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我说,去年苹果最成功的产品其实没啥争议。
既不是中规中矩的 iPhone 16 系列,也不是什么屏占比更高的 Apple Watch,更不是那些啥也没改就端上来的 iPad、Macbook 新品,而有望成功苹果史上最凉新品的 Vision Pro 就更别提了。
去年苹果最成功的产品,只能是 10 月 29 日悄悄上架官网的Mac mini。
为什么?原因其实很简单,外观小巧、设计好看、一体机身、散热声小、价格便宜、性能还行,而苹果已经很久都没有出过这样一款简单好用的产品了,难怪它会引发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疯狂种草,让人趋之若鹜。
(图源:雷科技摄制)
虽然不知道和这股突如其来的 "Mac mini 热 " 有没有关系,但是作为数码产品爱好者最期待的电子展之一,同时也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泛的消费类电子技术年展,CES 2025 里确实出现了更多的 miniPC。
和往年一样,为了给诸位带来最新鲜的第一手报道,雷科技派出了由资深编辑 " 一位天明 " 和 " 定西 " 领衔的现场报道团,亲自奔赴美国 · 内华达州 · 拉斯维加斯,亲自到会场观察、体验这些新鲜事物。
而我们今天的话题,就是桌面 miniPC 的回归趋势。
就以往,大伙对 miniPC 的认知,估计有一大半都在 NUC 身上吧。
作为英特尔主推的 miniPC 业务,NUC 系列曾一度凭借更丰富的硬件配置选择和更高的可扩展性,试图和苹果 Mac mini 在市场上分庭抗礼,但最终却被英特尔因自家核心业务经营不善而放弃。
(图源:英特尔)
谁也没想到,在英特尔宣布放弃 NUC 整整一年半之后,miniPC 市场居然在慢慢好起来了。
联想在 CES 2025 上公布了新的 ThinkCentre neo 50q QC,这款产品比以往的 ThinkCentre neo 系列要更薄、更加小巧,也更加精致,甚至就连性能都要更加强大,它拥有 45 TOPS 的专用 AI 算力,专为多任务处理和高效数据处理而设计。
(图源:联想)
如此巨大的提升,其实主要来自处理器的变化,这款体积仅 1L 的 miniPC 可选高通骁龙 X、骁龙 X Plus 处理器,最高 16GB LPDDR5x 内存 +2TB 存储空间,还支持最新的 Copilot+ PC 功能和先进的 AI 功能。
按照联想官方的说法,这就是世界上第一款由骁龙赋能的 AI miniPC。
既然有转变方向的,自然也就会有守旧的厂商,老牌厂商华硕和微星依然接过了 "NUC" 的产品名,并决意要把这个品牌延续下去。
华硕在 CES 2025 上推出了 ROG NUC(2025),这款产品在狭长的机身内搭载了英特尔酷睿 Ultra 200HX 系列处理器,以及最新的 RTX 5080 笔记本显卡,可以说是一款毋庸置疑的性能野兽。
(图源:ROG)
在 miniPC 这个还比较小众的领域,可能也就 ROG 这种厂商有魄力去做这种级别的产品了。
至于微星这边,则更加强调产品的 " 小巧 " 属性,他们在 CES 2025 上发布的Cubi NUC AI+ 2M整机体积仅 0.826L,至高选配酷睿 Ultra 7 258V 处理器,集成至多 32GB LPDDR5x 内存,甚至还有一颗 Copilot 实体按键。
(图源:意大利媒体 Hardware Upgrade)
什么?对英特尔不感冒?
那自然也有用 AMD 处理器的,国产厂商积核在 CES 2025 上推出了三款 miniPC 新品,其中新款积核 A9 Max便搭载了最新的 AMD 锐龙 AI 9 HX 处理器,有 365、370 和 375 三个版本可选,其中顶配产品拥有着理论上目前最强的核显性能。
(图源:积核)
甚至于,部分厂商还想到了把 miniPC 和其他品类结合起来的点子。
国产厂商铭凡在 CES 2025 上展示的 N5 Pro 便是一个有趣的例子,这款产品的下半部分是独立的 miniPC 模组,上半部分则是整整五盘位的 2.5/3.5mm 硬盘接口,miniPC 本身搭载了 AMD 锐龙 AI 9 HX PRO 370 处理器,最高支持 96GB 的 ECC 内存。
(图源:铭凡)
对于普遍还在用 N100 处理器的业界来说,这玩意确实是有点狂野了。
你可能会觉得有些奇怪,怎么 NUC 被放弃之后,miniPC 市场反而好起来了呢?
