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我国在太空成功验证了首款国产碳化硅 ( SiC ) 功率器件,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有望牵引我国航天电源升级换代。
功率器件是实现电能变换和控制的核心,被誉为电力电子系统的心脏,是最为基础、最为广泛应用的器件之一。随着硅 ( Si ) 基功率器件的性能逼近极限,以碳化硅 ( SiC ) 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以禁带宽度大、击穿场强高、饱和电子速度快等优势,可大幅提高空间电源的传输功率和能源转换效率,简化散热设备,降低发射成本或增加装载容量,功率 - 体积比提高近 5 倍,满足空间电源系统高能效、小型化和轻量化需求。
据悉,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刘新宇、汤益丹团队联合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刘彦民团队研制的碳化硅 ( SiC ) 载荷于 2024 年 11 月 15 日搭乘天舟八号货运飞船飞向太空,开启了空间轨道科学试验之旅。通过一个多月的在轨加电试验,SiC 载荷测试数据正常,高压 400V SiC 功率器件在轨试验与应用验证完成,在电源系统中静态、动态参数符合预期。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现存半导体相关企业有 33.8 万余家。从地域分布上看,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半导体相关企业数量位居前列,分别拥有 11.9 万余家、4.5 万余家、1.9 万余家;从成立时间来看,超七成的相关企业成立于 5 年内,成立于 1 年以内的相关企业占比超 20%。
此外,通过天眼风险和深度风险可以看出,涉及司法案件的半导体相关企业有 1 万余家,占企业总数的 3.18%。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