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字母榜,作者 | 王靖,编辑 | 赵晋杰
DeepSeek R1 引发的一场推理模型大作战还在继续,且参战名单正随着时间推移逐步拉长。
仅仅昨天一天时间之内,这场战局就又吸引来了 4 家明星大模型公司:先是阿里发布推理模型 QwQ-Max-Preview 预览版,接着 Anthropic 宣布推出全球首个 " 混合推理 " 模型 Claude 3.7 Sonnet,之后字节也被曝出豆包正在小范围测试自研的深度思考型推理模型。
作为被各路对标的 DeepSeek,也有了新动作。昨晚,路透 . 社爆料称,DeepSeek 正在加速推出 R2 模型,该模型原计划在 5 月初发布,但现在官方希望能尽早发布。
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在近期分享中指出," 对于大模型,之前的研究焦点是 GPT 模式,现在的焦点是 Reasoner 模式,这是一种新的学习范式。"
DeepSeek R1,无疑成了这场范式变革的重点参考对象。在此之前,腾讯也上线了自研的深度思考模型 " 混元 T1",百度文小言上线深度搜索功能,马斯克的 xAI 也发布了带有深度思考能力的 Grok 3 新模型。
就连 OpenAI,都在 DeepSeek 压力下,进一步开放了自家推理模型 o1 和 o3-mini 的思维链。
DeepSeek R1 这块投向推理侧的大模型技术迭代新石子,其涟漪效应正逐渐扩散至全行业。这一幕颇像 2023 年行业对 ChatGPT 的追赶。彼时,科技大厂如百度、阿里,争先发布自家大模型;王慧文携 5000 万美元振臂一呼,正式开启了一场席卷全行业的大模型创业热潮,杨植麟、王小川、李开复等先后创办起月之暗面、百川智能、零一万物等明星大模型公司,争分夺秒抢夺市场融资并对外发布产品。
不过,在 ChatGPT 时刻到来后就落后一步的字节,如今在追赶 DeepSeek 时刻上又有了慢人一步的迹象。在国内其他科技大厂已经相继完成深度思考能力的亮相后,字节的自研推理大模型才刚刚进入灰度测试阶段。
DeepSeek R2 新模型可能提早发布的消息,无疑又给字节上了上竞争强度。但好消息是,那些抢在字节前面发布推理模型的同行们,还没来得及松一口气就同样又遭遇心头一紧。
01
如同马斯克着急推出半成品 Grok 3 一样,阿里新推理模型 QwQ-Max-Preview,也只是一个预览版,而非正式版模型。
在 LiveCodeBench 编程测试中,QwQ-Max-Preview 也只是小幅超越 OpenAI o1 中档推理模型,以及 DeepSeek R1 Preview 预览版(注意,不是 DeepSeek R1 正式版)。阿里官方介绍,QwQ-Max 正式版将在后续推出。
如同 DeepSeek R1 是在 V3 基础模型上训练出来的一样,QwQ-Max 同样基于阿里的旗舰版模型 Qwen2.5-Max 而来,后者是于 1 月 29 日发布的一款 MoE 稠密模型,在公开的基准测试中,官方称其性能超越 DeepSeek V3。
不同于阿里 QwQ-Max-Preview,同一天发布的 Anthropic 新模型 Claude 3.7 Sonnet,则是个彻彻底底的完整体,官方直接放出了多项评测指标对比。
在传统基准测试项目中,Claude 3.7 Sonnet 在指令遵循、通用推理、多模态能力以及智能体编码方面的表现,都赶超了 OpenAI o1 和 DeepSeek R1。
无论是马斯克,还是阿里,在模型尚未完备之际就如此着急推出,秀技术肌肉之外,抢在 DeepSeek 前面,趁着对方多模态尚不完善之际,打出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或许才是更重要的因素。
1 月 20 日发布的 DeepSeek R1,尽管支持深度思考的推理模式,但其并非一款多模态推理大模型,不支持图片生成,也不支持语音模式。如在图片识别上,DeepSeek R1 所做到的识图,更多是通过 OCR 扫描技术,简单将图片上的文字一一复制下来,无法理解文字之间的逻辑对应关系。
接入 DeepSeek R1 的腾讯,就利用 DeepSeek R1 的这一短板,在近期的元宝内上线了图生文功能,借助其自研模型的多模态能力加持,让 DeepSeek 也可以理解图片内容。
马斯克同样预告了 Grok 3 的语音模式,提前测试过这一功能的希冯 · 齐利斯(Shivon Zilis)—— Neuralink 高管,同时也是和马斯克育有一对双胞胎的孩子妈,大赞和 Grok 3 进行的语音对话,称 " 是我一生中最出乎意料、最值得的时光之一。"
02
坚持推出自家推理模型的背后,更是各家大模型厂商对用户的一场全新争夺战。
DeepSeek 的异军突起,再次激发大厂对 AI to C 的重视。
