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善生的善生
M4 的 Mac mini 相当炸裂,一经发布,居然出现了一货难求的情况,这在近年 Mac 的发展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
配置、做工、体积、散热等都控制得很好,尤其是叠加了国补之后,Mac mini 就是目前性价比做好的迷你主机,没有之一。
老样子,Apple 的新品我都会出配件内容。今天是「Mac mini 配件扩展指南」,当然 MacBook 也同样适用。
先给大家汇报一下,内容会包括存储空间扩展实操、显示器的搭配推荐,以及多个雷电设备搭建菊花链等。
先放一张我的雷电扩展拓扑图,小小的 Mac mini 经过多设备扩展,已经足够应对绝大部分工作了。
【 聊聊 Mac mini 】
这次 Mac mini 的关注度奇高,除了 M4 芯片的原因之外,还有这个全新设计的模具。
十几年来首次更换外观,相比上代缩小了很多。对比一下 iPhone 16 Pro Max,你就能感知到它到底有多小了。
我手上这台零刻迷你主机已经够小了,M4 的 Mac mini 又小出了一个级别。
饱受争议的底部电源键位置,虽然我的 Mac 一般也不关机,但我也不太认同这个设计。
设置触控 ID 的时候,你还需要抬起机器按电源,这姿势可一点都不「Apple」。
上面两个 USB-C(10Gb/s),背部三个雷电接口,M4 为雷电 4(40Gb/s),M4 Pro 为雷电 5(120Gb/s)。
不过考虑到目前雷电 5 的扩展设备相当稀少,所以 M4 的雷电 4 放在当下也依然够用。三个雷电 4 接口,你依然可以串联出非常多的配件扩展。让 Mac mini 小主机,也能迸发出大能量。
【 显示器搭配 】
不论你从事的是设计、后期、摄影还是印刷等,显示器都会是比主机更重要的设备。一台好的显示器,也是把 Mac mini 作为生产力工具的重要前提。
好显示器的定义应该没有太多歧义,就是色彩、色准与清晰度等。如果是 Mac 用户的话,我觉得还可以再加上一个「雷电接口」的配置。
我给 Mac mini 搭配的是两台明基的 PD2725U,4K 分辨率 + 雷电接口 + 好色彩,这个价位的显示器你应该找不到第二台了。
四面超窄边框的设计,7mm 的宽度比万元价位的 Studio Display 窄了很多。
一体成型的 3.5mm 超薄铝合金底座,用料与稳定性都没问题。
支持升降 / 旋转,背面的集线器可以实现正面无线化的观感。
接口方面,配备了 HDMI 2.0 ✖️2、DP1.4 ✖️1、USB3.1 ✖️2、USB TypeB ✖️1,还有两个非常实用的满血雷电上下行接口。
雷电接口,也是高端显示器的特性之一,你可以更轻松的实现多台显示器、多个设备的相互串联。
单台明基 PD2725U 使用,你可以通过雷电接口接驳雷电或者 USB4 的设备,比如硬盘盒、磁盘阵列等。接入 MacBook 的话,PD2725U 还可以提供 65W 的 PD 供电。
像我这样双台使用,Mac mini 一根雷电线接入,你就可以继续通过明基 PD2725U 的雷电接口去扩展设备了。
Apple 自家的 Studio Display 别看有四个 USB-C 造型接口,但只有一个接口是雷电。任何雷电设备接入,都无法实现继续扩展。
而明基 PD2725U 对雷电 /USB4 扩展更友好,上行接入,下行可以继续接驳实现菊花链串联。
这一堆雷电设备包括 Mac mini,你都可以接到明基 PD2725U 的雷电接口上。
这是我的雷电菊花链列表,右边两台明基 PD2725U 通过雷电串联,上下行接口速率均为满血 40Gbps。
左侧是两台 PD2725U 与雷电硬盘盒、雷电磁盘阵列、雷电扩展坞串联,这条菊花链上,一共实现了 6 个设备的满血接驳,甚至还可以继续往下扩展。
所以这就是我喜欢明基 PD2725U 的原因,自由接驳,扩展随心。雷电设备多的话,PD2725U 就是性价比相当高的显示器。
明基主打设计的显示器,基本都是出厂逐台校色的。开箱即用,无需再自己租借设备进行二次校色。
