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APP 02-25
如何在87天内构建SaaS,并实现年收入100万美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I 创业产品,作者:AI 创业产品,原文标题:《如何在短短 87 天内构建 SaaS 并收入 100 万 ARR》

安德烈在 87 天内将 SaaS 产品 ListKit 从零做到百万美元年收入。靠陌生拜访邮件、广告和生态系统,他从失败边缘翻盘。

以下是他的第一视角原文内容:

我叫安德烈 · 赫克尔二世,过去七年一直在创业。最近,我打造了一个叫 "ListKit" 的应用,这个产品在上线后的 87 天内就达到了百万美元的 ARR。简单来说,ListKit 的核心是陌生拜访邮件。

陌生拜访邮件就是你在网上找到某个人的邮箱地址,然后直接发一封邮件,可能是推销服务,也可能是邀请对方上播客或节目。

我们服务的客户主要是销售人员和企业主,还有很多自由职业者和个体创业者,他们用 ListKit 来给潜在客户发推销邮件,推广自己的生意或代理服务。

刚上线 6 个月,我们就有了 1000 个付费用户。现在,差不多一年过去了,我们的用户数已经超过 1500 个。定价很简单:入门套餐是每月 97 美元,对于企业级用户,价格会升到几百美元。

一、SaaS 产品的前戏:代理项目和教练项目

我很早就踏上了创业这条路,大概 16、17 岁的时候就开始了。

像所有没钱的年轻人一样,我的第一步是做服务生意。我和我的表弟丹(Dan,现在还是我的联合创始人之一)以及另一个伙伴克里斯蒂安(Christian,也是 ListKit 的联合创始人)一起,开了家代理公司,主打潜在客户开发(Lead Generation)。

我们把这个生意做到了月入 10 万美元,对当时的我们来说,这已经是巨大的成功。可问题来了,我们发现这个模式很难再往上突破。

后来,我们和绰号 "C Wizard" 的丹尼尔 · 菲奥(Daniel Fio)合作,推出了 "Client Ascension",一个教练项目,帮助别人用陌生拜访邮件和潜在客户开发的方法,把代理生意从零做到月入 10 万。我们自己用过的策略,现在教给别人,效果非常好。

二、ListKit 的冷启动:我怎么从零跑起来的?

ListKit 能这么快起飞,不是靠运气,而是我一步步试出来的 " 冷启动 " 路子。刚开始,我没直接砸钱做软件,而是用了点小聪明,把它跑起来了。

1. 先用 " 人工服务 " 装一把 SaaS

我没钱也没胆子一开始就开发软件,那得花几十万,我可不想找风投冒险。所以,我先搞了个 " 产品化服务 "。啥意思?网站上看着像 SaaS,客户能直接下单,比如 " 给我 100 个客户的联系方式 ",但背后是我和团队手动干活。

订单一来,我们就手忙脚乱地找名单,24 小时内发过去。这招省钱又实用,我直接拿之前代理业务的经验开卖,每月赚 5 万到 11 万美元。这笔钱后来全投进了 ListKit 的开发,还让我摸清了客户到底想要啥。

2. 老客户成了我的 " 第一桶金 "

我手上有一群老客户,从代理业务和教练项目攒下来的,他们都信我。我没四处找人,而是直接问他们:" 我想做个帮发陌生拜访邮件的工具,你们想要啥功能?" 他们给了建议,还成了第一批付费用户。

上线时,我发了邮件、开了直播,还在推特上讲了我的故事,那些跟着我一路走来的老伙计立刻捧场,短短时间就带来了 1000 个用户。这就像熟人带新客,省了我冷启动的尴尬。

3. 免费名单拉新,效果爆炸

ListKit 是帮人发陌生拜访邮件的,我就拿这招给自己拉客户。我发邮件说:" 回复我,告诉我你想找谁的联系方式,我免费给你 50 个名单试试。" 收到回复的人用了觉得好,立马掏钱买更多。

这招低门槛又直观,名单好不好,他们一试就知道,很快就拉了一波新用户,连竞争对手都开始学我。

这些线索末尾都带有 " 由 ListKit 生成 " 的水印。结果证明,35% 的免费用户在两周内转化为付费客户,单月带来 23 万美元收入。

三、增长策略:从百万到两百万的秘密

冷启动跑起来后,我没停下,光靠老客户和邮件,早晚得撞墙。

1. 陌生拜访邮件带动增长

我们擅长发陌生拜访邮件,这也是客户想要的。我继续用这招拉新,不直接卖软件,而是送 50 个免费名单当诱饵,用户试了觉得香,自然就付费了。这招简单,但效果好极了。

2. 广告加码放大

到了后期,我开始投广告。每天花几百美元,推图片和视频,喊着 "ListKit 帮你搞定陌生拜访邮件,客户自己来!" 光靠邮件和老客户不够,广告让我触达更多人,规模一下子上去了。

