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更好发挥其在促创新、扩消费、稳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中,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就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等任务提出了上述要求。
此前,《国务院关于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也提出,培育壮大健康体检、咨询、管理等新型服务业态,推进 " 互联网 + 医疗健康 " 发展。
在医疗健康领域,互联网医疗平台已成为扩大优质健康消费供给、提供新型健康消费服务的载体之一,昨日,京东健康发布的 2024 年度业绩报告也验证了这一点。
业绩报告显示,2024 年京东健康实现总收入 582 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指标下(Non-IFRS)净利润达 47.9 亿元,收入和净利润均超过市场预期,尤其是 2024 年下半年,京东健康收入实现同比 " 双位数 " 的更快增长。
其中,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收入 488 亿元,在线平台、数字化营销及其他服务收入 94 亿元,服务型收入增速超过整体增速,达到增长 18.9%。
京东健康 2024 年核心财务数据,图片来源:年度业绩报告
通过多渠道公开信息回顾京东健康关键过去一年的业务进展,可以发现,其业绩的稳健增长,正是持续巩固线上阵地、大力拓展新型服务项目与业态,并最终打造优质健康消费供给平台的结果。
线上服务生态已难以复制
在线上服务方面,京东健康已经建立起较强的竞争壁垒。
专科能力建设一直是京东健康的重点工作,已建立起皮肤、心理、中医等重点专科。
2024 年,京东健康皮肤医院新上线过敏和性病门诊,新增 19 个皮肤专病工作室,专病专家工作室达 78 个,囊括从特应性皮炎到银屑病等 15 种皮肤病,皮肤医院日均问诊量已超过 1 万单。
精神心理专科方面,京东健康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等医院,在科普、科研、患者服务方面开展了深入合作;发布了基于心理垂类大模型的 AI 心理陪伴师产品 " 聊愈小宇宙 ",更灵活地将评估筛查、心理咨询、精神科诊疗等服务融合起来。
此外,京东健康 2024 年还新增了男科、肿瘤两大专科,丰富专科类型;并推动专家服务、视频门诊等多项服务迭代升级,丰富服务形式。
为了追求更高的医疗服务质量,截至 2024 年底,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已累计发布 265 种疾病标准化诊疗路径、16 项医疗质量安全管理核心制度,形成了更全面、科学、高效的互联网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线上医药零售是京东健康的优势业务,从普药到新特药,都力求以更快速度让患者用上实惠好药。
2024 年,京东健康进一步加深与制药公司、健康产品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并不断提升运营效率。以新特药为例,2024 年近 30 款新特药在京东健康线上首发,包括礼来开发的治疗Ⅱ型糖尿病和体重控制的双靶向创新药物 Mounjaro、第一三共株式会社旗下止痛药物德力静、诺华旗下药品飞赫达等。与传统的入院路径相比,京东健康大幅缩短了患者用上新特药的周期。
在医疗器械品类中,京东健康以居家养老及慢病管理场景为突破口,不断丰富智能监测、呼吸制氧等优势品类的商品供给;2024 年,还作为四川、广东、河南等 19 个地区的适老消费券承接平台,为用户提供丰富优质的适老医疗器械用品。
此外,截至 2024 年底,京东健康在线平台已入驻超 10 万第三方商家,为自营产品带来了更多补充。
基于丰富、高效且优质的线上医疗、药品服务,2024 年,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的日均在线咨询量已超 49 万;平台 2024 年活跃用户超 1.83 亿,较 2023 年净增 1100 万。
从互联网医疗行业来看,京东健康已构建起高度差异化的线上服务生态,形成了难以逾越的竞争壁垒。从政策导向来看,京东健康作为平台经济的一员,凭借庞大的服务量、精准的健康需求用户群,是扩大健康消费优质供给的重要主体之一。
大力拓展新项目、新业态
用户的健康需求并不只是在线上,京东健康也并不满足于原有优势业务,过去一年里加快了新型服务项目和业态的布局。
2024 年,京东健康大力拓展到家、到店服务,升级即时零售。
京东健康最初从呼吸道检测切入到家快检业务,2024 年到家快检项目进一步丰富:呼吸道检测服务拓展至北、上、广、深等全国 12 个核心城市,覆盖超过 1.5 亿人口;此外,还上线痛风检测、腹泻病毒检测、HPV 病毒检测、过敏原筛查、血常规检测等 149 项到家检测服务。
2024 年 9 月,京东健康推出护士到家业务,可提供打针、换药、采血、陪诊、压疮褥疮护理、母婴护理等近 40 项护理服务,用户预约后护士最快 1 小时内上门。此外,京东健康还在全国超 30 个城市范围内,为用户提供家用医疗器械调试服务,覆盖血糖仪、制氧机等 9 大品类近 1500 个 SKU。
京东健康护士到家服务
基于影像检查的特殊性,京东健康新增了到店影像检查服务,截至 2024 年底已上线 65 个项目,覆盖北京、郑州、沈阳、温州、长春、湘潭、宁德等 7 个城市。
即时零售业务方面,2024 年京东买药秒送服务全面升级:先后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佛山、成都、郑州、沈阳、天津等 18 个城市开通医保个账支付服务,共接入全国超 3000 家医保定点药房,覆盖人口超 1 亿人;配备专职骑手,截至 2024 年底在全国超 490 个城市,提供最快 9 分钟送达的买药秒送服务。