使用 Datacolor 红蜘蛛校色仪测试,明基 PD2725U 覆盖了 100% 的 sRGB 色域、95% 的 P3 色域。光度 2.2,非常贴合标准 2.2 的光度曲线。最大亮度 244.5nits,HDR 模式下为 400nits。
来看色准,Δ E 数字越小越好。
明基官方数据为 Δ E ≤ 2,实测 Δ E 仅为 0.73,看来明基数值标的保守了,甚至优于 Δ E1.07 的 Apple Studio Display,要知道这可是万元级别的显示器了。明基 PD2725U 的实际色彩表现,这个价位来说已经相当能打了。
在亮度均匀度方面,明基 PD2725U 采用了「屏幕均匀性管控技术」,所以实测来看,各区域的亮度差异控制比万元的 Studio Display 都要好。
来看实测,观感方面还是一贯的「明基色」。没有过度拉高饱和度与对比度,保持艳丽的同时,尽量去还原画面本来的色彩。
所以一台好的显示器,在色彩相关的工作领域用起来会非常舒服。到手即用的精准色彩,无论是绘图、建筑、UI/UX、平面设计等,明基 PD2725U 都会对你大有帮助。
两台 PD2725U 的话,扩展用法就更多了。
比如双页面的同时比对建模;
LightRoom 多窗口预览与比较;
亦或是多窗口并行处理,更多的显示面积会让整个使用场景更加高效。
甚至由于明基 PD2725U 的好色彩与超窄边框,全屏 Apple Music 当画框背景也是不错的选择。
最后聊下操控,明基 PD2725U 随机附带了小热盘控制器,可以实现对显示器参数的快速调节。
明基还自研了 Display Pilot 2 软件,支持 macOS 与 Windows 双端,这是我目前用过最实用且全面的显示器控制软件了。
UI 的设计很有果味,你可以对快速调节亮度、色彩模式、信号切换等,这也是优于一般显示器的地方。
明基开发了 ICC 同步技术(ICC Sync),大幅简化了 ICC 配对的过程。根据不同工况切换色域的时候,不必再手动匹配 ICC 文件,启用 ICC Sync 后,在软件里就能实现快速切换配置。
支持「应用颜色模式」,你可以对不同应用单独设置对应的色彩模式。进入应用后显示器就会自动匹配,让整个工作流更加简单高效。
【 存储扩展 】
众所周知苹果的内存是金子做的,今年虽然因为 AI 把内存升级到了 16G 起步,但 256G 硬盘日常实在不够用。
目前国补的型号就是标准版 16+256G,也是最走量的版本,想要升级到 1T 的话要加 3000,又快买一台 Mac mini 了。
所以呢,存储空间扩展,就是每个 Mac mini 用户的必修课了。目前常见的存储扩展,有两种方式。
拆机扩容
第三方维修点拆机后进行硬盘替换,一般为拆机硬盘,使用时长与寿命不可控。拆机即损失质保,新机到手并不建议这样做。
外接硬盘扩容
最常见的扩容方式,也是我觉得最稳妥简单的。丰俭由人,按需选择。你可以追求速度选择固态硬盘,也可以追求容量选择机械硬盘。
目前我的方案,是通过雷电菊花链,串联了 2T 固态和 8T 机械。速度与容量兼顾,Mac mini 的存储空间再也不用担心了。
下面来聊聊这套扩容方案,用下来非常稳定,有需求的可以直接抄作业。
「 固态硬盘选择 」
希捷酷玩 530 固态硬盘
我选的是希捷酷玩 FireCuda 530,虽然不是最新的 PCIe5.0 的酷玩 540 系列,但 7000MB/s 左右速率的大厂出品固态,2T 也只要千元左右,性价比还是很好的。
PCIe Gen4 ✖️4,也可以向下兼容 Gen3。2280 规格和 M.2 接口,硬盘盒方面可选择性很广。
NAND 闪存颗粒采用的镁光原厂的 176 层 3D TLC 闪存,也就是 B47R NAND。主控为希捷认证的群联 E18,台积电 12nm 工艺。
180 万小时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2550TB(2TB 版本)的总写入量,每天写入和删除 70% 硬盘容量,可以持续五年,希捷酷玩 FireCuda 530 是专为高频使用设计的,拿来做 Mac mini 的扩展就很合适。
标准版不带散热片,刚好适合装在硬盘盒里。
购买即送 5 年的质保和 3 年内 1 次的希捷原厂数据恢复服务,相比第三方,希捷自营的服务会更省心,更安全,成功率也更高。
