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智慧 07-29
向东走不通,向东偏南10度行不行?——遵行不变规律,保持灵活策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 Author 徐继军

作者|    徐继军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副总裁、高级合伙人,华沣管理研究院院长

来源   |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管理智慧

咨询合作 | 13699120588

先解决认知问题,再来解决具体问题。

文约 4600 字 | 预计阅读 12 分钟

前几次参加 3+1 论坛时,我一直对宏观经济趋势悲观,但最近我的观点有很大的改变。之所以有这个改变,不是因为形势变了,而是对事情的认知发生了根本改变。尤其是最近对日本历史很感兴趣,看了很多这方面的资料,启发很大。今天就从这儿讲起。

先解决认知问题,再来解决具体问题

今天讨论降本增效、提升效能这个命题。今天的大背景是现在经济形势不好,这个其实不用讨论,大家都知道。大的经济变量基本没有让人高兴的,人口问题、债务问题、国际关系、政治格局等,几乎没有太好的消息。但是,如果站在更长的历史角度看,这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新问题。

为什么说读日本历史对我有很大启发呢?

日本现在有很多企业寿命活过 1000 多年的,五六百年的企业都有很多。活得最久的金刚组已经有 1400 多年了。1400 多年是什么概念?意味着这个企业经历过日本的战国时期,经历过德川幕府的闭关锁国时期,经历过日本被炸成废墟的时期,然后又从废墟中崛起的时期,所有这些时代它都经历过,但是它活下来了。

而且这样的企业在日本不是一家,而是有好多家。这些企业经历了时代浪潮的大起大落,但是依然能够活到今天,这说明时代变化很正常,经济低迷衰退是常态,企业可以找到自己穿越周期的方法。

我们学经济的人都知道,经济发展就像波浪,有起就会有落,有经济快速发展必然有经济衰退,这就是正常的周期波动。我们今天之所以感到特别难熬,主要是因为我们刚刚经历了三四十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经济持续增长的状态,基本上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衰退,这就像是 " 夏虫不可语冰 ",基于有限的经验和感觉理解不了。

世界本质就是波动和变化的,这是常态。既然是一个常态,就要看看别人是怎么经历这个常态的。我们并不特殊,甚至我们的快速崛起也并不特殊。仔细想一想,1945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德国这两个国家重新崛起为世界强国,并没有用 40 年,从 1945 年算起到 1980 年,也就是用了 30 多年,从二战废墟开始,日本企业就已经在很多行业把美国企业打败了,导致 1980 年代开始很多美国企业开始学日本了。

把视野放宽一些、把目光放长一些,我认为现在的问题也不是一个了不得的问题,无非是历史的一个正常波动而已。关键是我们自己不要认为自己很特殊,搞得惊慌失措,没必要。我们还是要学会用马克思的观点看世界,历史地看、辩证地看、发展地看问题。我们先要解决认知问题,否则问题就真的变成问题了。

基本的经济规律丝毫没有发生改变

现在我们要的不是恐慌,不是紧张,而是理性的反思。为什么这么讲?因为经济的基本规律并没有发生改变。说一千道一万,企业存在的理由还是要为客户服务,让客户购买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只不过客户的需求发生了改变。既然客户的需求发生改变了,企业就应该随之就变。这种变化从未终止,这本身也是企业生存的常识。

有三个基本点可以拿出来说一说。

1. 企业经营管理的底层逻辑其实都是一个基本结构。

企业无论是在做价值创造,做战略规划,做组织效能提升,还是做顶层设计,其背后的结构是一个。是什么结构呢?这个结构非常朴素,企业的存在是因为客户,企业要为客户创造价值就要做事,做事就需要一个业务流程,无非是做不同的事用不同的流程而已,企业要做得就是把流程跑通、把整体效率提得更高。

什么叫更高?更快一点、更省一点、结果更好一点。要实现这个目的,企业的组织能力就要有支撑。组织由人构成。那就要看人才队伍如何建设和组织,人来了之后状态得满足工作要求,那么就通过考核激励、文化建设等一大堆工作来调人的状态。至于能力要满足要求,培训、选拔、调配的一起上。企业问题不管从哪个角度入手思考和整理,最后都是这个基本结构。

2. 企业经营管理问题归因其实都是六个基本要素。

事情做不好,归因到最后,我发现几乎都是 6 个基本问题:

第一,看流程是不是清楚?如果做一件事情,流程不清楚,这个事肯定做不好,这跟人员能力没关系。如果流程效率很低,一件事情过程七绕八绕,怎么可能做得好?

