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史上最热春节档,并没有雨露均沾。最有可能争夺票房冠军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和《蛟龙行动》冰火两重天。
" 哪吒 " 一骑绝尘,即将刷新由《长津湖》创造的中国影史票房纪录;而 " 蛟龙 " 档期票房垫底,如无奇迹出现,将给主投方博纳影业带来巨大的业绩亏空。
2025 年如此开局,博纳影业全年的经营压力,可想而知。
哪吒硬控蛟龙
新片扎堆上映,终于将观众成功地吸引到电影院中。1 月 28 日 -2 月 4 日的春节档,实现总票房 95.10 亿元,观影人次 1.87 亿,双双刷新中国影史春节档纪录。
春节档上映的 6 部影片,类型丰富,涵盖动画、武侠、奇幻、军事、悬疑等多种题材,且每一部都有大 IP 加持,可谓神仙打架。
《哪吒之魔童闹海》有前作《哪吒之魔童降世》50 亿元票房打底;《唐探 1900》是《唐人街探案》的前传,《唐探》前三部,已积累了过亿观众基础;《蛟龙行动》是 2018 年春节档票房冠军《红海行动》的续作,热血军事,重工制作;《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改编自金庸小说,更有肖战领衔主演;《封神第二部》为神话巨制,第一部的热度尚在;《熊出没:重启未来》是每年春节档的老面孔,无论与谁同场竞技,总能拿到属于自己的票房。
开画之前,谁能准确预测出哪部电影一定能拿下档期冠军?
1 月 29 日大年初一,6 部影片集体上映,口碑效应开始显现出来。《哪吒之魔童闹海》一骑绝尘,连续多天强势逆跌,对春节档的票房大盘形成了 " 虹吸效应 "。
截至 2 月 5 日凌晨 1 时,《哪吒之魔童闹海》票房突破 50 亿元。专业平台预测,该片将在今天票房突破 60 亿元,打破《长津湖》创下的 57.75 亿元票房纪录,最终票房或超过 80 亿元。
谁能想到,在这个春节档,最失意的,居然是投资规模最大、最硬核的《蛟龙行动》?
之前,面对春节档的激烈竞争,作为主控主投方的博纳影业(001330.SZ),对《蛟龙行动》的票房前景信心满满。在公司看来,这是中国首部核潜艇题材的电影,用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工艺,定义了全球核潜艇电影的新标准。为了影片拍摄,片方 1:1 打造了 120 米长的 " 龙鲸号 " 潜艇,仅这一拍摄模型,就耗资高达 8000 万元。
此前,博纳影业老板、影片出品人于冬,就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放言:未来 5 年内,都不会有这么大制作的电影,包括今天的好莱坞也没有这样的一个制作成本去做这样一部超级大片。
该片由知名导演林超贤亲自操刀,之前,他已与博纳影业合作,推出了《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长津湖》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主旋律大片。《蛟龙行动》更是集结了黄轩、于适、张涵予、段奕宏等多位国内知名演员。
据称,《蛟龙行动》的投资是《红海行动》的 5 倍,总投资 10 亿元。
该片打动了于冬、博纳影业和所有主创人员,却没能打动观众和院线经理们。在春节档的 6 部影片中,《蛟龙行动》票房垫底。2 月 5 日 16:09,票房堪堪破 3 亿,专业平台预测其最终票房约在 3.7 亿元。按照约 40% 的分账标准,片方最终只能收回不到 1.5 亿元投资。
对于《蛟龙行动》的票房表现,于冬公开表示,是遭遇了有组织的 " 黑水 ",他同时吁请院线能给影片更多的有效排片,争取一个 " 公平 "。
于冬在朋友圈发文称,中国电影需要《蛟龙行动》这样的重工业电影……如果中国电影每年有十部这种体量的大片,电影才不会被观众抛弃。
尽管票房惨淡,于冬仍然表现硬气,公开声明《蛟龙行动》绝不撤档。他寄希望于该片能够长线放映,通过口碑的持续释放,再次实现《红海行动》的逆袭。
博纳主旋律失灵?
在《蛟龙行动》这部自己熟悉的题材上翻船,可能是博纳影业和于冬做梦也不会想到的。
在 2016 年从纳斯达克私有化之后的几年里,博纳影业在于冬的带领下,一边冲击 A 股,一边在电影投资业务上憋足了劲儿,终于闯出了几乎独属于博纳的主旋律商业大片的路子。
《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组成 " 山河海三部曲 ";《中国机长》《烈火英雄》及《决胜时刻》为 " 中国骄傲三部曲 ";《中国医生》《长津湖》系列和《无名》被称为 " 中国胜利三部曲 ",3 个系列,实现了 225.65 亿元的总票房成绩。其中,2021 年上映的《长津湖》,以 57.75 亿元票房,高居中国电影票房榜榜首。
也正是有这些成功的主旋律商业大片力撑,即便是在电影行业普遍愁云惨淡的 2020 年和 2021 年,博纳影业依然实现了稳定盈利。
此后,博纳影业明确,在未来几年内,将形成 " 三大片、三小片、三剧集 " 的创作格局,即每年推出主控主投三部大片,征战春节档、暑期档和国庆档;三部中小成本电影,满足小长假和周末档。另外,每年推出 3 部电视剧。
《红海行动》取得成功,在各方的鼓励之下,于冬和团队决定在这一 IP 的基础上做一次升级,选择了难度最大的核潜艇题材。希望在自己尚年富力强,有能力组织资金、资源的时候,把最难的事情先做了。
创意确立之后,仅搜集资料、专家访谈等前期准备工作,就长达 5 年时间。
因为《蛟龙行动》的制作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博纳影业几乎将所有的现金流都用到了该项目上,导致 2024 年公司影片数量减少。
2022 年 -2024 年,博纳影业在电影投资上明显青黄不接,连续 3 年归母净利润亏损。
对于 2025 年开局的《蛟龙行动》,博纳影业寄予了极大希望。如果该片后续票房无法成功逆袭,无疑会产生巨大亏损,将影响公司全年的业绩走向。
博纳影业的储备项目中,谍战 / 年代电影《克什米尔公主号》、大型史诗电影《四渡》是重头戏,已分别于 2024 年 12 月和今年 1 月开机,这两部作品都是博纳影业熟悉的大投入主旋律商业大片。
电影作品的成败,直接投射到了资本市场。2 月 5 日,A 股节后交易首日,博纳影业一字跌停,另一边《哪吒之魔童闹海》的主投方光线传媒(300251.SZ),迎来了一个漂亮的 20cm 涨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