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 08-22
奥运会攀岩比赛连拿两牌!「地狱难度」线路背后,定线员是份怎样的工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tiyu1.html

 

中国队又一次在奥运赛场上创造了历史。

刚刚结束的男子速度攀岩决赛中,中国选手伍鹏以 4.77 秒的成绩夺得银牌,与第一名仅差 0.02 秒。

就在 24 小时之前,另一位选手邓丽娟以 6.18 秒的成绩获得了女子速度攀岩项目的银牌。两天之内中国攀岩在奥运赛场上连拿两块,奖牌数实现从 0 到 2 的突破。

接下来在 8 月 9 日(周五)将迎来男子两项全能的决赛;8 月 10 日(周六)是女子两项全能的决赛比拼,遗憾的是本次中国选手无缘全能赛决赛。

如果说速度攀岩考验的运动员自身体能的速度与爆发,全能(攀石和难度)比赛的则是需要通过不同的 " 线路 " 来区分难度,呈现选手的水平。

本次奥运会的全能赛在半决赛阶段的比赛上定线员就为选手设定了 " 地狱难度 " 的攀爬线路。男子攀石半决赛没有一位运动员成功完攀四条线路;日本攀岩运动员森秋彩在女子攀石半决赛后采访说 " 第一条线自己爬得心都要碎了。"

" 定线员 " 正是这些攀岩线路背后的设定者。

新青年试验场,体验派聚集地,这一期的 "WOW 人类 " 栏目,后浪研究所派出观察员前往岩时攀登中心和一位 " 大佬 " 定线员学习定线员如何在墙上设计出有趣的攀岩线路。

给攀岩线路设计 " 灵魂 " 的人

2024 年 8 月 5 日至 10 日,运动攀岩比赛在法国巴黎勒布尔热运动攀岩场举行。这是自东京奥运会后攀岩第二次亮相奥运会赛场。 

不同于上一届奥运会整个攀岩项目只有两块金牌,巴黎奥运会运动攀岩分为速度赛和全能赛两个项目,其中全能赛包含抱石赛和难度赛两部分,一共会有四枚金牌。 

本次中国攀岩队一共有 7 人进入奥运攀岩项目的角逐当中,其中包括男子速度赛龙金宝、伍鹏;女子速度赛邓丽娟、周娅菲;男子两项全能赛潘愚非;女子两项全能赛张悦彤、骆知鹭。 

如果说观众看乒乓球比赛因为比赛局势瞬息万变需要上 " 呼吸机 ",那么观看速度攀岩比赛经常会 " 忘记呼吸 ",眼睛一闭一睁速度攀选手就上演 " 空中飞人 " 登上 15 米高的大岩壁。有人调侃," 火锅里的毛肚还没烫熟,选手已经比赛完了。"  

速度攀的岩壁上的岩点一直都是固定的,相当于是开卷考试,可以在赛前无数次练习来考验运动员对于岩点攀爬的熟悉程度和爆发力。 

全能赛的两项比赛都有时间限制,难度攀岩是选手们在 15 米高的大岩壁上攀爬定线员设定好的路线,攀爬得越高得分越多;抱石攀岩是在 5 米左右的岩壁上攀爬,完攀线路越多,尝试次数越少得分越多。最后将抱石赛和难度赛的总分相加,参加全能赛的运动员得分越多排名越高。 

其中抱石赛极具 " 观赏性 ",攀岩运动员会在各个岩点中 " 飞檐走壁 ",甚至有的动作只用一两根手指拉起整个身体,仿佛重力对于攀岩运动员来说 " 不存在了 "。作为观众看着选手们不断尝试、摔倒、飞跃也心跳急速,手心冒汗。 

全能赛中设定的攀岩线路是灵魂,这些由定线员设计的线路在比赛开始之前都是保密状态,运动员在上场前后也要被关 " 小黑屋 "(休息室)。 

这些线路 " 灵魂 " 的设定者就是定线员。

韩国定线员金东炫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职业:定线员就像是电影导演,每次定线就像是创作剧本,参赛选手则是其中的演员,当剧本完成后,演员们就必须按照剧本的要求进行演出。 

自从 2021 年攀岩亮相东京奥运会之后,这项小众运动也在一二线城市的白领圈层中火了起来," 白天上班,晚上上墙 " 一度成为不少攀岩人的新状态标语。 

《中国攀岩行业分析报告》(2023)中显示,2023 年⼩红书约有 " 攀岩 " 相关笔记 65 万 +;2019-2023 年之间,⼩红书站内年度发布攀岩笔记数量增⻓了 30 倍。 

岩馆数量的增长更是直观说明了这一点,截⽌ 2023 年 12 ⽉,⼤众点评数据统计显示,中国⼤陆地区(不含港 澳台)现有商业攀岩馆数为 636 家,相较 2022 年初统计的 485 家,增⻓了 31%。 

