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屏息。
废弃工地,韩青和她苦苦追寻的碎尸嫌疑人仅剩一墙之隔。
她还不知道,那边已经紧握铁锁亟待碰面," 当心机械伤人 " 如预言高悬,血腥搏杀一触即发。
下一秒手机响起,死亡轻巧转了个弯,从剑拔弩张回归静水流深。唯有旁观者知晓,水面之下曾有暗流涌动。
《乌云之上》就这样反复在观众心尖拨弄,试图带着我们一起探出故事最让人着迷的边界。
往虚实混沌里探,也往善恶交叠处钻。
抽丝剥茧,探罪案迷雾
开场三分钟,暴雨就冲刷出一桩命案。
散落尸块,监控盲区,上来就给观众点未知和悬心,也给警察出难题。
韩青(孙俪 饰)和林嘉嘉(丁冠森 饰)这对老带新,虽然思路不太合得来,破起案来却都雷厉风行。
林嘉嘉倾向完美犯罪,认为凶手抛尸是走水泥路步行上山,虽然费时费力但能躲避检查,隐蔽性高。
韩青则不信什么完美犯罪论,一眼看出埋尸地点容易塌方,凶手不会是当地人,更有可能从公路开车远道而来。
谁才是对,事实说话。
这俩人合作的高效在于,一切情绪都为破案让步。
尽管不满领导突然塞给她个空降 " 关系户 ",一来就跟进大案,但不妨碍韩青冷着脸带人上山。林嘉嘉即使自知不招待见,还是积极提出想法,敢表达,也敢认错。
实验发现步行抛尸耗时远超预期,林嘉嘉果断否决自己之前的水泥路推论。而当发现嫌疑车辆出入时间真的间隔一个半小时,韩青的公路猜测也被推翻。
双方各猜对一半,但只要案件有进展,就都是赢家。
这种在真相四周摸索、螺旋推进的破案过程,比起一路绿灯的金手指爽文,反而更具纪实感。
尤其当这个过程同样发生在观众身上时。
百般揣度,莫过于亲身体会。
《乌云之上》一次性抛出了两桩案件,一桩碎尸案,一桩韩青前搭档钟伟(罗晋 饰)失踪案。
碎尸案是更能展现警方破案能力的明线,失踪案则隐于暗处,留给观众抽丝剥茧,拼出前情,才能真切理解韩青的角色心理。
剧情前期刻意隐去了钟伟现状,只有韩青一句台词表明他俩的搭档关系。
直到林嘉嘉回到局里要坐在钟伟的座位上,韩青的过激反应,才让人隐约预感钟伟出了事。
果然,随后队长就提醒她钟伟已经失踪 52 天。
而当韩青下班来到有男人生活痕迹的房间若有所思,又暗示他俩关系比搭档还要更深一层。
越往后看越觉得,从碎尸切入不仅是因为热开场更具冲击力,也是对叙事风格的定调——
零落的尸体,散碎的线索,同时为主角和观众设计了解密难题。
主角还原真相,观众猜测剧情。
比如警队内部争执浮出水面后,就能理解韩青为何执意寻找钟伟踪迹——既是担心爱人,也是想捍卫自己的精神锚点。
踏入警局第一天,钟伟就是带她入门的领路人,钟伟的失踪如理想灯塔熄灭,领导对钟伟失踪的态度让她陷入迷茫,警队出现内鬼的可能性更加深了这种不信任。
这种失落是对生活骤然脱序的无力感,不知道哪天身边就会空掉一块。人与人之间一旦失去联结,就会像浮萍一样,被命运的浪潮推离彼此身边。
当一切都变得不确定、不可信,就越需要抓住一些扎实准确的细节重建信任感。
所以,我很能理解韩青为何总能在某些瞬间,从林嘉嘉身上看见钟伟的影子——
她需要建立新的联结,林嘉嘉是新来的、干净的,不可能是那个内鬼,投射钟伟意味着韩青对他的信任逐步加深。
有意思的是,随着案件范围铺开,两条线竟然隐隐产生交汇。
碎尸案受害者、紧随而来的绑架案受害者,都与野力健身会所有关,而钟伟失踪之前正是查到了野力。
首播 4 集进展就如此迅速,显然剧情重点远不止这三四起案件,冰山之下必然还潜藏着一个更加庞大体系的故事脉络等待显现。
乌云之上,还有巨网。
生活外延,探人性深度
在拆解案件复杂性之外,《乌云之上》更耐嚼的是对生活的平实写照。
案件牵扯的范围虽广,却耐心描摹了每一个细节。
大胆采用多时空交叉叙事,将观众从全知的上帝视角剥离开来,任我们自行摸索。
对人性的判断,就在不断重塑又推翻的过程中变得丰盈。
光是确定碎尸案的受害者都暗藏几重反转。
受害者的靴子价格昂贵,顺着购买记录锁定野力会所前台白小蕙,片头插叙画面也给出白小蕙曾看到过杀人画面,惊恐躲回家后又被敲门声索命。
层层叙诡让警察和观众都以为死者是白小蕙,然而走进白小蕙的生活,又会发现,她的朴实外表和消费观与那双昂贵靴子格格不入,反而是她室友范灵灵短暂露面就提及巨款,妆容打扮也更符合死者特征。
死的究竟是白小蕙还是她室友?她目睹了什么又藏起了什么?为何案发之后至今不见人影?
