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新知 09-05
这家获米哈游吉比特投资的公司又出动作游戏了,创始人:这个市场好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题图   | 《刃境》

作者 | 祈雨

上海魔剑网络在业内实在算不上知名,融资履历却相当不错。成立短短六年时间里,他们拿到了米哈游、吉比特和雷霆游戏的投资。

创始人走叉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学院,读的是和游戏八竿子打不着的室内设计,毕业后进入久游成为了一名策划。三年后,他开始了第一次创业,和伙伴一同出走创立了上海方寸科技。

方寸时期,走叉的作品主要是《怪物 X 联盟》和《魔天记》。

《怪物 X 联盟》是一款宠物养成手游,也是公司的第一款作品,上线九个月就拿到了近 6200 万的流水——方寸也正凭此获得了奥飞娱乐的青睐。

在奥飞娱乐全资收购方寸后,走叉又担任了《魔天记》的制作人,这是一款回合制 RPG 修仙手游。该游戏获得了当时的顶流网文 IP《魔天记》授权,同时由网易代理运营(同时也是网易 2015 年第一款代理 IP 手游),一时风光无两。

然而,做完《魔天记》后,走叉沉寂了一段时间。「就想做动作游戏」,这么一个念头成为了重新开始的起点。走叉开始了自己的第二次创业——这回就是专门奔着做动作游戏去的。

新公司上海魔剑网络的第一款产品是《魔渊之刃》——这是一款暗黑风格的动作 Roguelike 手游,由雷霆游戏负责发行。游戏在上线首日斩获了 iOS 免费榜第 2 名,畅销榜第 36 名的成绩。雷霆游戏母公司吉比特在当年(2020 年)财报当中将《魔渊之刃》作为贡献收入的新游戏代表提及。

《魔渊之刃》iOS 免费榜 + 畅销榜成绩

对于一个当时仅有十来个人的魔剑网络来说,第一款作品能拿到这样的成绩很是喜人。趁着这样的势头,魔剑网络很快就立项了第二款产品《刃境》,同样是动作 Roguelike 手游,如今已在 TapTap 上经过几轮测试,目前质量和反馈都还算不错。

如今来看,《魔渊之刃》所拿到的成绩的确有些运气成分,然而,如今已经不是 2020 年,动作赛道已经涌现出了不少有力的竞争对手。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如魔剑网络这样的小公司现状如何?未来又该如何调整?带着这些疑问,游戏新知和走叉聊了聊。

「以为自己做老板很不错就出来了」

Q:当初为什么会进入游戏行业?

A:首先我是一个特别爱玩游戏的人,我是同济大学建筑学院学室内设计的。那个时候上课老师说谁谁谁被誉为建筑设计的未来之星,被评为未来之星的时候是 55 岁。我心想 55 岁都快没未来了,算了,我还是选自己喜欢的行业吧。

我既然喜欢玩游戏,就去设计游戏。毕业的时候投了上海的久游、九城和盛大三家大游戏公司,都拿到了 Offer,久游是第一个拿到的,就去了久游上班。

Q:为什么会开始创业?

A:原来在方寸科技,公司被奥飞娱乐全资收购了。我呢,年少无知,以为自己做老板很不错就出来了。但做老板会有很多时间花在跟做游戏无关的事情上,表面上看时间被占走了百分之二三十,实际上精力上被占走了六七十。

Q:创业做的《魔渊之刃》和《刃境》都是动作游戏 +Roguelike,是因为擅长还是喜欢?

A:因为喜欢动作游戏。比如说《艾尔登法环》《只狼》啊,包括最近的《黑神话:悟空》我们(团队)基本上都在玩,大家心里还是很喜欢玩动作类型的游戏。动作游戏是我们团队的一个梦想。

肉鸽是我们做下来之后觉得大家比较喜欢的元素,它让局内有一个随机,(玩家)很容易获得的爽感,是一个非常好的游戏体验。

《魔渊之刃》画面

Q:之前做的是修仙类游戏,好像跟创业的项目关系不大?

A:我其实特别喜欢修仙,平时最多看小说就是看修仙小说,以前做的《魔天记》其实在战斗玩法上是有创新的。在游戏当中,玩家可以放法宝放神通,还有一个法宝对拼。

我们团队喜欢做在战斗上有创新的产品,会考虑到战斗和核心表达的契合度。我对《只狼》评价是最高的,玩家扮演的是一个忍者,而所扮演的角色和战斗方式是非常契合的。

如果我们要再做修仙,我其实也想过,但是也先等有一个好的 idea。

Q:公司有米哈游、雷霆和吉比特三家投资,能讲一讲是如何谈下来的吗?

