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器官移植是挽救危重患者的关键医疗技术,我国自 2010 年启动器官捐献试点以来,在制度设计、社会动员和标准流程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建立了完善的工作体系,实现了器官捐献与移植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今天(11 月 22 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办的亚洲器官移植研讨会在上海开幕,与会专家同时谈到,根据中国器官移植发展报告(2021),我国每百万人口器官捐献率为 3.73,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需进一步完善机制和体系、创新医疗技术。
作为全国首个获批的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建设项目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是我国少数具备心、肝、肾、胰移植资质的综合性医院之一,在器官移植领域率先开展众多技术创新,完成了全国首例 Denys-Drash 综合征患儿的亲属肾移植,亚洲首例心、肝、肾序贯性的移植,亚洲首例 " 心肝联合移植 "、全球首例 " 亲属肝 " 加 " 废弃肝 " 双供肝肝移植 ",全球首例 " 废弃肝 " 肝移植联合 ALPPS 术等。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受邀为大会开幕式作视频致辞,国际器官移植学会现任主席 John Fung 等专家受邀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中山医院院长周俭教授表示,尽管我国在器官移植领域取得显著进步,但仍面临着严重的器官短缺问题。这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器官捐赠与分配体系,确保公平、透明和高效运作,技术创新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通过采用先进的医学技术和方法,如中山医院实施的全球首例 " 废弃肝 " 肝移植联合 ALPSS 术等,可以有效扩大供体来源,提高手术成功率,从而缓解当前紧张的供需矛盾。
然而,除器官来源的问题外,移植患者还面临着免疫抑制带来的隐患。他们必须持续服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排斥反应,这同时也削弱了他们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力,使得这些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特别是免疫系统脆弱的患者,不常见的 " 机会性 " 病原体也可能构成严重威胁。如何提高移植后患者的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成为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一情况,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中山医院肾脏移植科朱同玉教授教授及其团队在会议中首次提出 " 器官移植严重及特殊感染的创新诊疗模式 "。该模式包括开发新型诊断体系精准诊断病原体,利用噬菌体治疗移植后难治性细菌感染,及开展 BK 病毒疫苗研发预防病毒感染等,提升患者对抗常见感染的能力,并有效预防罕见但致命的机会性感染的发生。
"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改善器官移植受者的生活质量,还能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长期生存率。" 朱同玉教授表示。这项研究为未来优化器官移植后的护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标志着我国在提高移植安全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开幕式后的主旨演讲环节,来自全球及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移植领域数百名权威专家和学者围绕科研创新、器官损伤与修复、临床免疫耐受以及器官移植术后感染等关键科学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作者:唐闻佳
文:唐闻佳 图:受访方供图 编辑:唐闻佳 责任编辑:樊丽萍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