除了 Mac mini 的扩容,其它诸如 Windows 阵营的迷你主机、笔记本等,希捷酷玩 FireCuda 530 也都很合适。
比如我这台零度的 GTi12 Ultra 迷你主机,原厂就预留了 M.2 的扩展位,希捷酷玩 FireCuda 530 可以无损装入。
上机一次点亮,传输模式 PCIe 4.0 ✖️4,正常工作温度 33 ° C。
CrystalDiskMark 测速,读取达到了 7009MB/s,写入 6992MB/s。
固态硬盘需要外接硬盘盒对接 Mac mini,目前市面上可选产品很多。但我还是建议选择雷电协议的,一是速率可以拉到更高,二是稳定性,三就是可以接入菊花链做扩展。
我手上这个绿联硬盘盒就是雷电 /USB4 协议,用来搭配希捷酷玩 FireCuda 530 很合适。
绿联这个设计也拿到了 2024 年的 IF 设计奖,全金属材质 + 撞色的设计,比市面上绝大部分硬盘盒都更有质感。
随机附带了硅胶保护套,你可以放在 Mac mini 或者其它设备上,不用担心磨损。
绿联雷电硬盘盒支持 2280、2260、2242 和 2230 规格的硬盘,内置涡轮风扇主动散热。
配合内置散热贴合双侧镂空,可以实现对流散热。所以即使 M.2 硬盘速率很高,也不用担心过热掉盘的问题。
安装也很简单,只需要用自带螺丝,把希捷酷玩 FireCuda 530 装上就行了。
现在,你的 Mac mini 就拥有了一个 2T 的存储空间。而且能随身携带,哪怕你像我一样 Mac mini 和 MacBook 同时用的,也能随时切换。
来测个速,先看一下 Mac mini 原装内置硬盘的速度,3479MB/s 读取、3354MB/s 写入。
再来看希捷酷玩 FireCuda 530+ 绿联雷电硬盘盒,速度基本和 Mac mini 内置硬盘一样了。所以不论你剪 4K 视频也好,大文件存储拷贝也罢,这个速度都已经足够用了。
读取和写入的曲线来看也都非常稳定,日常使用可以有着更可靠坚挺的高速率体验。
我日常的 FinalCut 资源库,都是放在外置硬盘里的。毕竟 4K 的原始素材,高清文件夹动不动就要几百 G。放在外置硬盘之后,依然可以流畅的在时间线上剪辑。
「 大容量存储扩展 」
高速率传输的固态硬盘有了,大容量存储自然需要用到机械硬盘了。大容量机械硬盘放在桌面使用,我的诉求就是安静和稳定。
我 NAS 里是希捷的酷狼,这次就选了希捷的银河企业级硬盘。
CMR 传统磁记录硬盘,工作负载 550TB/ 年,7*24 小时全天候运行,200 万小时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质保方面,希捷银河也是 5 年质保。
搭配的是闪迪大师 G-DRIVE 桌面系列,内置的 XX 硬盘我拆机放在 NAS 中了,大容量的企业盘我还是更喜欢希捷银河。运行够安静,工况够稳定。
闪迪大师 G-DRIVE 的一大优势,就是搭载了上下行两个雷电接口,可以并入我的雷电菊花链进行设备的串联。这个系列有三款,最便宜的是没有雷电接口的,这点一定要注意。
希捷的酷玩 FireCuda 530 和银河企业级硬盘,一起组成了 Mac mini 的存储扩展。2T 固态和 8T 机械,日常已经很够用了。
268MB/s 的写入、263MB/s 的读取,对于 HDD 来说也是不错的表现。
【 雷电扩展坞 】
串联的设备多了,扩展坞自然少不了。相比市面上常见的 USB 扩展坞,个人更推荐雷电扩展坞,尤其是准备串联多个雷电设备的。
而且 Mac mini 全系砍了 USB-A 接口,一些诸如 A 口的键盘鼠标连接器、U 盘硬盘,也需要扩展坞来接驳。
这次还是选了绿联的雷电扩展坞,同级别规格下,绿联这款应该是性价比最好的,可能都没有之一。
先来看接口,这也是雷电扩展坞最重要的选购指标。
正面
USB-C:USB3.2 10Gbps / PD 20W 充电、UBS-A ✖️2:10Gbps
TF&SD 读卡器:312MB/s、3.5mm 音频
背面
雷电 4 ✖️3:40Gbps、PD 90W 供电、DP1.4:8K 30Hz
USB3.0 ✖️2:5Gbps、网口:2.5Gbe
全金属机身,侧面设计了散热格栅,也蚀刻了雷电的认证标识。
