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狗 03-06
历经六年诞生的LUMIX S1RM2是如何设计的?松下开发者访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本文来自松下 LUMIX 日本官方博客 LUMIX Magazine,主要以开发者的视角来讲述了这台相机的开发思路和各项设计细节,由于原文分为四期,篇幅较长,我们仅节选了部分内容,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自行搜索全文阅读。

S1RM2 是 " 传承 " 还是 " 改变 "?

S1 和 S1R 这两台机型充分体现了当时最佳技术并体现了 LUMIX" 生命的活力和美丽 " 的成像理念。而且作为旗舰机型的可靠性、坚固性、易用性也受到了用户的高度评价。另一方面," 承载巅峰科技 " 的理念,却导致产品 " 又大又重 ",评价褒贬不一。

接下来是 S5 系列,S5 将于 2020 年发布,S5M2/S5M2X 于 2023 年发布。S5 系列比 S1 和 S1R 更小、更轻,是一款混合相机,可供照片和视频用户使用。S5M2 还是第一款配备片上相位检测自动对焦功能的 LUMIX 相机,该功能与图像稳定功能一起获得了高度赞誉。

纵观当前的影像行业,我们可以看到提供内容的平台数量不断扩大,内容数量也呈现爆炸式增长,伴随这一趋势而来的是,从构思到拍摄、编辑,单独或以小团队形式工作的专业创作者数量有所增加。其中许多都是以混合格式拍摄的,同时使用了照片和视频。

因此我们开始开发一款高端型号,让 S5 系列用户能够更上一层楼,也能为既有的 S1R 用户提供最新的性能和功能,同时还要考虑到最新的市场趋势以及当下摄影师和创作者的使用需求。

在最初的考虑阶段,公司内部会交换各种意见。我们进行了 " 像原来的 S1 系列一样,无论大小,都要融入最先进的技术 "、" 我们应该追求紧凑性 " 等各种讨论,花了一些时间才确定了方向。

最终,我们回到了 " 当今和不久的将来摄影师和视频创作者想要什么 " 这一理念,并一致认为最重要的是提供 " 可以同时兼顾照片和视频的混合型相机 "。最终我们决定既要 " 传承 "、也要 " 变化 "。

历代机型的开发者回顾开发历程

机型开发团队队长:中村先生

我亲自参与了 S1R 的开发,作为一名工程师,我对这款机型非常有感情,因为它毫不妥协地配备了当时的最新技术,而且我们不仅注重性能,还很注重操作性和可靠性。虽然它的性能广受好评,但它的尺寸和重量确实是一个障碍,它还没有达到可以 " 被大量人选择 " 的地步。

而 S1RM2 的开发主题是保持 S5 系列所称赞的尺寸与性能的平衡,同时打造一款与 S1 系列的旗舰定位相符的产品。但这也引发了我们的担忧。这是因为对我们来说,S1R 是一款无论尺寸大小,都具有丰富功能和性能的型号。因此有声音表示,如果以 S5 系列的尺寸进行开发,那么它就变成了 S5 系列的后继者了。

我也负责开发了 S5M2,事实证明,它作为一款紧凑、全能的机型受到了许多人的欢迎。

因此我们决定以此努力,尽管空间有限,我们还是设计了操作部件的布局并结合新开发的多角度翻转屏,以及开发了体积小但耐用性高可靠的快门,从而实现了尺寸和易用性的平衡。

此外,我们也认识到 " 无形的性能 " 很重要,我们努力根据用户们给我们的反馈进行改进,例如开机速度等。

从市场角度看 S1RM2 的诞生之路和未来举措

市场部门矢野川先生:

S1RM2 的目标用户是专业工作室肖像、广告和风景摄影师、视频创作者以及想要以高清捕捉最小细节的用户。通过新传感器和最新的处理器的组合以及 Capture One 的支持,实现了图像质量的提升,我们认为这现在是一款专业人士可以考虑的设备,而这超出了 S1R 的能力范围。

S1RM2 开发过程中邀请了四位专业摄影师进行拍摄,其中三人是日本人。

一位是以 " 大地的肖像 " 为理念,在风光摄影领域活跃的相原正明。

相原正明使用 S1RM2 拍摄作品:

其中一位是高桑正义,其主要创作领域为时尚人像。

高桑正义使用 S1RM2 拍摄作品:

还有一位是凸版印刷株式会社的首席摄影师南云昭彦。

南云昭彦使用 S1RM2 拍摄作品:

通过陪同这样的专业摄影师们,并到他们的工作现场进行观察,我们可以通过专业人士的实际拍摄流程来了解这样一台专业相机需要具备哪些要素,并且用这些经验来改进我们的产品。

这些年有很多声音都在盼望我们推出 S1R 的继任者,我们的市场团队每天都在讨论如何才能回应这些期望,什么时候是将其推向市场的最佳时机?如何让大家体验到规格上无法体现出的优点?

