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何兵 记者 刘伟娟)1 月 14 日,2025 年春运首日。中午时分,在京沪线连城站至唐南集站间的铁路线上,4 名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桥工段探伤车间职工驾驶着一辆黄色双轨式钢轨超声波探伤仪,对钢轨进行 " 体检 ",为春运列车安全运行 " 探路 ",保障万千旅客回家旅途平安。
当日上午 11 时许,南京桥工段探伤车间双轨车探伤工长赵乃雨带领 3 名职工乘坐工程车安全抵达京沪线连城站作业通道门前。
工长赵乃雨,1994 年毕业于合肥铁路工程学校,入职铁路工作。2005 年从事钢轨探伤工作,至今已有 20 个年头,是一名探伤高级技师,探伤业务技能过硬,从未发生过责任漏检,确保了所检每一寸钢轨安全。
" 出发之前,我们就利用 1 个多小时对探伤仪进行了全面的保养,保证其状况良好,防止到现场后出现故障,不能正常工作。" 赵乃雨说,春运首日,京沪线加开了 20 趟旅客列车,上行线天窗作业时间为 12:14 至 14:04,共计 110 分钟,下行线天窗时间为 12:47 至 14:47,共计 120 分钟。但是由于上下行天窗时间有重叠,所以职工们实际作业时间仅有 153 分钟,每一分钟都不能浪费。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当天采用双轨探伤车对京沪线连城站至唐南集站间上下行线路进行钢轨探伤作业。
中午 12 时 14 分,天窗调度命令准点下达。" 作业中严格执行好探伤作业标准,不放过任何可疑波形,确保春运期间钢轨安全!" 赵乃雨带领大家做好防护工作后,打开作业通道门,把双轨探伤车组件搬运到钢轨上进行组装。
赵乃雨和王飞鹏一弯腰抬起 100 多斤重的前走行轮轻放在钢轨上,王翔和孟海成紧随其后合力抬起后走行轮。
" 一二三,起!" 主车架是个大家伙,需要集合 4 人之力。车架在走行轮安装到位后,孟海成不停歇,一人抱起 60 余斤的电瓶;同为退伍老兵的副工长王翔也不甘示弱,一人抱起另一块电瓶。赵乃雨和王飞鹏也不闲着,合力抬起轮探 …… 不到 5 分钟,一台双轨探伤车像变形金刚一样组装完成。
" 作业中,如遇到特殊情况需要撤出线路,3 分钟就可完成拆解。" 赵乃雨介绍,双轨探伤车组装后,测试好探伤灵敏度就可以进行探伤作业了。
" 开车了!" 赵乃雨轻推手柄缓缓提速。虽说是中午时分,气温也不到 10 摄氏度,坐在时速 15km 的探伤车上,寒风从领口、袖口直往里钻,组装时身体出的汗瞬时就干了,大伙不由得打了个寒战。
" 为了操纵鼠标,打各种标记,手是不能戴手套的。" 副工长王翔说道,同时为了防护工作需要,再冷也不能戴棉帽,耳朵每年冬季都会被冻伤。
" 双轨探伤车每个轮探有 9 个探头,可以对钢轨进行全断面无盲区检测,不仅伤损检出率高,而且效率也高,一台可抵 6 台普通手推式探伤仪!" 赵乃雨自豪地说,目前钢轨质量好,伤损少,完全可以保证春运旅客平安回家。
" 前方进入曲线,请注意辨别波形!" 赵乃雨在驾驶的同时,还需要观察前方轨面状况,并不断地提醒着王翔精准查看显示屏上波形显示。
" 双轨车探伤作业得有一双火眼金睛,不能漏掉任何可疑波形!" 王翔自信地说,这得益于车间、班组平时的学、考、练。
14 时 47 分," 天窗 " 点探伤作业顺利结束。作业结束后," 钢轨卫士 " 们还要把所采集的探伤数据进行下载和上传,交给回放工区回放分析、二次探伤,确保钢轨绝对安全。
" 每年春运,对我们探伤工来说,就是确保钢轨安全,为旅客列车安全运行探出平安路,这是我们的光荣使命和担当!" 赵乃雨掷地有声地说。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