在营销投放上,我们每周测试 20 个新广告素材(10 个静态图 +10 个视频),单日最高广告消耗达 1.7 万美元。关键突破点在于发现 " 教育类内容 " 的转化率是产品介绍的 3.2 倍——于是我们把 60% 的广告预算投放在《冷邮件撰写指南》等教育内容上。

我们每周烧 $17k 广告费,但每分钱都经过多重炼狱:

素材维度:每周制作 10 张静态图(Figma 设计)+10 条实拍视频(iPhone 拍摄)

粗糙真实系:用 iPhone 拍摄凌晨 3 点的办公室实景

专业动画系:外包乌克兰团队制作 3D 数据流动演示

客户证言系:偷拍客户看到线索时的惊喜表情

投放策略:

早 8 点投 LinkedIn(CEO 决策时间)

午休投 Instagram(运营人员摸鱼时段)

晚 9 点投 TikTok(创业者失眠时刻)

优化机制:每小时监测 CTR,低于 1.8% 立即暂停每 $500 消耗生成 A/B 测试报告每 24 小时淘汰后 20% 的素材。

话术模板:所有广告以 " 我讨厌 cold email..." 开头,用负面情绪抓注意力。

定位策略:浏览过定价页的用户,会收到我亲自录制的案例视频邮件,最成功的是一条粗糙的手机拍摄视频——我在凌晨 3 点的办公室瘫坐在椅子上说:" 连续被 12 个客户拒绝后,我们发现了这个数据漏洞 ..." 这条成本仅 38 美元制作的视频带来 11.3 万美元营收。

3. 生态系统联动

我的增长还有个大招,就是靠现有的产品生态系统。我们有教练项目 "Client Ascension" 和代理业务,这两个老生意一直在跑,帮 ListKit 带了不少客户。我之前用这些业务攒下的客户群,后来直接把他们拉到 ListKit 上用。加上内容营销和联盟计划,这些都让我从百万年收入涨到了现在的水平。

四、定价策略:简单又灵活的套路

Pat 问我:" 定价咋定的?" 我说,首先得算成本,保证赚到钱。然后我看了竞争对手的价格,问他们的用户喜欢啥、不喜欢啥。ListKit 用的是 " 信用点 " 模式,客户根据需求买点数,比如发更多陌生拜访邮件就多买点,起步价每月 97 美元,企业用户高点,几百美元。简单明了,用户觉得值,我就觉得靠谱。

五、为什么不搞免费试用?我的另类选择

我不喜欢免费试用,它吸引的是占便宜的人,不是真买家。

我们定价够低,承诺够轻,加上退款保证,既像试用又能立刻收钱。当然,有些 SaaS 靠用户量赚钱,免费试用可能有用,但对 ListKit 来说没必要。

六、团队策略:40 人低成本高效率

现在 ListKit 有 40 人," 怎么管这么多人还能赚钱?

不是美国那种年薪五六十万的员工,那我早赔死了。

我找的是乌克兰的开发者和黎巴嫩的客服,一个月 1000 到 2000 美元,他们英语好、干活卖力,比美国人便宜又不差。

加上营销、销售、技术分工明确,团队成本控制在 10 万多美元一个月,效率却翻倍。

七、核心团队策略:五人互补的秘密武器

我的四个联合创始人是 ListKit 的最大秘密。我是 CEO,像个领队,负责拉齐大家。

丹尼尔和克里斯蒂安是营销天才,搞广告、内容,我完全不碰,因为他们牛。

丹是销售大牛,带队卖,我从不上销售电话。

奥利弗是技术救星,我差点放弃时他加入,把软件做出来了。

我们五个人互补,营销、销售、技术、管理一个不落。争执少不了,但目标一致就行。找人时,我先看自己缺啥,去社区找高手,聊愿景,确保大家一条心。

八、给年轻创业者的忠告:坚持是王道

创业是耐心活儿。我干了七年,前四五年全是失败。

我会告诉年轻时的自己:坚持做下去,不管好坏都要更专注。

成功时加倍努力,别松懈。创业是投入游戏,你能控的是过程,结果交给老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AI 创业产品,作者:AI 创业产品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saas 创始人 ai 安德烈 克里斯蒂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