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 LPR 下行、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影响,银行净息差持续回落,拖累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但部分中小银行却受益于区位优势,逆势翻盘,成为上市银行板块中的 " 佼佼者 ",增速亮眼。
但有一家银行的表现却令人意外,近日,江阴农商行披露了 2024 年三季度报告,从财报数据来看,三季度江阴农商行陷入 " 增利不增收 " 的局面,贷款迁徙率全面攀升,资产质量面临挑战。
作为最早登陆 A 股的农商行,江阴农商行被视为 " 破冰 " 者,但在经历了时间的长跑后,在 A 股上市银行中,江阴农商行已经落为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的 " 末尾 ",被同处江苏的上市农商行张家港农商行、苏州农商行超越。对江阴农商行而言,当前或许正是一个停下来审视自身、调整策略的关键时刻。
三季度 " 增利不增收 "
随着 42 家 A 股上市银行三季报全面收官,江阴农商行也交出了 " 成绩单 "。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达 30.1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0.39 亿元,增幅 1.33%,归母净利润达 11.28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0.72 亿元,增幅 6.79%。
对比其他已上市的农商行来看,这一表现不算亮眼,在利润增速排名靠前的农商行中,常熟农商行、瑞丰农商行、苏州农商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达到两位数,分别为 18.17%、14.57%、12.18%。
值得关注的是,三季度,江阴农商行陷入 " 增利不增收 " 的局面,7 — 9 月,该行实现营业收入 8.44 亿元,同比下降 7.97%;实现归母净利润 4.02 亿元,同比增加 0.70%。
在财报中,江阴农商行并未提及三季度营业收入出现下降的原因,不过进一步拆解可以发现,该行营业收入包括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汇兑收益、其他业务收入、资产处置收益和其他收益。
1 — 9 月,在江阴农商行 30.18 亿元的营业收入中,利息净收入为 21.15 亿元,占比超 70%,相较上期的 22.81 亿元出现下滑,结合行业背景可以推测,在当前 LPR 下行的大环境下,银行的贷款利率普遍降低,而存款成本相对刚性,这直接压缩了银行的净息差空间,从而影响了利息净收入的表现,直接影响了营业收入表现。
谈及江阴农商行三季度业绩表现,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指出,三季度,江阴农商行出现 " 增利不增收 " 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整体企业经营环境,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仍面临一定挑战,导致银行发放信贷的规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收缩,从而影响了净息差水平。截至 9 月末,江阴农商行的净息差较年初减少了 0.32 个百分点,降至 1.74%。
贷款迁徙率明显上升
江阴市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几何中心,制造业发达,民营经济活跃,江阴农商行正坐落于此。江阴农商行前身为江阴市信用合作社联合社,是在江阴市原 35 家法人信用合作社和 3 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由江阴企业、自然人入股组建的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全国首批三家股份制农商行之一,于 2016 年 9 月登陆资本市场。
作为江阴本地网点数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金融机构,江阴农商行授信业务主要分布于江阴地区,自实施跨区域发展策略以来,在江阴辖外设立 3 家分行、8 家支行、5 家村镇银行,意在降低贷款地区集中度风险。
风险防范一直是银行业永恒不变的话题,多年前,江阴农商行也深受不良率高企的困扰,不良贷款率在 2016 年曾一度攀升至 2.41%,在这之后,在扎实防控信贷风险、千方百计清降不良贷款的多项举措下,江阴农商行风险加速出清,截至 2024 年 9 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比例较年初实现双降,分别较年初下降 0.39 亿元、0.08 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 452.16%,较年初提高 42.7 个百分点。
虽然不良率整体保持稳定,但其贷款迁徙率却全面攀升,其中,正常类贷款迁徙率由 2023 年末的 1.31% 上升至 2024 年 9 月末的 1.72%、关注类贷款迁徙率由 21.74% 上升至 49.19%、次级类贷款迁徙率由 5.49% 上升至 53.74%、可疑类贷款迁徙率由 19.69% 上升至 53.23%。
关注类贷款迁徙率等指标的攀升不仅增加了不良贷款压力,也预示着银行需要更加严格的贷后管理和风险控制措施。在王红英看来,针对贷款迁徙率上升的现象,银行应当强化风险管理,重点关注企业本身经营存在的问题。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背景下,需要针对这些企业存在的经营困难,提出具体的服务建议。通过强化对企业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才能有效控制不良贷款的上升,从而保证银行信贷质量的稳定。
对公揽储承压明显
从近年来政策层面来看,监管倾向于通过降低存款利率来促进信贷市场活跃,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年内全国主要商业银行已经历了多轮降息。
2024 年三季度,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及激烈的同业竞争,江阴农商行保持了存贷规模的持续增长,截至 9 月末,该行各项总存款金额 1468.30 亿元,较年初增长 76.22 亿元,增幅 5.48%;全行各项总贷款金额 1215.44 亿元,较年初增长 61.91 亿元,增幅 5.37%。
然而,在整体存贷规模增长的同时,江阴农商行的对公存款却出现了显著下降,前三季度该行对公活期存款 248.02 亿元,相较 2023 年末下降 13.51 亿元,对公定期存款为 169.36 亿元,下降 19.74 亿元,揽存承压明显。
" 对公揽储承压实际上反映了银行之间竞争环境愈加激烈的状况 ",王红英强调,在普惠金融的背景下,大型银行和股份制银行进一步下沉业务,对传统中小银行带来了经营压力。优质客户更倾向于选择大型商业银行提供的全面综合金融服务,这导致包括农商行和城商行在内的中小银行失去部分优质客户。此外,中小银行在服务工具种类和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上的不足,也促使客户转向服务能力强的中大型银行。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中小银行需要突出自己的专业特色,而不是与大银行比拼服务产品的多元化,而是要体现自己在特定领域的专业服务能力。只有如此,才能吸引客户,增强对公客户的黏性。
面对低利率环境,银行必须探索多元化和创新性策略来缓解揽储压力。产业经济资深研究人士王剑辉指出,针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江阴农商行应提供定制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客户黏性。加大零售存款的揽存力度,通过个人客户增加存款规模,平衡对公存款下降的影响。同时,通过多元化负债结构,降低对单一资金来源的依赖,提高整体抗风险能力。
针对盈利能力提升、贷款迁徙率上升带来的影响,北京商报记者向江阴农商行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北京商报记者 宋亦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