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五年前,《小丑》问世。
斩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在奥斯卡金像奖也获得十一项提名,华金 · 菲尼克斯勇夺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10 万人打出豆瓣 8.7 的高分,跻身豆瓣 top250 榜单。全球票房 10.7 亿美元,当之无愧的口碑神作。
时间来到五年后的现在,《小丑 2》上映。
上映 9 天,票房不足 5000 万。
评分 6.2,烂番茄新鲜度 33%,国内国外口碑大扑街。
导演没换,主演没换,故事背景也没换,前后反差如此巨大,问题出在哪里?
《小丑 2:双重妄想》
长久以来," 小丑 " 都像一个符号,象征着混沌、无序、任意妄为。
第一部《小丑》之所以封神,源于其在超英宇宙外,塑造了一个无限接近于真实生活的普通人封神的故事,有成为 " 神 " 的癫狂,亦有 " 成神 " 之路的狼狈与痛楚。
亚瑟 · 弗兰克(华金 · 菲尼克斯 饰),哥谭市普通青年。
幼时被母亲虐待,长大后发现期望中的父亲并不存在,梦想着成为喜剧演员,也尽力微笑面对生活,但往往事与愿违,被歧视、被失业、被任意殴打、被随意取笑 ……
受尽折辱,了无依靠,于是拿起枪支,愤而反击。
但,吃尽生活苦头的并非亚瑟一人,此时的哥谭市贫富差距日益严峻,精英文化成为主流,精英端坐金字塔顶端,将失败者一视同仁视为 " 小丑 "。
在此背景下,亚瑟的反抗行为自然被推崇,哥谭市底层人民群起而上,打砸抢烧,掀起一股热潮。
故事结尾,亚瑟坐进了警车,但警车之外尽皆过火,全是他的拥趸。
第二部的剧情延续第一部,但整体基调却大相径庭。
大闹哥谭一时爽,爽过之后他就被关进了阿卡姆精神病院。
精神病院外,关于他的故事还在流传,人们将他视为明星、精神领袖,近乎狂热的赞颂他,崇拜他。
殊不知,亚瑟此时形容枯槁,瘦骨嶙峋,封闭自我,拒绝交谈,早已不见大闹哥谭的自由肆意。
律师为了替他减轻罪名,决定以精神分裂为由,告诉公众他身体内有多重人格,杀人的是小丑,不是亚瑟。
亚瑟对此兴趣缺缺,直到他遇见了哈莉 · 奎因(Lady Gaga 饰)。
从她对他做出那个开枪的手势开始,他就觉得她能够理解自己,以歌舞为载体,他们很快就相爱了。
要知道,亚瑟是多么渴望爱的一个人呀,他迅速被点燃了生活的激情,再次 " 活 " 了过来。
亚瑟近乎痴迷的想要和哈莉在一起,但哈莉真正喜欢的不是亚瑟,而是小丑。
这和律师的辩护就形成了悖论,如果想要爱情那么他必须放弃本就渺茫的自由。
影片以庭审为线索,试图让我们看到亚瑟在自我认知上的几次转变。
刚开始,他在小丑的辉煌之后缩回壳里,依旧是那个痛苦无力的亚瑟。
后来,他被再次激怒后重新成为小丑,开始享受哈莉的爱,享受众人的推崇,也享受看似无所不能的自己。
但是最后,他明白小丑只是他掩盖自己虚弱,讨好迎合他人的产物,再次回归亚瑟。
故事到此,亚瑟始终是亚瑟,小丑从来就没有存在过。
第二部以决绝的姿态,彻底背弃了第一部的核心表达,也背叛了将第一部称为神作的观众。
所以说,观众的五星差评并非毫无缘故。
凡是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多数是看过第一部,抱着很高的预期来看第二部。
有些甚至是不信邪,即便口碑已经崩了,但出于对前作的喜爱,还是愿意自掏腰包,探个究竟。
但第二部无论是情感基调还是核心表达,都与第一部大相径庭。
第一部是造神,从低谷迈向高峰,大开大合,主基调昂扬激进。
第二部则是毁神,毫不留情戳破 " 神 " 的伪装,以成灰的现实讽刺绚烂的虚假,看得人压抑、苦闷,甚至感觉受到了冒犯。
但凡一部口碑票房都不错的电影,一定能够反映观众真实呼声,进行情感映射。
第一部之所以受人喜爱,是因为它以小丑之经历,替观众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给观众找到了情绪宣泄的出口。
阶层固化、贫富差距、人际隔阂、沉重压力、没有喘息机会的生活、看不到希望的明天 ……
这个时候,小丑枪杀精英,戏谑社会,嘲笑生活,振臂一呼 " 我是自由的 "。
他越癫,我们越爽快。
生活会逼疯每一个普通人,每一个普通人也都需要小丑来寻找一个出口。
如果说第一部是满足了观众的情感期待,那么第二部则是完全不顾观众,甚至试图嘲弄观众。
看似是在戳破小丑的伪装,难道不是在戳观众的伪装?
