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橘生330
绿联的UGOS Pro从去年618发布到现在已经快有一年的时间了,关注过这个市场的小伙伴一定都看到了这半年多来绿联UGOS Pro系统的变化,绿联UGOS Pro系统的成长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
那么本篇文章,咱们就从一个长测的角度深度看看绿联的UGOS Pro系统以及绿联的NAS产品到现在究竟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完全本地的系统 安全 安全 还是安全!
NAS区别于网盘最根本的地方还是在于数据存放的位置。
NAS的数据是完全存放在本地的,用户对于这些数据具有完全的拥有权;但是网盘的话则是将数据存储在网盘服务商的服务器中,相较于本地的形式来说,存在着一定的泄漏的风险。
但存放在NAS中,你的数据就一定是你的了么?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如果NAS厂商倒闭,你还能不能继续使用你的NAS,能不能正常访问你NAS里面的数据。
咱们来看绿联的UGOS Pro是如何面对这个问题的。
完全本地注册
首先在注册方面,绿联UGOS Pro会让用户创建本地账号,注意这个本地账号允许用户不通过手机号进行注册。就算是N多年之后,绿联停止了对NAS产品的服务支持,你在二手市场淘到一台全新未使用的绿联NAS,你也能通过本地账号的形式在局域网下正常使用这台NAS。
咱们这里尝试只使用本地管理员账号登陆使用,不用手机号进行注册,也是能顺利进入系统使用各项功能的。
那在这种情况下,那么你的绿联NAS设备就是一台纯内网设备,功能也是完完全全能够正常使用的。
如果需要用到远程访问功能呢,其实只需要在UGOS Pro的设置中开启远程访问功能,只不过这一步需要绑定手机号。
当然,有的朋友可能觉得走绿联的服务器他不是很放心,那也很简单,UGOS Pro内也提供了对应的DDNS服务,如果你会,那么也可以走自己的转发,这样数据存放在本地,又不走绿联的服务器,对于某些数据比较敏感的用户,可以进一步的保证数据的安全性。
同时也意味着哪怕某一天绿联不提供远程服务了,也可以通过DDNS实现远程访问NAS。
但对于咱们普通用户来说,完全没必要这样折腾,毕竟像绿联这种体量的功能来说,防火墙的构筑肯定比咱们普通消费者构筑的要强得多。
那值得注意的一点是,UGOS Pro自带的这个UGREEN Link服务,用户可以随时打开也可以随时关闭,完全就是看个人的意愿。比如你在家的时候可以关掉这个UGREEN Link服务,外出的时候呢又能将其打开,真正的做到随用随开,不像是某些开启了就不能关闭。
在安全性方面,可以看到即使你想将绿联NAS作为一台完全内网下的设备,它的各项功能也是完全能够正常使用的。
那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你这个是PC端的功能,那在移动端呢?绿联UGOS Pro还能做到完全内网下使用么?
我觉得绿联UGOS Pro的APP相较于其他的私有云产品的APP有一个非常不同的点,它将搜索局域网内设备的功能放在很亮眼的地方,仿佛在告诉用户,优先使用局域网连接哦~
APP查找局域网下设备的方式也很简单,直接搜索就能查找到,完事只需要输入本地账号以及密码即可进入到系统,无需进行联网校验。
通过上面的这些内容,相信对UGOS Pro的完全内网下使用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咱们数据保存在这上面的安全性、可靠性都有了一定的认知。
绿联云产品也获得了不少专业的安全方面的认证,例如TRUSTe认证、TÜV认证等。
远程访问
但NAS不可能永远在内网下使用,还是会有外网下使用的场景,那在外网下,绿联UGOS Pro系统能做到守护用户数据安全么?
那咱们来看到绿联UGOS Pro分享的外部链接,https://ug.link/xxx/filemgr/share-download/xxxxxxxxxx的形式,其实很容易看出来分享这个文件出来的用户的UGREEN Link ID就是xxx。
直接在网页中输入https://ug.link/xxx就能直接找到这个用户的登录界面。只要你能猜到他的用户名和密码,就能直接进入它的NAS系统中,这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情。
那咱们来看到UGOS Pro系统中是如何在这种场景下保护咱们的数据安全的。
首先在安全性界面中,UGOS Pro默认是开启自动封锁IP的功能,在某个时间段内登录失败次数达到指定数就会自动封锁IP,这样就能避免对方通过大量试错的方式入侵NAS。
同时咱们也能开启DOS保护功能,可以有效防止入侵。
如果,咱是说如果,绿联服务器中的数据库泄漏了导致大量的UGREEN Link ID以及密码泄漏,碰巧又被人破解了,这种情况下还能怎么办呢?
