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先声 01-14
演唱会成了电诈的新猎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yule1.html

 

最近,受 " 王星事件 " 影响,国人可谓谈 " 曼 " 色变。

1 月 10 日,上海圣峰文化演艺有限公司官方微博发布一则声明,原定于 2025 年 2 月 22 日在泰国曼谷 IMPACT ARENA 举办的《陈奕迅 FEAR and DREAMS 世界巡回演唱会 曼谷站》将取消。对于已从官方售票平台购票的粉丝,平台将会全额退票,将于 10 个工作日内完成退款。

陈奕迅经纪人甘菁菁表示," 在密切关注近期新闻并讨论情况后,我们认为不值得让粉丝及其家人冒着安全风险前往泰国观看演唱会,我们宁愿寻找更合适的时间来举办活动。"

无论如何,陈奕迅和团队都做了当下最正确的选择。近几年,随着演唱会热潮和粉丝经济的蓬勃发展,粉丝们的追星热情也许正在成为不法分子的 " 新猎场 "。

粉丝为何谈 " 曼 " 色变?

作为华语乐坛殿堂级的顶级歌手,陈奕迅的演唱会无疑备受期待。去年 12 月,《陈奕迅 FEAR and DREAMS 世界巡回演唱会 曼谷站》几乎一经开售便宣告售罄。

随着 " 王星事件 " 的全网发酵,此前购票的不少粉丝陷入了一场空前的焦虑。社交平台上讨论愈发沸腾,有人寻求同伴结伴出行,有人焦急求助如何安全转票。

同时,网络上接二连三出现关于境外演唱会诈骗的传闻,真假难辨。

其中,一名为 " 母婴呵护指南 " 的社交账号发布了一则让人毛骨悚然的内容。发文者自称是某电诈园区的内部人员,透露其经理在内部会议上明确提到,陈奕迅即将举办的曼谷演唱会为 " 绝佳商机 "。甚至谈到,陈奕迅演唱会的观众群体中," 傻白甜 " 很多," 既有年轻漂亮的女孩儿,也有富贵多金的男人 ",一定要把握机会,多进货(诈骗),过个好年。

言下之意,粉丝正是不法分子的理想的目标。然而,随着账号被迅速封禁,真假已无从考证,但足以在粉丝群体中掀起波澜。

与此同时,更为骇人听闻的威胁正渗透进乐迷的日常交流之中。有消息称,诈骗团伙利用饭圈的社交习惯,在社交平台上伪装成粉丝,发布诸如 " 找搭子 "" 拼房拼车 " 等需求,以此接触那些准备赴泰追星的粉丝。

尤其是在小红书等平台上,短期内出现了大量新注册的账号,专门发布与曼谷演唱会相关的信息。这些账号的异常活跃和目的性极强的内容,令一些警觉的粉丝倍感不安。究竟是怀抱着同样热情的同担,还是伪装成粉丝的不法分子?隐藏的风险无疑加剧了大家的恐慌。

更离谱的是,一些不负责任的营销号为了流量也趁势煽风点火。借助这场风波,制造出更多毛骨悚然的 " 内幕 ",甚至放出诸如 " 陈奕迅背后的公司与泰国灰色产业链有关 " 的阴谋论,试图将这场演唱会彻底妖魔化。

社交平台上,真假掺杂的谣言混淆视听的同时,也让粉丝的恐惧进一步扩散。

同样陷入焦虑的,还有 SEVENTEEN 的粉丝群体。该组合的亚洲巡演曼谷站即将在 2 月 15 日举行,相关的跨境追星活动早已启动。

一位博主透露,她在携程平台预订机票和酒店后,意外收到两封确认邮件,其中一封是 " 免费接机服务确认函 "。由于近期 " 王星事件 " 的阴影笼罩,保险起见,她联系携程客服询问,却被告知平台从未发送过类似接机确认信息,担忧自己可能已经被不法分子盯上。

二手交易平台显示,各类曼谷演唱会相关包括陈奕迅、SEVENTEEN、GreenDay 的门票售卖信息超过 500 条。多数门票降价 400、500、1000 元进行出售,也有部分门票以 5 折甚至更低的价格进行转让。在这类低价转让的帖子下,有诸如 " 冒着剃光头的风险,5 折就去看看 "" 去之前多练习打字 " 等抖机灵的回复。

如今,随着陈奕迅曼谷演唱会的官方取消,跨境追星的安全隐患再次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这也让我们不得不警惕,曼谷的阴影或许只是冰山一角,更广阔的 " 猎场 " 正在被不法分子悄然开发。

演唱会成了电诈的新猎场

尽管流言蜚语真假难辨,陈奕迅与主办方取消演唱会的决定无疑体现了对歌迷安全的重视。当前局势下,将歌迷的利益和安全放在首位,是负责任且必要的选择。

2023 年 11 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工作情况》显示,由于诈骗集团日趋垄断化,导致集团犯罪行为汇集交织。在过去单独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基础上,衍生升级为人口贩卖、绑架、非法拘禁等严重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影响极为恶劣。

