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啸的音浪、轰鸣的引擎,被科技与速度统治的 F1 赛场一直都是全球赛车爱好者 " 朝圣地 ",不过并非每个人都有机会现场观摩 F1 赛事,更多的人只能通过转播来观看比赛。虽然近年来 F1 的赛事转播在清晰度、机位设置上有了不少改进,仍然是少了些 " 现场 " 参与感。
但是今年却有些不一样,我的朋友在现场观赛期间就发回了不少现场照片和视频,其中一些甚至比转播画面更快、更清晰,也是让我在遥远的广州也享受了一番 " 现场观赛 "。而且,一些授权赛事直播平台也提供了更多的直播视角供观众选择,其中甚至包括一些观众席上的视角,这都是过去所没有的。
更好的网络体验、更多的直播视角,上海国际赛车场显然发生了一些事情,给整个赛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作为一个常年通过直播方式观看 F1 比赛的爱好者,说实话我觉得 F1 赛事的转播体验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或者说我觉得多数大型赛车赛事的直播都有类似的问题:机位固定、现场参与感低和清晰度低,很难想象在 2025 年了,多数赛区的直播最高都只有 1080P。
当然,这也怪不了赛事转播方,毕竟 F1 赛场的巨大面积本就会给转播工作带来许多麻烦,想要进行稳定的直播只能使用 " 固定机位 + 光纤 " 等传统方案,先不说传输带宽有限等问题,光纤设备的限制也没有给摄影机的腾挪留出多少空间。
不少朋友可能会好奇为什么 F1 赛事不使用在线网络做传输?以目前的 5G 网络速度,4K 在线直播似乎也不是什么难事。这就涉及很多问题了,首先是传统蜂窝网络的带宽其实很难支撑低时延高清晰度的直播数据传输,其次是大型赛事现场的网络状态并不算好,以往在现场观赛有时候连发个微信都是奢望。
背后的原因也很简单,传统低频 5G 网络难以应付高人群密度下的数据收发。对于微信等短暂收发需求,偶尔的断网或许还能接受,但是直播却不行,中断、卡顿等问题会直接让观众的体验一落千丈,所以只能选择传统的光纤、卫星 / 微波传输等方式来进行。
不过,这些可能很快都将是过去式了。这次,高通、上海移动和诺基亚贝尔携手,首次在 F1 中国大奖赛期间试点引入毫米波组网的 5G-A 网络为赛事直播提供了全新的方案选择。
图源:高通
相对于传统的直播方案,5G-A(5G Advanced)直播方案有着许多优势,比如更灵活的机位设置与部署,在基站的覆盖范围下,摄影师可以随意移动而不用受到光纤和地面微波传输设备的限制,让场外观众享受到更多视角、更刺激的赛事体验。
而且 5G-A 的网络部署并不需要进行太多的事前准备,以传统的光纤方案来说,基本上都要求提前铺设光纤线路并调试好传输设备。而 5G-A 只需要将移动基站部署到对应位置,完成信号调试后就可以启动运行,终端到基站的数据传输都将通过无线的方式完成,可以根据需要调整部署区域和数量,以支撑不同情况下的网络需求。
此外,5G-A 网络还允许进行超高清晰度的数据传输,在主看台和 VIP 区域部署的毫米波 5G-A 基站,可以提供高达 2Gbps 的上行传输带宽,甚至足以支持多路 8K 3D VR 画面的无线回传。这些画面经过基站传输到转播控制中心后,可以同步分发给现场观众佩戴的 VR 头显设备,提供实时的 8K 3D 直播视角。对于拍摄者来说,同样能感受到工作模式和制作体验的颠覆,他们在拍摄过程中就能通过 VR 头显,实时查看高清的拍摄效果,真正获得 " 所见即所得 "。
图源:高通
实际上这并非高通第一次在 F1 赛场部署 5G-A 网络,去年的中国大奖赛上高通就完成了 5G-A 高低频协同连片组网的测试,并在现网实测中得到了连续覆盖下行速度突破 5Gbps 的成绩。在此基础上,今年高通与移动、诺基亚贝尔进一步测试了毫米波组网下的 5G-A 网络,实现上行带宽的新突破,使其能够支持 8K 分辨率的 3D VR 视频直播。
因为这项技术尚未大规模商用,8K 3D 直播也仅限于赛场内使用,但是在未来的高速网络环境下,想要实现场外的 VR 3D 视角实时直播并非难事。因为只要采集端的数据传输可以满足实时播放需求,那么向下的分发带宽其实不难解决,4K 直播等需求也同样可以手拿把掐。
为什么毫米波同样属于 5G 技术,却能带来比常规 5G 网络更加惊艳的体验?从理论层面来说,核心因素是 5G 毫米波作为 30GHz 以上频段的高频无线电波,对比常规的 5G 频段(2.6GHz、3.5GHz 等)拥有更高的频率,可以提供数倍的上下行带宽支持。
如果说常规的 5G-A 组网是覆盖广但限速的城市公路,那么毫米波组网就是 5G-A 网络中的高架高速路,道路更宽,在其中行驶的车辆可以达到更高的速度并装载更多的数据。在实际应用中,运营商可以用常规 5G-A 满足普通用户的日常网络需求,同时将那些会占用大量带宽资源的数据流,如 4K/8K 直播等转入毫米波信道,确保双方的体验都能够得到保障。
不过在实际的部署中,想要用好 5G 毫米波的 " 高速公路 " 却并不容易。因为现实的电波环境远比实验室复杂,而且数据的并发规模是完全随机的,为此高通打造了从终端到基站侧的全链路 5G-A 生态,让数据的流转更加智能、高效。
图源:高通