出租屋内查出的两女一男生活痕迹,和那个男人暗示的 " 我知道你们的事 ",似乎隐藏着什么狗血故事,会不会是她暗害了昔日好友,才从此消失?
几个新角色的悲剧底色都太浓烈,孩子重病、急需筹钱的朴素妈妈,美艳大胆、手握重磅证物的年轻女孩,还有一个无底洞般的 " 毒虫 " 男友,似乎轻易便可以构想出无数种暗中背刺、互相利用的可能。
于是当事实反转,两个女孩的赤诚情谊浮出水面,单纯得让人心生歉疚。
那些被当作背刺的误解背后竟是一场 " 双向付出 ",一个为帮闺蜜筹钱舍身涉险,一个自身难保还坚持给对方家人 20 万 " 奖金 ",对比二人的已有下场或此刻处境,不免让人唏嘘。
还有范灵灵的男友邱海龙,出场就是索要毒资威胁白小蕙的狰狞恶人,以为至少会是推动女友死亡的一份子,没想到居然只想保护女友,连她的死讯都不知道,纯爱又好骗。
跳出固有程式后才发现人性的外延能有多神奇,可以如魔鬼般杀戮,也可以像天使般奉献,种种纷杂的可能性共同摩擦出生活的毛边。
《乌云之上》看到现在,最让我感受到 " 工具人 " 属性的是个只有一场戏的小配角,他的供词给出了抛尸凶手特征,开面包车、戴帽子和黑框眼镜的 50 岁老头。
但哪怕就这几分钟戏份,剧本也给他丰满了背景——
他是偷电缆的路上看见的,还好奇去挖过碎尸,被血迹吓跑后,再见到警察就害怕,生怕把事揽到自己身上,一进审讯室就积极举报 " 戴罪立功 "。
瞧,多切实的小九九,多生动的人。
会干坏事说错话,会自私怯懦,也会面对更恶者突然正义感爆棚 …… 就是这些互相矛盾的杂质凝成了鲜活的我们。
就像当警队有内鬼的怀疑一扎根,再看韩青身边人都带上了几分黑白难辨。
师父的女儿身患重病急需用钱,又和白小蕙儿子是隔壁病床交集甚多,身为老警员,探查点内部消息易如反掌。他对案件线索的好奇、莫名变得暴躁的脾气,会不会是出于心虚?
方队屡次因为韩青怀疑内鬼而生气,韩青叮嘱不能告诉别人的线索总会被他先知道,他又真的只是个讲规矩的领导吗?
乌云之上或许还是乌云,但没关系,重要的是,他们不缺继续向上探的勇气。
层层破云霭,总能见晴天。
女性视角,探情感幽微
有一点不得不提,《乌云之上》是难得将探案主视角锚定在女警的国产剧。
从这个选择就能看出主创的野心:不光要讲刺激悬疑,更希望从案件切口描摹人生最重要的幽微情感。
韩青一出场就有别于常见的主角形象——
碎尸大案,暴雨,又逢痛经,搭档失踪后随便一个路人背影都带点熟悉,压力一点一点加码,试探她的极限,密密匝匝扎得人神经紧绷。
女警总会更难,想出头就得更拼,韩青各项成绩最好,初入警局还是没人想带,还是钟伟帮她找了人才解围。
所以,知道为什么她不喜欢林嘉嘉还是尽职尽责当好师父了吧?我们常说需要更多女警,就是因为女性的共情与柔软会在这种时刻伸手打捞。
这正是韩青独特的魅力所在,她无需成为高大光辉的标杆,只用还原真实立体的鲜活女性。
她有可爱的人味儿:
能从错综复杂的谜团里挖出破案方向,路过一瞥的普通画面都能被她翻出来追查,但对奢侈品护肤品是两眼一抹黑;
敢对呛领导,又舍不得耽误查案,前脚刚发完火,后脚就怂恿徒弟去传话,能屈能伸。
也有不为人知的伤痛:
家里永远上锁的房间象征她封闭的心,父母车祸给她留下 ptsd,总怕身边人因她出事,线人被打、钟伟失踪都被她强行归咎于己,自愧自省。
命运重重一笔洇出的水墨,在个体身上长久留下痕迹。
好作品如何让人动情?
就是要在这些幽微处埋入真感情,对角色,也对观看者。
当我们对被噩梦缠身的韩青感到同情,对亲手毁掉前妻绑架案线索还无知无觉的吕建军感到悲悯,对白小蕙的妈妈大喊出的那声女儿快跑感到理解 …… 作品的生命力便已经深入我们的心。
如果说紧急定档是《乌云之上》给观众的小小惊喜,那么看完 4 集我确信,扎实质量是它早就准备好的更大惊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