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之家 02-26
重大发现!明朝“海防体系”遗址重见天日:面积有3000平方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快科技 2 月 26 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近日,广东东莞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南海卫城墙遗址考古发掘成果、南海卫城墙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计划。

据介绍,在 2023 年 10 月,东莞在对项目用地进行文物考古调查勘探中发现了明洪武年间南海卫城墙和城内古建筑遗迹、遗物。

2024 年 5 月至 12 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这一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 3000 平方米,是近年来广东省单次考古发掘面积最大的项目。

遗址内文化遗存非常丰富,现存堆积年代从宋代一直持续至民国时期,清理出土明清时期城墙基址及其配套道路、排水道等设施。

同时发现城内建筑基址群与生活用水井等重要遗迹。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及生活器物,共计小件 360 件、各类器物残片 90 箱。

其中最重要的发现是在遗址西部和北部的 " 一号城墙基址 ",城墙基址整体保存状况较好,平面呈曲尺形,清理长度约 100 米,墙体宽约 7.6 米,内外两侧为红砂岩条石砌筑包边,中间包夹夯土,夯土残高约 2 米,层厚 0.08 至 0.12 米,夯土层之间多夹杂贝壳或碎砖瓦层。

结合地层关系及建筑材料、文献记载来看,综合判断该段城墙为明代南海卫城墙,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 年)由南海卫指挥使常懿始建,明、清两代多次修缮和改建。

作为明代广东海防体系 " 卫-所-寨 " 三级防御体系中的核心卫城,南海卫承担着广东中路海防体系中军事指挥中枢与海防前哨的双重职能。

南海卫城墙遗址意义在于,实证东莞在明代广东海防体系的重要地位,填补了东莞古城遗址考古的空白,同时实证了东莞是 " 海上丝绸之路 " 重要节点。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东莞 广东 新闻发布会 丝绸之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