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印度 CXO/CDMO 企业所清醒认识到的那样,印度上市和未上市的 CDMO 生态系统加在一起的科学家甚至都没有像药明康德一家多。
印度 CXO 行业有了新动态。近日,印度多家合同研究、开发与生产组织(CXO)宣布联合组建一个全新的行业联盟,这一新联盟被命名为 " 创新制药服务组织 "(IPSO)。IPSO 由包括 Syngene、Aragen Life Sciences、Piramal Pharma Solutions 和 Sai Life Sciences 在内的 11 家公司共同发起。
这 11 家印度本土领先的 CXO 公司携手联盟,旨在提升生产能力和人才储备,建立新的生态系统,并解决供应链弹性和监管效率等关键挑战,以加强印度在全球医药价值链中的地位。Syngene 的首席执行官 Peter Bains 在新闻稿中表示,印度的 CXO 企业需要以 " 竞争性的紧迫感 " 来迎接全球市场的新机遇。
过去一年,地缘政治因素下 ,让印度 CXO 企业看到了推动更多生物制药公司将供应链转移至印度的可能。如今,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更被印度 CXO 视为抢客户的新筹码。
尽管目前印度在全球 1400-1450 亿美元的 CRDMO 市场中仅占有 2%-3% 的份额。但据由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和 IPSO 联合发布的报告《释放老虎:印度 CRDMO 行业 2025》预测,印度 CRDMO 行业正处于一个转折点,有望从当前的 30-35 亿美元扩展到 2035 年的 220-250 亿美元。
看似在这些地缘政治因素作用下,印度 CXO 迎来了发展良机。然而,客户数量的显著增长并未如期而至。印度制造虽创造过不少成绩,却也丑闻频发。质量和监管法规问题不断涌现,让 FDA 对印度这个 " 世界药房 " 警惕万分。
非常讽刺的是,IPSO 组织的发起者之一、印度排名前三的头部 CXO 企业 Piramal Pharma Limited 就因质量控制问题近日收到了美国 FDA 483 表格,更为诧异的是报告中记录其生产过程中设备一直在报警,但无人处理,也从未被验证确认。
近年来,印度药企生产质量问题愈发严重,多家头部企业被监管机构频繁出具警告信。这源于印度医药界的粗放管理、数据造假以及对产品质量的漠视,导致印度 CXO 公司成本虽低,但交付品质难以保证。
过去两年,因 CXO 生产质量不过关拖累重磅药物上市的情况屡见不鲜,像默沙东和第一三共合作开发的 HER3 ADC,就因代工的某瑞士 CDMO 生产设备问题被 FDA 延迟批准,不仅造成巨额经济损失,还严重影响了 CXO 公司在业内的口碑和信誉,导致客户大量流失。
反观以药明康德为代表的中国 CXO 企业,质量安全意识极高,这也是其成功跻身全球 CXO 龙头行列的关键。
根据药明康德投资者开放日披露的数据,在 2023H2-2024H1 期间,WuXi Chemistry 板块共接受全球监管机构审计 11 次、客户审计 415 次。自 2009 年以来,累计接受全球各地监管机构的检查超过 130 次,其中被 FDA、EMA 豁免的上市前检查超过 20 次。
作为一家服务全球的 CXO 企业,药明康德将维护客户的 IP 安全置于极为重要的位置。药明康德采取了严格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可以简单概括为 "3P 原则 "(预防、保护、起诉)。仅 2023 年,来自全球客户的信息安全审计就高达 83 次,相当于月均接受 7 次安全审计。如此高密度的质量检查,药明康德竟然做到了 100% 符合审计要求且无重大发现项
凭借严苛的质量标准,多年来,药明康德深得客户信赖,并且积累了庞大的客户资源。即便在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阴云之下,2024 年前三季度,药明康德依然在维持超过 6000 家活跃客户群的情况下,新增加了超过 800 家新客户。
截至 9 月底,在手订单 438.2 亿,同比增长 35.2%,全球前 20 大制药企业客户收入 112.2 亿,剔除新冠商业化项目同比增长 23.1%。而根据 JPM 大会披露的数据,2018 年到 2024Q3,公司在手订单的复合增长率约 35% 左右,而 D&M 订单的复合增速更是达到了 55%。
在追求效率、全球分工的趋势下,虽然印度 CXO 企业积极抱团并试图抢占市场份额,但药明康德等中国 CXO 企业将凭借在质量把控、技术创新、成本效率等多方面的优势,在全球市场中继续稳扎稳打。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