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肉阿团 09-08
数学家眼中的口算纸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前言

家里有小学生的家长,一定都很熟悉 " 口算纸 ",也就是一页页的习题纸上面写满了口算题。我们小时候,口算纸还只是凤毛菱角地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如今已经是小学低年级的作业标配了。

自从去年肉丸上了小学,我就开始对 " 口算纸 " 的有效性进行思考。这个小学低年级的作业主力选手,究竟是数学学渣的救星,还是普通孩子挥之不去的噩梦?

一转眼,今年饭团也上小学了,很幸运地遇到了一个温柔聪慧的班主任。班主任发现我是数学教授之后,就好奇地向我询问,如何看待口算纸?这个问题非常好,可惜之前从来没有数学老师主动问过我。

我决定写一篇文章,梳理一下口算纸的利弊。也谨以此文章,祝老师们教师节快乐!

太长不看版

一、口算纸的利弊

1. 口算纸比较适合数学能力落后的孩子,但是会伤害孩子对数学的热情

2. 口算纸应该被用来测试孩子的数学水平,而不是用来练习提升数学能力;

3. 如果一定要用口算纸来学习数学,应该尽量慢下来,给孩子更多时间思考和探索;

4. 口算纸最重要的优势是省大人

二、如何改良口算纸

1. 如果用口算纸来学习数学,应该给孩子留下足够的口子去 " 偷懒 "

2. 应该重复使用口算纸并帮助孩子找到和记住一些规律

3. 可以改良口算纸的形式,设计更多有趣的活动来测试孩子的水平;

三、口算纸的最佳替代品

1. 成年人与孩子进行的数学对话最能提高孩子的数学水平;

2. 桌游等各种游戏是非常理想的数学学习工具;

3. 让孩子更多参与到生活中真正使用数学的场景,学习效率最高。

本文全长 6717 字,预计阅读时间 15 分钟。

#1 口算纸的利弊

1

谁适合用口算纸?

对于不喜欢数学,或者数学能力很落后的孩子来说,口算纸是一件必不可少的利器。无论你多笨,无论你对数学多恨,只要努力咬牙一遍遍地刷口算纸,至少可以保证你在将来的人生中拥有最基本的计算能力。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而在各种实现这一点的方法中,口算纸是最直接,最省钱,最省老师的。

对于那些非常喜欢数学,天赋超群的数学 " 牛娃 " 来说,口算纸是纯粹浪费时间,但是关系也不太大。讨厌归讨厌,对数学好的孩子来说,口算纸做起来还是很快的,不费什么力气,并且有时会收获碾压同龄人的乐趣。

但问题是,对于广大 " 普娃 " 来说,孩子将来到底是否喜欢数学,现在还说不好呢。孩子将来数学水平是高是低,还有待分晓呢。这时候,使用口算纸的弊端就会凸显出来了,甚至掩盖了它训练计算能力的优点。它会简单直接地告诉孩子:你不喜欢数学,你不擅长数学,你肯定讨厌甚至害怕数学。

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讨厌口算纸并不是讨厌数学。讨厌口算纸的本质是讨厌考试,尤其是你不能轻松碾压别人的考试。

2

口算纸是做什么用的?

我们学习知识的过程,粗略可以看成是这三件事情的排列组合:接触、练习、考核。

对一个知识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我们最大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孩子提升兴趣,调动内驱力。有的老师可能会给孩子讲故事,有的老师可能玩游戏。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拿出自己最擅长的本领来指引孩子,目的就是让孩子第一次接触知识的时候,能够喜欢上这个知识。这类似于我们第一次品尝一样食物,食物入口的那一刻,最好是美味的,甚至回味无穷的,这样我们就会不断想要继续吃这个食物。