有些扩展坞的雷电接口在前方,和 Mac 连接就必须前置一根线。绿联扩展坞因为雷电接口在背部,所以接线可以更加优雅。
我桌面上所有设备均通过绿联扩展坞进行串联,实现了正面完全无线化的观感。
我的客制化键盘和鼠标连接器,正常是无法连接 Mac mini 的。现在有了绿联扩展坞,都可以接在背部的 USB-A 接口了。
看一下我目前的雷电设备树,绿联雷电扩展坞,向下串联了四个满血 40Gbps 的雷电设备。如果你设备多的话,还可以进一步串联扩展。
对比一下雷电扩展坞的标杆:售价 3000 的 CalDigit 加州数位 TS4。绿联一半不到的价格,实现了绝大部分功能。同样都是全金属机身,绿联正面 TF/SD 卡槽的设计更合理,双卡同时读取不会打架。
背面两款都是三个雷电接口,网口也同样是 2.5G。只是绿联少了一个 USB-C 和两个 USB-A。考虑到一千多的价格,还要啥自行车呢。
便携屏,Mac mini 玩出新花样
今年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同样都是 M4 芯片,但 Mac mini 和 MacBook Pro 在显示器支持上是不同的。
M4/M4 Pro 的 Mac mini 最多支持三台显示器,而 M4/M4 Pro 的 MacBook Pro 则仅支持两台,想要三显只能购买 M4 Max 的 MacBook Pro。这样来看,Mac mini 的性价比又再次升华了。
所以呢,现在你的 Mac mini 可以外接三台显示器。第三台显示器,便携屏就是最好的选择。如果再加个限定条件的话,那就是好面板 + 好色彩 + 支持壁挂孔位的便携屏。
CFORCE 最近上架了全新的金属旗舰系列,分别是 16 英寸的 4K OLED 和 18 英寸的 2.5K Mini LED 两款。
考虑到日常的便携,我就选了 16 英寸的 CF116T。三星 OLED 面板、4K 分辨率,放在便携屏里基本就是天花板的存在了。
CNC 金属机身,无论质感还是触感,都要比常见的便携屏高端不少。
转轴一体式支架,相比之前的折叠设计更好。阻尼和做工都没问题,CFORCE 这代支架设计,我可以给 100 分。
支持自由悬停,摆放角度更加随心,竖置使用也没问题。
右侧双 USB-C 支持盲插,还自带了一个 Mini HDMI 接口。左侧是开关 / 信号、菜单和 3.5mm 耳机接口。
CF116T 设计了双 VESA 壁挂孔,便携屏支持 VESA 也是目前的大势所趋,你可以解锁更多使用场景。比如桌面显示器支架、床头支架以及车载等等。
便携屏的优势,就是超方便的搭建使用。配合 Mac mini 的小巧机身,家里 / 公司随便找个角落,就能完成桌面电脑的搭建。
两个 USB-C 支持盲插,一根 USB-C 数据线,就能实现视频、音频、供电、数据等传输,一线通联。
两个壁挂孔位,接入赫曼米勒这种 VESA 孔位很方便,稳定性、调节性都没问题。
找朋友做了一个车载头枕 VESA 支架,支持壁挂之后,稳定性肯定也会更好。
等到了我会替换掉这种夹臂支架,到时候再来给各位汇报。
实测 CFORCE 覆盖了 100% 的 sRGB 色域、97% 的 AdobeRGB 色域、100% 的 P3 色域。在出厂未经校色的请下,色彩准确度△ E 平均值仅有 1.25。这个色彩表现,在一众便携屏里相当难得了。
好面板、好色彩且支持壁挂,不论单独使用还是多台显示器串联,CFORCE CF116T 作为 Mac mini 的扩展屏幕都是很合格的。
【 总结 】
打完收工,以上就是我给这代 M4 的 Mac mini 做的配件搭配。
目前补贴后的价格来看,说「真香」都有些不太够了。只要你能习惯 macOS 系统或者愿意去尝试,以及不打游戏的话,那 16+256G 的 Mac mini M4 就是你最好的选择。
作为配件扩展,显示、存储搭配是 Mac mini 的必修课。选好配件,才更能发挥好 Mac mini 的作用。让迷你小主机,也能迸发大能量。
OK,基本就是这样了。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评论区聊聊,拜了个拜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