UGOS Pro中提供了双重验证的功能。不知道各位有没有使用过手机令牌,双重验证就是通过绑定微软的Autenticator软件中的验证,实现在陌生设备中登录时需要通过APP中每30秒一变的验证码进行验证登录。
这种方式相较于单一的用户名、密码验证方式来说,更加的安全,毕竟Autenticator软件只存在你的手机中,并且打开还需要通过指纹或者密码验证。采用双重验证的方式,可以说基本上杜绝了他人入侵的可能性,即使是在知道用户名和密码的情况下。我个人非常建议数据敏感的用户打开这一项功能。
那关于安全性方面,咱们回到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NAS会偷偷摸摸的上传你的数据么?
偷偷摸摸上传用户数据?那咱们首先就要想清楚一点,NAS厂商上传用户数据干嘛?为了做大模型训练?还是就想要偷窥你的私生活?了解你喜欢的老师的类型?
从底层逻辑来说,NAS厂商完全没必要偷偷摸摸上传你的数据资料,不管是出于何种考虑,他们都没必要,也没有兴趣来好奇用户到底存了哪些东西。
至于拿你的数据去训练大模型我觉得更是无稽之谈,你的数据那么的混乱,数据量还很庞大,厂商存储这些数据也需要服务器,这也就意味着成本的增加。与其拿你的数据去训练,倒还不如直接买训练好的大模型或者买打包好的数据集来的省钱。
其实想要知道有没有偷偷摸摸的上传数据很简单啊,只需要打开路由器的后台,看一下NAS使用的数据量有多少就知道了。就拿我手上开机了三天多的绿联DXP4800来说,三天的时间拢共就传输了七百多兆的数据,这点数据量对于厂商来说毫无意义。
至于很多用户担心的扫盘,那更是没必要担心。厂商根本不好奇你到底存放了什么....
稳定性
这是初始化注册阶段,就能感受到UGOS Pro强大的安全防护能力,那不少小伙伴还是担心系统的稳定性之类的,稳定性说实话,咱们没有特别好的项目能够测试,我这里只能通过传输大量数据来验证系统的稳定性。
这是我另一台设备中的存储的大量的影视资源,大概有4T左右的文件,现在需要通过SMB挂载的方式将它们传输到绿联DXP4800内。
4T的影片资源,全部通过SMB挂载的方式进行传输,耗费了一天两夜的时间全部传输完毕,期间没有出现任何掉线、断连的情况。
哪怕是中间因为系统升级关机了一次,再次开机还能接在关机前断点的地方继续传输,这个稳定性方面对于咱们家用或者中小型公司来说,应对是不成问题的。
既然说到传输影片资源了,那这里咱们就来看看UGOS Pro的娱乐功能,现在做的怎样了?毕竟大部分用户买NAS的重点还是在影视娱乐部分
影视娱乐
影视刮削
这里我真的就是完全随机的往里面塞,甚至没有做过任何的整理,文件夹里面就真的非常的混乱,甚至有些都没有命名。
咱们看一下绿联UGOS Pro的识别情况。电影的识别情况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像很多比较冷门的影片都能正常刮削出来。比如这个名侦探柯南:灰原哀物语 黑铁的神秘列车这部特别集也能识别出来。
但是在某些情况下,UGOS Pro的刮削对于部分下载资源还是差了点。像这个片名中同时带了网址和影片名的这个就没能识别出来。
但像这个案例,在片名已经非常明确的情况下,依旧还是没能识别出来,这个算法还得继续优化下。
在电视剧刮削方面,UGOS Pro的效果也还有一定进步空间。
像我这里很多都归纳在一个文件夹内,文件夹已经改好名字了,UGOS Pro还是识别的影片的名字,如果后期能加入根据文件夹来识别刮削内容,对于我这样的用户使用体验上会好上不少(程序员加快啊!)