第二,看标准是不是清楚?比如煎鸡蛋,如果工作的标准是放盐少许、煎至微黄,这个东西就不不是一个好标准,做得好做得不好完全看人。好的标准,应该说放盐 5 克,两面各煎 10 秒,这就能操作,谁做都差不多。这就是区别,没标准就很难保证事情的质量稳定。

第三,责权是不是对等?我要做事,但没权力,或者我只决策不担责,权责不对等,就做不好,这是组织体系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人没有动力的问题。如果评价机制、分配机制不值得员工去努力,事就就做不好。

第五和第六,都是人的问题,但分为两层:第一层,是人的能力确实差点,但工作态度没问题,想干好,那就要看是换人还是培养更有效;第二层,是这个人本身的价值观有问题,比如公司希望员工积极进取,但这个员工价值观特别佛系,就是不想拼,觉得朝九晚五的生活很幸福,那么这个人在这个地方就用不了,这是价值观的问题,根本培养不出来。

最终企业要解决问题,要懂得把问题分析仔细,把原因找准,把工作做细。无论宏观形势如何变化,这些都是企业的基本功,都是要练的。只不过形势非常好的时候,企业的基本功差点也过得去。现在形势不好了,竞争激烈了,企业的基本功就得够厉害,把过往该补的课补上。

3. 企业战略问题的思考都有十个基点

企业战略意味着方向和路径。我们在理解企业战略问题的时候,还是要找到基本点,然后以此为基石去理解企业,就更容易看清方向。这些基本点,类似于企业战略的第一性原理。比如,我们中学学习的平面几何,也就是欧氏几何,构建平面几何世界的方法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它基于几个简单的不证自明的公理,就推导出一个完整自洽的世界出来,一个稳固的平面几何大厦就出来了,其实企业同理。我近期按照这个逻辑在思考企业战略的时候,就发现企业的战略的确存在一些基本点,我初步总结为 10 个基点,用这 10 个基点去推导,很多企业战略问题就变得清晰和简单起来。

企业战略的 10 个基点,包括:

1 ) 企业因客户而存在。这个基本不用证明了,很容易证明,而且已经反复被证明了。

2 ) 企业以价值创造为使命。企业本身就是一个价值创造的系统,输入了资源,输出了结果,输出的结果必须得大于收入,否则这个企业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3 ) 企业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企业最终的追求,是持续地活下去。

4 ) 商业机会生生不息。任何时候都有商业机会。

5 ) 企业是环境的产物。企业不能背离环境大势,是输赢环境发展趋势的结果,企业必须得顺大势而为。

6 ) 企业生存于商业生态系统化之中。企业是不可能孤立存在的,思考企业问题,要充分理解关键利益相关方。

7 ) 企业的资源永远是有限的。这意味着企业必须要考虑商业模式问题,合作共赢是商业模式的核心。我认为这方面最了不起的证明,就是大卫 ·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8 ) 选择和努力无法偏废。不存在谁更重要的问题,去争论选择和努力哪个更重要毫无意义。企业选对了方向也可能做不成,当然企业光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也不行。

9 ) 未来基本是不确定的。除了明天太阳从东边升起我们知道,明天一定会发生什么其实我们是不知道的,不确定性是实际的常态。

10 ) 企业家的作用不可替代。企业家对于企业的作用如何强调都不过分,对于企业问题的思考和解决永远不能忽视企业家这个关键变量。

企业战略的十个基点,可以作为构建整个战略体系的基石,是企业战略思考的第一性原理。你会发现,我们想来想去的方法都是在这些原理的基础上打转转,这些原理并没有发生改变。