在阿里发布推理模型 QwQ-Max-Preview 的公告中,一并透露的还有将发布 Qwen Chat APP 的消息,并称其可能独立于通义 APP。阿里解释称,该专用 APP 将优先考虑实时响应能力与流行生产力工具的集成,使全球受众能够使用先进的人工智能。
一旦成真,阿里也将成为全球大模型玩家中,首个内部同时上线两款 AI 助手应用的科技大厂。通义 APP 未能在用户规模上打开局面的客观现实,或许是促成阿里这一决策的重要背景。
在阿里打算重起炉灶之外,如腾讯、百度则选择了接入 DeepSeek 来争夺 C 端用户。但这一举措的潜在风险,依然不小。
目前,各家还都能依赖 DeepSeek 外溢的流量,吸引到用户。一旦 DeepSeek 解决服务卡顿问题,这些用户难免不会再次流失。
且这样的危险信号已经发出。据凤凰网科技,目前 DeepSeek 官方通过技术优化,已经让用户在体验侧少了触发服务繁忙的频次。
归根到底,通过自研大模型,在技术上带来体验突破,才是彻底留住用户的最有效手段。这一策略,不仅适用于 C 端,同时更适用于对 B 端开发者群体的争夺。
尽管如腾讯般,开始选择彻底拥抱 DeepSeek,并将开源的 DeepSeek 接入自家一系列产品,但面对这场涉及 AIGC 安卓梦想的争夺,没有大厂想要放弃。
过去两年中,大模型给传统应用带来的体验升级,让越来越多人开始认同一种观点,即所有应用都值得用大模型重做一遍。
基于上述共识,在自研大模型之余,科技大厂都相继发布了自家的大模型服务平台,既做淘金者,又争当卖铲子的人,都向着成为 AIGC 时代的安卓梦想发起冲锋。
截至目前,包括腾讯、阿里、百度、字节在内,一众科技大厂都表达了仍会坚持大模型自研到底的决心。
为了继续向 AIGC 时代的安卓梦想迈进,各家大厂为了聚拢开发者生态,都加快了在开源上的进度:阿里在 QwQ-Max-Preview 亮相后,同步宣布未来将以 Apache2.0 许可协议开源自家推理模型;国内一直坚持闭源的百度,也开始重新拥抱开源路线。腾讯、字节也都在推动旗下垂类模型陆续开源。
另一边的 DeepSeek,同样也没闲着。在新一代模型尚未发布的间隙,面对竞争对手纷纷开源抢夺注意力的策略,DeepSeek 选择了加码,相继开源了 FlashMLA 代码库、DeepEP 通信库,以及 FP8 计算库 DeepGEMM 把自己低成本高性能的训练秘密公之于众,让有实力的开发者可以在 H800 等英伟达低效芯片基础上,也能提高模型的运行效率。
同时,关闭 20 天的官方 API 充值服务也于 2 月 25 日恢复正常。据字母榜获悉,当天 DeepSeek 官方还发布了一则特别提示,称 " 当前白天时段服务器资源依旧紧张,凌晨 0:30 到上午 8:30 相对空闲,若业务允许,建议开发者调整至该时段以获得更为流畅的 API 调用体验。"
被路透 . 社同天曝光的 R2 新模型提速发布消息,则成了 DeepSeek 应对这轮推理模型竞赛而抛出的新武器。
03
眼下,唯一没有对外大范围提供推理模型服务的科技大厂,只剩下了字节。
对大模型技术演进路线的判断失误,或许是字节没能及时跟进推出新模型的原因之一。
据晚点 LatePost 报道, 在近期的 All Hands 会上,字节 CEO 梁汝波反思道,DeepSeek R1 创新点之一的长链思考模式不是业界首创,去年 9 月 OpenAI o1 发布长链思考模型、成为行业热点后,字节就意识到了技术的重大变化,但 " 没有觉得要马上复现出来 ......现在回头看,如果一开始重大问题就争先,我们有机会更早实现。"
这不是字节在大模型领域第一次错判形势。
ChatGPT 爆火后,在去年初的 All Hands 会上,梁汝波就曾反思," 公司层面的半年度技术回顾,直到 2023 年才开始考虑 GPT,而业内做得比较好的大模型创业公司,都是在 2018 年至 2021 年创立的。"
当时,字节在大模型研发方面除了进度缓慢之外,内部还一度将 AI 重心移向了细分垂直赛道的 AI for Science。这直接导致字节在大模型推出时间上落后了百度、阿里一大截。
2022 年 11 月 ChatGPT 发布之后,百度、阿里等国内大厂相继在 2023 年三四月份推出自研大模型文心和通义,但直到去年 8 月份,字节才对外亮相了云雀大模型(豆包大模型前身)。
在服务 B 端开发者群体上,字节也因此慢了一步。从 2023 年 4 月起,百度、阿里、腾讯相继通过旗下云服务对外提供大模型接入服务。直到一年后的 2024 年 5 月,字节自主研发的豆包大模型才开始通过火山引擎正式对外提供服务。
好在,借助 2024 年大模型技术迭代趋缓的利好因素,字节在过去一年大力补课,不仅使得豆包一度成为国内月活用户最多的 AI 应用,而且从大模型性能到多模态布局,也都相继追赶上了国内头部厂商。
进入 2025 年,DeepSeek R1 引发的推理模型热潮,则又一次将追赶压力推到了字节面前。
稍显不同的是,这次迎来压力拷问的不只是字节一家。尤其随着 DeepSeek R2 模型提早到来的动作,一众科技大厂,都难逃再被 DeepSeek 对比的紧张气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