虽然说目前绿联的影视中心内已经有了剧集管理,但是在使用上感觉还是有一定的优化空间。像电视剧这种,如果能新增一个添加指定文件夹的内容并自动识别集数,这样的话体验会比目前更好一点。目前只能设置解除关联,没好的办法新增关联。
另外一点使用上可以继续优化的点便是对综艺节目的刮削识别,目前来说...体验感比较弱。像这种综艺栏目,对于期数、内容简介等各方面都还有继续优化的空间。
好了,缺点说完了,下面都是优点。
刮削数据来源
首先是刮削出来的数据来源方面,UGOS Pro内置有两种识别信息来源,智能识别和TMDB。智能识别中包含有TMDB的数据,如果单纯只是想使用TMDB的刮削数据,也可以将智能识别关闭。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在系统内也支持调整识别来源的顺序。那我的建议是,用户不需要自行去获取TMDB的API,智能识别中就已经包含了大量的刮削数据,整体的资源丰富度还是挺高的。
UI设计
另外就是影视中心界面上,UGOS Pro的影视中心UI还是蛮好看的,大部分采用高斯模糊的设计。剧情介绍、集数介绍、资源的视频规格,音频规格方面在影视中心中都能看到。
实用性功能
在实用性功能方面,UGOS Pro的播放器支持挂载本地字幕(这个好像大部分都支持哈哈),此外它还支持挂载在线字幕。咱们这里也是尝试下,可以看到像搜索阿凡达,这里就能正确搜索出来。
挂载上去也支持调整字幕出现的时间、大小、高度等。
那大家在找资源的时候,难免会遇到文件夹里面塞几个小文件的网站宣传片、广告片之类的,那像很多不去做规避的影音墙就很容易将这些小文件刮削出来。
UGOS Pro就有个非常不错的功能,自定义过滤小于xxxMB的文件。这样就能很好的避免将这些广告片归纳到影视中心中。
再来看到权限管理方面
诶?为什么影视中心还需要权限管理呢?这是在面对多人同时使用NAS时候,可以通过设置权限来避免其他人看到你珍藏的教学片。
UGOS Pro中设置权限其实也很简单,只需要在控制台中设置好其它用户的访问权限就行。只要设置了禁止访问,在其它账户中,就不会出现此影视库。
在对原盘电影的支持上,UGOS Pro也能正确识别以及播放。
像杜比视界这种视频也能正确播放
HDR视频的播放也是没有问题的
绿联的影视中心有一个我觉得非常好用便捷的功能,它会自动将同一个系列的影片归纳在一个系列中。这样有什么好处呢?如果你的影片非常非常多,通过自动聚合同一个系列的影片在查找起来就会非常的方便,不用在茫茫的影视库里面慢慢找了,看起来也更加的美观。当然不喜欢的话也可以直接在设置中取消这个功能。
电视客户端
当然有的小伙伴会说,我又不是只是在电脑、手机上看视频,我家里的电视、水果BOX啥的,这还能正常用么?功能又有多少呢?
可以看到在绿联云的下载中心,无论是win、安卓、IOS、安卓电视、水果box等,都有对应的APP可以下载。
那咱们看下电视上的实际表现,我这里用的是雷鸟电视,直接在电视自带的应用市场中,直接搜索就能找到绿联云电视客户端,直接安装就行,这个使用起来还是比较顺利的,不用额外插U盘再来安装。
电视客户端的目前只针对影视功能,配备了影视中心,功能与电脑客户端基本上没啥差别。
不过有一点还是很有意思的,在电视客户端中可以设置开启的四位数密码,这要是里面珍藏点教学片,以后家里来人再也不用担心社死了啊。
那值得注意的是绿联的影视中心将在三月推出Strm功能,用户可以使用Strm功能直接指向网盘视频,对于很多通过挂载网盘进行观影的用户来说,这项功能简直不要太爽!可以有效避免扫盘时浪费流量。
音乐
音乐方面目前功能上属于够用但针对一些场景使用还需要持续优化,但是常规的功能体验还是可以的。。
像这里常规的专辑的识别都是没啥问题的。
播放歌曲时的海报墙画面啥的,个人觉得还是比较美观的。不过可惜的是目前这个音乐播放器并不能加载在线的歌词以及在线补全海报界面。
音乐主打的跟影视播放相同,支持超过格式的音乐文件播放,这边实测下来wma、dff、dsf、alac、aiff、ape、m4a等都可以播放,主打一个无损
如果是离线外出使用的话,下载在本地的歌曲在绿联云APP中也是能够正常播放的。
相册
相册咱们单独拎出来说,毕竟同步相册照片对于大部分NAS用户来说还是个强需求。
相册的话在手机上安装绿联云APP就能正常开始同步相册了,我相册里面就只有五千多张照片,同步上去的速度还是蛮快的。
