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财报 03-27
华润啤酒2024财报剖析:高端化战略突围,白酒“阵痛”与管理层动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白酒业务未达预期,金沙的高库存与价格问题超出了公司预判。

文 / 每日财报 杜康                                                               

              

3 月 18 日,华润啤酒(00291.HK)发布了 2024 年年度业绩报告。作为中国啤酒行业的龙头企业,华润啤酒在行业总量收缩、消费需求疲软的背景下,交出了一份 " 毛利率创新高、净利润承压、白酒业务争议不断 " 的答卷。

针对这份成绩单,华润啤酒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侯孝海在与媒体的交流会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2024 年华润啤酒整体业务表现符合预期,比我们原先想象的还要好一点,应该说跑赢了大势 "。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表达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从华润近年来实施的 " 啤酒 + 白酒 " 双轮驱动战略布局所取得的成果来看,其发展情况并未如预期般理想,并且在未来仍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

毛利率逆势攀升

但营利双降显隐忧    

年报显示,2024 年华润啤酒实现了综合营业额 386.35 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微降了 0.76%。同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 47.39 亿元,同比下降了 8.03%。这也是华润啤酒近五年来首次出现营收下滑,净利润回落到了 50 亿元以下的区间。

Wind 数据显示,2020 年 -2023 年华润啤酒的营业收入曾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对应数值分别为 314.5 亿元、333.9 亿元、352.6 亿元和 389.63 亿元。

与此同时,《每日财报》注意到,尽管整体营收和净利润有所下滑,但华润啤酒的盈利能力呈现出显著提升的态势。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上升了 1.2 个百分点,达到了 42.6%,创下了五年来的新高。

数据显示,在啤酒业务方面,毛利率达到了 41.1%,同比提升 0.9 个百分点;而在白酒业务方面,毛利率更是飙升了 5.6 个百分点,达到了 68.5%。这一提升主要得益于公司高端化战略的持续推进。

高端化战略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公司的毛利率,还带动了高端产品的强劲表现。在啤酒业务中,高档及以上产品的销量同比增长超过了 9%。其中,喜力品牌的销量增长尤为显著,近 20% 的增幅彰显了其强大的市场吸引力。千元级产品 " 醴 " 的销量也实现了 35% 的增长,进一步巩固了华润啤酒在高端市场的地位。

在白酒业务方面,大单品 " 摘要 " 的销量同比增长了 35%,为白酒业务贡献了超过 70% 的营收,成为了公司新的增长极。

不过,华润啤酒在 2024 年度也面临着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调整的双重挑战。一方面,啤酒总销量约为 1087.4 万千升,同比下降了 2.5%。这主要是由于餐饮及夜场渠道的疲软以及夏季天气的异常等因素导致的。

另一方面,白酒业务虽然实现了 4% 的营收增长,达到了 21.49 亿元,但金沙酒业等核心资产仍面临着库存高企、价格倒挂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白酒业务的整体利润表现,也给公司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啤酒高端化成效显著

白酒整合难题待破

上文提到华润啤酒持续深化的高端化战略,在 2024 年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价格带升级方面,公司次高端及以上产品的销量占比首次突破半数大关,平均售价也实现了 1.5% 的提升,这充分展示了其高端化战略的成功推进。

在渠道创新方面,华润啤酒同样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线上渠道的增长尤为亮眼,GMV 实现了超过 30% 的大幅增长。同时,公司还与歪马送酒等平台展开了紧密合作,积极发力即时零售场景,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然而,在行业总量收缩的背景下,单纯依赖高端化战略难以完全抵消销量下滑带来的压力。尽管华润啤酒对 2025 年持 " 审慎乐观 " 的预期,但天气变化、消费复苏节奏等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这将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与此同时,在白酒业务方面,华润啤酒也需要面对并购整合面临的挑战。

自 2022 年以 123 亿元收购金沙酒业 55.19% 股权后,华润啤酒加速布局白酒赛道,然而整合效果却远未达到预期。金沙酒业的业绩出现了明显的滑坡,2023 年营收较 2022 年高峰时期 " 腰斩 ",2024 年上半年营收更是同比下滑了 51%。同时,库存占比也较低,仅占年销量的不足 50%,价格倒挂现象严重,部分产品的终端价格甚至低至 400 元。

此外,管理层动荡也给华润啤酒的白酒业务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在两年内,金沙酒业三度更换董事长,从侯孝海、魏强到范世凯,均出身于啤酒行业。这种 " 用啤酒逻辑做白酒 " 的做法被指导致战略执行脱节,影响了白酒业务的正常发展。

除了金沙酒业外,华润啤酒其他并购标的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金种子酒已经连续四年亏损,景芝酒业的市场也呈现萎缩态势。这些问题暴露出了华润啤酒在白酒渠道管理、品牌定位等方面的短板,也给公司的未来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频繁换帅背后的战略焦虑  

目前来看,华润啤酒在白酒领域的探索遭遇了显著挑战,其中管理层频繁调整成为不可忽视的因素。

以金沙酒业为例,自 2023 年 1 月被华润啤酒收购以来,其董事长职位经历了三次更迭:从侯孝海(任期 9 个月)到魏强(任期 10 个月),再到范世凯,这种频繁的人事变动严重影响了管理层的稳定性,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埋下了隐患。

这些新任高管大多来自华润雪花体系,他们擅长快消品的规模化运营,然而白酒行业与啤酒行业在运营模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白酒行业更依赖经销商关系和品牌积淀,而华润啤酒试图将啤酒行业的运营模式直接移植到白酒领域,这种 " 水土不服 " 导致了渠道冲突与库存积压问题日益严重。

此外,华润啤酒在白酒业务上设定的业绩目标也显得过于激进。2024 年初,公司制定了白酒业务 40% 的增长目标,然而上半年仅完成了 11.78 亿元的营收(同比增长 20.6%),远未达到预期。这种巨大的业绩压力不仅加剧了管理层的动荡,也成为了魏强卸任的导火索。

华润啤酒董事局主席侯孝海曾提出 " 啤白双赋能 " 战略,希望通过渠道协同和管理经验共享实现跨界增长。然而,现实却与理想存在巨大落差。尽管白酒业务拥有较高的毛利率,但并未能转化为实际利润,反而成为了华润啤酒的拖累。在业绩会上,侯孝海坦言:" 白酒业务未达预期,金沙的高库存与价格问题超出了我们的预判。"

这一系列挑战表明,华润啤酒在白酒领域的探索仍需付出更多努力。未来,公司需要更加审慎地制定战略,加强管理层的稳定性,并深入理解白酒行业的特性,以实现真正的跨界增长。

结语  

《每日财报》认为,华润啤酒 2024 年年报也折射出了传统巨头企业转型的典型困境,即在主营业务承压时,通过跨界并购寻找第二曲线,却因行业认知偏差与管理层动荡陷入 " 阵痛期 "。就华润啤酒而言,短期内其高端化战略仍将支撑其盈利韧性;中长期来看白酒业务能否突破瓶颈则决定着其未来的稳健发展。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华润啤酒 喜力 成绩单 元和 回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