A:米哈游的投资是在当时(我们)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给的,应该是对我们最初的想法和对人的认可吧。认识大伟哥很早,当时米哈游还在做《崩坏学园 2》,后面有机会就聊了这个事情,投资是 2018 年的事情,那会《崩坏 3》上线了,米哈游已经很成功了。

吉比特最开始是因为《魔渊之刃》Demo 接触上的,Demo 在 TapTap 的反响也不错。雷霆游戏(注:《魔渊之刃》的发行商)的话,是出于对产品的看重,我们所选择的赛道和他们需求的品类是契合的。

雷霆是属于战略上的合作伙伴,最开始《刃境》预期也是要代理给雷霆的。

Q:《魔渊之刃》取得的成绩符合你的预期吗?

A:确实比预期高很多,一方面是发行商雷霆游戏在帮我们做一个放大,另外一方面可能是运气比较好,市场在比较好的一个时间段。

Q:之前《魔渊之刃》上线前的采访当中,有个程序说想要开上特斯拉,还有一位策划想要买房,这些都实现了吗?

A:特斯拉开上了,房也买了,但是好像跟我们公司没什么关系。(游戏新知:是靠自己的工资存出来的?)加上人家也结婚有对象了,一起努力的。

Q:最开始创业的时候卖掉的那套房子赚回来了吗?

A:这个别提了,但是要对未来有信心!现在没赚回来,不代表未来赚不回来!

Q:工作室现在规模多大,每个月成本需要一百万吗?

A:没有,我们现在规模只有三十个人左右。现在大家也是比较艰苦,在等《刃境》上线这样一个阶段。

中间有将近增加到 40 人以上,但是后来也做出了调整。我们之前建了一个小团队做一个小游戏,后来发现确实不太适合。

当时不是看到《迷雾大陆》(一款 Roguelike 小游戏)也很火吗?我们总觉得自己做起来不是很快的嘛,但做了一个小游戏,要找发行要买量,买量这些事情我们一点都不懂。就觉得怎么买都很贵,也回不了本,这里面有太多对于我们研发团队来说是未知的东西。

在复盘的途中就遇到了,这不是我们擅长的,我们擅长的可能还是做玩法,而不是研究 ROI。

「一代赚到的钱全部投到二代了」

Q:能透露一下做《刃境》的成本吗?

A:一开始的时候人数是要比一代要多的。刚开始创业的时候人是很少的,七八个人,然后到上线也只有 15 个人。二代刚开始立项的时候就已经有十几个人了,做到现在的话已经有接近 20 个人。

一代开发成本很简单,就是大概 800 万不到吧,应该总共也就这么多现金,用完的时候刚好是上线。二代目前花掉了 2500 万左右。基本上我们团队的钱做一代赚到的钱全部投到二代了。

(注:在走叉的描述当中,《魔渊之刃》和《刃境》分别被称为一二代产品,为方便提问,游戏新知在采访中沿用了相同的称呼。)

Q:有考虑过不做《刃境》吗?

A:这个不符合当时的心态,当时我们应该挺成功的,想着我们快点做一个二代。我们最开始是因为觉得《魔渊之刃》有很多遗憾或者错误,希望当时是能够尽快出一个产品去把这些问题解决掉。

比如说一代后期的数值没有控好,二代想去努力证明自己有能力把这个平衡数值的问题解决。还有内容被消耗得特别快,导致我们后面做很多决策的时候,都直接单纯增加了一些养成维度或者是系统来延长玩家的在线时长,但这样就会给玩家带来不好的体验。

Q:《刃境》的游戏剧情比较薄弱,这个是一开始的预设吗?

A:我们的产品开发周期还是很长的。一代产品是 2020 年 9 月份上线的,正式上线接近一年后准备打造第二款产品。《刃境》启动研发大概是在 2021 年的 6 月份,到如今有将近 3 年的时间。

当时野心有点大,做了很多东西——比如说大地图玩法,有丰富的剧情和人物。但我们有点怕 hold 不住那些内容,一个是团队比较小,缺乏成本去做剧情,再有一点我们的核心用户会觉得讲太多故事,还有点拖游戏的节奏。这个效果不理想,导致进度往回拉。

大概去年 10 月份我们就往回拉进度。我们本来预期还挺高的,发现真的 hold 不住,在那个阶段也调整了预期。

Q:《刃境》的核心机制「削韧击飞撞墙」,是怎么想到这个点子的?