随着不断增多的岩馆和更加频繁的换线需求,也让定线员成为一个圈内的热门职业,优秀定线员在一线城市都是需要抢着招募,而且岩馆还经常去请国外的定线员来定线。

我们也在攀岩热潮下集体加入了这项运动,每一次攀爬时都会跟身边的人交流线路和解法。作为攀爬者很好奇定线员如何设计出这些有趣的线路?定线员都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定线员究竟是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丝滑操作背后,是二十多年的攀爬经验

攀岩已经成为一线城市的一项 " 网红运动 " 也让岩馆们卷了起来,线路更换越来越频繁。以北京为例,大部分岩馆一个月到一个半月就会把之前定的线路完全更换一遍。

6 月底,周一早上十点,3 位定线员准时出现在了岩时攀登中心。

这家位于北京西三旗总建筑面积 2800 平方米的岩馆是北京最大的岩馆,参加本届奥运会的中国攀岩选手张悦彤、骆知鹭之前也在这里训练过。

墙壁上之前的线路已经拆完只剩下空白的岩壁等待创作,空旷的场地中间堆满了各色各样的岩点等待挑选,整个现场看起来就像一个 " 施工现场 " 一般。

这次的主定线员是岩时特邀的一位定线员谢卫成,他是一位 IFSC(国际攀岩联合会)国际定线员,级别为 L2,参与国内外比赛定线场次超过一百场。本次获得巴黎奥运会男子全能赛资格的潘愚非是他的徒弟。此外,还有两位岩时攀岩场馆的定线员充当他的助手。

定线员的培训体系分为国家级定线员和 IFSC 国际定线员 L1-L4,其中 L2 可以在洲际比赛中当主定线员,L4 则是可以在国际比赛中担任主定。

目前国内获得国家级定线员证书的定线员有 200 多人,而 IFSC 国际定线员仅为个位数。

一到场地,谢卫成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埋头开始在满地的岩点中进行挑选。这天第一条要定岩时攀登中心二楼的一条 " 网红线 ",这条线难度并不高只有 5.10,由 " 凹造型 " 的大型岩点组成,攀爬者可以站在大造型点上拍美美的照片。

选好造型点后,谢卫成就和副定线员一起上了升降车拿出冲击钻,毫不犹豫地搬起大岩点开始咔咔往岩壁上钉点,过程极为丝滑和流畅。在旁人看起来他好像不用思考一般,拿起岩点时脑中就已经有了整条线路的样子。

一时之间,千米的空旷空间里只有嗡嗡的冲击钻的声音。谢卫成工作的时候也极为专注,不到两个小时就在升降车里上上下下好几趟定完了第一条线路。

第一天从早上 10 点到下午 4 点,他几乎没有休息过,话也非常少,只偶尔简短地和副手交流几句,一直沉浸在自己定线的世界里,云淡风轻地就定完了四条线路。

实际上定线是一个相当费脑力、费体力的辛苦活。我们尝试了一下,搬动那些大的造型岩点异常沉重,是对体力的极大考验,而且站在升降车里定线因为高度和冲击钻的震动整个车体非常晃。谢卫成歇下来时开玩笑说," 从车上一天下来,晕得要死。"

直到一整天定线工作结束,谢卫成才有时间休息和我们坐下来聊一聊。

在普通人眼里完全看不出门道的定线,在定线员心中自有一套章法。丝滑的定线操作背后都是他二十多年攀爬经验和定线经验积累化为的直觉反应。

谢卫成在定线之前会得知岩馆想要定的这条线难度,然后根据难度来挑选主要岩点,脑中根据岩点就会构想出这条线主要的几个攀岩动作,把这几个主要岩点定上去调整好角度再补充一些小的支点,最后再整体试爬和调整。

作为攀岩初学者在听谢卫成讲解时都有些理解困难,在实际操作中一条线路需要考量的因素还更多,例如需要考虑攀爬的人群有力量和臂展不够的小孩。岩馆还要造型好看,定线时他好几次停下纠结,嘴里念叨的不是动作,而是岩点配色怎么选。

比赛线、岩馆线,两套思维方式

随着国内岩馆数量的增多,谢卫成在给赛事定线之余也会受邀到岩馆为岩馆定线,让更多的普通攀岩爱好者也能感受一把 " 比赛卷 "。

不过,谢卫成在定比赛线和岩馆线时会有两套思维方式。

给比赛定线,除了第一要素安全之外,定线员更多是需要考量每一个点都能够有难度区分,争取每一个点都能卡住不同能力段位的选手以区分成绩。比赛考验的是选手的综合能力,所以在一条线中定线员会尽量融合更多的攀爬技术和风格。

