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指南者留学学员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J 同学
北京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
GPA:80.94 雅思:6.0
主要经历
工作
某科技大厂机械结构部 / 动力部机械结构工程师
科研
某某专利
某某专利
课程设计若干
竞赛
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录取学校
在大多数人眼中,我的大学生涯和职业生涯似乎都按部就班地走在正轨上。
本科期间,我顺利拿到了一家国内某科技大厂的 offer,这无疑是我学生时代最耀眼的成就之一。然而,这份看似圆满的成绩背后,却隐藏着一段鲜为人知的心路历程。
刚进入大厂时,我对未来充满期待。作为一名研发工程师,我每天都能接触到行业最前沿的技术,参与令人兴奋的项目。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工作渐渐显露出它的另一面。高强度的工作节奏让我难以兼顾个人生活。特别是在一个项目的攻关时期,由于时间紧迫和技术难题重重,我和团队连续奋战了数月。
每天半夜两三点走在回家的路上,那种身心俱疲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连续的睡眠不足加上巨大的心理压力,让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我开始思考,这样的生活真的是我想要的吗?难道人生注定要这样日复一日地重复下去吗?
就在这种矛盾的心情中,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一位已经出国留学的朋友向我描述了他的海外求学经历,那种自由探索知识和提升自我的氛围深深吸引了我。那一刻,我第一次认真考虑起留学的可能性。
尽管我的 GPA 并不理想,雅思成绩也尚未准备,但内心深处对未知世界的渴望战胜了现实的顾虑。于是,我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辞掉工作,踏上全新的求学之路。
这个决定看似冲动,其实也经过了深思熟虑。在做出最终选择之前,我仔细权衡了自己的优劣势。一方面,我在大厂的工作经验为我的简历增添了不少分量;另一方面,我也清楚地认识到,申请顶尖的海外院校需要全面且出色的综合素质。这不仅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更是一场对自我能力的挑战。怀着既忐忑又兴奋的心情,我正式开启了这段未知的旅程。
"
申请太晚,差点放弃 25fall
"
然而,现实状况给我泼了一盆冷水。
首先,我的大学 GPA 仅为 3.26,与顶尖名校的要求相去甚远;其次,尽管我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但这些并不能完全弥补学术成绩上的短板;更糟糕的是,我已经几年没有接触英语学习了,大学英语六级都没考过,这意味着要在短短数月内完成语言测试的准备。面对如此紧迫的时间,我内心的焦虑达到了顶点。
最初的几周,我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中。甚至一度考虑将申请时间推迟到 26 年,以便有更充裕的时间准备。但随着截止日的临近以及无业在家所带来的不确定性,我不愿意再浪费宝贵的时间。
经过反复权衡,我决定立即投入申请,并尝试通过短期的高强度学习提升语言水平。这个决定虽然冒险,但却让我有机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逆袭。
除了大厂的工作经历外,我还有两项专利成果,这两项专利不仅展示了我的专业能力,也可以为我的申请增加独特的亮点。此外,我还积极联络曾经的导师和同事,争取他们的推荐信支持。这些优势让我在申请材料准备上找到方向。
指南者的专业让人放心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指南者。最初的印象是这家机构的专业性和细致程度超出了我的预期。在与顾问老师沟通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对每一个细节的关注,无论是申请流程的规划,还是文书内容的打磨,都体现出极高的专业水准。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服务环节包括规划咨询和文书写作指导。规划老师根据我的背景和兴趣,帮我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势学科和发展前景,给出了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建议。而在文书写作方面,文书老师展现出了极强的责任感和创造力。他与我开会交流,不仅深入挖掘了我的个人经历,还将我的专利成果和工作经历完美地融入到申请材料中,使得每一份文书都独具特色且逻辑清晰。
除了专业的服务,指南者还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申请工具和资源。指南者 APP 可以方便地看每个专业的介绍,以及往年的录取案例。也有学校的招生说明会与往届学院的分享。这些资源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也为我的申请过程增添了更多的可能性。
同时,虽然我并没有选择港新两地联合申请的项目,但是指南者的老师还是鼓励我用写好的文书自己尝试投递,最终也幸运地拿到了 offer。
总的来说,指南者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份申请服务,更是一种全方位的支持体系。从最初的迷茫无助,到最终成功获得心仪学校的 offer,可以说,如果没有指南者的帮助,我很难想象自己能顺利迈出这一步。
一个月成功突击雅思
