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17小时前
Meta VS华为、小米,谁将主导AI眼镜的英伟达时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文 |   港股研究社

2025 年,AI 智能眼镜将成为端侧 AI 的战略级交互入口?

纵观全球主流科技大厂,Meta 最早将于今年年底推出首款带高清电子屏幕的 AI 智能眼镜 "Hypernova" 剑指苹果生态;谷歌正在收购加拿大眼球追踪技术公司 AdHawk,重启十年前的智能眼镜探索;亚马逊承诺推出基于 AI 功能的智能眼镜;三星将于 2025 年第三季度推出 AI 智能眼镜。

目光回到国内,最新消息,此前传得沸沸扬扬的小米 AI 智能眼镜将会在 4 月发布,2025 年将有小米、华为、百度、字节跳动等多家科技公司推出 AI 眼镜产品。

这场由端侧 AI 引发的交互革命,是否将迎来 " 英伟达时刻 "?AI 智能眼镜会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下一代计算平台吗?

中美巨头竞速:高端生态 vs 价格破冰

自从 Meta AI 智能眼镜 Ray-Ban Meta 销量突破 200 万副,整个产业都被引爆。忽如一夜春风来,业内普遍认为,2025 年是智能眼镜元年。

不过,蓄势待发的中美科技巨头们,却走出了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美国厂商正在依托成熟的云端 AI 基础设施和品牌溢价,以抢占高端市场,通过硬件创新与生态绑定建立壁垒。

继平价爆款 Ray-Ban Meta 之后,Meta 正在加速开发智能眼镜的高端豪华版本。据了解,这款代号为 "Hypernova" 的智能眼镜设备定价预计超过 1000 美元,最高可能达到 1300 至 1400 美元。凭什么卖这么贵?从外媒披露的技术细节看,Meta 新智能眼镜的 " 手势操控 + 单目屏幕 " 功能,明显是瞄准了苹果的智能生态。

无独有偶,亚马逊也宣布推出新款的基于 AI 功能的智能眼镜,直言 " 更好地与这家社交媒体巨头在智能眼镜领域进行竞争 "。

这也意味着,Meta、亚马逊、苹果等厂商正在 " 默契 " 地瞄准对新科技更敏感的高端市场。

与国外大厂不同的是,中国厂商有望通过 " 本土化应用创新 + 价格下沉 ",推动 AI 智能眼镜在国内消费电子市场普及。

随着中国企业的 " 跑步 " 入场,AI 智能眼镜拉低售价成为市场预期。据悉,今年上半年有望发布的小米 AI 眼镜将全面对标 Meta Ray-ban,与歌尔合作打造,并以小米自有品牌形式发布。据维深信息估算,小米 AI 眼镜的税后综合成本约 1281 元。

小米的 " 价格杀手 " 身份不必多说。凭借供应链整合能力与线上渠道穿透力,小米有望加速 AI 眼镜在中端市场的推广。

图源:小米

巧的是,作为华为在 AI 硬件领域重要的生态伙伴,闪极科技旗下闪极 AI 拍拍镜走的也是极致性价比路线。此前,创始人张波就表示 " 要走雷军的路 ",最终将闪极 A1 定价为 1499 元,共创版售价 999 元。

依托国内成熟的消费电子产业链,中国科技厂商在成本方面较海外公司具有显著优势。

今年,百度、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都将发布自己的 AI 眼镜产品,激烈的市场竞争预计将显著加速 AI 眼镜价格下沉。东北证券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3 月,全球已有超 40 家厂商推出 50 余款产品,供给激增推动终端均价从 2023 年的 8000 元下探至 3000 元区间,为消费级市场放量奠定基础。

总之,目前 AI 眼镜市场呈现 " 双轨竞争 " 格局,美国厂商主导高端市场,中国厂商加速向大众市场普及,AI 眼镜的商业生态正在快速完善。

问题是,AI 眼镜,会是万亿消费电子市场的下一个增长引擎吗?

从消费电子周期看 " 百镜大战 ":重定生态位

近两年,消费电子行业一直在鼓吹智能穿戴设备的 "iPhone 时刻 "" 英伟达时刻 ",这背后是智能手机已成为红海市场。尽管经历了 2024 年回暖,但智能手机增速放缓趋势未变,行业仍在等待一个 " 英雄登场 "。

号称 " 解放双手 " 的 AI 眼镜会是答案吗?

目前来看,作为技术创新的焦点,AI 眼镜仍然面临低渗透、场景碎片化等一系列难题。换句话说,AI 眼镜尚未证明自己是一个应用潜力巨大的 " 独立入口 ",而非手机附庸。

而要打破这一困局,需要厂商实现 " 技术 - 场景 - 生态 " 的多维突破。

首先是技术方面还存在不小突破空间,比如光学技术尚不成熟、端侧 AI 算力提升带来的功耗增加等。

光学是 AI 眼镜行业的关键竞争点,但近期歌尔光学消费者事业部副总经理赵鑫就指出了当前业界各种主流方案的一系列不足:" 在光机侧,如何做到全彩的小型化光机是非常关键的;在波导侧,怎么把亮度和均匀性做好,并把彩虹纹、漏光等一系列副作用给消除掉;在模组侧,如何在像素级的情况下去校正显示上的一些不足,以及解决近视方案,并让眼镜变得更加美观。"