同时,高通通过 AI 辅助的毫米波波束管理技术,提升多用户 MIMO 性能和终端移动性(当你拿着手机边走边直播时,这项技术可以确保你的网速始终保持稳定),并通过一系列 AI 算法进一步优化数据的传输效率。利用 AI 的强大规划、分析能力,毫米波组网的 5G-A 网络可以在类似 F1 赛场的高人群密度区域保持高速网络服务的稳定性。
不只是传输优化,还有网络部署。为了解决 5G-A 网络的部署问题,高通在 MWC2025 上展示了最新的高通跃龙平台,以及高通赋能的从小型基站到蜂窝基础平台的一系列产品。这些形态多样的终端,让企业和用户可以通过快速部署小型中继节点等方式实现 5G-A 网络的全域覆盖。
图源:雷科技
实际上,高通在 MWC2025 就已经展示了基于 5G-A 的多端低时延技术,让多人可以通过无线网络进行 VR 互动,体验远超传统的 VR 互联方案。这项技术不仅适合用在赛场,更适合用在室内环境,借助小型家庭 5G-A 基站,同样可以轻松实现低时延的多设备交互,推动虚拟现实娱乐和工作进入下一阶段。
可以说,高通建立了从 5G 通信到 XR 应用的完整技术生态,在本次 F1 直播中找到了一个完美的舞台:高通 5G 芯片负责高速可靠地 " 传 ",骁龙 XR 平台负责逼真顺畅地 " 显 ",共同为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体验。
此次 F1 中国大奖赛的试点,是为了验证在没有 5G-A 基建支撑的情况下,能否快速搭建一个毫米波组网的 5G-A 网络,为超大型赛事提供高速网络支持。
从目前的测试结果来看,无疑是成功的。在这次试点中,上海移动提供网络资源及相关设备支持,而诺基亚贝尔提供毫米波基站等网络设备,高通则为终端和系统方案提供了强力支撑,三方合力构建的毫米波 5G-A 网络完美支持了大型赛事的超高速网络带宽需求。
在我看来,这次上海移动、诺基亚贝尔、高通三方的合作不只是一次单点技术秀,而是对未来毫米波组网的 5G-A 网络应用场景的探索和预演。同时也说明,5G-A 生态的发展并非某个企业可以独自完成的,需要的是整个通信行业的通力合作,从基建到终端,整个环节缺一不可。
就如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李晶所说的那样:" 作为 5G 的重要组成部分,毫米波不仅提升了 5G-A 的性能,还拓展了更丰富的应用场景,是释放 5G 全部潜能的关键技术。我们相信,通过与产业链的紧密合作,毫米波将在赛事直播以及更多应用场景中展现重要价值,为 5G-A 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注入新动力。"
图源:高通
从毫米波网络在本次赛事中展现出的高带宽、低时延、大连接优势来看,已经充分证明了其在大型赛事直播和高上行带宽公共网络需求中的关键作用,为解决节假日的热门景区、大型展会现场等场景的高速网络需求提供了更好的方案。
然而毫米波的作用并不仅限于此。去年,我们就讨论过常态化部署的 5G-A 网络将成为未来的智慧交通网络基础,但是在车流密集的区域如市中心,传统低频 5G-A 在高峰期可能面临带宽不足等问题,此时就可以利用毫米波组网进行补足,确保智能交通系统的运转不受影响。
而且,借助毫米波的亚米级高精度定位能力,智能汽车可以在毫米波 +Sub-6GHz 的组合 5G-A 网络中,实现车辆的精准定位和实时的传感器数据传输,并与其他车辆和路侧基础设施交换路况信息,实现更高级别的智能驾驶和安全预警,届时我们或将迈入真正的 " 智能驾驶 " 时代。
除了智能驾驶,在智慧城市、云游戏、VR/XR 生态等领域中,毫米波同样可以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比如在医疗领域,将可以通过针对性的部署小范围毫米波 5G-A 网络,弥补普通 5G-A 网络中带宽和低延时上的不足,让专家可以借助 8K 3D 影像来实现高精度的远程手术,进一步降低城市之间的医疗资源差异。
在高通的构想中,毫米波和 Sub-6GHz 的多频段 5G 组网将共同构成未来的网络,通过高低频搭配来满足不同终端的网络需求。高通利用全生态链的优势,可以让骁龙设备在 5G-A 网络中得到更好的体验,并支撑整个智慧生态的建设。
虽然在不少人看来,高通这样的半导体企业与 F1 赛车似乎没有太大关系。实则不然,作为赛车比赛中科技含量最高的赛事,F1 一直都与前沿科技密不可分,同时也代表着地表最强的速度。
或许正是 F1 对科技与速度的追求,让高通在这些车手和工程团队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毕竟人类对通信技术的追求,也一直都是 " 更快的速度、更高的技术 "。在赛道上,车手和工程团队绞尽脑汁只为多掠夺十分之一秒,而在赛道外,高通等科技企业何尝不是在通信技术的 " 研发赛场 " 上全力冲刺?
正如赛车需要强劲引擎和可靠底盘才能纵横赛场,5G-A 时代的创新也离不开基础技术与生态布局的双管齐下,而高通所构建的 "5G-A 智能互联 " 的生态,正是属于高通的稳健而雄心勃勃的 " 底盘 "。可以预见,随着毫米波等更多 5G-A 技术应用逐步走向成熟,更多令人惊叹的应用场景将不断涌现。
未来,无论你是在 VR 看台中为冠军欢呼,还是在拥挤的人群中与远方的亲人分享着庆典的盛况,抑或坐在智能汽车中享受智能驾驶的便捷与安全舒适时,都将尽情享受 5G-A 带来的便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