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宁工作室 02-13
“北斗天枢”撞车“天神之眼”,拱火全民智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作者   |   甄 瑶

编辑   |   李国政

出品   |   帮宁工作室(gbngzs)

多年以后,当汽车驾驶座上空无一人时,人们将仍记得被响彻 " 全民智驾 " 口号的 2025 年 2 月。

2 月 9 日和 10 日,以智能化为主题,长安汽车与比亚迪分别发布 " 北斗天枢 2.0 计划 " 和 " 天神之眼 " 智驾战略。

尽管两场发布会地点各异、战略内容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却剑指同一个目标——普及全民智驾。

" 从今年起,长安汽车将不再开发非智能化新产品。"" 未来 3 年将推出 35 款数智新汽车。"" 天枢智驾系统将于 8 月率先在 10 万元级别车型搭载激光雷达…… " 舞台之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宣布。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则发出豪言:" 没有智驾的车将成为少数派!2025 年是全民智驾元年。"" 未来 2-3 年,智驾将成为和安全带一样必不可少的配置,智驾平权时代来临。"" 好技术就应该人人可享,比亚迪是首个旗下所有车型均搭载高阶智驾的车企…… "

智能化战略发布会后,这两家车企直接 " 掀桌子 ",一口气合计发布了超 30 款搭载高阶智驾的产品。

长安旗下的深蓝汽车先行,将高阶智驾技术普及至全系车型,并下探至 10 万元级别。而比亚迪更进一步,推出 21 款高阶智驾车型,其中大部分车增加高阶智驾功能且未上调价格,甚至涵盖仅 7 万元级的海鸥车型。

帮宁工作室认为,2025 年第二个月尚未过半,长安汽车和比亚迪大胆行动,拉开 2025 全民智驾的时代大幕,加速重塑行业格局。

一是,传统车企崛起。这两家车企的规模化普及战略,将倒逼其它车企加速研发智驾技术,推动行业从 " 三电 " 竞争,转向以 " 算力 + 数据 " 为核心的智能化纵深争战。

二是,新势力车企面临压力。此前,华为、小鹏等新势力将智驾绑定在高价车型上,而此次比亚迪和长安通过成本优势,抢占低价主流市场,重塑消费者对智驾性价比的认知,这让原以智驾为护城河的新势力感受到飕飕寒风,将不得不扭转观念、转变战略。

不过,智能驾驶是一场需要长期投入的长跑竞争。作为第一梯队,华为和小鹏目前只让同行看到背影。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认为,做好自动驾驶,核心是芯片、操作系统、大数据等软硬结合。小鹏汽车将在 2025 年下半年做到 L3 级自动驾驶,并在 2026 年推向全球。

" 鸿蒙智行断代领先。" 华为终端 BG 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 BU 董事长余承东自信地表示。

三是,合资车企如坐针毡。一方面缺乏自研技术,严重依赖供应商,在技术更新和成本控制上处于被动地位;另一方面,受自主品牌全民智驾战略和技术的冲击,市场份额将再受挤压。

全民智驾的水有多深?背后的底层逻辑又是什么?

友商纷纷喊话

长安和比亚迪掀起的全民智驾口号,如平地惊雷在汽车圈乃至社会引发关注与讨论,众多车企纷纷发表对智能驾驶的看法和规划。

2 月 11 日,长城汽车魏建军在个人微博上表示,智能驾驶不是一场秀,实践出真知。真正的智能驾驶技术,关乎每一个用户和家庭的出行体验和安全,应该满足用户高频出行场景。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和极致的安全,这是长城汽车孜孜不倦的追求。

" 智能驾驶,凑合能用与好用并安全,是完全不同的境界!就像打电话有网就行,上网就需 5G!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说华为鸿蒙智行是断代领先!" 余承东在微博上发文称。

何小鹏则表示:" 欢迎最近数家头部车企发布智能化战略,加入智能驾驶全国甚至全球普及的开始……期待与行业共同推动中国智驾的进步,预计未来 10 年将是 L3 智能汽车的 iPhone4 时代,并最终走向全无人驾驶的 L4 时代。"

" 都叫智驾,但体验也会有天差地别。如同传统的搜索结果与当下的 DeepSeek,都是检索,但效果却完全不同。" 岚图汽车 CEO 卢放认为,透过现象看本质,对此智驾和彼智驾的认识,需要宣传普及,更需要实际体验。

吉利汽车则透露,今年 3 月初,对外发布 AI 智能化战略。

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表示,智驾普及让大众消费者更好地理解智驾、接受智驾,是正和博弈,零跑也是受益者。

宝骏汽车也不甘人后,其官方发表声明,坚称自己是首个将高阶智能驾驶技术引入 10 万元以内车型的品牌。

" 华为余承东、长城魏建军等纷纷发声,反映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智驾等级不同

" 以贴心、懂你的 AI 数智新汽车为愿景,坚持‘自主研发 + 合作共创’两条腿走路。" 朱华荣表示,北斗天枢 2.0 将开启四大数智升级行动,即升级数智产品、数智制造、数智运营和数智生态。

此中,最引人关注的,是长安汽车的智驾战略攻势:在 10 万 -15 万元级市场,由自研的 DEEPAL-AD-PRO 系统构建护城河;在 20 万级市场,交由华为 ADS SE 技术矩阵镇守;在金字塔尖,搭载 192 线激光雷达的 ADS3.0 如同长矛,直指 40 万 + 高端市场咽喉。