另一方面,AI 无疑是智能眼镜的核心卖点,业内普遍希望眼镜成为 AI 和人交互的独立入口。比如,豆包大模型产品解决方案总监邢孝慈就提出,所有的智能硬件都可以用 AI 重塑一遍,眼镜在未来会是把所有类型的 AI 大模型最大化,让更多人去接受的一个入口。

然而现实是,搭载 AI 后,端侧算力导致的功耗问题十分严峻。Meta Hypernova 虽采用端云协同架构缓解算力压力,但依赖手机连接削弱了独立性。

因此,技术上,厂商还有很多需要攻克的节点。而国内聚集了歌尔光学、TCL 电子等一众消费电子零部件顶级厂商,未来谁将率先拿出更好的解读方案,就有望成为新赛道的 " 果链三巨头 "。

除了技术外,场景与生态也是关键问题。这个问题本质是,AI 眼镜厂商有没有找到明确的生态位。

生态位直接影响消费者选择逻辑,不光是买谁家的 AI 眼镜产品,更是要不要买这类产品。就像新能源汽车品牌从传统自主品牌中突围一样,理想汽车通过 " 移动的家 " 概念抢占家庭用户市场,而小鹏以 " 全球领先的 AI 智驾 " 吸引科技爱好者,问界主打 " 华为 inside" 标签,明确的生态位推动了新势力的市场教育。

AI 眼镜要从 " 功能机 " 向 " 智能终端 " 跃迁,成为继手机后的下一代交互入口,不能只靠一个 "AI 大模型 ",更重要的是使用场景和价值明不明确。

目前 AI 眼镜理想中的高频使用场景包括商务办公(字幕投影)、跨境旅行(实时翻译)、健康监测(AI 分析)等,厂商也主要针对这些场景做差异化开发。

比如,云计算领跑者亚马逊智能眼镜依托 Alexa 语音生态,开发更侧重家庭与办公场景的 AI 眼镜;从大模型入局的百度的小度 AI 眼镜搭载了中文大模型,将翻译等功能做得不错;市场也猜测,新款的小米 AI 眼镜预计在大模型的加持下,与全屋智能连接。

图源:百度

不难看出每一种路线,本质都是科技公司自身资源优势的放大和对细分需求的精准把握。关键是,AI 眼镜厂商必须在窗口期内占据一个优势生态位,正如当年小米在手机市场 " 交个朋友 "。

总之,从上游每个零部件的升级,到下游生态的全链条共振,多场景应用空间逐步打开,AI 眼镜终会迎来真正的爆发奇点。

AI 眼镜拉开端侧元年序幕,消费电子能否重回 " 黄金时代 "?

在消费电子的下个十年,智能可穿戴设备无疑是最大看点。作为端侧 AI 载体的 AI 眼镜,则是智能可穿戴设备赛道的 " 排头兵 "。

随着 Meta、华为、小米、百度、字节跳动等科技巨头集体入局,AI 眼镜赛道已经爆发在即。IDC 预计,2030 年全球 AI 眼镜市场规模将达到 5340 亿元。

透过 AI 眼镜看产业投资的未来机会,中美厂商 " 百镜大战 " 将加速智能穿戴设备的普及。

智能穿戴设备要接力手机成为消费电子新增量,关键在于能否做到 "Always-on"。除了技术上的门槛,这取决于两点:一是应用生态够不够丰富和易于使用,二是培养消费者 " 日常佩戴 " 的习惯。

前者意味着要提升 AI 眼镜的日常使用价值。AI 眼镜既可以是运动相机、蓝牙耳机,也可以覆盖现有手机端 APP,解放双手。

这就需要抖音、微信等内容平台去做适配 AI 眼镜功能的开发。而只有规模足够大、利益足够大,厂商才会愿意花费精力去做适配,就像当年安卓手机应用市场战胜诺基亚阵营一样。随着华为、小米、百度、字节跳动等厂商下场造眼镜," 众人拾柴火焰高 " 之下,这一进程有望加速。

后者则是一场行业与政策共振的商业化突围。

目前,行业已经找到一个比较明确的商业模式,即对传统眼镜市场的消费升级,因为这一消费群体本身拥有佩戴眼镜的习惯,更容易接受 AI 眼镜。

从市场空间来看,AI 眼镜对眼镜市场的存量替换空间巨大。引用博士眼镜 CEO 范勤的观点:" 全球眼镜行业的体量是 1 千多亿美金,一年售出大约 15 亿副眼镜,中国的眼镜行业体量是 1000 亿元人民币,销量约占全球的 1/4。当智能眼镜到来时,需要整个眼镜行业和这个巨大的市场全面拥抱新产品。"

市场空间巨大,政策也在推动 AI 眼镜商业化进程。今年多地出台消费补贴政策,第一个落地的城市是上海,当地买 Rokid AR Lite 的眼镜补贴后价格立减 500 元。紧随其后,深圳喊出了到 2026 年,AI 终端产业的规模要突破 8000 亿元的目标,点出 AI 眼镜是重点支持的品类。

在大厂加码应用生态,政策与市场共振之下,期待小米、百度、TCL 电子(雷鸟创新)等港股 AI 眼镜赛道的玩家能够跑出加速度,实现对 Meta 弯道超车的同时,开启智能穿戴设备的 " 英伟达时刻 ",吹响消费电子新周期的号角。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小米 智能眼镜 华为 亚马逊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