绿联云的同步相册还是很稳定的,我这边测试了息屏同步、应用小窗同步、多开应用缩放到侧边栏等多种形式的后台同步情况,绿联云均能正常同步相册中的数据。
UGOS Pro的相册是支持AI识别的,UGOS Pro提供了多个模型选择,可以识别人脸,识别动物等等,如果想要体验完全的功能,个人建议可以开启所有的AI模型识别。
那咱们这可以看一下这个识别的准确率方面。
人脸识别情况我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准的,像这个画面中就有不同时期我的照片,第三张还是高一时候的照片,第四张都是大一时候的照片,这个相册封面的这一张都是现在的照片,正常成年人十多年的容貌变化都骗不过UGOS Pro的人脸识别算法。
UGOS Pro中还能根据图片的类型进行识别,像咱们这拍的动物、交通工具之类的,也都能被识别归纳到一个相册内。
但识别准确还不行啊,还得搜索准确,这样才能快速的在大量的照片中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一张。那咱们这里试试看绿联相册的搜索算法做的怎样。
先从简单的来,搜索"猫"可以看到相册中所有跟猫有关的东西都出来了。甚至是手机壁纸上的布偶猫的照片这里都能被识别搜索出来。
这是比较简单的搜索物的情况,咱们再来试试自然语言搜索"玩花的猫"
可以看到这个识别情况还是比较准确的,相册中所有有关玩花的猫的照片都被列举了出来,当然也会出现一些误识别的情况,这个也在意料之中。
咱们再来试试"黄金"
这里不仅仅能够识别到图片中包含黄金文字的图片,还能识别到真正的黄金物品。
咱们点进黄金物品里面看一下
这里除了识别出来黄金物品之外,系统还会进行联想搜索,包含黄金色的图片这里也被一并搜索了出来。个人感觉这种程度的联想搜索体验上也还不错,能尽量保证搜索出来的图片更符合用户的需求。
UGOS Pro中除了支持自带的模型进行计算图片之外,还支持自定义模型。咱们这里就来简单试一试,我这选取了十张荷花的照片,在设置中等它训练完成,将其应用于想要应用的相册中,等待识别完成就行。
相册中的内容也支持分享给非绿联云nas的用户,像宝宝的成长过程,就可以利用分享功能分享给奶奶、爷爷、外公、外婆之类的亲戚。
像几个玩的比较好的好朋友,也可以创建共享相册,邀请他们一起上传属于你们开心的时刻,保存那些美好的记忆。
最最最关键的是,使用UGOS Pro上传下载相册中的照片,不存在不开会员就会限速的问题,即使不是绿联云设备的用户,使用分享功能也能做到不限速!
那从上面的自定义学习中也可以看出UGOS Pro相册的计算全部都是基于本地的,不会将用户的数据上传至绿联的服务器进行训练,说真的如果是云端的计算,那绿联服务器的压力得多大啊。
下载功能
有了NAS,如何下载资源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UGOS Pro内提供了下载中心和自带了迅雷下载。
下载中心支持各种资源的下载,当然速度方面就取决于你的资源的速度了。
国内的话,其实还是使用迅雷要更方便一点,很多资源都被迅雷垄断了,下载速度方面肯定还是迅雷比较快。
迅雷如果开个会员的话,在客户端上还能直接使用远程访问功能,直接给家里的NAS进行下载资源。
不过这里还是得说一个缺点,UGOS Pro中的这个迅雷下载资源路径的选择上倒是有点局限。在个人文件夹中倒是没有任何限制,可以随便存放在任何一个文件夹中;但是在共享文件夹中,就只能存放在迅雷下载目录下,暂时没办法选择其他的文件夹。当然如果你将影片都存放在个人文件夹中,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那希望UGOS Pro后续可以优化一下这个文件夹路径的选择上。
如果是其他的下载工具的话,可以直接部署Docker版,绿联在应用中心中也是内置有qb,需要使用的小伙伴可以直接在应用中心中安装使用。
UGOS Pro中除了有下载中心和迅雷之外,还内置了网盘服务。顾名思义,这个套件就是可以连接到公有云上,将公有云中的文件下载到绿联云中或者将绿联云中的重要数据同步到公有云上,多做一份备份。
目前来说UGOS Pro中支持百度网盘和微软云盘的连接,基本上也能满足用户的需求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百度网盘中开启同步功能,还需要额外开通百度网盘NAS会员(百度吃相真难看!手机上拼命提醒你同步,nas上同步还需要开会员)
