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人寿新业务价值率扭转下降趋势,增加至 56.1%。
文 / 每日财报 栗佳
3 月 14 日,友邦保险正式对外公布了 2024 年度业绩报告。整体来看,去年友邦保险营业总收入 2230.63 亿元,同比微增 0.08%;营业利润 1072.8 亿元,同比下降 8.21%;净利润 491.4 元,同比增长 81.62%。
具体来看,各区域内核心经营数据企稳上升,新业务价值利润率止住下滑趋势转为增长,其他多项财报数据也继续刷新历史新高。同时,友邦保险还宣布了新一轮 16 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
在业绩刚出炉不久,美银证券、中金公司、摩根大通、华泰证券、汇丰环球等不少研究机构纷纷对友邦保险股价给出了 " 买入、增持 " 评级建议。
那么,友邦保险所交出的这份答卷到底成色如何?
内地市场保费增长 15%
先来看负债端。
去年友邦保险总加权保费收入 413.98 亿美元,同比增长 9%。其中,中国内地、香港、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其他市场所取得的加权保费收入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尤其是内地市场表现格外抢眼,去年加权保费规模高达 98.74 亿美元,同比增长 15%,为所有区域内增速最高的地区。
而友邦保险的基本盘,所贡献加权保费收入 " 大头 " 的依旧是在香港市场,去年录得收入 124.56 亿美元,同比增长 8%,是所有区域中唯一一个突破百亿美元的市场。而保费规模增速仅次于中国内地市场的则当属新加坡,同比增速为 14%,2024 年全年取得了 44.45 亿美元加权保费收入。此外,泰国、马来西亚及其他市场也取得了不错的增长,去年录得加权保费收入分别为 46.74 亿美元、27.42 亿美元、72.07 亿美元,增速分别为 6%、7%、5%。
在年化新保费规模指标上,2024 年友邦保险实现 86.06 亿美元收入,同比大幅增长 12%。其中,香港市场贡献最大,2024 年该市场年化新保费规模为 26.09 亿美元,同比增长 8.39%,在该指标总量中占比 30.32%。中国内地市场在份额上紧随其后,2024 年内地市场年化新保费合计 21.68 亿美元,同比增速 7.17%,占比 25.19%。
除其他市场外,新加坡市场排名第三,年化新保费规模达 8.97 亿美元,同比增长 53.07%,为增速最高的地区,所占市场份额的 10.42%。
再来看资产权益端。截至 2024 年末,友邦保险总资产达 3054.54 亿美元,较年初增长 7%。其中,占据资产端 " 大头 " 的金融投资资产保持较好增长态势,较年初增长 9%,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保险及再保险合约资产却出现了大幅缩减,较上年末急剧下降了 30%、11%。
衡量一家寿险公司是否具有更长期、更稳定盈利能力且为业绩增长重要引擎的新业务价值指标上,友邦保险表现可圈可点。
2024 年友邦保险实现新业务价值 47.12 亿美元,同比增长 17%;新业务价值利润率同比增加至 54.5%。
进一步来看,香港、中国内地分别以 17.64 亿美元、12.17 亿美元的新业务价值分别位列前两名,新业务价值利润率分别为 65.5%、56.1%。
张晓宇和 " 平安系 " 女将余宏新组合
分析完友邦保险 2024 年整体经营业绩后,我们将目光回到中国内地市场。
刚刚过去的 2024 年,友邦人寿开启了声势浩荡的新 " 行军路线 ",不仅史无前例地连获安徽、山东、重庆、浙江四家省级公司批筹,并相继获准开业,而且进一步实施 " 精英营销员 3.0" 战略,加大高端人才招募。
根据此次友邦保险所披露的数据,2024 年友邦人寿实现新业务价值增长 20%,年化新保费增长 10%,总加权保费收入增长 18%,2024 年末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 303.14%、424.34%,分别较年初大幅增长了 50.19pct、17.4pct。
在渠道建设方面,友邦人寿的营销员渠道新业务价值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营销员招募增长 18%,活动人力增长 9%,营销员收入接近行业平均水平的两倍。
同时,作为传统保障类产品的引领者,2024 年友邦人寿有超过 95% 的营销员售出传统保障类产品保单,营销员渠道传统保障类产品的新业务价值录得 26% 的增长,占当期营销员渠道新业务的 46%。
当然,除了业绩层面之外,最令人瞩目的,当属于友邦人寿在管理层上发生了一系列重磅换防:
2024 年 10 月 31 日,友邦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李源祥卸任友邦人寿董事及董事长等职,专注友邦保险集团的工作;
11 月底,数度传出辞职的平安人寿总经理余宏,终于去了友邦,拟任友邦人寿总经理,将全面负责友邦人寿的战略规划和执行,以及日常经营管理;
同时,作为友邦中国一手培养的精算师出身的友邦人寿总经理张晓宇,在掌舵友邦中国公司 7 年后,升任友邦保险区域首席执行官。
一波又一波重大改革事项发生的背后,无一不显然出友邦中国市场 " 画风 " 已变。
