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11 月 23 日讯(记者 卢阿峰)近期,中国创新药物的国际化成为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亮点。从 ADC 药物的海外合作热潮,到近期 PD-1 双抗药物的巨额交易,这一系列事件充分表明中国创新药物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日益增强。
在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以及全球市场需求的持续变化中,医疗行业如何在国际化的道路上构建一个更加稳固、灵活且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体系?在 11 月 22 日举行的 "2024 年昌平医药健康金融投资创新论坛 " 上,与会投资人、企业领袖等嘉宾,围绕创新药企业的国际化路径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 出海 " 必须坚持长期主义
近年来,中国创新药企业正加快走向全球市场。领军企业如百济神州 -U(688235.SH)、恒瑞医药(600276.SH)等在海外市场取得了较好成绩,众多中、小型企业和初创企业,如康方生物(09926.HK)、复宏汉霖(02696.HK)、宜明昂科 -B(01541.HK)等也紧随其后,纷纷走向海外市场。
以 2024 年上半年为例,公开披露的全球 ADC 生物偶联药物总交易额已超过 160 亿美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约 97 亿美元,增长显著。中国企业在全球 ADC 对外交易中参与了 24 起中的 10 起,约占一半,这表明中国已成为全球 ADC 对外交易最活跃的国家之一。在 PD-1 双抗领域,中国创新药物也取得了显著进展,默沙东与礼新医药、康方生物与 Summit 的成功合作案例,进一步激发了创新药行业出海的热情。
然而,近年来地缘政治冲突、行业竞争加剧,以及投融资环境的冷却,使得创新药企的海外市场拓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如何在出海过程中平衡中短期利益,并构建更具竞争力的出海模式?
首先,企业需要坚定出海的决心。君联资本联席首席投资官、董事总经理王俊峰认为,仅依赖本土市场难以培育出参天大树。" 我们现在越来越将是否具备国际化潜力作为一个项目的重要考量标准,如果缺乏国际化潜力,我们可能会先打个问号,质疑其投资价值。"
王俊峰进一步表示," 以前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利用中国制造、人才、成本和供应链优势服务全球。从长远来看,尽管中国本土市场已经足够大,但海外市场也必须深入开拓。我们需要利用中国的研发优势和效率优势,结合海外供应链和本地商业化机会,才能不断壮大,最终实现全球信赖的中国创新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国医疗。"
华大智造(688114.SH)副总裁、中国营销中心总经理彭欢欢强调," 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如何平衡短期和长期利益的问题。长期利益固然重要,但短期的生存同样关键,健康地活着更为重要。"
彭欢欢指出,在出海的早期投入与公众关注的当前收益和利润等指标之间必然存在冲突。如果某些阶段和区域遇到阻力,企业需要有收缩的策略,而不是盲目扩张。在全球化进程中,企业可能需要在某些区域和产品上做出取舍,以实现更精准和有效的全球化布局。
NewCO 模式:创新药企国际化路径的当红选择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药企正积极探索多元化的 " 出海 " 战略,其中 NewCO 模式(与海外资本合作成立新公司)作为一种新兴的国际化路径,越来越受到青睐。
在本届论坛上,多位投资人和专家对 NewCO 模式的火热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高特佳投资集团董事总经理匡瑶认为,NewCO 模式的兴起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国内大市场环境的变化,近两年国内市场相对冷静,投资机构更倾向于寻求灵活的投资新机制;二是中国创新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无论是技术、产业链生态还是人才储备,都已具备一定的全球竞争力,这为 NewCo 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前提。
益科思特医药创始人孟庆武表示,NewCo 模式的兴起表明中国企业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是有了更大的信心参与国际竞争,并在新药领域拥有更多的利益诉求,通过 NewCo 模式获得更多的市场话语权。
孟庆武进一步指出,无论是 BD 模式还是 NewCO 模式,国内资金不足以支撑国际临床研究和新药开发,因此需要借助海外资金和临床优势来开拓海外市场。而与传统 BD 相比,NewCO 模式更具灵活性。
然而,NewCO 模式也面临着项目驱动、团队能力和政策风险等挑战。上海锦天城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刘婷婷认为,NewCO 模式具有复杂性、疑难性和专业性要求,因为它涉及国内创新药企业技术剥离到 NewCO、投资审查、平衡各方权益等复杂问题。
BDA Partners 董事总经理、中国医疗健康负责人吴优认为,每个 NewCo 模式都应该包含一个 Call Option,以便在中国资本市场回暖、融资环境改善时,有能力回购这些权利。
匡瑶认为,随着市场的变化,NewCo 模式有望成为 BD 模式的一种,因为中国创新药产业在全球生物制药产业生态中已占有一席之地,并具有国际竞争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