对一个知识的练习,我们最希望的是循序渐进,足够慢、足够发散。理想情况下,每一个例题,每一个作业,孩子们最好都能做到情绪放松,思维发散,细嚼慢咽,大胆探索,甚至引发讨论,思维碰撞。这就像我们把食物吃进嘴里之后,身体慢慢消化食物的过程。此时 " 量 " 不是关键," 质 " 才是关键。优质的食材,配上充分的消化,才能给我们提供最佳的营养。我觉得这里可以参考一下执行得比较好的蒙特梭利理念的教育实践,其中每个孩子在教室里随意走动,随意挑选自己喜欢的数学教具进行探索式的玩耍。

蒙特梭利教室里随意走动、自由探索的孩子们

最后,对一个知识的考核,我们的目的是得到一个简明快速的反馈,搞清楚实际水平和知识漏洞。我们为什么需要这个反馈?当然是为了调整练习,然后回归练习的部分,等练好了再考核,得到反馈再练习,如此往复。这就像消化完了食物之后,我们排便的时候,肯定是越直爽越好,然后观察一下排出来的颜色和质地,从而判断食物是否适宜、消化是否健康。

接触、练习、考核这三件事中,口算纸毫无疑问是一个考核工具,而且是简单有效的考核工具。但是糟糕的是,现在很多人把口算纸直接当成了练习工具,这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对于还没有掌握运算的学生来说,口算纸肯定是一个负面反馈。而得到了负面反馈怎么办?练习的方法竟然是继续进行口算纸,继续得到负面反馈!如此以往,对数学的厌恶就根深蒂固了。

3

作为练习工具的口算纸

即使万不得已的情况下,非得要把口算纸作为练习工具,很多人也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它,这是因为他们并不明白什么样的练习是有效的。

请想象以下三个场景

孩子看一个题目,想也不想就直接写出了正确答案。

——这说明孩子早就懂了,这道题没有给他带来任何能力上的提升。做这道题可以说是完全浪费了孩子的时间。

孩子看一个题目,自知毫无希望,把笔一扔,开始消极怠工。或者干脆开始凭感觉瞎蒙,随便乱写一个数。

——孩子做完也没懂,做这道题还是浪费了孩子的时间。

孩子看一个题目,先是眉头一皱,然后思索一小会儿,最后写出一个(可能错误的)答案。

——这真是太棒了!真实的学习和进步就在这一过程中发生了。想要学习进步,最有效的不就是这种 " 卡在我能力边界上 " 的题目吗?孩子可能懂了,也可能没懂透,经过他的思考和做题,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和反馈,这样才不算是浪费时间。而且,这种细嚼慢咽的思考过程,正是大人们梦寐以求的 " 培养专注力 "。

如果我们把口算纸作为一种练习工具,那么孩子练习时,是以上的哪种状态呢?我发现很多情况下孩子都是前两种状态。或者说,大人想要迫使孩子达成第一种状态,而很多孩子落入了第二种状态。当孩子展现出第三种(其实最理想的)状态时,大人往往还会发脾气:" 你怎么这么慢?这么简单的题都浪费这么长时间?" 孩子反而受到一万点心理伤害,更加惧怕和厌恶数学。

那么,如果我们想要促进真实的学习,当务之急就是千万不要追求速度。孩子越是慢慢思考,我们越应该欣喜若狂。如果孩子做口算纸又对又快,那应该尽快提升难度或者停止使用口算纸;而孩子严重拖延的时候,我们则要思考这些题的难度是否超越了孩子的认知边界,此时也许降低难度才能促进他们的学习。

4

口算纸的必要性

以上我对口算纸进行了诸多批评,那么是不是大家就完全不应该使用口算纸呢?也不尽然。

首先,刚才我提到了口算纸是一种优秀的考核工具,它可以被用来测试孩子当下的真实水平,为教育者提供宝贵的反馈,用以了解孩子需要怎么样的帮助。当然,如果作为一种考核工具,那它的使用频率应该降到最低,比如一两个月用一次。