就在市场还为友邦人寿于 2025 年如何更进一步发展而纷纷猜想之际,上个月金融监管总局所披露的一则关于友邦人寿高管任职资格批复函,则再次让该公司成为业内外关注的焦点。
根据该则批复函件,监管核准张晓宇友邦人寿董事长的任职资格。这意味着自去年 10 月份李源祥卸任友邦人寿 " 一把手 " 近五个月后,该公司迎来新一任掌门,同时,这也是继去年 11 月张晓宇升任友邦保险集团区域首席执行官之后又履一新职。
根据履历,作为 "75 后 ",张晓宇是业内不可多得的年富力强复合型精英人才,早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并获得应用数学系硕士学位,拥有北美精算师资格认证。
2000 年,张晓宇正式加入原美国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从实习生做起,而后凭借自身出色才能一步步被擢升至核心管理岗。2011 年被提升为副总经理暨业务发展总监;2013 年出任原友邦保险中国区首席市场官,而后才过了两年时间,2015 年,他又出任了中国区首席业务执行官,同时负责银行保险及直效营销 / 电话销售为主的多元营销渠道。
直至从 2017 年 6 月起,张晓宇开始肩扛原友邦保险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的重担,全权负责友邦保险在中国内地的运营与管理,成为当时集团内最年轻的中国区 CEO。
此次接替张晓宇担任友邦人寿首席执行官一职的,是来自平安人寿的一名女将余宏,也是寿险行业重量级干将之一,其任职资格待监管部门核准后生效。
公开资料显示,余宏于 1968 年 10 月出生,青岛化工学院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学士毕业,1997 年 12 月加入平安,在平安体系深耕近 27 年,她不仅是平安人寿第一位女性总经理,而且也是平安人寿改革的见证者和贡献者,亲身经历了平安的发展壮大。
在平安任职期间,余宏先后担任过平安人寿总部保费部收费企划室主任,平安人寿董事长办公室主任、副总经理,平安人寿重庆分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平安人寿总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等职务。离开平安前,余宏就职于平安人寿总经理,负责寿险日常工作,分管渠道中心、科技研发部。
在平安寿险的转型时期,作为总经理的余宏,深度参与了平安人寿的战略规划升级,协助推动 "4 渠道 +3 产品 " 改革战略落地。在组织架构方面,她将平安人寿原先的东、南、西、北四大销售区域优化为北、中、南三大销售区域,这一举措旨在提高管理效率和市场响应速度。在保险产品服务方面,余宏构建了 " 三经四纬 " 产品体系,覆盖了养老、健康、财富管理等多个领域,满足了客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
友邦保险管理层在业绩沟通会上表示,此次人事换防目的是通过招聘顶尖经理和代理人来加强新区域的团队建设,尽管存在短期逆风,但看好 AIA 在中国大陆的中长期增长机会。
去年至今多位高管齐 " 换防 ",
友邦人寿将 " 平安化 "?
事实上,除了 " 一二把手 " 变动之外,去年至今友邦人寿内部还发生了其他高管人事变动,同样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2024 年 1 月份,此前长期任职于平安人寿,而后于 2020 年加入友邦出任友邦人寿广东分公司负责人已有 3 年时间的谷刚,被擢升为友邦中国首席客户官,4 个月后,其出任友邦中国副总经理的任职资格正式获监管核准,同时还兼任公司首席新机构拓展官,全面负责新设分公司的业务督导与管理,并统筹未来新机构的筹建、开业与发展。
2024 年 4 月,1976 年生的何永豪获批出任友邦人寿总精算师,接替此前离任的张敏。
去年第三季度,友邦人寿还有两名副总经理离任,包括副总经理兼首席风险官、合规负责人林红,以及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陈佳。
如今这两个岗位也迎来了新继任者进行 " 补位 ",来自外部中宏人寿的高汉强,接棒已离任的林红,赴任友邦人寿总经理助理兼首席风险官、临时合规负责人。
而在公司内部担任总经理特别助理、友邦金融中心董事长的欧阳理良,则被正式擢升为公司总经理助理,同时还接棒已离任的陈佳,兼任公司首席投资官、资产管理中心部门负责人。
从友邦人寿 2024 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的最新高管信息看,该公司大多数管理层都有着多年友邦工作的经历,但与此同时,在经历一场较大人事换防下,目前其管理层也带有一定的 " 平安系 " 标签。
除了前文提到的担任友邦人寿总经理的余宏,以及副总经理谷刚之外,目前该公司的副总经理刘兴科及杨一辰(副总经理任职资格已于 2024 年 12 月获监管批准),此前都在平安任职多年。
另外,友邦人寿 17 位高管中,有 8 人则是在友邦服役 20 年以上,对友邦的文化底蕴、管理方针和战略执行等方面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最后,我们也抱有期待,友邦人寿经过次轮人事调整,接下来能够给市场带来更多不一样的新气象。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