A:每次我们做游戏的时候都想在战斗体验上去做一定的创新,定下了这样的目标,我们所想到的第一个点是,战斗体验上我们想做得更具有动漫感,因为我们本次采用的美术风格偏向漫画或者是动漫的风格,但我们不是全 3D 视角,这对我们来说有一定难度,(所以)我们看了不少经典的动漫桥段。

比如说像《海贼王》这些动漫,经常会一拳或一脚直接把你击飞出去,撞到树上把树撞断,再把你撞到墙上。那我们就觉得,这个点其他游戏还没有做过,又很具备动漫感,我们就将这个点引入到战斗当中,让它成为游戏中重要的战斗体验。

《刃境》削韧击飞撞墙机制

其实跟我们 IP 最契合的是《死神》,它也是有一个刃的概念在的。本来有想过跟人家去联动,但我们是小公司,这个后面再考虑吧。

Q:游戏当中的无尽模式耗时大概在半小时,为什么会设计成这么长时间的对局?

A:其实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认为是一个难点,我们自己也明白肯定是时间越短越符合手机用户使用习惯,但是我从没有装备到收集完所有装备,然后使我的套路产生一个变化,产生一个局内成长才能带来一个爽感,(这个过程)时间越短难度越大。

Q:我们观察到闯关当中 Boss 房间设计了限时,角色的数值其实跟付费点又是挂钩的,这样的设计好像给玩家带来不好的观感?

A:是的,本次测试中我觉得这是暴露出来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我们策划开会讨论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觉得让玩家在前期要告诉玩家哪些养成点是不付费的,让玩家感觉最直观最快的提升伤害的手段肯定不是充值。

让玩家完全明白我在这个阶段是应该通过装备,收集装备然后提升装备的等级,然后收集对的词条,然后凑出更好的羁绊,然后来打过关卡,或者提升自己的操作。

Q:操作是提升幅度最大的,然后其次才是数值?

A:是的。我是这么觉得。

比如说玩家获得了刃之后,然后他能够玩到更多不同的套路,这是我们主要的一个收费点。到底是一个数字卡点卡住我,还是说只是提升了一些这个套路的体验,玩家心里其实是有杆秤的。

然后装备这一块是数据维度,其实我们想让玩家知道这一块是不付费的,目前我们就是觉得做得不是特别好。我们可能后面对于怎么样开这个池子,还是不开啊,怎么样获得这个魂器,重新再做设计。

Q:《刃境》会做赛季制吗?

A:会的,但是不会清东西,会重新设计一下,因为一代赛季会把那个装备什么全部清掉,要重新打重新升级,玩家确实体验不太好。那这个二代都会想办法去做一些新的那个维度,然后只有这些维度是在赛季中会起到作用,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来做赛季的玩法。

Q:未来的话二代会不会有工会或者是佣兵玩法的加入?

A:二代先把这个工会玩法做好,一代有一个团本,当时其实是有一部分用户是特别喜欢的版本,然后另外一部分用户因为进不去本啊,或者没人组他,会觉得这个特别不好,二代希望是说先把这个问题去做一些解决。

Q:我们看到美术似乎用了 AI,AI 在其中承担了哪些工作?

A:我们曾经把游戏发给一些 UP 主体验,也有 up 主说这个都是 AI 画的,我们美术听到了心里就被暴击了,他还难受了好几天,他觉得我只是画得差,为什么说是 AI 画的。

美术是我们团队一直上的短板嘛,我们也没有招到特别厉害的美术,基本还是原来的美术团队。第一年大概都花在美术的学习过程,我们先做一版,再迭代,然后慢慢进步才有现在的水平。

Q:那现在迭代到第几个大版本了?

A:第三个。

Q:所以是没有 AI 作图?

A:AI 的作用大部分在前期,给我们提供一个灵感。我们会输入一些想要什么样的角色,然后去看 AI 生成的图片,给美术提供一些素材,但还是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去画。

之前游戏内有一个角色头像选择,我们一直忘记画了,为了能开始能够使用起来,我们就网上找了一些头像图一个个放好,然后人家说你们这是 AI 画的吗?我们一看,确实噢,这一部分漏画了,后来就全部替换掉了。

我们也不抗拒 AI,如果 AI 能画出比我们好或者是符合我们风格的(作品),那我觉得也可以用。

Q:那这款游戏还是会给雷霆发行吗?

A:我们最开始这款产品(《刃境》)的预期也是要代理给雷霆的。后来游戏重新改成了一个垂类产品,他们也觉得团队可以自己做一下发行,积累一下经验。

这款游戏现在是计划我们自己发行。所以现在还是属于一个省吃俭用的状态,在发行上会找一些合作的伙伴帮我们去解决一些问题。

Q:现在的动作手游市场环境,会不会让我们的团队越来越有压力?

A:那肯定啊,我们都觉得这个市场好卷的。

「我们也在往这个方向上努力」

Q:《刃境》有大致的上线时间吗?

A预计在今年上线,努力一下吧,看能不能做到。

Q:对游戏上线后的表现有什么预期?

