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市场新闻
1、美股低开高走,三大指数集体收涨,纳指涨 0.87%,标普 500 指数涨 0.67%,道指涨 0.56%;新股 Newsmax 跌超 77%,市值蒸发逾 230 亿美元,该股此前两个交易日大涨超 22 倍。大型科技股多数上涨,特斯拉涨超 5%,亚马逊涨 2%,英伟达、苹果、奈飞小幅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 0.08%,中概股涨跌互现,拼多多、爱奇艺、阿里巴巴跌超 2%。美股指期货盘后大跌,截至发稿时,纳指期货跌幅扩大至 4%,标普 500 指数期货跌超 3%,道指期货跌 1.8%。苹果美股盘后大跌 7.5%,特斯拉跌 5%,英伟达跌 4.4%。
2、黄金再创新高,现货黄金涨 0.7%,报 3135.39 美元 / 盎司;COMEX 黄金期货涨 1.41%,报 3190.3 美元 / 盎司,均再创历史新高。COMEX 白银期货涨 2.01%,报每盎司 35 美元。国际油价全线下跌,美油 5 月合约跌 0.66%,报 70.73 美元 / 桶;布油 6 月合约跌 1.03%,报 73.72 美元 / 桶。欧洲主要股指集体收跌,德国 DAX30 指数跌 0.65%,英国富时 100 指数跌 0.34%,法国 CAC40 指数跌 0.22%,欧洲斯托克 50 指数跌 0.33%
3、中办、国办近日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意见部署,健全促进资源高效配置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创新服务重点领域发展和安全的价格引导机制,完善促进物价保持合理水平的价格调控机制,优化透明可预期的市场价格监管机制,强化价格治理基础能力建设。意见指出,加快构建市场有效、调控有度、监管科学的高水平价格治理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水平,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二)行业掘金
1、特斯拉官方微博今日展示了 Optimus 人形机器人最新进展,其步态更加稳定,摆臂动作更显轻盈。特斯拉强调,该机器人的 AI 技术与电动车同源,具备持续进化能力。马斯克透露,首台 Optimus 已下线,并掌握 " 人形机器人的所有王牌 ",包括现实世界 AI 能力和电动车相关技术。量产成本预计为 2 万至 3 万美元,今年试生产规模或达 5000 至 10000 台,2026 年目标产量提升至 5 万台。特斯拉进一步明确 25-26 年 Optimus 量产预期,与产业链进展节奏相匹配。人形机器人行业处于爆发式增长的量产元年。
点评:具身智能是指将人工智能融入机器人等物理实体,赋予它们感知、学习和与环境动态交互的能力,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方向之一。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典型代表,被视为实现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之一。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正逐步走向产业应用,推动专用机器人向通用机器人发展。随着 AI 大模型加速驱动及科技公司研发积极推动,具身智能市场规模加速打开。预计未来五年,具身智能的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有望在 2026 年突破万亿规模。概念股包括汉威科技、汉宇集团、昊志机电等。
2、近日,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在购物平台上架了一款售价为 2500 元的消费级外骨骼机器人,面向个人用户销售。上新短短 15 秒,几百台就宣告售罄。该公司称,现在还有几百人正在排队等待下一批,市场的火爆程度远超预期。据介绍,这款外骨骼助行器可以帮助穿戴者走一万步时节省约百分之十几的体力。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式机器人设备,将人和机械动力装置整合在一起,增强人的运动能力,在医疗、制造业、消费品等领域有明确的需求和广泛的应用潜力。
点评:随着 AI、工业控制技术的发展,外骨骼机器人作为一种典型人机紧耦合系统,有望受益于人工智能等技术革新和工业控制的持续技术升级和成本下降,应用场景逐步铺开。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到 2030 年 65 周岁以上人口有望超过 3 亿,大量的康养需求和工业场景对劳动力的需求有望进一步开启广阔的市场空间。关注具备确定性的核心零部件环节和部分相关设备企业,并利用自身工厂作为应用场景的企业。概念股包括探路者、楚天科技、金明精机等。
3、4 月 2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公布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的通知》。经评审,列入首批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范围的为上海市等 9 个城市以及 " 北京市基于新型储能的 V2G 车网互动协同调控试点项目 " 等 30 个项目。上海等 9 座城市入选应用试点。在此之前,相关部门早已释放出发展车网互动技术的信号。在 2025 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国家能源局相关人员表示,国家能源局高度重视车桩产业的协同,始终秉承适度超前、科学布局、智能高效的建设原则,推动充电设施体系高质量发展。
