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E蓓子 昨天
一口气刷5集后,我悟了:试错成本才是青春的高阶浪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最近几年的剧,基本都在想办法弱化男女主感情线。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剧一开始演感情线就开始扯淡,另一方面是现代人整体都不怎么信纯爱了,群内出轨 pdf 比嗑 cp 物料还多。

有俩 00 后,也是这样想的。

最近在播的《值得爱》里,有个颇有 reaction 风味的视角,是俩不信纯爱的蛋蛋后,无意中发现了一段记录 80 后 " 年代剧 " 纯爱纪录片。

两个像 QQ 秀的 80 后,吵架能吵出高光时刻,这画面还挺不可思议的。

本来嗤之以鼻是恋爱脑,结果越看越上头 ……

海淀区《麦琪的礼物》

王安宇扮演的男主周水,和王玉雯扮演的女主代大吉,俩在海南上学的大学生,不到两集就确定了恋爱关系,开始北漂。

已经很久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叙事了:

一个被绿的女大学生,去男生宿舍算账,然后遇到了渣男的舍友,两个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谈不上一拍即合又算不得是互不来电,但就是觉得对方有意思,于是走到一起了。

开篇第一集还挺无厘头的,但一口气看下来,无厘头并不是主菜。(谁能懂看到贴面膜不掀刘海让人多抓狂?)

和绝大部分爱情故事需要花费 20 集讲相遇、暧昧、结成正缘的开局不同,有电影梦的大四学生周水,得知愣头愣脑的代大吉在北漂筒子楼里受苦,二话不说跑到北京来合体北漂,开启了小情侣没羞没臊的日子。

没羞没臊,是一种客观描述。

老房子被隔成好几个隔间,有在 " 挖矿 " 的码农,有带着孙子摆摊的老头,有兼职打工的学生 …… 格子间之间,不可能存在什么绝对的隐私和秘密。

也有非常纯爱,纯爱到让人想落泪的时刻。

男主为了不想让女主担心,穿着玩偶服在路上装作路过的人偶,举牌子给女主加油打气;女主为了能赚钱应急,被拽到舞台上被迫扮丑;

如果说多数都市背景的爱情故事,会安排很大篇幅去讲矛盾本身,那么《值得爱》则是用很大篇幅去讲人性底色。

来北京想圆电影梦的周水,摄像机镜头不慎损坏,而将近半年都找不到工作的代大吉想要给他换个镜头。放在 00 后的视角里,这种行为只能被叫做是 " 恋爱脑 " ——

且不说 00 后里这样的纯爱少之又少,放在 80 后里,这样的情况也依旧是少见。

即使男主因为舍不得女主去打工,甚至把自己的艺术家梦想抛到一边,暂时当了一个务实的打工人,当了合格的 " 杰姆 ",去报答 " 德拉 " 的体贴,以 00 后视角,却仍旧多少看起来有点不解:

连吃肯德基都要一根炸鸡腿两个人啃,确实有够情比金坚了,但是再美好的感情基础,能对抗得了多久?

排除万难在一起,万难之后还有万难,那这感情还吸引人吗?

弗洛姆式爱情哲学

《值得爱》的调性是很明显的——

青春、色彩、张扬、文艺,很美好的各种元素组合。再配合王哥王姐两张非常文艺气质的脸,自然匹配 " 要是我年轻时候谈过这么一场生理性喜欢的恋爱 " 就好了的故事。

画面很美,叙事逼格也到位,只要看 10 分钟就可以确定,别说是细糠不细糠了,这早就脱离了糠的范畴,显然就是成年人该看的东西。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值得爱》有趣在:

这部剧拍得很像一种实验室对照组研究,把大家畅想的想要的爱情因素加进去,基本上以人本主义哲学家弗洛姆的爱情观为参照指标。

弗洛姆的观点是,爱这种事物,不管以什么形式出现,合格的爱一定有 4 个要素:关怀、责任、尊重和了解。周水和代大吉的关系便是如此,两人关心对方能到有些话不必说,亦能懂的程度;

即使做错了事儿,也能自觉担责,周水瞒着女朋友去当婚庆摄影,被发现之后恼火过但也会认错;互相的了解和尊重,更是到了基本上没法挑刺的水平,很多家长和孩子都不见得能这么互相了解对方。

是不是完全符合大众广泛接受的 " 健康爱情的样子 "?

然后呢,主创在这个基础上玩控制变量法,大环境因素的影响?加 20%;经济能力?加 30%;认识的不同人群造成的不同沟通感受?加 15%;不同就业经历带来的处世风格变化?加 25%……

家里人给你安排工作,你去不去?所有同事都在放空自我,确实也没啥事可做,不过这样就要异地,乐意吗?