A:这个问题比较难说具体的。

第一现在这个环境也是竞争比较激烈嘛,一代上线的时候类似于在一个市场空白阶段,大家会有很多新鲜感。那现在的话,已经是很难让玩家有这样的想法了。这个产品的创新程度也没有到这样一个高度。所以得结合玩家在游戏中的体验反馈来看。

最近这段时间是整个行业会比较难一点吧,可能对于我们的感受上来说就是会焦虑一点。这类产品它不像大作能够吸引眼球,也不是买量小游戏 ROI 比较好的。既不能通过 B 站的视频吸引眼球,又不能通过买量。

我们还是想耕耘一种玩法,然后去集中市场某一部分用户,去做你想体验的游戏,你在别的游戏中体验不到,那我就做这样一个产品,无非是我现在更难去找到这些用户在哪里嘛。

Q:您有对这个《刃境》的目标受众做一些划分吗?

A:我们的核心玩家,应该是喜欢玩有挑战的动作游戏,又喜欢有一定的养成和 Build 的用户。

我觉得会不断涌现出来会有这样的用户,我们这次测试,明显能看到年轻人的占比也是其实是第一的。

我们自己的划分 16-25 岁是第一个分段,这个占了 45% 吧,而且几乎都是男性。这一次测试也是 95% 的男性占比,我也比较意外还有 5% 的女性玩家。

Q:目前这个版本测试下来的话,有什么样的玩家反馈可能是你没有想到的?

A:我们大部分的矛盾点其实都有想到一些吧,然后只是说这个幅度到底是怎样一个程度,这次就是希望在测试中去确认,测试之后,我们发现养成系统上的幅度和之前想的不太一样。玩家上来比较难感知到养成点的付费并不是特别重要,这个问题上还是没有考虑周全。

(游戏新知:那这个问题如何解决?)我们做好引导,游戏很多地方就是一个慢慢收集的过程。在这个维度付费并不需要特别大,只是补一些急需要的东西,让玩家快速成长一下,然后跟着活动走。那玩家知道你这个付费点不是特别深的,大家都是慢慢积累,无非是我付一点钱积累稍微快一点点,体验就好一些。

Q:测试过程中有什么事情可以分享一下的?

A:说起这个,我还有个故事可以说一说,测试前我问我们技术老大说我们这个服务器不会炸服吧?要不明天早上我去拜一拜,他说拜菩萨还不如拜我,我说好,那我拜你,结果第二天还是炸服了。我说拜你没用,下次还是要去拜佛。等下次测试的时候,我打算去龙华寺拜一拜吧。

Q:有没有一些跟玩家之间的比较有趣的故事?

A:在群里面有很多玩家会比较热情,然后然后会给我们很多意见,你可以看到他们每天都在说话,然后也一直在喷,但是你能感觉得到他其实希望这个游戏能更好。

这种垂类的产品目前不是很吃香,这次测试过后,两个月后还会再测一次,希望能够年底上线,未来能否回本同样是未知数。关于这次测试同样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付费引导和打击反馈。

Q:以前的经验有让创业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嘛?

A:有。这是一种感觉,我觉得我少走了,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少走了,只能说有的时候以前的经历可能对我有点帮助吧。

Q:在动作 + 肉鸽手游赛道,对未来有特别的看法吗?

A:大用户类型的产品或许会出现,但单纯迎合泛用户体验或者降低难度这些方法是做不到的。在某个时间,或许会有一家公司做出非常高品质的,用户量很高的产品,甚至产生一个出圈效应的产品。但我认为可能目前还没有人做到,不过已经渐渐有一些苗头了,虽然能力有限,但我们也在往这个方向上努力。

结语

走叉的理智和感性分布得很是均匀,他一方面会觉得「这个市场好卷的」,但是又一边能发自肺腑地说出「要对未来有信心!」。

然而,如今的市场环境当中,动作赛道的产品不再是稀缺物,甚至涌现出了一大批如《绝区零》《鸣潮》这一类顶尖质量的头部产品。由于受限于资金和技术,小型研发团队卡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处境当中,一是难以与头部产品竞争,二是尽管比小游戏质量好太多,但同时成本要比小游戏高昂。面对这样的情况,挖掘新颖玩法,创造独特体验,专注在核心用户身上或许是一条小公司可行的道路。

魔剑网络的确也是这么做的——及时调整预期,大刀阔斧地将《刃境》改回了垂类产品。然而,如今的玩家对于垂类产品的期待值同样已经被拔得很高。单从本次测试的游戏质量而言,魔剑网络的《刃境》在玩法上和核心体验上已经定型,游戏的完成度已经达到了足以上线的水平,尽管和一线大厂的产品仍有差距,放在十几个人的小团队当中肯定算是不错的水准。

未来会如何,谁都无法下定论。这个时代,这个市场,有初心也看结果。

/ END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逗玩.AI

逗玩.AI

ZAKER旗下AI智能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上海 创始人 雷霆 ios 网易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