设计理念的传承

S1RM2 延续了 S1 和 S1R 开发期间确定的设计特色。

具体来说,相机具有以水平、垂直和圆形图案为基础的简洁造型,正面刻有 LUMIX 标志的部分是与光轴中心相连的六边形,我们称为 " 六边形面 ",给人一种与第一代 S1 以来的所有型号统一的感觉。

通过采用所有级别和系列的通用设计,从 G100 到 S5M2、G9M2 以及现在的 S1RM2,我们希望形成 LUMIX 家族的独特风格。

S1 和 S1R 的设计草图:

设计理念整体以 "ULTIMATE HYBRID"(终极的混合相机)为关键词,旨在打造一款可为照片和视频提供最佳性能的终极混合无反相机。

为了实现这一设计理念,相机融入了各种创新,例如拍照和拍摄视频的易用性,包括各种按钮、手柄设计、多角度翻转屏的设计等。

· 兼具紧凑尺寸和直观的按钮布局

在操作性方面,与之前的型号一样,我们注重 " 直观操作 ",并考虑到手指的移动范围来定位操作部件。

每个按钮和拨盘、拨杆都有不同的高度和特殊的形状,即使只通过取景器拍摄时,也很利于盲操。

此外,为了便于在腰部高度进行操作(这在拍摄视频时很常见),手柄的位置也经过了精心设计,即使没有紧紧握住,手指也可以轻松触及。

我们没有简单地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确定布局,而是要求设计团队制作出外形的模型,并让内部成员和邀请体验的创作者来操作它们,经历反复试验的过程。

初代 S1 机身尺寸较大,后置按键布局可以相对自由,但之后的 S5、S5M2 随着机身小型化、轻量化,布局也需要压缩。另外,S1RM2 还采用了多角度翻转屏,对放置空间造成了进一步的限制,因此我们不得不从头开始重新考虑布局。

通常来说,LUMIX 相机的零部件基本都围绕着对焦拨杆来布置,考虑到手指的活动范围等因素。但是对于 S1RM2,我们还需要保证多角度翻转屏的空间,因此我们重新审视了对焦拨杆的位置,并以此为基点,重新构建了按钮和拨杆的排布位置。与尺寸大致相同的 S5M2 相比,对焦拨杆会略微更靠近手柄一侧一点点,这样会更容易适应不同大小的手和握持习惯。

由于对焦拨杆和背面其它按钮、拨盘之间的距离变窄了,我们调整了 Q 按钮的高度以使其更容易被按到。

此外,我们决定将之前在 S1H 和 GH 系列等摄像机上配备的前置录制按钮作为混合相机的一项功能添加到 S1RM2 上。即使是上稳定器或视频三脚架,也可以从左侧操作录制按钮。此按钮也可用作 Fn 按钮,因此即使主要拍照的用户也可以将其分配给自己喜欢的功能。

· 后拨盘和手柄的变更

S1RM2 的后拨盘的位置与之前的型号相比也略有变化。在 S1 和 S5M2 上,后拨盘位于机身上尽可能靠外的位置,以便于操作。不过我们收到用户的反馈,称后拨盘有时可能会被误触,特别是有以视频拍摄为主用户说,视频中通常会被固定的快门速度会因为误触而被突然改变。因此,为了防止这种意外操作,S1RM2 的后拨盘比之前的型号位于机身更靠内的位置。

但是,如果只是简单地将其放置在靠近机身的内部,那么后拨盘操作起来又不够方便了,而且我们还必须考虑它相对于其他按钮和操作部件的位置。因此,后拨盘的位置是在考虑 AF-ON 按钮和电源拨杆的位置等各种因素后才确定的。

此外,将后拨盘放在内侧也会影响后握把的手感,为了使拨盘既易于转动,又能兼顾握持手感,我们需要改变握柄的形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与设计团队进行了多次讨论,并通过实际操作反复评估原型,直到找到为手指提供良好抓握力和使后拨盘易于转动之间的最佳平衡。

具体来说,我们稍微降低了背部指柄的最高点,这样手指在转动后转盘时也可以顺畅地移动,同时还调整了指柄的形状,以便拇指在握住相机时能够牢固地。

我们还让一些创作者体验了正在开发时的机身模型,并就前握把的握持感提出反馈,然后我们再根据这些反馈进行细节的改进。比如我们就根据反馈又进一步加深了手柄的凸出部分,使其被握住时更容易用中指支撑。

这意味着您可以在拍摄时支撑机身而不必紧紧握住它,而且我认为在拍摄间隙或携带相机时也更容易握住它。

· 什么是 " 适合 "S1 系列的设计?