下载的话也是,需要开通会员才不会限速。。。
小结一下,上面的这些功能其实还是比较偏向咱们普通用户日常使用的。可以看出来在整体的体验中,UGOS Pro的表现呢还是不错的,功能强大的影视中心,非常强的基于本地化的AI相册以及提供了多种选择的资源下载功能。这些功能的表现在目前国内新势力NAS厂商中,可谓是做的非常不错的了。
那有的用户可能喜欢折腾,咱们这里就来接着聊聊绿联云专业化的功能方面
效率更高的虚拟机
虚拟机其实是很多喜欢折腾的小伙伴喜欢用的功能,特别是在NAS设备这种7*24小时开机的设备中装几个虚拟机,挂一些7*24小时的任务,说不定还能挣点小钱。
那我们都知道NAS的性能本身就不是特别的强,如果再装个虚拟机,到时候会不会导致NAS系统很卡,虚拟机系统还很卡呢?这就非常考验NAS虚拟机功能的优化程度了。
UGOS Pro系统安装虚拟机非常的简单,只需要下载好镜像文件,设定好给予的CPU核心、内存容量,虚拟磁盘容量,等待虚拟机安装完成就能使用了。
win、Linux、macos等系统都支持安装。
那我这又装了个Linux进去,看看UGOS Pro在安装了正常的操作系统之后,使用虚拟机还是UGOS Pro系统会不会出现卡顿的情况。
可以看到即使是N100这种U,在同时开两个虚拟机的情况下,Ubuntu的操作还是相对比较流畅的。
同时UGOS Pro的各项功能也都是正常流畅使用的。
全功能Docker
很多小伙伴其实不明白为什么绿联之前推出的UGOS系统不继续用在新产品上,其实说白了,老款的系统是基于openwrt魔改而来的,在底层很多操作上,权限上都跟基于Linux底层开发的NAS系统有着很大的差距。
所以绿联又开发了这套完全基于Linux底层的UGOS Pro系统。之前咱们的文章中早就说过了,这套系统的底层是基于Debian,想象空间非常大。
那首先对比较喜欢折腾的用户来说,UGOS Pro上的这个全功能Docker体验就要好上很多了。
UGOS Pro的Docker中本身就带有不少的教程,对于刚接触Docker的小白用户来说也完全可以跟着官方的教程一步一步的入坑Docker。
那目前图形化的前端UI也是支持docker compose堆栈功能,对于小白用户来说能够直接将部署代码复制进去,一键完成Docker的部署。
当然你还能直接导入现成的yaml文件,支持自动识别文件中的错误并且同时还能自动填入PUID/PGID来解决权限不足的问题。
除了这些之外作为全功能Docker,绿联也是开放了完整权限的SSH功能,可以满足更高需求的用户;当然小白用户不要去尝试SSH,以免出现不确定的系统问题。
像很多目前没有成品镜像的Docker就能通过SSH功能进行部署;而且像一些Docker项目需要一些特殊的依赖环境,使用Docker部署非常的麻烦,就能使用SSH功能一键自动化部署,非常的省时省心。
当然全功能的Docker和完整权限的SSH还有其它的玩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自行研究。
多端备份 多端同步
在用某些主打办公企业应用NAS时,不少用户最喜欢的莫不是多端文件同步功能。其实这项功能在绿联云中也有。
在绿联云中打开同步与备份,选择备份与还原,创建同步任务时选择同步此电脑。
这时候会让你选择电脑本地需要同步的文件夹以及同步到NAS的文件夹。这里我就以手上的这台MacBook Air为例。
同步方向方面,UGOS Pro也提供了多种选择,常用的双向同步、仅将NAS的数据变更同步至电脑以及仅将电脑的数据变更同步至NAS。
那我个人从数据安全的角度方面考虑,还是建议各位小伙伴选择仅将电脑的数据变更同步至NAS,注意勾选这里的删除电脑文件时,NAS的文件不同步删除的选项。这样在删除电脑文件的时候,能够从NAS中找回。
Mac OS用户注意不要勾选高级设置中的文件过滤中的同步前缀为"."的文件和文件夹,这是Mac OS在系统中拉的。
(我这里就已经实现了同步)
完成以上设定之后,本地电脑的指定文件夹发生变化时,也会将数据传输至UGOS Pro中,这对于有数据同步需求的小伙伴来说还是非常友好的。
而且在同步与备份套件的管理页面中,也能看到同步的情况。(这是不是跟某位老大哥很像?)