我想讲的第二大点,就是基本经济规律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环境出现了波动而已,而且这种波动也并没有多大,相较于世界大战中把国家炸平了,相对于闭关锁国、片木不可下海要轻得多,所以没什么可紧张,而是应该保持理性,建立正确认知,把企业的基本问题梳理清楚,把企业的战略破局点和价值创造点理清楚。

宏观形势变化意味着路径的调整

向东走不成,向东偏南 10 度行不行?调整一下而已。只要把基本规律理解清楚,在基本规律的框架下一切都可以改变。最近,我的团队给几个央企国企做咨询,对我触动很大。央企国企中,也有很多绝地反弹的案例。有些企业只剩下了一个牌子,折腾了几年又折腾出来几百亿规模,最近接触到了好几家这样的公司。

即便是原有的生意实在干不成了,怎么干?可以把资产卖掉,换成钱再干别的。企业战略 10 大基点中,就有一条商业机会生生不息。过去那些商人,不就这样干吗?干不成就卖了重来,人挪活,树挪死,实在不行咱们就挪一挪,无非是调整路径。就像《圣经》中的摩西出埃及,埃及混不下去了就回以色列。

我们仔细想一想,历史上有很多案例,比如诺基亚早年是干嘛的?是做木材生意的,最后做到了手机全球第一。比如 IBM 早年是干什么的?后来是干什么的?区别有多大!最近我看了微软的一个新闻,强烈感觉是这个公司又要崛起了,而且是王者归来的感觉。

微软是 OpenAI 的大股东,现在把 GPT4.0、画图人工智能等嵌入到自己的搜索引擎里面,跟浏览器绑定了,而且我看网上介绍,其功能极其强大。在搜索引擎领域,原来觉得 Google 几乎不可战胜,但是这下子眼看着微软就要起来了,挡都挡不住了。

原来觉得在互联网时代,微软都几乎是一条死鱼了,已经没什么搞头,但是随着 OpenAI 人工智能的强势崛起,微软却眼看着要实现绝地反击的戏码,现在轮到 Google 傻眼了,这件事往前追溯一年可能谁都想不到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可是,现在它就出现了。

总结一下上述内容,我认为要先解决认知问题,深刻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底层逻辑。然后在此基础上,做好两方面基本功的建设:

1. 企业基本功建设。企业以价值创造为使命,企业本质上就是价值创造系统。我的团队在帮助中国物流集团推动价值创造行动的过程中,我们将思考成果写了一个讲义,第一个基本点就是企业是一个价值创造系统,有结构、有输入、有输出、有反馈。

要把企业价值创造的逻辑理清楚,我们通过企业价值地图,梳理价值点、关键指标、关键要项、行动举措,从上到下层层打通,使公司各种能力建设都围绕价值创造这根主线去开展,并将不创造价值的内容剔除。所有人最终都要回答一个基本问题,你的客户是谁,你在为谁创造价值。

2. 人的基本功人的基本功,其核心是管理者的管理基本功。前不久给中石化做项目的过程中,我们通过梳理发现管理基本功是有结构的,这个结构存在结构层次。最核心的管理基本功是什么呢?我们分析之后发现是团队管理。高绩效团队的建设和管理是管理基本功的核心。

管理的本质,是组织别人做事情。企业中的任何管理者,上到董事长、总裁,下到班组长,无论在哪个级别,其实管的都只是一个团队,都是通过团队把事情做好。其他一些基本的管理能力,比如对标管理、项目管理、变革管理、标准化管理、创新管理、复盘管理等等,可以作为管理者基本能力进行训练和提高。

当然,还有基础的应知应会内容,比如财务报表如果管理者都看不懂,那就很难开展有效的管理工作了。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逗玩.AI

逗玩.AI

ZAKER旗下AI智能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日本 经济衰退 the 美国 阅读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