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17 日,据德国媒体《克莱恩报》报道,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和广汽集团计划从 6 月起在奥地利格拉茨的麦格纳斯太尔工厂进行生产。据悉,生产初期将采用 SKD(半散件)方式组装特殊车型,即将预先生产好的零部件运往奥地利,由当地工厂完成最终组装工序。
目前小鹏和广汽在欧盟市场被征收的反补贴关税税率为 20.7%,叠加 10% 的基础关税后,总税率为 30.7%。通过在欧洲组装整车,中国车企只需支付零部件的进口关税,通常情况下,这一税率低于 10%。因此,通过在欧洲本土进行汽车组装,小鹏与广汽能够有效规避欧盟的高额惩罚性关税。
自 1996 年进入中国市场,麦格纳至今已经走过了 28 个年头,其集产销研为一体的优势,几乎为所有重要车企提供了研发与生产支持。近年来,麦格纳斯太尔格拉茨工厂一直在与计划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品牌进行深入谈判,小鹏和广汽正是其中最具雄心的品牌之一,希望在中期内抢占欧洲电动车市场的一席之地。
近两年,麦格纳斯太尔格拉茨工厂代工生产的多款车型相继暂时或完全停产,其中包括 Fisker 的 Ocean 纯电动 SUV、宝马 5 系以及捷豹 E-Pace 和 I-Pace。此外,与上述车型使用相同平台的宝马 Z4 和丰田 Supra 也将于 2026 年停产。另外,格拉茨工厂与奔驰的 G 级越野车生产合同也将在 2029 年结束。去年 5 月,CEO 曾表示格拉茨工厂在未来三年将面临困难,并计划解雇 500 名工人。因此,为了应对市场销量低迷的困境和工厂内部的裁员风险,与进军欧洲市场的中国车企进行合作无疑成为了最优的选择。
通过与中国车企的合作,麦格纳有望改善其业务状况。而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次合作给中国车企带来的不只有规避关税的好处。中国车企在工厂内生产的主要是小批量车型,能够在控制欧洲的投资规模的同时,也能够测试产品在欧洲市场的销售潜力,为下一步拓展市场储备经验。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