此外,因为比赛还有观众观赛,动作的观赏性也是定线员的一大考量因素,让选手在安全的范围内做出高难度动作让观众看了 " 手心冒汗 " 或者 " 跃跃欲试 "。

虽说定线员是出题人,但当题目发出去后,他即将面临的是参赛选手和观众的多方审判。

在攀岩比赛中,如果有一条线路好几位选手都没能成功完攀,在角落里观赛的定线员也得汗流浃背了,这说明,这条线定得多少有点 " 失败 "。

谢卫成想起 2012 年 10 月吴江汾湖国际攀岩大师赛上自己第一次作为国际比赛的主定线员去定比赛线路时,定完线后心理压力大得来好几个晚上都没睡着觉,脑子里不停复盘自己的线路。一会担心所有人都爬上去,成绩并列了可就尴尬了;一会又担心万一比赛的时候有选手失误,没有挂好快挂,受伤了怎么办。

在给岩馆定线时则需要考量线路的趣味性,动作不一定要特别难,但是得有趣才能吸引更多的普通人来攀爬。此外,给岩馆定线还得更多的换位思考,同一条线男女老少都会攀爬就得思考不同的人能不能过这条线。

作为一名能力很强的定线员也经常会高估普通岩友的攀爬能力,谢卫成在定线时,一旁协助的岩馆定线员经常也会跟他讨论,某个地方得再加一个支点,不然很多普通岩友根本搞不定。

兴趣驱动出来的定线员,还挺抢手

谢卫成是国内最早一批接触到攀岩的人。他 1999 年接触攀岩,2007 年开始从事定线相关工作。

在 1999 年,他在广东在一个小区的运动会馆内第一次接触到了室内攀岩,据他回忆,那时候除了高校内的攀岩队,业余攀岩爱好者也就五六十人。

当年他们的攀岩环境也相当 " 野生 ",谢卫成第一次去野外攀爬时也没学过野外先锋保护,找朋友借了两根安全带出发了。那次他们只借到了一双高筒攀岩鞋,四个高矮胖瘦不一样的朋友就轮着穿。

谢卫成从学校毕业后,进工厂上了一个月班就崩溃了。这种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完全不是他想要的人生,跟不少青年人一样陷入了 " 对无意义工作 " 的怀疑之中。

那时候他已经在国内的一些小比赛中崭露头角,凭借着一腔热血,他直接就辞去工作来到中国野攀胜地阳朔,一边当义工,一边玩攀岩。

有一部记录美国攀岩发展史的纪录片《山谷崛起》记录了早期一群嬉皮士在优美胜地的野攀故事。谢卫成觉得自己早期的状态和在美国玩野攀的这群人挺像的,没有钱,没有专业装备,也没有技术指导,全凭热爱就驻扎在了阳朔。

谢卫成在阳朔认识一个攀岩的老前辈,在他的指导下谢卫成初步学了先锋保护。那时候国内根本没有学习攀岩的途径,他们就凭借这看国外一些攀岩比赛或者纪录片的视频资料自己学习,一点点摸索。

2001 年,谢卫成去北京上了国内最早一期的攀岩初级教练员班才开始接受系统性的攀岩知识培训。直到 2008 年,国内才有了第一期定线员培训班,这时定线员才逐步成为一个职业。

不同于第一代攀岩人和定线员的 " 野蛮成长 ",现在不少岩馆的定线员已经是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员。

我们访谈了两位就职于岩时攀岩馆内的定线员,两人都是 90 后,之前就读于体育学院的体育类专业,专业内就有攀岩这门课,甚至在学校时就是校攀岩队的成员。

随着国内岩馆数量的增长对于攀岩教练和定线员的需求也在同步增长,不少岩馆都会跟体育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例如这两位定线员在大学的时候就已经在岩馆做过不少攀岩教练的实习,毕业之后直接就来到了岩馆工作。

现在很多岩馆的定线员也并没有专职从事定线工作,而是在岩馆内一边当攀岩教练,一边做定线员。

两位定线员也提到,在学校时更多学习的攀岩技能,定线属于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在大学时跟着高年级的学长零散学习了一些知识。但是真正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定线员则是在岩馆不停地跟随主定学习训练,以及去参加国家级定线员培训才逐渐完善了自己的定线技能。

一位定线员告诉我们,因为这个圈子其实还比较小,大家都相互认识。之前自己裸辞想要休息一段时间的空闲期,不少其他岩馆的主理人都在问他要不要来工作,可见一位成熟的定线员在一线城市十分抢手。

WOW 人类做过不少 " 小众新职业 ",我们发现在大众兴趣极为分散的市场状态下,找到自己热爱的事情,那些 " 非主流 "、不被收编的选择,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后浪研究所 ",作者:普通小夏,36 氪经授权发布。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逗玩.AI

逗玩.AI

ZAKER旗下AI智能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攀岩 奥运会 半决赛 丽娟 巴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