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讯财经研究院聚焦中国消费向 " 新 " 力,发布《2025 新消费趋势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新环境、新趋势和新业态视角,研判当前消费增长潜力,深度挖掘各消费细分领域在当前环境下的增量结构性机会,为市场提供深度洞察与决策参考。
( 1 ) 政策 : 平衡短期效果和建立长效机制
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周期调整之中,保护主义浪潮加剧和地缘政治风险不减,世界经济增长动能偏弱,不利因素影响仍较大 ; 国内有效需求不足,新旧动能转换阵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比较突出。
面对这样的复杂变化局面,2024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 2025 年经济工作,把 " 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 放在重点任务的首位,首次明确要 " 实现增长稳、就业稳和物价合理回升的优化组合 ",明确提出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 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 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 " 等,这些政策的落实将有效激发内需潜能,特别是提振居民消费,为今年经济稳定运行、向好发展提供更强的需求动力。
基于政策的延续和目标的设定,预计 2025 年政策支持消费增长的力度将更大,在平衡短期效果和构建长效机制上将有更多举措。具体而言 :
一是促消费政策持续加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全方位扩大内需,2 月份国常会也强调要切实转变观念,把提振消费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3 月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预计全年将加力扩围、释放更多政策效应。
2025 年开年以来," 以旧换新 " 政策延续、" 国补 " 政策扩容,持续拉动相关产品销售增长,截至 3 月 5 日,全国共收到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超 31 万份,汽车置换更新补贴申请超 70 万份,超过 940 万名消费者购买 12 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过 1200 万台,超过 3400 万名消费者申请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超 4200 万件。
二是长效机制构筑消费基底。大力支持居民增收,促进工资性收入合理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加力推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缓解居民储蓄偏好,破解居民 " 不敢消费 " 的深层制约,释放消费意愿、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 此外,将进一步完善质量标准、信用约束、综合治理、消费维权等制度,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三是政策牵引新场景、新业态持续拓展。一方面,聚焦牵动性强、增长空间大的消费领域,深挖消费潜力,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优化 " 一老一小 " 服务供给,支持便民服务消费,扩大文化、旅游、体育消费等 ; 另一方面,支持数字、绿色、智能等新型消费加快发展,促进 " 人工智能 + 消费 ",持续创新和丰富消费新产品新场景新热点,助力消费向好发展。
四是存量政策提升实施精准度。继续推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和细分市场覆盖面,延伸汽车消费链条等,提升政策实施效果。
( 2 ) 变量 : 多因素交织下内需潜力持续释放
当前,中国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中国有 150 万亿元左右的居民存款,几乎接近中国股市总市值的两倍,这表明经济社会蕴含着巨大的消费动能。尽管当前市场仍存在波动和不确定性,但 2025 年中国消费潜力释放的积极信号已显现,经济基本面的韧性支撑、数字技术对消费场景的深度赋能,以及消费者需求的迭代升级,这些因素共同为消费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底层动能。
首先,宏观经济政策托底与新旧动能转换为消费提供韧性支撑。从宏观经济角度看,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为 :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5% 左右 ;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2% 左右 ;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宏观经济展现出较强的政策韧性。
此外,中国正从过去依赖劳动力和大规模投资的传统增长模式,向由创新和技术驱动的新型增长模式转型,新兴产业的增长动能显著,预计 2025 年新旧动能转换将进一步取得成效,这将进一步增强中国经济的韧性,使消费市场更加从容不迫地应对波动和不确定性。
其次,"AI+" 消费应用场景持续拓展,推动消费演变升级。2025 年春节期间,deepseek 横空出世,不仅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也为中国消费市场的发展、消费潜力的挖掘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方向。不断迭代的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赋能千行百业,催生新业态、新场景,并将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消费市场发展注入新动能。
预计 2025 年,汽车、科技、金融、医疗健康以及零售等行业在 AI 赋能方面将取得率先突破,产生新的服务形态和消费场景,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
最后,消费者代际与价值理念更新,持续释放新消费潜力。消费的变化,归根到底是消费者的变化,随着外部经济环境和技术的迭代变迁,消费者需求更新带来消费发展新动能。
预计 2025 年," 一老一少 " 市场将持续扩容,情绪消费、兴趣消费赛道大有可为," 功能适老 + 情感陪伴 " 的普惠型银发经济需求持续增长,带动智能健康监测设备、老年旅游、智能家居等相关品类增长 ; 理性消费理念更新,主打 " 质价比 " 产品也会赢得更多青睐。
(责任编辑:曹言言 HA008)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邮箱:news_center@staff.hexun.com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