不过,对于没有其他更好的教学方法或教育资源的老师来说,口算纸可能是他们唯一能够依赖的教学伙伴。毕竟,如果没有更好的替代品,又不让孩子进行任何练习,那孩子的计算水平就无法得到提升。所以,口算纸还可以算是一种 " 保底 " 的方法

最后,从广大公立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一线的教师往往面对着几十个、上百个学生,更别提各种繁重的行政任务,教学的时间和精力都严重不足。在这种条件下,口算纸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省老师。它传统悠久,操作简便,让孩子瞬间集体安静,让大人求得一刻清闲。并且至少它真的能让孩子(咬牙切齿地)掌握基本计算能力呀。我们的老师这么辛苦,省一省老师是应该的。

中小学教师群体的职业倦怠和过劳问题远超其他行业

#2  改良的口算纸

鉴于我刚刚提到的各种不得已的情况,如果非要用口算纸作为练习工具的话,我斗胆提出一些对目前常见口算纸的改良思路,以供教育者参考。

留下偷懒的口子

口算纸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排除了生活情景,纯粹是数字。总体来说,这是一个缺点,这使得口算纸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说缺乏迁移性。但换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特点,把它变成一种优点——我们可以去设计口算纸的内容,使得孩子可以关注到数字之间的规律。想象这样的口算练习:

3+3=?

3+4=?

3+5=?

3+6=?

3+29=?

进行这个口算练习的时候,孩子很可能做了前面几个,就开始 " 偷懒 "。当孩子发现前面几个的答案是 6,7,8 之后,可能就不算了,直接按顺序一直写下去了!

有的教育者看到这个现象,就会痛心疾首,大发雷霆:这么不认真,怎么能学到真东西?

但你别说,就是这种 " 偷懒 ",恰恰帮助孩子学到了真东西。当孩子开始对口算纸进行 " 偷懒 ",他们就已经成长为数学家了

数学家的工作是做什么的呢?数学家的工作就是发现规律,证明规律,从而可以放心大胆地偷懒呀!这个世界上,没有比 " 偷懒 " 更加数学的事情了。如果一个孩子居然无师自通,能在口算纸上面偷懒,他已经半只脚踏进了数学殿堂的大门。这正是我们作为数学老师应该要追求的目标。

从这个思路出发,我有这样一个建议,就是我们应该故意留下 " 偷懒 " 的口子,从而引导学生学习真正的数学。想要让一年级学生体验加法交换律?看看这个口算纸: 

1+9=?

9+1=?

2+8=?

8+2=?

3+7=?

7+3=?

再比方说,想象下面这样的口算练习:

2+3=?

12+3=?

8+1=?

18+1=?

4+5=?

14+5=?

你能感受到背后传递的数学规律吗?通过这样的口算纸,孩子成为了真正的小小数学家,成为了自己找到的数学规律的主人,大大方方偷懒,欢天喜地思考。

少随机、多重复、找规律

很多时候我们会看到孩子的口算纸,上面都是随机无规律的题目。有些人认为这样的口算纸才有价值,才能测出孩子真实的水平。如果口算纸的目的是为了测试,那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如果把口算纸当作日常的练习,而不是以考核为目的,那么这种做法就不成立了,甚至可以说很荒谬。

同一张口算纸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这么做有几个好处:

1

孩子会真切地看到自己的提升;

2

孩子立即体验了自己学的东西有用;

3

加强熟悉程度。

当然,我们不能过分重复,重复多了就回到我们刚才讨论的第一种情况,单纯让孩子追求计算速度是一种浪费时间。至于我们应该重复多少次,重复什么内容,就需要广大教育者自行琢磨体悟了。

我这里举一种可能的思路:通过一定量的重复,帮助孩子记住一些有规律的计算,这样当孩子遇到其他计算的时候,可以从记住的计算结果出发,通过微调得到答案。

比如说,一种可以让孩子记住的运算是 " 自己加自己 ":

1+1=?

2+2=?

4+4=?