S1 系列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专业创作者的需求,适用于专业环境或恶劣的拍摄环境。对于 S1RM2,项目成员再开发时就讨论了 " 什么样的操控系统适合 S1 级别的相机?" 并决定添加锁定拨杆等等功能,以帮助防止因操作失误或现场错误而导致工作出错。

可以想象,在机身变得紧凑的情况下,整个设计过程相当困难,但我们的设计师工程师们将其变成了现实。

取景器还保留了 S1R 标志性的圆形取景器目镜。这也是设计团队的要求,这样无论是水平还是垂直握持相机,拍摄的感觉都是相同的,并且这种形状还可以让人联想到镜头的圆形来强调取景器的光学性能。

另外还有一个小细节:S1RM2 与 S5M2 等机型相比,拨盘红色环没有采用单线,而是在中间增加了凹槽,变成了双线,体现了机型的高等级。

· 致力于减小重量和尺寸

S1RM2 是一款经过精心设计以增强移动性的紧凑轻便型号,它并不是 S1 的缩小版,而是基于 S5M2 的紧凑性,并且具有适合 S1 系列定位的功能和可靠性。

与 S1 和 S1R 相比,它的改进之一是尺寸更小,同时仍配备冷却风扇和自由倾斜角度。与 S5M2 相比,正面看的高度和宽度完全相同,仅厚度略有增加,整体尺寸几乎相同。

此外,与 S1R 相比,它的重量约减轻了 20%,我们对相机进行了彻底的开发,使其既紧凑又易用,同时又不牺牲握持手感和操控性。

负责机构设计的天野先生:

· 更坚固的快门设计

在 S1 和 S1R 上,我们已经实现了 40 万次快门寿命的耐用性,但在 S1RM2 变得更紧凑时,我们无法按原样使用 S1 的快门装置。因此,我们在为 S5 开发的快门机构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的快门机构,以满足 S1RM2 的性能要求。

为了实现比 S5 系列更可靠的快门机制,内部结构的树脂部分被替换为了金属,可以增加耐用性。而且新的结构和新型直流马达的采用还有助于加快连拍速度。

设计师和工程师们还密切合作,还设计出了一种可吸收快门帘引起的振动和冲击的结构,这使得它可以在松下的测试条件下获得超过 40 万次快门的寿命

此外,S1RM2 还增加了一项新功能,即可以在电源关闭时关闭快门。在考虑添加此功能时,有人担心如果在安装了镜头情况下将相机正对阳光,集中的光线是不是有可能损坏快门帘幕?而这就是为什么S1RM2 采用更可靠的快门帘材料,显著提高耐热性。这使得快门即使在恶劣条件下也不易发生故障。这使得您可以更加安心地更换镜头和在户外拍照的乐趣。

·  防尘、防水、耐低温设计

在 S1RM2 上,我们从设计阶段就进行了大量的测试,以确定机型在防护性方面的各项弱点,并在上游工序中就实施各种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现了紧凑而耐用的高可靠性,符合 S1 旗舰定位的要求。

比如接口防尘盖,一般情况下来说,很多机型是使用一个盖子去覆盖多个接口,而S1RM2 则为每个接口都配备了独立的盖子。这使得用户可以保护未使用的接口,同时还可以在不影响正在使用的接口的情况下进行拍摄。

由于定位为高端混合相机,GH 系列使用的 Tally 灯也被 S1RM2 采用,机身后部的 Tally 灯还可以指示写卡的状态,防止意外断电或取卡导致的数据丢失。

· 期待已久的 "Capture One" 支持

LUMIX 一直专注于提高摄影工作流程的效率。这适用于照片和视频。我们一直在考虑新的工作流程改进。现在,我们增加了对 Capture One 的支持,这也是我们用户的长期要求。

Capture One 是一款专业用途的后期工作软件,尤其在工作室进行联机拍摄时十分常见。我们一直与 Capture One 工程师密切合作,并已完成其与 S1RM2 的使用验证,大家以后可以放心使用。

蕴含 LUMIX 历史的顶级相机

这款相机的设计是为了满足那些希望将其用作专业工作工具来拍摄高质量照片和视频的客户的需求。S1RM2 是一款体现了 LUMIX 进化的相机,集画质、可靠性和工作流程于一体,包括自 S1 和 S1R 以来广受好评的画质表现,到在 S5 系列和 S9 系列中强化的防抖性能、自动对焦性能、连拍性能、小巧轻便、散热、坚固性以及与外部服务和应用程序的兼容性等要素。如果有机会,我们希望你也能体验一下这台变化颇大的机型!

图文来源:LUMIX Magazine

翻译整理:影像狗

- 合作请联系 -

186 0236 9521

- 热点:  

- 相机镜头:      

- 镜头:  

- 手机:  

- 户外: 

- 巨巨说:  

- 行摄:   

- 直播: 永诺直播相机 

-   稳定承托:  

- 电影机:    

- 无人机:盘点    

-   音频:  

-   灯光:   

- 存储: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松下 摄影师 阅读 日本 工程师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