据泰媒报道,目前有来自 21 个国家的 6000 多名人口贩卖受害者被关押在缅甸,其中超 3900 人是中国人,泰国湄索县已成为跨国犯罪集团将人口贩卖受害者送往缅甸进行剥削的重要中转站。

该地区位于莫伊河沿岸,常被犯罪分子用作交易和藏匿人口的据点,而演唱会等跨境追星活动很可能成为骗子诱骗目标粉丝的契机。

事实上,跨境追星的安全隐患早已显现。

早在 2023 年初,韩国组合 TREASURE 在泰国举办演唱会时,就曾爆出疑似相关安全事件。一位博主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的惊险经历,在购票过程中,她被一名声称拥有前排连坐票的网友联系,对方要求她前往距离曼谷 128 公里外的北碧府进行当面交易,且全程没有要求任何定金,但对方也无法提供任何真实的票务信息。这让博主感到异常可疑,最终选择放弃交易。

可以看到,当前已经有不少案例显示骗子通过制造类似交易场景,将粉丝一步步引入骗局,利用粉丝急于购票、追星心切的心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电诈案件中,缺乏经验的粉丝无疑成为高风险群体,尤其是一些过于轻信、单独行动的粉丝,或将成为犯罪团伙下手的重点。

正如反诈电影《孤注一掷》的台词所说," 不是你不会被骗,是没遇到合适的剧本 "。

对比 " 王星事件 ",骗子通过深入研究影视行业运作流程,甚至能骗过资深经纪人,其专业性令人瞠目。与影视行业相比,粉丝生态及演唱会运作方式的复杂程度较低,骗子通过对粉丝心理、行为习惯和追星痛点的研究,可以针对性地设计骗局。

比如,通过伪装 " 拼车 "" 同担 " 粉丝,在追星热情高涨的粉丝中精准寻找目标。这种骗局看似低级,却利用了粉丝的情绪化决策以及对 " 同担 " 间的信任感,往往成功率极高。对于骗子来说,了解粉丝心理的 " 学习成本 " 可能更低,而收获则更为丰厚。

在诈骗团伙看来,粉丝不仅是一个庞大且热情的消费群体,更是一片未被充分开发的 " 金矿 "。女性为主、信任链条、消费力强、组织形态和信息传播方式,这些特征都能为骗子的操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通过演唱会、追星活动等场景,骗子可以轻松渗透进粉丝乃至饭圈生态,收获远超其他行业的高额回报。

据相关人员对音乐先声透露,目前粉丝需要警惕的不仅仅是去不去泰国的问题,诈骗团伙的策略也是进可攻退可守,图不了人,也能图财。所以,近期粉丝还需甄别来自自称票务平台的 " 退款 " 来电。

目前,随着陈奕迅演唱会曼谷站的大规模退票,骗子很可能伪装成客服人员,获取受害人验证信息,利用票务网站手机端和电脑端的同时登录功能,发送虚假链接诱导受害人输入银行卡号及密码,让受害者在匆忙中失去警惕心理,陷入精心设计的圈套。

受害者看到这些信息后,往往误以为是官方客服在操作,从而放松警惕。一旦受害者被紧张的语音催促和伪造的客服消息迷惑,骗子会进一步要求对方提供手机验证码、账户邀请码或直接通过所谓的 " 内部渠道 " 付款,从而使受害者的账户安全和资金安全受到威胁。

这类团伙通常拥有分工明确的组织架构,包括信息搜集、伪装话术、技术支持和后续变现等环节。例如,在未能骗取现金时,骗子仍可能将受害者的个人信息转售至灰色产业链,用于精准诈骗或广告骚扰,形成二次伤害。

简单来说,在任何涉及资金支付或敏感信息的环节,粉丝都应当主动核实信息来源,确认其是否为官方渠道。同时,不要因为害怕错过机会,轻易相信陌生人提供的购票方式。去年 4 月,就有粉丝因求购张杰演唱会门票被类似操作 3 小时内诈骗 3 万元。这些骗局的受害者往往因为一时疏忽,最终造成损失。

结语

因此,粉丝需要在热情追星的同时,保持理性和警惕,切实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和人身安全。无论是从粉丝个人、饭圈内部,还是从平台、执法层面的监管,都应进一步加强措施,营造更为安全的追星环境。

对于粉丝而言,追星不仅是一份崇拜的热情,更应是一种理智与自我保护的力量。

毕竟,热爱值得奔赴,但更需理性。

先保护好自己这件事,是一切热爱的前提,更是重中之重。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陈奕迅 曼谷 泰国 社交平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