在决定申请留学的时候,我的雅思成绩还是一片空白。这对于申请顶尖院校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然而,经过深思熟虑,我决定不再拖延,而是选择在短短一个月内集中突击备考。这个决定听起来有些冒险,但在当时的背景下,却是唯一可行的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指南者的老师赠送了我一份指南者雅思录播课,本课程设计科学合理,既有系统的讲解,也有做题技巧的说明。
这里也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日常:
1、起床后,花两小时时间听力练习。在泛听过后,我会将错题的片段反复精听,并将高频但不认识的单词记录错题本进行背诵。
2、进行阅读练习,通过分析错题,精读文章,以及结合指南者雅思录播课学习阅读的技巧与方法不断实践,保证每天至少完成一套剑桥雅思的模拟题,并将重点的错题掌握。
3、关于写作,找到往年的雅思真题进行练习,利用 ai 帮我打分以及分析不足。从而掌握了雅思写作题型以及重要的得分点。
4、学习搭子很关键。我和一位同样准备雅思的同学每晚共同练习口语。在练习中,我们会互相扮演考官和考生的角色,轮流提问和回答。这种方式不仅能增加练习次数,还能及时发现彼此的问题所在。
5、除了常规练习,我还充分利用了各种在线资源,并且利用各种零碎的时间背单词。这些碎片化学习方式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却能在短时间内积累大量实用技能。
最终,在三周后的雅思考试中,我取得了 6.0(5.5)分的成绩。虽然成绩不高,已经足够让我安心提交申请。
拿下港大、南洋理工双 offer
等待 offer 的过程无疑是既煎熬又充满希望的。
特别是当看到港大和南洋理工的推研通知时,那种既兴奋又忐忑的心情难以言表。作为一名申请人,我深知这份通知并不意味着最终录取,而仅仅是一个初步的认可。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迟迟未收到正式 offer 的消息开始让我感到焦虑。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看到港大推研超发的消息后,这种不安情绪更是被无限放大。
为了缓解焦虑,我尝试发邮件给港大与南洋理工大学的招生办公室询问进展,但却始终未能得到明确回复。与此同时,其他几所目标院校的申请状态也迟迟没有更新。
在这种情况下,我不得不考虑最坏的结果,就是被全拒。
然而,在三月初的一个下午,我发现港理工的系统状态变化了,在晚上 12 点,刚准备睡觉,手机忽然振动了一下,我紧张又期待的打开手机,果不其然,是港理工的 offer,这一刻,我心里的石头落地了。在后续的一个月,我又陆续收到港大,港城市,南洋理工的 offer。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申请的不确定性,它不仅仅是对个人耐心和心理承受力的考验,更是对决策能力的锻炼。在面对多重选择时,保持冷静和理性显得尤为重要。而最终能够收获两个顶尖学府的青睐,则是对过去一年努力的最大回报。
留学之后,我想继续深造
在经历了留学申请的洗礼后,我对未来有着清晰而坚定的规划。目前,我倾向于继续深造。
香港大学提供的教育资源和国际化环境让我对其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在这里,我可以接触到更多前沿的学术理念和技术趋势,这对于开拓视野和提升竞争力都非常有利。此外,香港作为一个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城市,也为国际交流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我相信,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平台上,我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
至于具体的深造方向,我目前还没有做出最终决定。不过,无论是在人工智能、自动化控制还是智能制造等领域,我都希望能够专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向。这些领域不仅符合我个人的兴趣爱好,也与我的专业背景高度契合。通过系统化的学习和实践,我相信自己能够在学术上取得更大的突破。
当然,也不能排除未来转向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如果在研究生阶段发现某些行业更具吸引力,或者遇到更好的就业机会,我也会认真评估并作出相应调整。无论如何,我始终坚信,每一次选择都是通往梦想的必经之路。只要始终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回首这段从大厂到留学的旅程,我深切体会到人生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起初,我从未想过会走上这条道路,但正是这份意外的转变,让我收获了超越预期的成长。从最初的大厂工程师身份,到后来仓促决定留学,再到最终圆梦港大和南洋理工,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惊喜。
在这段经历中最令我感慨的是,成功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离不开每一次失败和反思,每一滴汗水中的坚持,以及每一个陌生人的善意相助。指南者的专业支持,让我在最迷茫的时候找到了方向;而突击雅思的经历,则教会了我如何高效学习。这些宝贵的经验不仅再塑了我的性格,也为未来的道路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面对学弟妹们,我想说的是,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许你的起点并不完美,但只要你敢于迈出第一步,勇敢追求梦想,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正如我所经历的那样,有时候看似不利的条件,恰恰是你成长的契机。所以,请相信自己,珍惜当下,用心去体验每一段独特的旅程吧!
END
▼
需要一对一留学规划指导
扫码获取专属顾问咨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