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宝伴读 09-13
心理学名词:归因理论(Attribution Theory)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 含义

归因理论是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研究的是人们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换句话说,当我们观察到一个人的行为时,我们会试图寻找原因,来理解为什么这个人会做出这样的行为。这种寻找原因的过程就是归因。

2. 起源

归因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50 年代,弗里茨 · 海德尔(Fritz Heider)被认为是该理论的奠基人。他提出,人们倾向于将行为归因于内部因素(如人格特质、态度)或外部因素(如情境、运气)。

3. 原理

归因理论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内归因: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个人的内部因素,如能力、努力、态度、性格等。

外归因: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外部因素,如环境、任务难度、运气等。

基本归因错误:当解释他人的行为时,人们往往倾向于高估内部因素的作用,而低估外部因素的作用。

自我服务偏见:当解释自己的行为时,人们倾向于在成功时归因于内部因素,而在失败时归因于外部因素。

4. 举例

小明考试考了 100 分,他可能会认为是自己努力学习的结果(内归因)。

小红考试没考好,她可能会认为是试卷太难了(外归因)。

看到一个同学迟到,我们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个懒惰的人(内归因),而忽略了可能他遇到了交通堵塞等外部因素。

5. 生活场景

归因理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

职场:当同事完成了一项任务时,我们可能会对他表示赞赏,并认为他能力出众(内归因);如果他犯了错误,我们可能会认为是他粗心大意(内归因)。

人际关系:当朋友帮助我们时,我们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个善良的人(内归因);如果他拒绝了我们的请求,我们可能会认为他不够友好(内归因)。

6. 怎么用

理解归因理论有助于我们:

更好地理解他人:通过了解他人的归因方式,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他人的想法和感受。

改善人际关系:通过调整自己的归因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人际冲突,建立更和谐的人际关系。

提高自我认知:通过反思自己的归因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总结

归因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对行为的解释往往是主观的,并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了解归因理论,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行为,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逗玩.AI

逗玩.AI

ZAKER旗下AI智能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心理学 职场 考试 准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