其它的功能上我这里也就不多说,其实相对来说都是非常完善的。
不过咱还是要提一个功能,是我觉得UGOS Pro做的很不错的地方。支持rsync服务器同步,使用这个功能可以将UGOS Pro中的数据同步到其它的服务器中,对重要数据做多备份,也能进一步提升数据的安全性。
在同步与备份中,同样具备非常完善的日志记录功能,可以记录任务创建的时间、同步的情况等等信息,对于很多企业用户来说这可是非常重要的。
那从上面的这些偏向专业、生产力的功能中可以看出,UGOS Pro对于企业级市场还是很有野心的,那目前来说,相关功能较少,像整机备份功能,这种可以帮助企业备份重要设备的整机数据,进一步保护数据安全,那还是希望绿联后面可以快点加入这些功能。
三方应用上线 应用中心未来可期
对于大部分的用户来说,他们可能并没有时间去折腾什么docker、什么虚拟机之类的,他们在乎的可能就是易用性,我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较少的部署步骤使用上这个功能。那这就要看NAS系中的应用中心了。在UGOS Pro刚上线的时候仅仅只有系统自带的几个套件,说实话...用起来多少有点难受了。
但随着系统不断的更新,前段时间应用中心内就上线了不少第三方的应用,虽然基本上都是以Docker形式上线,但也算是做到了让用户可以一键部署。
这里咱们就推荐几款比较好用的应用。
1、firefox 浏览器
诶,NAS里面内置浏览器有什么用呢?难不成我用NAS的时候还要用浏览器看视频么?
在NAS中装个浏览器其实用途还是蛮大的,特别是像UGOS Pro这种自带不限速的内网穿透的系统,在外网环境下就能通过内置的这个浏览器快捷方便的访问家庭局域网中的设备,相较于自己还要去整什么端口转发啊之类的要方便简单不少。
2、Home Assistant
这个不用我多说了吧, 这算得上是比较热门的Docker了,特别是前段时间小米官方都支持Home Assistant了。苹果用户想要方便快捷的使用siri控制智能家居,可以说这个Docker必不可少。现在在UGOS Pro应用中心内置,就能做到快捷安装。
3、Alist
影视党们对这个工具应该不陌生吧,懒得将影视资源下载到本地,通过挂载Alist的方式就能轻松播放存在网盘中的内容。现在UGOS Pro的应用中心中自带这项功能,直接点击安装就能使用,方便又便捷。
4、AI Plugins
这两天UGOS Pro也是上线了AI Plugins应用,作为当下大火的AI,原先的操作是用户自行部署Docker版本,操作方面还是稍微有点繁琐的。现在UGOS Pro直接将ollama打包成三方应用,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只需要点一下安装,等待安装完毕就好,不需要自己再去部署Docker,部署上要方便很多。
而且打包好的应用中还包含了Deepseek-r1 1.8b的模型,安装完成之后做到了真正的打开即用,我这里测试了下,1.8b模型的输出速度还是挺快的。
想要使用其它的模型,也可以直接输入ollama官方的模型拉取命令进行部署,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上手难度更低!
