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 2 月 27 日讯(记者 邵雨婷)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转型的浪潮下,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头部企业正迎来资本市场的二次跃迁。2 月 25 日晚,全球最大的锂电池智能装备提供商先导智能(300450.SZ)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由中信证券和摩根大通担任联席保荐人。
作为市值一度超 1400 亿元的 " 锂电茅 ",近两年,先导智能业绩滑坡,总市值也较高点蒸发上千亿,短债激增的先导智能将目光投向港股。
逐步解绑宁德时代
先导智能成立于 2002 年,业务涵盖锂电池智能装备、光伏智能装备、3C 智能装备、智能物流系统等领域,深度绑定宁德时代、特斯拉、亿纬锂能、比亚迪等头部客户。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 2024 年订单价值计,先导智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智能装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占据全球市场 9.1% 的份额,公司于锂电池智能装备的全球市场份额及锂电池智能物流装备的全球市场份额分别为 22.4% 及 23.8%。
2015 年 5 月,先导智能在深交所上市,开盘价为 28 元 / 股,当日最高触及 30.54 元 / 股。2021 年 11 月,公司股价达到高点 87 元 / 股,市值超 1400 亿元,一度被称为 " 锂电茅 "。不过,此后公司股价暴跌至 12.88 元 / 股,如今徘徊在 20 元 / 股上下。截至 2 月 27 日收盘,先导智能报收 24.10 元 / 股,总市值约 377 亿元,蒸发近千亿。
在先导智能最 " 得意 " 的 2021 年,宁德时代(300750.SZ)向其抛出了 " 橄榄枝 "。2021 年,宁德时代通过定增入股先导智能,持有 7.14% 的股份,此后长期为先导智能的第二大股东。
不仅在股权上进行绑定,宁德时代也是先导智能的大客户。财报显示,2021 年及 2022 年,先导智能向宁德时代及关联方销售商品的金额分别为 41.07 亿元、55.46 亿元,占当年销售总额的比例为 40.92%、39.8%。
2023 年,先导智能对宁德时代的销售数据突然显著下滑。据财报,2023 年,先导智能向宁德时代及其控股子公司销售商品的金额为 25.4 亿元,占年度销售总额比例下滑至 15.27%。
2024 年 11 月 29 日,先导智能披露一则与宁德时代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称,双方约定在相关领域开展合作,缔结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包括但不限于固态电池、钙钛矿等领域开展合作。同时双方还将积极拓展 " 模组 PACK" 等领域的相关合作。
但同日,先导智能披露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显示,宁德时代的持股比例由 7.15392% 下降为 4.99999%,降至 5% 以下。
据招股书,IPO 前,先导智能由王燕清、拉萨欣导、无锡煜玺及上海卓遨组成的单一最大股东集团控制,持股比例约为 32.33%,其中,拉萨欣导持股 21.46%,王燕清持有拉萨欣导 94% 权益,亦直接持有先导智能约 0.56% 权益。主要股东中已没有宁德时代的身影。
业绩滑坡,短债激增
" 客户 + 股东 " 的双重绑定模式,虽保障了订单稳定性,但也埋下业务集中度风险。随着与宁德时代的 " 解绑 ",先导智能的业绩也逐渐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据财报,2021 年至 2023 年及 2024 年前三季度,先导智能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100.4 亿元、139.3 亿元、166.3 亿元、91.11 亿元,分别实现扣非净利润 15.34 亿元、22.56 亿元、17.25 亿元、5.88 亿元。
2024 年前三季度,先导智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5.89 亿元,同比减 76.74%,借款总额则较年初的 1.84 亿元暴增至 33.1 亿元,其中,短期借款为 30.46 亿元,较期初增 1554.36%。而公司持有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 28.83 亿元,无法覆盖短债。
截至 2024 年三季度末,先导智能应收账款高达 92.79 亿元,当期信用减值损失达 5.32 亿元,同比增长 64.71%。先导智能表示,主要因为报告期长期应收账款较多所致。截至 2024 年 9 月末,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增至 156 天。
应收账款余额较高一直是先导智能面对的难题,招股书显示,来自宁德时代的应收账款占比颇高。往期财报显示,2021 年至 2023 年,先导智能对宁德时代及其控股子公司应收账款的期末账面余额分别为 20.23 亿元、35.25 亿元、25.61 亿元,同期先导智能应收账款账面余额分别为 40.6 亿元、64.46 亿元、97.49 亿元,来自宁德时代的应收账款占比分别为 49.83%、54.69%、26.27%。
2024 年,国内下游市场需求放缓,先导智能的业绩再度承压。
1 月 27 日晚,先导智能发布业绩预告显示,2024 年,公司预计实现净利润 2.10 亿元至 3.10 亿元,同比下滑 88.17%-82.53%;预计实现扣非净利润 3 亿元至 4 亿元,同比下滑 82.60%-76.80%。
为了应对国内动力电池产能过剩的问题,先导智能表示,2025 年,公司将持续拓展海外市场。2023 年,先导智能加速了海外电池厂的扩产,海外订单占比提升。招股书显示,2024 年前三季度,公司海外业务收入达到 22 亿元,同比增加 41.0%,收入占比提升至近 25%,毛利率达到 36.4%,其中海外市场达到 39.8%。
此次赴港 IPO,先导智能的募集资金的用途主要包括,进一步推进公司全球化战略及业务布局、加大研发投入、提升公司数字化和服务能力、补充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企业用途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