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以所谓 " 对等关税 " 为名,对中国及全球主要贸易伙伴滥施关税,4 月 7 日,全球金融市场遭遇 " 黑色星期一 ",多国股市受重挫,之后几天也普遍呈现剧烈波动格局。
美国纳斯达克指数 4 月 8 日至 10 日,三天振幅分别是 8.10%、12.66% 和 4.78%;
日经 225 指数 4 月 8 日至 11 日,四天振幅分别是 4.99%、3.96%、7.31%、3.83%;
欧洲斯托克 50 指数 4 月 8 日至 10 日,三天振幅分别是 3.37%、2.90%、7.71%。
4 月 2 日,美方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所谓 " 对等关税 ",其中给中国的对等关税达 34%。4 月 9 日,美国原定对华征收的 34% 所谓 " 对等关税 " 被升级为 84%,叠加此前累积的税率,总税率达 104%。随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继续对中国产品加税到 125%。
面对美国滥施关税,中国进行了坚决、迅速的反制。中国 A 股市场也没有像外围股市那样出现情绪化的大幅波动,而是走出自己稳步回升的独立行情,周一之后连续四天出现上涨。上证指数 4 月 8 日至 11 日,四天的振幅分别是 1.95%、3.71%、1.20%、1.19%,A 股市场本周是全球主要资本市场中波动最小、运行最平稳的股市。
A 股市场能够无惧美国滥施关税威胁,走出平稳回升的行情,与多方坚定看好中国经济,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充分认可当前 A 股配置价值密不可分。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央汇金以及众多企业协同行动,从资金支持、政策调整等多方面形成合力,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 月 7 日开始," 国家队 " 主力中央汇金以及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社保基金均表态增持 ETF;
国务院国资委公开表态,全力支持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不断加大增持回购力度;
北京、上海、山东等地方国资委出台稳资本市场组合拳;
险资、公募基金、上市公司也纷纷拿出真金白银大笔回购和增持。
据万得资讯不完全统计,本周以来共有 299 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公告,137 家公司发布增持公告。各家商业银行加快落地回购增持贷款,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授信金额均在百亿元以上。初步测算,4 月以来,市场新增股票回购增持贷款需求约 2000 亿元。
外资金融机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积极性也在显著提升。本周一(7 日),摩根资管一只新的指数基金正式发行,这是摩根资管第三次参与 A 股新指数的首批基金发行。此外,全球排名前列的私募基金,来自英国的宽立资本在今年一季度完成了三只基金的募集。从公司成立、管理人登记,到产品推向市场,宽立资本只用了大约一年时间。今年以来,安联基金、宏利基金、施罗德基金等纷纷瞄准中国金融市场中的高质量和极具增长前景的资产,推出了多只新基金产品。
目前,已有 9 家外商独资基金管理公司获准在华开展业务,其中,有 6 家为 2020 年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政策出台后新设的。截至一季度末,这 6 家新设外商独资基金公司共获批 41 只公募基金产品,产品规模合计超 463 亿元。
就在 3 月底,瑞银宣布,中国证监会已经准予备案其全资控股瑞银证券,未来,瑞银证券有望成为中国第五家外资独资证券公司。此外,包括城堡证券、瑞穗证券、花旗证券的设立申请也正在推进,外资金融机构对中国市场的布局进一步深化。
近期全球知名投资银行也分别发布研报,表明坚定看好中国股市。摩根士丹利认为,全球范围内,A 股市场更具韧性,应被视为对冲或分散风险的配置选项,因此,建议投资者在中国资产配置中加大比重。瑞银证券指出,市场的稳定需要大规模资金净流入的支持,放眼全球,当前沪深 300 指数的估值较 MSCI 新兴市场(剔除中国)指数有着 12% 的折价,较低的估值水平使 A 股市场具有更高韧性。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球知名投资银行对美国股市的观点,高盛策略团队认为:随着经济衰退风险加剧,美国股市抛售很可能演变为更持久的周期性熊市。
与一次性事件驱动型冲击不同,周期性熊市反映的是经济周期本身的变化。贝莱德将美股三个月展望从增持下调至中性,他们认为,鉴于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升级,预计美国短期内风险资产将面临更大压力。摩根大通则将标普 500 指数年末预期从之前的 6500 点下调至 5200 点,比 2024 年接近 5882 点的收盘水平下跌近 12%。并表示,悲观预期下,如果关税没有缓解,标普 500 指数甚至会进一步下跌至 4000 点。
桥水(中国)投资认为:当前美股估值依赖于双重支撑:一是美国公司持续在全球赚取超高利润的能力,二是国际资本对其保持高盈利能力的押注。随着各国加速推动 AI 技术本土化,并针对美国关税政策实施反制措施,美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地位及盈利能力可能快速衰减,美股当前股价显然尚未反映这一转变。
从宏观层面来看,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3 月份 PMI 为 50.5%,连续 2 个月运行在扩张区间;一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 89.5,较去年四季度上升 0.5 点,为 2020 年以来最高;此外,中国外汇储备连续 16 个月稳定在 3.2 万亿美元之上。新年以来科技创新取得重要突破,中国科技资产全球吸引力不断增强。更重要的是,面对外部冲击,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金融市场也会保持长期稳健发展。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