人中,"80 后 " 占比已超 20%。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 CEO 蒋凡,淘宝事业部总裁谌伟业、天猫事业部总裁刘博、盒马 CEO 严筱磊、饿了么董事长吴泽明,都是阿里年轻化战略的典型代表。
2024 年 4 月 10 日,马云发布了一篇名为《致改革 致创新》的内部信。退休多年的他在信中表示:" 我们向大公司病开刀 "" 相信年轻人,对年轻团队充分授权 "。
图源:阿里巴巴
从马云的话语里,也能明显感受到阿里推行年轻化管理团队的决心,从未有过丝毫动摇。
目前看来,无论是京东还是阿里,高管团队年轻化已成为一种共同认知与选择。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当下,各大厂已集体步入组织架构深度调整期。
阿里推行 "1+6+N" 架构拆分、京东调整品牌部、抖音打散商业化产品技术团队,美团取消独立事业群架构 ……
他们正在通过组织架构调整,精简管理层级、优化人才配置、提高人效。
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很简单。在电商行业发展的进程中,增长逻辑已经发生转变,过去单纯依赖流量红利实现增长的粗放式扩张模式逐渐失灵,为了获取新的增量,大厂不得不转向精细化运营。
在转型的过程中,精简组织架构成为了关键举措。砍掉那些重复的岗位,合并业务相似的部门,将有限的人力和财力资源集中投入到最具盈利潜力的主业当中,便成了实现精细化运营的必然选择。
然而,变革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其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组织架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更为关键的是,企业需共同发力,推动组织架构与业务创新的相互促进,全方位激活商业化的活力。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陷入 " 为改而改 " 的怪圈,防止因缺乏明确目标和有效执行而陷入反复调整的困境。
未来,如何在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维持组织内部的活力并提高员工积极性,又如何在保持组织活力的基础上,一步步推进商业化创新,拓展业务边界与盈利空间,仍将是各个大厂需要努力探索的命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今经济环境恶化,大厂流量焦虑与日俱增,留给他们破局的时间不多了。
作者 | 李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