更让人惊讶的是,当行业还在争论 " 激光雷达是否属于豪华车特权 " 时,长安已准备把这项曾标价 30 万元的技术,植入 10 万元级车型。

作为长安汽车 " 北斗天枢 2.0" 计划的承载者,深蓝汽车在价格策略上全方位出击。

比如,紧凑型 SUV 深蓝 S05 将价值 6000 元的深蓝智驾 AD PRO 版列为全系标配,直接将智驾体验门槛下探到 11 万元;中型 SUV 深蓝 S07 推出 7 款车型,其中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ADS SE 版的车型有 4 款,售价 17.99 万元起,成为 20 万元内唯一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 SUV。

根据规划,长安汽车 3 年将推出 35 款数智新汽车,其中启源和深蓝各推 10 款,阿维塔是 7 款。

这些本已让行业惊诧、让消费者雀跃。不承想,次日,比亚迪发布的战略更 " 疯狂 "。

在整车智能战略下,比亚迪构建天神之眼技术矩阵,其全系车型将搭载高阶智驾技术,其中天神之眼 C 首批进入 21 款车型,覆盖 7 万元级到 20 万级,包括价格最亲民的海鸥。

天神之眼包含 3 套技术方案:A 高阶智驾三激光版(DiPilot 600)、B 高阶智驾激光版(DiPilot 300)和 C 高阶智驾三目版(DiPilot 100)。

天神之眼 A 主要应用在仰望,B 版主要应用在腾势及比亚迪品牌,C 版则搭载于比亚迪品牌。

由此,天神之眼 C 版凭借高适配性与性价比,成为比亚迪开拓市场、普及高阶智驾的杀手锏。

在硬件配置上,天神之眼 C(DiPilot 100)采用纯视觉方案(5R12V12U),即 5 个毫米波雷达、12 个摄像头、12 个超声波雷达,但没有激光雷达。芯片为地平线 J6M 或英伟达 Orin N,算力 84-128TOPS,主打低成本普及。

在功能与性能表现上,C 版聚焦高快领航、代客泊车和城市记忆领航(MNOA,需 OTA 升级),支持高速场景 1000 公里 0 接管、100km/h AEB 刹停,但城市功能依赖用户高频路线记忆,通用性受限。

简而言之,天神之眼 A 性能最强,价格最昂贵;B 版配备激光雷达,达到主流智能驾驶水平,支持城市 NOA 功能;C 版无激光雷达配置,主要适用于高速及快速路,不支持城市 NOA。

无论是长安汽车将激光雷达应用于低至 10 万元级别车型,还是比亚迪天神之眼 C 系列首批搭载 21 款车型,这两家车企的行动,都将血洗智驾赛道。

底气何在

然而,尽管全民智驾口号喊得震天响,也极具市场吸引力,但要真正达成这一目标,绝非轻而易举,需要车企在技术、市场、安全、成本等多个关键层面,全力攻克诸多棘手难点,且每个方面都是一道难关,犹如翻越大山。

比如,在市场层面,当前行业持续深陷 " 价格战 " 泥沼,多数车企盈利空间不断收窄,使得车企在推广智能驾驶技术时面临成本和技术的两难困境。

曾经,在问界新 M5 发布会上,余承东表示,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的车,若售价低于 30 万元,便会亏损。由此可见,华为高阶智驾产品成本相对较高,30 万元以下车型难以覆盖这部分成本。

这不仅是华为智驾产品面临的问题,也是整个行业在智能驾驶技术普及中遭遇的成本困境的缩影。

而在成本层面,除了研发成本高昂,硬件配置(如激光雷达等)的成本也居高不下。在 " 价格战 " 压力下,车企既要控制成本,又要保证产品质量和技术先进性,这对成本管理和供应链优化能力提出极高要求。

" 比亚迪敢于率先发布全民智驾战略,关键在于三大底气。" 王传福表示。

其一,拥有巨大的数据优势,目前累计销售超过 440 万台搭载 L2 及以上驾驶辅助的车辆,构建起中国最大的车云数据库。

其二,拥有全球最大的研发工程师团队,研发人员超 11 万名,其中智驾工程师共 5000 多名,可实现软硬件全栈自研。

其三,依托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制造体系,比亚迪可带动整个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加速智驾普及。

而长安汽车的 " 北斗天枢 " 计划,同样离不开硬核技术、巨额资金和超 5000 人研发队伍的支撑。

朱华荣透露,在 " 北斗天枢 " 计划实施 7 年来,长安汽车累计投入超过 1148 亿元,支持智驾技术研发与创新。

同时,打造了一支规模达 1.8 万人的研发团队,其中软件及 AI 人才超过 5000 人,收获 200 余项标准和 9345 件专利,为长安汽车发展提供了后盾。

2025 注定是汽车市场格局重塑的一年。

一方面," 价格战 " 仍在延续,特斯拉、小鹏、广汽丰田、北京现代、蔚来等众多品牌纷纷祭出购车优惠大招,从 " 零利率贷款 " 到 " 一口价 ",多种促销手段层出不穷。

另一方面,2025 年开启的全民智驾时代,为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无论是传统车企、新势力还是合资品牌,都必须在这场变革中,努力寻找定位和发展方向。

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成熟,智能驾驶领域的竞争必将更加激烈,最终受益的是广大用户。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比亚迪 长安汽车 自动驾驶 华为 小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