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网络社交盛行的时代,诈骗分子常利用人们对特定身份的信任和对财富的渴望行骗。伪装成部队军人,借助小众 App 营造私密沟通环境,以虚假投资为诱饵,一步步诱导他人陷入骗局,致使受害人财产受损。
一、
案情摘要
3 月 17 日,榆林一女子小美(化名)报警称:她在网上结识了一名叫许鹏军的军人。对方以拥有稳赚不赔的投资消息为由,诱导她转账进行投资,最终被骗 5.9 万元。
二、
被骗详情
许鹏军向小美透露自己有一个 " 重庆天然气交易中心 " 的理财账户,称在特定时段买入卖出稳赚不赔,因在部队不便,请求小美帮忙管理。小美操作后发现确实盈利,在许鹏军的劝说下,心动的小美也注册账户,陆续转账 4 笔共 5.9 万元参与投资。之后许鹏军称投资盈利了 63 万元,但因银行卡限额称要取现金见面给小美,还给小美发送取出现金的照片。
小美满心欢喜等待许鹏军到来,期间家人对许鹏军和小美在一起投资一事表示担忧,可小美因许鹏军的结婚承诺未放在心上。然而十天后,许鹏军突然失联,小美四处联系无果,而自己的钱也无法取出,小美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最终选择报警。
三、
诈骗套路解析
(一)身份伪装与信任搭建
(二)投资诱惑与深度诈骗
当取得受害人信任后,诈骗分子会抛出看似诱人的投资项目,以特定时段买卖稳赚不赔为诱饵,先让受害人帮忙操作账户,并用技术手段制造前期盈利假象。待受害人心动投入资金后,继续编造各种理由,进一步迷惑受害人,直至诈骗分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使受害人遭受严重财产损失。
四、
警方提醒
(一)警惕 " 军人身份 " 伪装,筑牢信任防线
在社交平台上,对于主动搭讪的陌生人,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切勿仅凭对方的一面之词就轻信其身份。伪造的身份证、房产证等证件及军装形象视频均可通过技术手段造假,切勿因特殊职业身份降低防范意识。在未核实对方真实身份前,不要轻易透露个人信息,更不要随意更换聊天平台,避免陷入诈骗分子的圈套。
(二)识破虚假投资套路,守护财产安全
对于他人推荐的投资理财项目,尤其是声称稳赚不赔、内部渠道的高回报投资,务必保持理性。正规投资都有风险,不会存在毫无风险的高额回报。当有人诱导你参与投资时,不要轻信,应咨询专业金融人士或向相关监管部门核实项目真实性。一旦发现被骗,应第一时间拨打 110 报警,同时,保存好与诈骗分子的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所有相关证据,全力配合警方调查,尽可能挽回损失。
来源 / 榆林市反诈中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