这种口算练习如果重复几遍,那么孩子在进行其他计算的时候,可迁移性特别强。比如 7+9,很容易就可以看成是 8+8,从而立即得到答案。而这种迁移,也可以根据配套的其它口算纸进行引导和加强,比如:

5+5=?

4+6=?

6+6=?

5+7=?

等这一套熟练了之后,还可以换一套,比如很流行的凑十法:

1+9=?

2+9=?

5+6=?

3+7=?

4+7=?

还有一种特别值得记住的计算是等差数列:

再 +5=?

这同时也给后续的乘法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未必会按照你的引导往下走,而是可能自己触类旁通,摸索出奇葩的偷懒方法。但是无所谓,解法越多,越不容易粗心。而且任何孩子的探索,都是切实的数学成长。再说了,加法这么基础的东西,各种奇葩方法本质上可能都是逻辑等价的。

形式改良

以上的建议都是内容改良,我们现在讨论一下形式改良。作为练习工具的时候,口算纸最好不要追求速度。孩子自己慢慢来是最好的。作为考核工具的时候呢?我们至少也可以通过形式改良,让这个过程快乐一点。我这里简单提出几个可能的建议,大家也可以发挥想象,设计出更多更有趣的比赛或游戏,让孩子们把加法玩起来。

用口算纸考核算数能力的改良方法

一种简单的改良方法是,给一张题目非常多,谁也做不完的口算纸,比赛限定时间内谁正确计算的内容更多。

稍微复杂一点的方法,还可以给小朋友们分组,每个小组内进行 " 接力计算 ",就是说每个人要用上一个人的计算结果进行继续计算,然后再把结果传递给下一个人,看看谁会掉链子。

又或者我们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怪兽,标明 100 滴血。小朋友们轮流上来,回答随机抽到的口算题,如果计算正确,则怪兽掉答案对应的血。如果小朋友们减法还不行,那么掉血部分可以由老师代替计算,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展示减法在生活中应用的场景,孩子观察成年人在生活中使用加减法,比他们自己做很多口算纸都要强。在这个游戏里,孩子抽到越难的加法题,怪兽掉的血就越多,付出和收获成正比,对他们也是一个很好的激励。

#3 再见吧口算纸!

如果不用口算纸的话,如何提升孩子的数学能力呢?

关于孩子的加法学习,大家可以先参考我两年前写的文章,理解加法到底是在做什么;再看看接下来的那篇文章,深入了解孩子学习加法的几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可以采用什么样的操作方法,支持孩子的加法学习。

对于没时间回顾旧文的读者,以下我选取几个重点,简单给大家讲一讲。

1. 数学对话

实际上,关于孩子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能力,这几年教育学界有一个特别热门的发现:孩子小时候,成年人跟孩子日常对话中出现的 " 数学对话 "(number talk)的频率,和孩子在小学时的数学成绩是正相关的。也就是说,大人和孩子聊的数字和数学越多,孩子数学成绩越好。

什么是数学对话呢?就是这样的对话:

" 儿子你看,那个汽车的车牌号居然是 1234,比咱家的车牌号 1243 就小 9 个数,太巧了。"

" 孩子,爸爸减肥的任务就靠你了,你记得督促我测量体重,我们一起看看我每周能减几斤。"" 嘿嘿,上周 80kg,今天 77kg,减了三公斤!那就是整整六斤啊。"" 啊呀,上周 77kg,今天 78kg 了,怎么反而重了一公斤?"