当然哦,这个功能对于硬件性能的要求偏高,目前仅支持4800 Plus以上的设备,运行的时候也会占用比较多的系统资源,所以咱们这演示的是6800 Pro上运行的情况,1235U+24G内存的配置,在1.8b模型上,效果还是不错的。
除了上述这些三方应用之外,应用中心中还有青龙、qB、思源笔记等三方应用,后续也会上线其它更多三方应用。
权限管理更全面
权限管理,更多的其实是体现在咱们企业中的应用,老板的这个核心机密不想让员工看见;员工只能有读取的权限,没有修改的权限等等其实都很考验一个NAS系统的权限规划上。
UGOS Pro切换到Debian底层之后,在权限管理方面更加自由,可以做的操作也就更多。
咱们就来看看UGOS Pro的权限管理到底如何
文件夹权限
在UGOS Pro系统中,其实还是非常关注个人文件的私密性的。
每一个用户都有个专属的个人文件夹和共享文件夹,默认情况下只有管理员账户才能看到其它用户的个人文件夹,普通用户相互之前的个人文件夹是不可见的。
UGOS Pro也基于了其它用户完全的个人文件夹管控权限,可以在个人文件夹管理中勾选这个对其他用户隐藏我的个人文件,这样即使是管理员账户也无法查看你的个人文件夹中的内容。
存放在个人文件夹中的文件也能通过二次分享的方式,共享给设备内的其它用户。这里可以分享给群组,也可以分享给单独的用户。
在文件夹的细分权限方面,UGOS Pro其实做的也很不错
在共享文件夹中不仅仅能对根目录的文件夹进行权限管理,并且还能对没有权限的用户隐藏子文件夹和权限。
在对根目录文件夹中的子文件夹的权限管理上,UGOS Pro同样也做了细分的权限管理功能。
同样可以对用户的读写权限进行管理,默认是直接应用到子文件夹以及文件的。
UGOS Pro中的权限管理细分到何种程度呢,甚至你可以对单个文件的权限进行管理,设置单个文件的权限。怎么样?这个权限管理是不是有那味了?对于公司中的权限需求,UGOS Pro是可以很好的满足需求的。
那为了更好更便捷的管理相关权限,其实是十分考验整个用户权限体系的设计的。
用户权限体系
在UGOS Pro系统中用户权限体系由用户和用户组两种形式。
落实到实际应用中,一个一个新建用户,单独设置每个用户的权限,比较适合工作室或者小公司中来使用,这样管理起来也非常方便。
在新建用户时,UGOS Pro支持设定用户的角色,支持设定用户个人文件夹的限额以及管控是否允许用户修改密码。
能直接对共享文件夹的权限进行设置。
在面对中大型公司来说,UGOS Pro同样也针对性的做了相关的用户组功能。
创建用户组,将同一类型的用户全部集中在用户组中,这样在权限管理方面就能做到批量快速。
举个例子,假设是一家自媒体公司,里面的员工主要分为文案、摄影、剪辑、审片几种类型的员工,像这种情况下,可以将文案用户全部集中在文案用户组中,权限设置为仅对文案文件夹有完全的读写权限,其他的文件夹只有读权限,以免出现意外的误删文件的情况。这样就能快速的对整个员工用户体系做权限分配。
在做好权限管理的同时,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完善的日志中心同样非常重要。
UGOS Pro的日志中心中可以记录系统内作出的任何变动,详细记录了操作的用户、操作的板块、操作的时间以及实际干了什么内容,这些在企业管理中如果出现什么意外情况都能快速找出对应操作的用户,落实责任。
工作流分享
说完了整体系统方面的表现,最后咱们来聊一聊我们拿绿联云设备都干了些什么事,对于咱们的工作流有怎样的一个效率提升。
我们在工作室中使用的设备是DXP6800 Pro,看上这台设备的主要原因还是盘数多,六盘位的设备能够满足大多数自媒体工作室的需求了,另外还配备了万兆电口,即使是在线剪辑也完全够用。
在线剪辑
说到在线剪辑,我身边很多做剪辑的小伙伴大部分都是摇头表示体验极差。
其实原因主要还是在于速度上的限制,很多小伙伴使用的还是2.5g局域网,传统的机械盘,无论是从局域网的传输速度上还是硬盘的速度上,都非常影响实际的体验。
咱们这里使用的6800 Pro在数据传输接口上,采用的是万兆接口,也是构建了万兆的局域网,不存在接口速率上的限制。
硬盘方面,6块机械盘再加上两块m2固态,正在进行的项目可以直接存放在固态中,这样在局域网下就能实现万兆速率的剪辑。
简单说下一个比较有性价比的万兆内网搭建方案。
(万兆八口光交换机)
(光转电模块,我当时100块钱一个买了不少,现在70块钱一个了!)