特别有艺术梦,女朋友也愿意托举,当 " 李安的老婆 " 那样的角色,但自己良心过不去,对方的好心慢慢变成对自己的折磨。看到变世俗的自己,女朋友也很失望,是应该自觉先和对方保持距离吗?

基本两性博主评论出现的抱怨会分为两大类,女网友吐槽男的不上进、太抠搜,男网友吐槽女的不懂自己、太物质。

《值得爱》里,偏偏设计出一个宁可把理想和自尊这些常规借口放一边,也不舍得女朋友受罪的男生,和一个毫无物质之心的女生。

但,如果获得了一份得天独厚的真感情,又如何按照哲学家理论里 " 坠入情网 " 和持续的爱存在区别那样,要付出多少,才足以能维护有情饮水饱?

高规格感情关系的一切因素都在,还会有过不去的坎吗?

试错成本 ≠ 贬义词

这个剧很多时候我不想用 " 好看 " 去形容,虽然平心而论就是好看——

人美,镜头语言美,出租屋能拍得旖旎,得是有几分硬功夫。

不仅是俩主演眼神拉丝,剧中的大小配角都水平可以,不善言辞的健身教练和被学校退学的女大学生,被金融市场榨干积蓄的大姐大,一直没摘过墨镜态度冷漠但最后又帮了女主一把的女导演 ……

同样的剧情,放在某些叙事里可能是狗血式制造焦虑,《值得爱》里则是一种 " 有希望就好 " 的加油打气。

这种积极带来的美好感,也很美。

剧里的点点滴滴都在提醒观众,只要是个人,就在社会里生活,只要在社会里生活,就会有形形色色的人,只要有形形色色的人,就会有形形色色的事儿,只要有这么多事儿,感情就不可能是单一条件影响的唯一结果。

比起好看,我更喜欢用有趣去形容《值得爱》。

没啥特意上价值的地方,也没有喊口号的切片台词,但处处都会让人产生回甘。比如以 00 后的 reaction 机位二人组眼里,周水和代大吉有些行为真是太傻了,纯就是在浪费时间试错。

比如被出租车司机 + 不靠谱中介来回忽悠,漫无目的地求职 balabala。

不过回头一想,谁的生活里没有试错过呢?

与其说《值得爱》是一部都市爱情故事,不如说,是一部讨论 " 花时间去追逐美好,即使可能得不到,算不算浪费光阴 " 的故事。

试错可能是遗憾,却也没有必要翻来覆去地抵触。周水和代大吉的相处里确实有很多次不慎踏错,可也正是因为各种试错,成为了对方人生里无法取代的拼图。

就像人生可以允许 gap year 那样,青春怎么不能试错了?即使是试错,年轻气盛的时候试过错,明白了,那不比糊涂地长大要合理吗?

没有上价值观,却在剖析价值观;没有专门去强调青春,却每一句都是青春。

E 姐结语

现在的观众不爱看爱情,除了爱情剧这个领域本来就是一堆苟使之外,还在于太多人都对爱情本身没有幻想了。

为啥小甜剧经常拍完相识、暧昧、一点点小矛盾之后,大结局就是相爱,而不写确定关系之后的部分?因为相爱之后就要共同面对生活了,而生活无非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如果把爱情创作设计成一个函数,多数都是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顶点是确认关系。

而《值得爱》里体现的关系是:

会有一点想发疯的时候,但不会持续地发疯;能忍受长期的低谷,但忍受存在有效期;还有一些美好有最佳赏味期,年轻的时候没经历就是没经历,20 岁的穷游和 60 岁的豪华游,或许某些美好记忆,只有前者才有。

我一边看一边会有这么个感受。在我不到 30 但又快到 30 的那几年,经常有一种想法是,在 20 岁刚出头的时候有太多好东西没有享受过了,想来只是各种可惜。

但最近几年又可能会考虑,那时虽然好东西没怎么享受到,但凌晨 4 点起床去看日出、吃苍蝇馆子午餐的经历如果是现在去体验,很可能只会骂骂咧咧,而当时是没觉得多痛苦的。

《值得爱》里便是有这么几分意思。

现在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都很现实,不信虚无缥缈的东西,但周水和代大吉的 18 年交织在这个剧里并不只是一段爱情,还代表着一些年少轻狂时的选择、出于个人意愿的精神需求等 " 抽象 " 的事物。

精神需求不见得一定是和务实违背的东西,只是大家都不喜欢没结果。可没结果的事儿一定是亏了吗?

一部爱情主题的剧,不仅拍出文艺和美感,还拍出了些许哲思味儿,怎么办?有脑子的人就是很难抗拒这种剧啊!

今天的深夜话题:

你的青春有过 " 试错 " 体验吗?

来评论区聊聊吧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qq 王玉 北京 高光 出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