第一部告诉你人生而自由,第二部告诉你做梦,那都是你的幻想。
第一部告诉你发疯才是常态,第二部告诉你发疯之后的烂摊子,该收还是得收。
第一部告诉你要突破束缚做自己,第二部告诉你别装了,所谓 " 做自己 " 还不是在迎合别人眼中的自己。
怜亚瑟是在怜自己,气亚瑟不是小丑,同样也是在气自己。
那么,背离观众期待,背弃前作主题,有问题吗?
没问题。
剥离情感的愤怒,单从电影出发,导演独立自主,想怎么表达都没问题。
但问题是,即便作为一部独立电影,影片在情节叙事上也不太在线。
第一部超高水准的光影、色彩以及表演,第二部保持住了,但最重要的叙事逻辑,第二部全给弄没了。
Lady Gaga 的加盟是第二部的一大亮点,Lady Gaga 本人的表演也全程在线。但导演将这么重要的角色设置成一个脸谱化的工具人,着实匪夷所思。
在亚瑟的自我认知过程中,需要有个人代表小丑的广大拥趸,帮助亚瑟进行自我辨析,哈莉应运而生。
至于她的脾气性格、习惯喜好、人际关系、前尘往事一概不重要。
她只要做好两件事就可以了,一是做好小丑的拥趸,亚瑟是小丑的时候就爱他,亚瑟不是小丑的时候就离开她;二是唱好歌,跳好舞,以大篇幅歌舞让本就稀疏的剧情更加稀巴烂。
合理怀疑,导演让哥谭变 " 歌坛 ",不是为了将 Lady Gaga 用到极致,就是为了注水撑起两个多小时的时长。
可能是因为亚瑟被困精神病院的设定限制了编剧发挥吧,影片情节乏善可陈。
整部电影看下来,亚瑟 60% 的时间沉浸在爱情中,30% 的时间出席庭审,10% 的时间在精神病院被狱卒嘲笑、戏弄、殴打以及走路、发呆。
爱情来得莫名其妙,俩人没聊几句就开唱,没什么看头。
庭审戏按说应该是重头戏,是导致亚瑟认知改变的重要原因,但编剧对于亚瑟转变的动机又实在缺乏想象力。
让亚瑟之前善待过的人出席当证人,说出他们对亚瑟变小丑的恐惧,已经算是编剧想象力的极限了。
可这难道就足以给受尽凌辱,见惯生死的亚瑟造成情感冲击吗?
估计导演也觉得有点牵强,于是又安排亚瑟被狱卒殴打,支持亚瑟的狱友被打死的戏份。
在这样一系列牵强刻意的打击之下,亚瑟以一种虚弱无力的姿态,死去了。
看到这里,我一整个问号脸。
可以接受小丑死,可以接受亚瑟死,但对于成为过小丑的亚瑟来说,这样的死显然太过简单粗暴。
导演一心想拍亚瑟,却忘了这部电影的名字叫做《小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