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享受 " 空仓 " 快感的段永平又动手了!
近期段永平在社交平台晒出对英伟达的 Buy Write 策略买单,总价为 925.2 万美元。
段永平直接以 116.7 美金的价格买入了 10 万股英伟达,大约是 1167 万美金;
为了降低买入成本,段永平同时卖出了 1000 份(1 份 =100 股股票)2026 年 3 月 20 日到期、行权价为 120 美金的看涨期权,1 份期权的卖出价格在 2400 美金左右,总共也就是 240 万美金权利金;
一买一卖之间,段永平把这 10 万股英伟达的成本价降低到了 92.52 美金。
( 本文内容均为客观数据信息罗列,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这笔持仓意味着,到 2026 年 3 月 20 日,如果英伟达的股价涨超 120 美金,买家可以要求他以 120 美金的价格出售英伟达。如果到时候股价没有突破 120 美金,期权作废,他赚 240 万权利金。
这表明段永平对英伟达感兴趣,但对于目前 118 美金左右的价格,他多少有点嫌贵,他通过 sell put、sell call 来降低买入成本。
有用户质疑段永平此次的策略只是一次短期的套利行为,不太符合要长期持有一家公司的意思。
对此,段永平回复:" 自己不懂的东西最好不要去评判别人 "。
关于英伟达,段永平近期分享过他的观点:
1.nv da 我确实有兴趣的,掉得越多兴趣会越大。也许等子弹再飞会儿,也许明天就再下手?我打算明天早上算一卦再说。
2. 我接受黄说的 De e p s e ek 的创新不会减少对算力的需求(其实就是算力需求会继续增长)的观点,也大致理解他认为 NV DA 在算力上的地位不会受到威胁的意思。
在段永平公开买入英伟达前几个小时,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加州圣何塞举行的英伟达 AI 盛会 GTC 2025 上发表主题演讲。
在这场演讲前,许多分析师认为,这将是 AI 投资的一个拐点。有分析师表甚至表示,英伟达 GTC 大会将成为科技股的转折点,因为华尔街开始重新关注 AI 革命和未来几年的大规模科技支出。
黄仁勋的演讲依旧热情洋溢,并表示始终把握着 AI 的风口,但华尔街对此并不买账。
华尔街认为黄仁勋的演讲基本符合预期,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英伟达所宣称的几个重大机遇并不会在短期内转化为主要收入来源。
3 月 18 日,英伟达股价跌以 3.43% 至 115.43 美元 / 股,与 1 月 7 日盘中创下的历史高点相比,市值已经蒸发约 9200 亿美元。
自 DeepSeek 发布后,英伟达股价闪崩。
这个来自中国的大模型,凭借低成本方式训练出大模型,远低于其他科技巨头动辄数以亿计美金的投入成本。对此,市场担忧 AI 发展不需要那么大的算力投入,这也是本轮美股科技股调整的导火索。
对于中国 AI 的崛起,黄仁勋在采访中谈到他的观察。他指出,全球 50% 的 AI 研究人员来自中国,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单一群体(没有接近的第二名),中国在 AI 研究方面将会做出巨大贡献,美国的每一家 AI 实验室无一例外都有许多优秀中国人。
对于中国 DeepSeek 的爆火,市场担忧未来 AI 发展是否还需要那么多的 GPU?
黄仁勋认为,DeepSeek-R1 模型并不会降低计算量,相反类似的推理模型会消耗更多算力。他指出,未来算力资本开支的增长一方面来自现有的数据中心需求从 CPU 向 GPU 切换,另一方面是各个行业内公司都将打造自己的 AI 工厂。
黄仁勋表示,在全球 120 万亿美元的产业中,AI 工厂创造的价值将占一大部分,而这部分价值市场还未量化。
对于这场大会,重仓英伟达但斌说:"GTC 大会,有点像伯克希尔的股东大会,今天黄仁勋在 2025 年 GTC 大会上的演讲,似乎对英伟达没有提振作用,至少今天如此。
投资有涨有跌,影响因素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企业本身,如果人工智能有远大前景,我不相信 2 年行业就到巅峰……
英伟达的护城河还在,公司也在向各有前景的领域开拓,估值也合理,一切交给时间吧!"
美联储 " 鸽派 " 决议提振美股市场,美股三大指数周四全线走高。
这几年看好美股的百亿私募基金经理但斌深夜发文:
" 看美股的季线图,很少有两个季度连跌的,如果有了都是千载难逢的买入机会。这个季度结束还有 8 个交易日,不知最后的结果如何?
根据目前以英伟达为代表的六巨头的估值情况,如果历史规律起作用,大概率美股见底了并很可能走出一波长牛!
这波美股调整与川普的反复无常有很大关系,但市场会逐渐免疫……
我个人不喜欢川普甚至过去会认为他会坐牢,完全没想到他会再度当选总统,我看了他在国会 2 个小时的演讲,理解了为什么他会高票当选,白左太左了,川普的很多政策只是回归 " 常识 ",他的对外政策我不完全赞同,但他的对内政策,个人认为是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美国负债 30 多万亿,如果势头不遏制,最终会破产,他的开源节流,是有可能实现财政盈余,里根时代再现……
减息是他的目标,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和结果,减息周期,利于股市持续健康稳定运行。
缩减的支出返回百姓利用消费,放松管制也利于活跃市场,所以,种种因素叠加,再加上人工智能时代的推动,长期上升趋势应该可以期待……
投资,还是要看主因,当然人工智能时代最关键和重要,这是根基!"
但斌近期转了一张美股历史表现图,自 1990 年以来,35 年里,每年都有调整,而只有 8 年市场收市是跌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