与此同时,京东健康不断丰富线下自营业态的类型和数量,包括新开体检中心,新布局国医馆、新型药房。
2024 年 10 月,京东健康 " 之业堂 " 国医馆开业,这是将互联网医疗与传统医学相结合而推出的新业态:组建起一支由国医大师领衔的中医专业团队,服务范围涵盖中医内科、妇科、脾胃、内分泌、心脑血管等领域,设立了 " 国医大师李佃贵浊毒理论临床研究基地 " 和 " 张京春名医工作室 ";还搭建起线上线下一体化健康管理平台。
同一个月内,京东大药房的首个新型门店开业。之所以定位为 " 新型药房 ",是因为门店制定了几条严苛的标准:店员不推销、价格无 " 套路 "、专注做服务,门店不以销售为导向考核店员业绩,以执业药师为主体的店员可专注于药事服务本身。截至 2024 年底,京东健康已在北京开设多家京东大药房线下新型门店。
京东大药房新型药房
整体上看,京东健康拓展的新型服务与业态主要聚焦于那些需求多且杂,但还缺少高效服务供给的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在这些领域前景广阔。
线上线下融合,不只是形成服务闭环
拓展新业务对京东健康来说,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完善服务链条;尤其是在到家快检、到店检查推出及逐步丰富的过程中,互联网医疗 " 医 + 检 + 诊 + 药 " 服务闭环形成,更完整地满足用户的健康消费需求。
试想这样的场景:用户在线问诊时,医生可参考患者病情开具电子检验单,后续通过护士上门采血或骑手上门采集检测样本。之后医生又可根据检测结果开具处方,有用药需求的用户可在线买药,享受一站式的医疗服务体验。
再进一步看,京东健康拓展众多服务内容,除了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之外,还能产生更多价值。
在内部,京东健康新业务可与原有优势业务紧密协同。
据了解,护士到家服务所使用的护理耗材均来自京东自营供应链,对标院内耗材品质。过去很长时间里,京东健康自营药械产品与京东自营产品严把质量关一样,在用户中形成了良好口碑。因此,自营耗材成为护士到家服务质量的保障因素之一。
类似的协同模式还包括 " 之业堂 " 国医馆与中药材供应链:高标准的供应链让患者在获得优质中医诊疗和健康服务的同时,更能安心用药。
此外,新型药房与京东健康以往的零售渠道也能形成紧密衔接。若店内没有消费者需要的药品,借助京东健康的供应链优势,店员可帮其找药,并通过快递或即时配送的方式送至消费者手中。
在行业层面,一些传统业态和服务存在弊端,的确存在升级转型的空间。
在传统的线下药房,受限于药品知识的专业性,消费者可能会被引导消费。例如,店员忽略消费者的实际需求,向其推荐价格或利润更高的药品;或推销会员卡、声称有优惠,但实际优惠有限,目的是增加顾客回头率;或将相关药品或保健品组合销售,诱导顾客购买非必需药品。
买药和买其他商品不同,从来都不是多多益善,因此,京东大药房的新型门店意在破除这些弊端。新型药房除了不向消费者推销之外,还杜绝会员价、零售价、折扣价等复杂的价格体系,价签上的唯一标价就是底价。
按照政策要求,健康消费的提振不只是促进大众消费,也不全是优化供给内容,还应该包括改善健康消费的环境,新型药房正好与这一要求相符合。
大模型,为新型健康消费加速
2025 年以来,DeekSeek 的出现与开源,使得以大模型为代表的 AI 技术势头旺盛。此次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持续推进 " 人工智能 +" 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
近日,京东健康旗下 " 京医千询 " 医疗大模型启动开源。此举的底气在于," 京医千询 " 已成为业内应用场景最丰富、与医院共建最深、合作医生最多、参与用户最广泛的垂类大模型,率先实现了大模型在医疗健康行业规模化、全场景的落地应用。
2024 年以来," 京医千询 " 医疗大模型加速落地,形成了面向用户、医生专家、医疗机构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面向医生群体,京东健康打造了智能医生助手,实现临床辅助决策、患者智能管理、临床科研等功能。2025 年 1 月,京东健康又发布了基于线上全域场景的大模型全系产品 "AI 京医 "。
"AI 京医 " 系列包括医生专家的 AI 数字分身,以及 AI 药师、AI 营养师、AI 心理咨询师等一系列专业服务数字人产品。这些数字人不仅具备高度的智能化和个性化服务能力,还能够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
针对医院场景,京东健康对院内就诊流程进行智能化升级,帮助医院为患者提供更便捷的就医体验;其中,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建的智慧医院服务产品已开始推广应用。
2025 年 1 月,京东健康面向医院全场景应用的大模型产品 " 京东卓医 " 发布,包括个人就医管家、医生数字分身、未来数字医院等 AI 应用,分别服务于患者就医、医生临床科研以及医院整体运营。
此外,京东健康还面向用户陆续发布 AI 健康助手 " 康康 "、AI 心理陪伴师产品 " 聊愈小宇宙 "" 手机测血压 " 等产品。
很显然,AI 能助力医院优化管理,帮助医生提高诊断与决策效率,以及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本质上看,以大模型为代表的 AI 应用,是构建新型健康消费的技术动力。
到底如何扩大优质健康消费供给?各个行业参与方的起始之处、战略方向不一样,落地这一重要政策的路径也会不一样。
京东健康的路径可以简要归纳为:在线上优势服务基础上,大力拓展潜力无限的新服务、新业态,并以当前大热的大模型技术加速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既满足了民生服务需求,又促进了自身的业绩增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