点评:车路云一体化产业由车、路、云、网及相关支撑平台构成,运营商能够凭借在物联网、MEC、云、大数据及 5G 专网领域的技术积累,以及以往在车联网先导示范区的 5G 组网及云平台建设经验,持续参与路侧基础设施、云平台及通信网的建设。车网互动成为城市已有配电网在不断增加的风电光伏比例下解决充电容量的关键路径,随电动化渗透走向深水区,智能化有望带来新一轮颠覆式变革,我国 " 车路云一体化 " 已从小范围测试验证阶段全面进入到大规模示范应用的新阶段,有望助推智能网联汽车加速落地。概念股包括科大国创、中国汽研、东软载波等。
4、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协会 ( SAE ) 最新报告显示,2024 年全球前装激光雷达车型已达 47 款,较 2021 年增长 6 倍。车载激光雷达交付量正在经历爆发式增长。多重因素作用下,多家机构对激光雷达产业给出积极预测。根据相关专业数据机构预测,到 2027 年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将达 62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41%,边际成本再降 40%。激光雷达作为高精度、高可靠性的传感器,在汽车感知架构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根据知名汽车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4 年中国乘用车市场激光雷达标配量超过 136 万辆,搭载率已经由 2022 年的 0.5% 增加至 2024 年的 6%。
点评:激光雷达因具有超高分辨感知和全息数据捕获能力,因此在复杂 / 极限场景下具备绝对的性能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具备自研能力、精密制造体系、车规级生态资源的厂商方可在行业中长青。当前,汽车激光雷达市场集中度提升,头部效应正不断强化。随着中国厂商大规模放量以及对技术降本的持续探索,车载激光雷达成本快速下探,有望进入更多车企考虑范围并搭载上车,从而实现正向循环,迈向万亿市场空间。概念股包括万集科技、联合光电、硕贝德等。
(三)避雷针
光格科技:公司 4 月 2 日晚间公告,持有公司 5.27% 股份的股东北京基石创业投资基金(有限合伙)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 99 万股,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 1.5%。持有公司 5.76% 股份的股东苏州方广二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拟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数量不超过 99 万股,不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 1.5%。
棒杰股份:公司 4 月 2 日晚间发布 2024 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预计 2024 年归母净利润亏损扩大至 5 亿元— 7.5 亿元,此前预计亏损 3 亿元— 4.5 亿元。考虑到光伏行业复苏增长不及预期、扬州棒杰经营情况进一步恶化并自 2025 年 3 月起临时停产等因素,根据专业评估机构的最新减值测算结果,公司预计资产减值损失将超过原预估金额。
雄塑科技:公司 4 月 2 日晚间公告,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致行动人、持股 5% 以上股东、副董事长黄锦禧,董事、副总经理兼财务总监吴端明合计公司 24.76% 股份,拟通过集中竞价、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 1075.06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 3%。
益方生物:公司 4 月 2 日晚间公告,持有公司 5.7% 股份的股东 ABA-Bio(Hong Kong)Limited(简称 "ABA-Bio")拟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 923 万股,减持比例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 1.6%。
中马传动:公司发布公告,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9.08 亿元,同比减少 17.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324.75 万元,同比减少 54.31%。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2 元(含税)。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每日经济新闻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