交换机使用八口光口的万兆交换机,只需要购买一个光转电的模块,就能将6800 Pro上的万兆口与交换机连接。
(X520双光口万兆PCIe网卡,真的是便宜又好用!五十块钱能买双光口)
对于咱们的主机来说,大部分的主板自带的都是2.5g的电口,想要实现万兆接入,只需要买一块x520的PCIe网卡扩展即可。咱们这边尝试了Intel 14代、13代、Ultra系列,AMD的9000系列、7000系列,在win11系统下都能手动打上驱动(教程网上有,这里就不赘述)
主机扩展出来的万兆光口与交换机之间,可以通过这种比较便宜的AOC光纤线连接,这个真的超便宜,一根十来块钱,在自媒体工作室中是我完全够用的。这样一套下来成本不过七八百,就能实现万兆内网。
(从卡中导入NAS,基本上跑满了我相机存储卡的速度)
实际使用中,咱们使用的设备是索尼的ZVE1以及A7M4,通常拍摄的都是10bit 422的视频,将6800 Pro挂载在本地,拍摄完成的素材就能直接导入6800 Pro中,体验上跟本地硬盘没什么区别。
在剪辑的时候也是通过SMB挂载的形式,将素材拖入剪辑软件,从实际的体验上来说,万兆内网+m2固态的体验比2.5g内网+机械盘的剪辑流畅度上要快上不少,不存在因为速度导致的卡顿问题。
为什么要用NAS在线剪辑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本地电脑的硬盘容量太小,常规一个项目就有接近100+G,10个项目就需要1T的空间了,使用NAS在线剪辑基本上不用担心磁盘容量不够。
另外一点可以实现非常方便的协同办公,我调完色的视频直接导出到NAS中,这样剪辑的小伙伴就不用从我电脑中再将数据拷贝过去。此外也能对项目进行集中管理备份,无论是工作效率上还是数据的整体安全性上都有不小的提升。
在线剪辑时数据是存放在m2固态中,但是大容量的m2固态还是贵,数据也不可能一直存放在m2中。所以已完成的项目,可以从m2中移动到机械盘中,做一个归档的数据存储。
6800 Pro有六个机械盘位,在我们实际使用中创建了两个存储池。这么做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可以做到多备份。
项目拍摄的各种原始素材文件存放在四块14T矿盘组成的raid0阵列中,可以做到最大容量存储;对于剪辑完的成片,可以保存在另外两块4T酷狼盘组成的raid0阵列中做备份。即使后面四块矿盘出问题了,也不会导致数据一点都没有留存。
(我们这台6800 Pro上就有四个网口,但是交换机已经没有多余的口了)
对了,6800 Pro还有个PCIe槽位,可以直接上X520这种光口卡,还能扩展出两个万兆光口,满足更大规模的公司需求。
我们用的是win主机,扩展PCIe万兆光口很简单,但有的工作室中使用的是苹果设备,雷电转万兆,那还是比较贵的,这里就能使用6800 Pro上的两个雷电口了。
苹果工作流
懂得都懂啊,库克的硬盘是金子做的,256的苹果设备看着还有点性价比,但是512的苹果设备不禁让人惊呼真坑。那用NAS,将数据存放在NAS中就能相对性价比的解决这个问题。
苹果设备基本上都有雷电口,在DXP6800 Pro上有两个雷电口,近期的更新也是上了雷电直连功能。使用雷电4线材与DXP6800 Pro连接,就能在不使用雷电转万兆设备的情况下,与NAS建立比较快速的连接。
我们工作室中还有台Macbok Air M1,两个C口,甚至连个Rj45网口都没!MacBook的网卡速率还比较差,无线传输速度真的太感人了,咱们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与NAS连接,这样能够在几乎不花钱的情况下,做到比较快的传输速度。在雷电直连的情况下,固态阵列中的传输速度跑到600+MB是轻轻松松的。
硬件稳定性
这个方面其实没啥好说的,写这篇文章我用的是DXP4800,一款N100处理器的四盘位NAS,也是目前家用NAS的主流配置。
我这里测试了在重度负载下,开两个虚拟机,同时迅雷还在下载资源,同时后台还在转移文件的场景,CPU基本上是满载了,硬盘也基本上是满载了,在室温20摄氏度的情况下,CPU的温度基本上维持在60摄氏度左右,这个温度对于一颗CPU来说算得上是再正常不过了。
内存我自行更换了一条16G的D5,半年多的时间也没有出现不兼容的情况,整体的硬件稳定性还是不错的。
总结
从长测过程中不难发现,现在的UGOS Pro系统无论是在家庭娱乐、折腾还是企业等场景中,都能很好的满足需求;同时也能看出UGOS Pro从发布到现在整体的进步还是很大的,家用娱乐功能基本上是处于国内NAS Top行列;在企业化功能,专业程度上,特别是权限管理、日志中心等,做的跟专业面向To B的系统很接近了,有些专业功能上还是希望绿联能够尽快完善,这样对于企业级的用户诱惑力还是很大的。
那目前绿联云NAS天猫平台在广东省有国补,补贴15%,优惠下来性价比还是挺高的;其它省份10%补贴,买带盘的套餐版本,性价比会更高一点;京东平台广东地区15%,东莞15%,全国都能用,但是仅限部分产品,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咨询客服了解下。
那么好了,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内容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让我们下篇文章
再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