额,其实这两件事情并没有啥必然联系。
在我看来,这波 miniPC 的热潮,倒是和近两年 AI PC 品类的发展趋势关系可能更紧密一些。
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大语言模型技术高速发展,模型赋能的智能体正在成为消费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不同于主要依赖云端大模型的智能手机,性能更强劲的 PC 可以满足用户运行端侧 AI 大模型,赋能本地生成式 AI 应用的需求。单在过去一年时间,AI PC 的出货量就突破了 4000 万台。
为了争夺 AI PC 这个制高点,各大厂商们纷纷在技术研发、市场推广以及用户体验优化等多个维度全力冲刺,寄希望于通过差异化来突围。
(图源:积核)
而 miniPC,正是差异化战略中的一环。
对比固定场合使用的传统 PC/ITX,miniPC 的体积小,节省空间,便携性强,易于携带和移动,适合小型办公或居住环境;对比同样面对移动场景的笔记本,miniPC 通常支持多种连接方式,灵活性更高,而且在外置接口拓展性和内部配置的可升级性上也有优势。
就像联想说的那样,未来 miniPC 很可能成为中小型公司必备用的一个简化本地 AI 终端。
而支撑起各家厂商野望的,正是目前处于快速发展中的 PC 供应链。
去年年中,高通和一众 PC 厂商推出了数款搭载骁龙 X 系列处理器的 PC 产品,获得全新兼容层的 Windows on ARM,确实打破了苹果 Mac 对高能效比的长期垄断,为 Windows 用户带来了可观的续航时间和 AI 性能。
(图源:高通)
到了年底,英特尔酷睿 Ultra 200V 系列处理器的面试,让 x86 平台也获得了相当可观的能效比;CES 2025 上,英特尔发布了应用于 AI PC 的第二代酷睿 Ultra 处理器,包括 200V、200HX、200H、200U 等,还有 AMD 公布的 Ryzon AI Max、AI 300 及 200 系列处理器产品,均为 AI PC 提供了新的赋能。
显卡这边,英伟达在 CES 2025 上带来的 RTX 50 系列笔记本显卡,预计能在相同的功率下提供比前代产品高一倍的 AI 性能。
供应链的顶级支持,也让整个 PC 行业焕发 " 第二春 "。
当然,看到这里有的读者可能就会问了。
看你在这里分析得头头是道的,这些 miniPC 新品真的能打赢风头无两的 Mac mini 吗?
这个嘛,优势,当然是有的。
不管果粉喜欢怎样强调 Mac 的好用,都无法改变 Windows 才是目前世界上应用率最高的系统这一事实,有了这批端侧 AI 芯片的加持,miniPC 确实有望借由个人智能体等 AI 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好用的办公体验,争取赢得用户的认可。
性能这边也是如此,M4 处理器相较于 M1 处理器的提升,只能说是制程小幅优化后带来的合理性能提升,而近两年发布的几款 PC 端侧 AI 芯片,相较于以往那是翻天覆地的提升,搭载了 RTX 5080 笔记本显卡的 ROG NUC(2025),甚至能和顶级的游戏 PC 一较高下。
至于劣势呢,个人觉得主要在互联生态上。
(图源:苹果)
除了联想以外,目前大部分 PC 厂商对手机平板和 PC 之间的协同做得并不是很好,即便微软和英特尔都推出了自己的同样跨屏协作方案,但体验上,和苹果深耕多年的互联生态之间显然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但是能将同样的工作分解到多个设备上跨端完成,这确实是很多人愿意购买 mac mini 的一个原因。
而他们愿意购买 mac mini 的另一个原因,就是 " 便宜 "。尽管将近 3600 元的价格,对比 miniPC 并没有什么优势,但是 Mac mini 就是能做到美美地卖断货,甚至带动了一大堆周边配件厂商的生产,这足以证明人们无法拒绝 " 低价苹果 "。
想撬走这些为了 " 稀缺体验 " 付费的用户,对 PC 厂商而言并不现实。
25 年 1 月 7 日,CES(国际消费电子展) 2025 已盛大开幕,这是史上人气最高的一届 CES,也是科技世界从移动到 AI 的分水岭。雷科技报道团正在美国 · 拉斯维加斯现场,对 CES 展开紧锣密鼓的现场报道。欢迎关注 / 搜索雷科技,获取来自一线的一手内容,涵盖新品报道、产业观察、技术解析、产品体验和高端专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