" 咱们班今天有三个小朋友没来上学,他们的早饭、午饭、晚饭都给剩下了,所以这里有九份剩饭。"

有的大人,习惯于把这些数学藏在心中,而直接陈述结果。比如说 " 这猪肉涨价了 " 而不说 " 这猪肉涨了十块钱一斤 "。如果家长或者老师能够有意识调整的话,可以尽量让自己脑子透明一些,把自己思考的数学过程尽可能跟孩子说出来,仅仅这样就会产生巨大的效果了。

2. 桌游

桌游里面隐藏的数学太多了,不管怎么玩都会起到很好的练习效果。我认为如果小学数学课内一半的时间都拿来给孩子们玩桌游,这些孩子在数学测试上的成绩不会低于同龄人,但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则会远远超越同龄人。

我家里饭团最喜欢玩快乐小恐龙(Happy little dinosaur),肉丸最喜欢玩璀璨宝石(Splendor), 爸爸最喜欢玩 Set,妈妈什么都喜欢玩。即使是最简单的小恐龙这样的蛇和梯子游戏,只要每个格子都标记数字,那么扔骰子往前走路,不就是加法的过程吗?而在璀璨宝石这样的简单策略游戏里,同时考虑多种宝石的数量,等于是在练习数组加减法。像 Set 这样六岁孩子都可以玩得很好的游戏,则是在做三元域上的几何。

至于各种游戏中的策略和概率,实际上是非常高级的数学了,很多甚至超出了高中数学的范畴。而孩子通过参与游戏,已经可以切身体验到这些高深的数学现象了。硬核家庭甚至可以考虑 D&D,减攻击加伤害的技能到底值不值呢?这是个二次曲线求顶点呀。

3. 实际应用

大多数知识最快的掌握方法,就是直接拿来用。比方说,怎么让孩子们快速学会拼音?我想,只要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只能用拼音打字发短信的手机。上课时不许说话,但是允许他们偷偷彼此发信息聊天。很快,所有孩子就都变成拼音大师了。

大家开动脑筋,生活中处处都是使用数学的地方。只要大人允许,孩子很快能在各个场景中熟练使用数学。为什么说只要大人允许呢?因为我们现在的孩子," 活 " 得太少," 学 " 得太多,大人往往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给包圆了,孩子不是在上课、就是在上课的路上,能真正用数学的地方太少了。

我这里随便写几个,大家也可以参考我们公号文章里面的各种方法。

让孩子买东西。如果大人平时去超市买菜,可以把当天的购物清单和预算交给孩子,让他去挑选、比价、计算如何在预算内买到想要的菜。更小的孩子可以从简单的一样、两样东西买起。

给孩子一个 ipad,每天让他玩玩游戏。比如让他打植物大战僵尸,很快他就能熟练掌握 25 倍数的加减法,因为一个太阳赚 25,所有植物的价格也都是 25 的倍数。还有之前风靡一时的游戏 2048,玩一玩很快就能把 2 的幂的加法熟练掌握。跟桌游一样的道理,ipad 上面的游戏众多,蕴含的数学难以尽述,只可惜孩子们能用来玩游戏的时间实在太少了。

让孩子考家长。给孩子一个白板和马克笔,平时没事就让孩子在白板上出题考家长。家长回答完了之后,孩子要判阅并且打分。

#4 结语

回归主题,我们今天讨论了口算纸的利弊,以及一些改良和替代思路。

口算纸最有用的地方在于它是一个出色的测评工具,用来考核学习成果是非常快捷、简便、有效的。

当它被迫用于学习和练习的目的时,教育者应该让孩子有充分的时间去自主探索和尝试,多给孩子留下 " 偷懒 " 的口子以帮助他们理解真正的数学,进行适当的重复以促进孩子的真实学习,并及时调整成适宜孩子的难度,尽量少浪费孩子的时间。

当然,当条件允许的时候,我们鼓励减少口算纸的使用。有的人会选择费钱费精力费大人,从而省孩子。有的人会选择省钱省精力省大人,因此费孩子。口算纸毫无疑问是后者。

最终,是否要选择用口算纸来提升孩子的数学能力,怎样选择都没有对错。每个家庭和每个班级都有各自的背景和情况,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

作者:Yilong

编辑、排版:邱天

题图:Serena

支持阿肉阿团,

欢迎点赞、在看和分享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逗玩.AI

逗玩.AI

ZAKER旗下AI智能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数学 教学 阅读 规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