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金刚石,是目前自然界中发现的最坚硬的物质。在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湖南新锋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新锋科技 ")以金刚石为刃,切开碳材料应用领域的重重壁垒。近日,记者走进新锋科技,对话创始人魏秋平教授,探寻这家企业如何让 " 材料之王 " 在工业领域大放异彩。
" 自研设备 " 突破 " 卡脖子 "
" 我国是人造金刚石生产大国,但高端应用却被‘卡脖子’。" 魏秋平开门见山说。这位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已在金刚石材料领域深耕近 30 年。
真正触动魏秋平投身创业的,是国产金刚石产业的困境——尽管中国人造金刚石产量全球领先,但在半导体、光学、声学、热学等高端应用领域,国内技术长期受制于人,尤其是在产业应用方面,价格高昂。他回忆,上世纪末,外企相关产品报价能达到 40 万元每平,如今新锋科技的报价每平已经能做到 2 万元至十几万元。
2019 年,魏秋平创立新锋科技,目标直指化学气相沉积(CVD)金刚石材料的高端工业化应用。创业首年,团队埋头研发第一代掺硼金刚石设备。" 完全是‘手搓设备’,靠着胆子大做产业化。" 魏秋平回忆,彼时,他们要做的设备没有任何参考,买不到也看不到,只能靠着自己多年的技术积累与敢于拼搏的精神理解摸索。
一年多的时间里,白天授课、深夜调试成为魏秋平教授团队的常态,工作到午夜 12 点、第二天 6 点起床继续工作更是常态。" 实验室追求性能最优的样品,但市场需要没有短板的‘木桶’。" 他坦言,团队历时一年反复测试 CVD 设备均匀性、稳定性和一致性,终于调试出合格产品,各项性能优异,产品当年就卖出 " 第一桶金 "。
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2 年,公司资金遇到了困难。那一年秋季学期,魏秋平下定决心:" 这学期只做两件事,融资和上课。"
作为服务湖南实体经济的排头兵,长沙银行在推动产业与金融深度融合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湖南省新材料产业不仅在核心技术上不断取得突破,创新能力也持续增强,产业规模稳居全国前列,形成了多个具有湖南特色和优势的细分领域。在了解到该公司在承接大额订单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后,长沙银行高新支行匹配了投贷跟、优才贷等科技型企业适配产品,目前达到 1000 万元。
一颗金刚石到一棵 " 碳材料树 "
一块块黑色、大小形状各异的物体低调地摆放在新锋科技的展厅,这便是 BDD 电极材料。其表面覆着一层掺硼金刚石薄膜,犹如给衬底材料披上 " 无敌战甲 "。" 通过电解氧化法,它能直接或间接将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彻底氧化成无毒无害的无机物,如二氧化碳和水,处理效果远超传统电极。" 魏秋平拿出样品,语气中透出自豪。
这一突破的背后,是利用 " 化学气相沉积技术 " 的自主攻关。魏秋平解释,这就像 " 镀膜 ",传统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多用于镀金、银等金属薄膜工艺,而新锋科技通过设备与工艺的全套自主研发,实现了 BDD 电极从指甲盖大小到米级半径的规模化生产。更关键的是,公司实现了从核心装备、关键材料、典型产品、系统集成到示范应用的全链条创新,拥有 130 余项自主知识产权。" 电极材料、模组、反应器、成套设备——全流程自主可控,这才是我们不怕‘卡脖子’的底气。"
从零开始,也因此锻造出独一无二的竞争力。新锋科技以 " 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 " 策略推动产品迭代,保持技术上的领先。如今,新锋科技的产品矩阵已覆盖电化学、热学、半导体等多应用领域……金刚石的性能极限,就是他们的创新边界。
这种 " 极限探索 " 正在开辟新赛道。魏秋平期待新锋科技能够长成为一棵 " 碳材料树 ":肥沃 " 文化土壤 ",深扎 " 根技术 ",让每一个碳材料的 " 应用分枝 " 都开花结果,让金刚石走进光学、电学、声学、热学、力学等每一个可能的领域。魏秋平透露,公司已与宁乡高新区签约,打造集研发、生产、应用于一体的总部及智能制造基地。
潇湘晨报记者李鑫智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 " 晨视频 " 客户端,搜索 " 报料 " 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 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 19176699651。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