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曾记得,iCAR V23 上市发布即遭遇退订潮,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苏峻升迁的脚步。
就在不久前,原奇瑞新能源首席产品规划官苏峻,升任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iCAR 品牌事业部总经理,而原 iCAR 品牌事业部总经理章红玉,则调任奇瑞品牌国内事业部任执行副总经理,主抓品牌有关项目。
这一人事调动来的有些突然,但也并不突然,因为早在 iCAR V23 上市时就有不少人看出端倪,苏峻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但是这一人事的交替也难免让人在心中产生担忧。苏峻是典型的互联网派,而章红玉则是一个奇瑞体系培养出的 " 技术派 ",苏峻顶替掉章红玉真的对吗?
作为汽车行业唯一公认的 " 理工男 ",奇瑞在 27 年不间断的创新中,将 " 技术奇瑞 " 的标签越打越响,也正是因为以技术为魂的理念,让奇瑞在 2024 年成为唯一实现燃油车、新能源、海外出口、国内市场 " 四大赛道 " 全面增长的车企,这就是技术深度的重要性。
然而,苏峻作为互联网背景的一个 " 外来者 ",头上还顶着 " 北京智米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 的名头,他擅长的是互联网企业思维,以及产品定义、工业设计等领域。与 " 前任 " 章红玉相比,很明显在汽车行业苏峻还只能算是一个 " 新手 ",并不是一个 " 技术派 ",之前甚至从未有过生产汽车的经验,而是以加湿器、马桶盖、空调等这些家电产品而闻名。
章红玉则不同,他生于奇瑞,作为奇瑞体系培养的 " 技术派 ",章红玉深受 " 技术奇瑞 " 的熏陶,所以在技术上,在供应链管理、品质工艺等传统汽车产业环节上都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为产品可靠性提供体系化支撑。
相较于互联网团队对 " 快速迭代 " 的偏好,章红玉更注重技术验证周期与长期投入规划,确保 iCAR 品牌在智能化转型中不偏离奇瑞集团的新能源战略主线,始终以技术为魂,工程开发与生产制造,让奇瑞 iCAR 能够平稳向前。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奇瑞的发展也是相当稳健的。2 月 28 日,奇瑞汽车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作为国内汽车市场唯一一家尚未上市的整车制造企业集团,在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奇瑞也需要更加的稳健。
然而在推动 iCAR 品牌发展时,拥有互联网思维的苏峻势必会引入一系列创新,互联网企业的快速反应、高效决策与用户导向的理念,可能将在 iCAR 品牌的产品开发及市场定位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但是也有可能将 iCAR 彻底带偏。
在 iCAR V23 上市时我们就已经领略过,有媒体就曾评价,单单就说那场高规格、大阵仗线上线下联动发布会,花了大价钱耗费了不菲的人力物力资源,有没有像尹同跃董事长感慨的 " 第二天所有搭建物料都将拆除,真是浪费 ",暂且不说。
传统的新车上市发布会,或者是奇瑞以往的发布会一般在 1 个小时左右,发布会一般会着重讲技术,讲安全,这才是技术奇瑞的特征。而那一场发布会,苏峻一个人就在台上讲了两三个小时,并且一大半的篇幅都在讲情怀、讲外观内饰设计,硬是把新车上市发布会开成了 " 喧宾夺主自娱自乐 " 的个人情怀秀。所有线上和线上观看发布会的人都很无奈,据爆料线下 iCAR 品牌终端体验店原本人头攒动聚集了不少意向客户和下订车主,无奈发布会太长,还不到最终价格发布的环节," 满展厅的客户最后都走完了 "。
这或许就是技术派和互联网派的不同,苏峻有能力、擅长打造爆款这并不假,但是顶替章红玉做一把手却未必合适。所谓一步错步步错,奇瑞有着今天的成功就是仰仗着 " 技术理工男 "、" 长期主义 " 等底线,让一个第一次涉足汽车的 " 外来者 " 接任 iCAR 一把手,这似乎与奇瑞一直坚守的底线背道而驰。
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曾表态称:" 集团将不遗余力地支持 iCAR 品牌的发展,投入没有上限,助力 iCAR 进入新能源第一阵营。",苏峻能否完成这一重任,不辜负尹同跃、不让投入打水漂?我们也将拭目以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