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种日历 09-07
只剩50余只的戈壁熊,首次在我国现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最近,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在新疆伊吾县发现了戈壁熊,这是我国境内首次发现有戈壁熊的分布。

在新疆伊吾县下马崖乡拍摄到的戈壁熊红外相机照片|伊吾县林业和草原局

戈壁熊(Ursus arctos gobiensis)是世界上最濒危的棕熊,是蒙古国的 " 国熊 "。它是棕熊的一个亚种,一度只剩下 20 多只个体,以前只在蒙古国西南部的大戈壁保护区(GGSPAA)内发现。它们食性单一,性情隐秘,科学家还在努力了解它们。

戈壁滩上的棕熊 | gobibearproject.org

强大又脆弱的戈壁滩  

蒙古国与中国接壤处的戈壁沙漠是全球第五大沙漠," 戈壁 " 一词也来自于蒙古语的 " Говь ",指沙漠或砾石荒漠。这里温度跨度极大,冬季可达零下 40 摄氏度,夏季则有 40 摄氏度;年降水量仅有 190 毫米,仅相当于一场大暴雨的 24 小时降雨量。

戈壁里常见的地貌 |   gobibearproject.org

在这样贫瘠的环境里,是零星分布的绿洲(oasis complex)撑起了戈壁滩的生态系统。这些区域常有地表水分布,滋养了植物,动物也随之而来,在这里觅食、喝水。

戈壁熊主要以绿洲中的植物为食,然而,单一的食性也使得它们格外容易受到环境破坏的影响。如果戈壁滩变得更干旱,可供取食的植物减少,它们就面临饿肚子的威胁。自从上世纪 70 年代以来,受到水源竞争加剧、人类活动范围扩大等因素影响,戈壁熊的分布范围缩小了 60%。除此之外,它们还受到偷猎和非法采矿的威胁。

灌丛里的戈壁熊|gobibearproject.org

为了保护戈壁熊和其他野生动物,蒙古国设立了" 严格自然保护区 "。自 1985 年起,蒙古国开始在春季和秋季为戈壁熊投放食物,包括小麦、玉米、胡萝卜和芜菁。科学家还在投食点架设相机、采集毛发,以了解戈壁熊的种群构成。2009 年,科学家只找到了 21 只个体;而到了 2021 年,这个数字终于上升到 51 只。

尽管如此,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戈壁熊的评级仍然属于极危(CR)物种。

熟悉又陌生的蒙古 " 国熊 "  

尽管贵为蒙古的 " 国熊 ",又亟须保护,但戈壁熊对人类来说仍然相当神秘

戈壁滩原本就人烟稀少,戈壁熊又性情隐秘,倾向于回避人类放牧地和定居地,科学家长期以来难以准确掌握它们的生存状态。著名野生动物学家乔治 · 夏勒(George Schaller)曾于 1989 年到蒙古进行野外调查,采购物资时只能找到几罐花生,显然不够让一支科考队在荒漠生活数周。最后,多亏了当地老乡热情招待,那次科考才能完成。

蒙古国央行于 2017 年发行的戈壁熊纪念银币,售价为 30 万图格里克(约合人民币 800 元)| news.mn

在 20 世纪 90 年代之后,蒙古国趋于开放,戈壁熊和其他野生动植物资源得以进入国际科学界的视野。

为了更好地保护戈壁熊和戈壁滩生态环境,2018 年起,中国政府援助蒙古国戈壁熊保护技术项目正式启动,这也是中国政府首个野生动物保护技术援外项目。科学家们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了更深入的调查,了解戈壁熊取食植物分布状况,并架设了更多红外相机进行持续监测。期待在未来几年,这个项目能告诉我们更多关于戈壁熊的信息。

在水源地洗澡的戈壁熊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 人民网 - 国际频道

万物既伟大又渺小  

戈壁熊得到了更好的保护,近十几年的调查也显示种群数量有回升的趋势,然而,它们的未来仍然并不乐观。

夜空下的戈壁熊|gobibearproject.org

首先,戈壁熊的种群还是太小了,最乐观的估计也只有不到 100 只,遗传多样性太低。

在广阔的戈壁滩上,戈壁熊极低的种群密度,还意味着个体在发情期可能难以找到配偶。而且,已知的 51 个个体中,只有 15 只雌性。科学家最初怀疑,可能是因为两性活动的范围和模式存在差异,导致雌性更容易被调查所遗漏;但结合多种调查手段进行统计之后,他们排除了这种可能。

其次,就像其他许许多多的物种一样,戈壁熊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随着戈壁滩的环境变得更加恶劣,温度升高,降水减少,戈壁熊将面临食物短缺的威胁。气候变化还会导致局部极端气候事件更频繁地发生,对于这样只分布于特定区域的小种群来说,一次气象灾害就足以给整个物种带来灭顶之灾。

在绿洲中穿行的戈壁熊|gobibearproject.org

戈壁棕熊是受到人类世影响的众多动物的缩影。它们并未经历有针对性的大量捕猎,却因为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扩张,生存空间不断遭到压缩。

作为唯一生活在荒漠环境的棕熊亚种,科学家认为,它们很可能携带着一些独特的突变,从而适应了严酷的环境。希望它们能一直留在我们身边,等待揭开这个奥秘的一天。

参考文献

[ 1 ] Tumendemberel O et al. ( 2021 )   Ecosphere   12 ( 8 ) :e03696

[ 2 ]   Tumendemberel O et al.   ( 2015 ) Ursus 26 ( 2 ) :129-142

[ 3 ] IUCN Red List: Brown Bear

[ 4 ]   McCarthy T ( 2020 ) Nature 579 ( 7798 ) :338-340

[ 5 ] 人民网:中国帮助蒙古国保护濒危 " 国熊 "

[ 6 ] 人民网:中国援蒙戈壁熊保护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作者:玛雅蓝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逗玩.AI

逗玩.AI

ZAKER旗下AI智能创作平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